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适应煤电功能转型需要,建立煤电两部制电价机制,通过电量电价灵敏反映电力供需、燃料成本变化,通过容量电价体现煤电容量支撑调节价值。这是“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的又一项举措,有利于推动煤电转变经营发展模式,发挥支撑调节作用,更好地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唐俊)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重要意义
2023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更好地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容量电价机制适时建立,将成为稳定“能源不可能三角”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新能源发展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改善电力供需形势。容量电价机制是以提升系统有效容量充裕度为目的,对煤电机组固定成本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一方面,对于存量煤电机组而言,在系统供需紧张时段,提供的顶峰能力越多,获得的补偿也越多,激励存量机组通过技术改造、优化运行方式等各种手段,尽可能地提升自身出力能力,保证电力系统短时内的供需平衡。另一方面,对于增量机组而言,由于新增煤电投资的固定成本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回收,煤电收益不再受制于利用小时数,减少了能源结构转型引发的煤电利用小时数降低对煤电盈利能力的冲击,煤电的经营稳健性大幅提升,能够有效激励煤电机组的投资,保证了电力系统在长周期内有效容量的充裕性,提升电力能源的供应能力,极大改善时段性电力供需紧张形势。
二是助力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由之路,但是新能源比例过高的电力系统出力特性无法与用户侧负荷曲线相匹配,必须搭配足够多的调节性电源。从资源禀赋层面来讲,煤炭资源仍然是我国未来长时间的主力一次能源,因此,“新能源+煤电”的搭配也注定是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变方向。随着新能源的大力发展,其装机比例已经超过半数,已经完成了能源结构转型的前期工作,接下来就需要通过容量电价甚至未来容量市场来促进煤电机组的发展,市场调节新能源、火电装机到合适的比例,促进电力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体现能源安全价值。可靠、绿色、经济在业内被称为“能源不可能三角”,要想做到三者兼顾,实现“既要、又要、还要”,确实存在实际困难。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一条平衡之道,将三者折算成同一单位,通过不断优化,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容量电价机制算是一条平衡之道。对电力系统而言,保证用户用电稳定就代表了系统安全可靠,而系统安全可靠需要足够的有效容量,因此,用户付出的容量电费就是系统的安全成本,也可称为系统的安全价值。在满足系统安全可靠的同时,运用煤电的调节功能,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实现能源绿色供应。
政策亮点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立足于当前能源结构转型实际需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亮点:
一是突出重点,明确容量电价的补偿范围。《通知》明确容量电价适用于合规投运的统调煤电机组,对于燃煤自备电厂、不符合国家规划的煤电机组,以及不满足国家对于能耗、环保和灵活调节能力等要求的煤电机组,不执行容量电价机制。表明了容量电价机制并不是搞“大锅饭”,首先要满足合规性和环保要求,其次要具备为电力系统“兜底保障”的压舱石作用。
二是因地制宜,明确各省容量电价水平。《通知》明确煤电容量电价按照回收煤电机组一定比例固定成本的原则确定。通过对典型机组成本调查,初步设定为每千瓦330元/年。初期,各地通过容量电价回收的固定成本比例总体按30%确定,部分煤电功能转型较快的地区比例要高一些;2026年起,各地通过容量电价回收的固定成本比例将提升至不低于50%。表明了容量电价机制充分考虑了各地电价承受能力和电力系统特性,分阶段、分比例实施,有助于稳定用户侧用电价格;有助于推动四川、云南等因煤电功能转型较快造成系统有效容量不足的省份,加快调节电源建设,缓解时段性电力供需紧张形势。
