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北极星电力网全程直播,详情点击》》》
我们国家提出绿色金融是有一定历史,比其他的概念或者鼓励上的概念提出更早,相比大家提的很多的可持续金融、气候投融资、转型金融、ESG等等,其实提出的概念是非常早的。这里面很重要的三大功能:
第一,资源配置。
第二,气变相关的风险管理。大家都知道对于银行业来说一定要做的就是人民银行要求的气候压力测定,这个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三,碳价格的发现,碳市场包括相关碳资产和衍生品如何更好实现市场定价,如何更好发现定价机制,我想这里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想快速分享一下从银行业我们重点做的工作,从绿色金融这个视角来看,银行做得最早也是目前非常成熟的一个领域就是绿色信贷。绿色信贷整个规模在中国市场也是在快速增长,这里面我想重点提一下,这里面重点支持的领域从我们的观察是分了三个重要领域。
第一,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第二,清洁能源相关产业。
第三,节能环保。
刚才也提到人民银行,包括相关银行监管部门很早就已经开始制定相关的政策也都有相应的引导,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政策指引文件就是原来的银保监会,现在的国家监管总局在2022年6月份的时候提出银保行业,所谓的绿色金融指引,这里面有两点是比较重要的。
第一,强化对整个银行保险业绿色金融的指导,因为是跟原来绿色信贷《指引》是一脉相承。
第二,把最新的观点,比如说ESG的一些理念融合进去。
从我们的视角,这个绿色金融指引就是原来银保监会这个是一脉相承政策的工作,既有对原来经典重要的绿色工具,比如说绿色信贷也有结合最新的国际层面或者说其他主管部门参与的行业相关方的大家的关注,最重要的还是刚才提到的,在能源安全产业链相关方面循序渐进推动整个资产组合的碳长度。
这个也是包括兴业银行在内,各个银行业保险业从我们的视角也是理解,就是监管部门,主管部门的要求之下,我们未来绿色金融或者说能源转型,我们工作的大的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政策工具箱的推出,大家提得比较多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主要就是银行发放相关的贷款之后人民银行会提供资本金的支持,也提供利率优惠,一方面帮助银行扩大资金来源,同时也能降低整个低碳转型项目的融资或者说利率的水平。相关监管部门推出的政策工具,其实一方面也是回应刚才提到的顶层政策的设计,同时也是帮助相关金融机构去更好参与到这样的绿色低碳转型的工作中。
从绿色信贷的角度,其实会有一些重点方向,从我们最新的观察数字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整个国内我们平均来看的话,其实大多数所谓绿色信贷资金都是导向清洁能源,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有这样的大会,我们作为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应该说现在以及接下来相当长的时间之内,大量银行业的资金或者说资本市场的资金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向清洁能源方向进行引入,然后去支持更多相关项目。
从市场的角度,绿色信贷之外绿色债券作为另外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它的发展历史也非常的漫长,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针对绿债如何贴标,如何制定相应的标准,不管是国内政策或者说指引的演变,还是跟国际标准的对接,其实都有非常多的探讨。
从过去这几年一直到现在绿色债券依然是在快速增长的市场,而且我们非常可喜发现绿色债券已经从最早一级发行市场也就是说银行和企业主导,逐步在二级市场也有大量的交易和买入,特别是以绿色债券为主相关二级市场资管产品。所以整个绿债市场也是在高速增长,因为这样一些交易的活跃,所以有更多创新实践。整个以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为代表的我们国家的绿色金融市场,其实是一直在非常快速的增长。
碳中和债券其实是我们国家的创新,双碳提出之后我们在绿色债券这个子目录之下新提出这样一个子的债券类别就是碳中和债券,应该来说是现在非常大的市场亮点。碳中和债券既体现我们具体项目,比如说国电电力相关项目对于碳减排的支持,同时也兼顾环境效益,比如说硫化物减排等等,所以它其实还是能耗或者说低碳与环境效益,或者说环境污染都兼顾的类别。
最后,我想快速结合刚才提到的宏观背景、政策,简单提一些就是从兴业银行的角度我们对于能源转型的建议,更多是从金融机构,在项目实践或者资金支持以及我们作为金融方去参与到政策工具中我们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肯定还是希望持续去完善绿色金融相关的激励政策,包括刚才提到的不管原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还是相关其他的主管部门,包括地方主管部门提出的一些激励政策,这个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之前人民银行领导提到的就是说如何降低绿色融资的风险权重?因为你只有降低风险权重我才能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相关的领域,比如说能源转型的一些相关领域。
第二,希望能够推动这个市场更多元化发展,你像今天这样一个非常隆重的盛会,参与的机构、企业,包括参加的专家代表来自的领域非常多元化,整个市场的繁荣和健康的发展其实需要更多机构,更多产品,更多政策支持工具参与进来的。
第三,推进多市场协同和衔接,我们刚才提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以及现在提到的一级和二级市场联动,这里面除了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现在也有很多非常多的金融类工具或者类金融类的产品,比如说绿证或者说相关环境权益的交易等等,包括现在在资本市场、交易所层面,跟能源或者能效、低碳指数相挂钩的产品等等。这些都是更好的促进了整个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完善和相关不同类型机构更完善的参与。
以上是我今天代表兴业银行分享下我们对整个绿色金融,从我们这么多年实践以及参与项目,包括政策制定的视角,分析下我们对市场的观察,也感谢各位专家、领导的聆听,希望听到你们更多的批评指正,感谢。
(北极星电力网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专家审核,转载请获取授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3年11月28日,在第26届京港洽谈会期间,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绿色交易所)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共同见证签约。绿色交易所正按照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1月22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绿色建筑产业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5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装配式建筑规模和占比不断提高,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得到推广应用,绿色建材
日前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出“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明确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会议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截至目前,南方电网公
绿色金融为代表的可持续投资可以支持储能氢能行业发展。——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李菁2023年11月2日,SNEC金融峰会——储能氢能产业发展新路径与投融资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场论坛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在储能氢能大发展之际金融的机遇和如何为储能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服务。论坛上,安
11月7日下午,安徽省生态环境集团与兴业银行合肥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省生态环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太忠,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王思军,兴业银行合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惠斌出席签约仪式并见证签约。签约前,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了座谈。罗太忠对兴业银行合肥分行一直以来支持集团公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当前,我国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还存在许多瓶颈,特别是在“双碳”目标下,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亟待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行业的资金支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双碳”目标的提出,能源企业成为引领绿色技术
“信贷的特点是需要信心、需要确定性,融资是信用的派生品,是确定性的派生品,如果新能源的确定性确立了,全社会的信心有了,金融的水一定会伴随着产业的发展流过来。”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刘超在10月26日举行的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大会上表示。本届大会以“绿色发展,零碳未来”为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特别是空气质量实现了里程碑式突破,北京的蓝天成为老百姓最有获得感的一件实事。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进一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0月25日,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金融支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绿色低碳水平稳步提高,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能效水平逐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绿色、智能、协同、安
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不作为”给气候融资活动带来了深层次冲击。与此同时,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融资艰难,无形中给全球气候行动和绿色转型带来拖累。来源:中国能源报文|本报记者王林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GreenClimateFund)增资会议于10月5日在德国波恩结束,25个国家仅筹集了93亿美元。美国继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1月26日下午,2023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碳交易论坛在深圳国际低碳城圆满举行。会上,国内首个碳资产证券化项目签约,这是深圳市南山区推动碳市场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亮点举措。与此同时,还发布了南山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及专项资金首批扶持项目,共扶持项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1月13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青岛市碳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方案》提出,力争到2023年底,绿色金融规模获得较大提升,转型金融发展取得积极突破。到2025年底,碳账户应用场景更加多样,碳金融产品更加丰富,碳交易市场参与度有效提升;
近日,国家电投东北公司阜新发电公司配额质押贷款成功落地,成功与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分行贷款金额1亿元,超前完成2023年碳金融登高任务,助力完成集团公司登高任务,为推动该公司碳金融创新探索和良好夯实了基础。一直以来,该公司积极落实国家电投关于“碳金融是碳资产和碳产业(包括碳交易
“切身感受到碳市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意义和影响”“在积极履约过程中不断推进清洁低碳转型发展”……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运行已满两周年,参与碳交易的电力企业纷纷表示,在碳市场的作用下,企业的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数据显示,两年来,参与碳交易的企业明显增加,碳排放配额累计
8月2日,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到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绿色交易所”),与北京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戈,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会谈交流,就开展多领域合作达成共识。朱戈对钱智民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表示,北京绿色交易所深耕低碳发展领域,服务各级政府和
近日,由能源基金会支持,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牵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展的《碳市场金融属性的发展与完善》课题报告正式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如何以最小成本实现减排目标?有哪些国际碳市场经验可供借鉴?围绕这
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近日成功为新疆恒联能源有限公司“2×660MW超临界燃煤机组节能一体化改造工程”发放了3.95亿元中长期低碳转型挂钩贷款,用于支持企业实现国家及自治区对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要求,降低现役机组发电煤耗,提升市场竞争力。改造后,机组每年减少标煤消耗量10.2万吨,折合碳减排量6.83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7月21日发布关于对《青岛市碳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青岛市力争到2023年底,初步形成涵盖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碳金融工具等多层次的碳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碳金融规模获得较大提升。到2025年底,初步搭建
7月7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总部会见东方市委书记田丽霞,双方就深化清洁能源产业务实合作、携手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进行深入交流。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彭勇,东方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陈楠林参加会谈。邹磊对田丽霞一行到访中国大唐表示欢迎,感谢东方市委、市政府一
4月25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通知,开展2023年上海市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工作,7月4日,2023年度第一批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名单正式公布,其中产品碳足迹评价与碳标签试点6项、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试点项目15项、碳管理体系试点项目4项、供应链碳管理试点项目4项、碳标准建设及应用试点项目4项、碳
2023年10月26日,在上海召开的2023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上,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联盟副秘书长、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发布了《2023年国家能源互联网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能源互联网是承载能源革命的载体,能源互联网从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能源革命开始,分为概念孕
2023全国能源互联网大会以“应对碳排双控挑战,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在上海张江盛大召开,得到国内行业专家、学者、企业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并就能源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与挑战充分交流。在同期召开的能源数字化分论坛上针对2022-2023年度在能源数字化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2023年能源数
我们最先开始提源网荷,新能源加入之后我们有源网荷储,在碳视角下我们电力系统引入新的驱动力就是电力系统的减排也就是碳约束的驱动力。支撑我们电力系统低碳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技术,即电力系统数字化应用场景,这无论对于源网荷储还是减碳而言都是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新型电
目前微网商业模式在全国有,但是不多。当前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应用的稳定商业模式还未完全形成。建议加大力度支持企业探索新型储能,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等应用场景中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深度挖掘新型储能融合协同价值,引导独立储能运营商形成多元化的成本疏导和盈利途径。——中交机电局有限公司董
完善、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对支撑火电厂灵活性增加灵活性提升我们的能力非常重要。——华电集团电力科学研究院总经理严新荣10月26-27日,以“应对碳排双控挑战,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的2023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上海举办。华电集团电力科学研究院总经理严新荣作题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火电灵活性提升
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绝不是光数字化的问题,因为数字化生存的意义是用信息技术支撑全方位的。我们关心的是通过能源互联网也好或者新型能源体系,我们是一个基层的能源交换体系到信息支撑体系,到价值创造体系能够全方位融合起来发挥作用,这是未来能源互联网能看到的现实的期望。——中国电力科学研究
今年9月,受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委托,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智库团队牵头开展了《电力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此项研究将基于新型电力系统发、输、变、配、用各环节的需求,结合数字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系统性梳理电力数字化的典型应用场景,提出电力数字基础设施的特征,以及新型电力系
我们每年度最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方面一、全面更新能源互联网相关数据,从政府官方的政策检索,到金融企业的检索和文档、文献科研领域的分析,进行数据的更新。包括典型示范项目的更新,十大热点主题都是进行广泛的调研,更新院士、专家的观点。方面二、结合形势进行相应内容的完善和补充。在今年的
在新一代的互联网里面传感器是终端载体,而传感器的数量是巨大的,和智能手机以及传统的PC比起来,到2023年我们将有147亿机器到机器的连接,占全球连接的一半以上,与国家电网而言我们物联网设备在2020年的时候是5.4亿,到了2030年的时候将到30亿左右。在这么大的规模下我们也面临着异构的挑战,整体而
柔性低频交流输电基本的内涵就是借助于电力电子技术灵活变换频率,在0-50Hz内选择合适的频率,提高输送容量,提高系统的柔性控制能力,应该说是一种高效、新型的交流输电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陈维江10月26-27日,以“应对碳排双控挑战,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主题的2023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