三是责任理清,明确费用分摊主体。《通知》明确煤电容量电费纳入系统运行费用,每月由工商业用户按用电量比例分摊。明确跨省跨区煤电配套电源容量电费原则上执行受电省份容量电价,容量电费由受电省份承担;送电方向涉及多个省份的,原则上按分电比例分别计算容量电费。其他跨省跨区外送电的煤电机组,要纳入受电省份的电力电量平衡,签订年度及以上中长期合同,原则上执行送电省份容量电价,容量电费由送受电双方分摊,分摊比例考虑送电省份外送电量占比、高峰时段保障受电省份用电情况等因素。表明容量电价机制真正体现“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不仅充分考虑了我国基本国情,也与国际通行做法一致。
四是考核严格,明确容量电费扣减和退出机制。《通知》明确煤电机组无法按照调度指令(跨省跨区送电按合同约定,下同)提供申报最大出力情况的,月内发生2次,扣减当月容量电费的10%;发生3次,扣减50%;发生4次及以上,扣减100%。对自然年内月容量电费全部扣减累计发生3次的煤电机组,视情况终止其获取容量电费的资格。表明了容量电价机制不容煤电企业出现“躺平”的情况;唯有做好可靠性管理、优化机组运行方式,甚至在设备选型、工程设计建设及设备安装阶段,就要提前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真正满足电力系统的有效容量需求。
相关建议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是电价改革向前迈进的关键一步,为确保容量电价机制能够取得实效,建议在后续执行过程中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容量电费向用户侧疏导要贯彻落实到位。本次煤电容量电价改革,容量电费的疏导将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如容量电费由发电侧内部分摊,让新能源或者其他类型电源承担容量电费,容量电费的分摊将变成发电侧的“零和博弈”。一方面,新能源等电源并不是系统安全稳定的直接受益主体,承担分摊责任就如同“羊毛出在狗身上”;另一方面,政策对发电企业不仅不能产生有效激励,反而降低政策实施效果。只有将容量电费有效传导至用户侧,才能起到容量电价机制的激励作用。建议后续不断优化容量电费的分摊机制,比如根据“峰荷责任法”,对于尖峰时刻不同用户,按用电容量比例进行分摊,更能调动用户侧的调节潜力,引导用户错峰用能、削峰填谷,实现发用两侧双轮驱动,共同提升系统容量充裕性。
二是容量机制的实施范围择机进一步扩大。目前,国内执行容量电价机制的主要是煤电、抽蓄和部分燃机,但在市场化环境下,应按照商品“同质同价”的原则,保证所有提供系统容量的各类型电源,不分出身都应获得相应的容量电费。以英国容量拍卖市场为例,2023~2024交付年的最终拍卖结果中,燃机占比45.3%,核电占比24.4%,电池储能占比10.7%。特别是当前各地要求新能源配建储能日趋严格,新能源场站的主动支撑能力也相应得到提升,即便是“靠天吃饭”的新能源,在配储后也能够阶段性为系统提供有效容量,比如典型的2小时锂电储能,若每日一充一放,则日内仅运行4小时,剩余20小时闲置。在不参与电能量市场时,可以提供调频和备用服务。再比如配储的光伏电站,在夜间可以提供辅助服务。
三是容量电费考核标准要紧松适宜。容量电费基于发电侧申报容量与容量电价共同确定,为了保证系统有效容量的真实性及所有煤电机组之间的公平性,《通知》设定了相应的考核机制,不能按照申报容量提供顶峰能力的机组,要对其容量电费进行相应的扣减。考核是一把“双刃剑”,考核过严或者过松,都会影响政策执行效果。考核过严,会挫伤发电企业提升存量煤机顶峰能力的主动性和投资增量煤电的积极性;考核过松,会影响有效容量的真实性,虚增容量电费规模,不利于系统安全的同时也不利于用户侧稳价保供。因此,在制定相关考核细则时,要把握考核力度及执行尺度,充分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真正为促进能源结构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保驾护航。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必将在能源结构转型及电价机制改革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改革尚在征途,吾辈仍须努力!
本文系《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独家稿件,作者供职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营销中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650号文试图在电网的“主干道”供电之外,给与市场主体一个新的绿电采购选项:以用户为中心,开辟一条点对点的“专属通道”,允许新能源电站通过专用线路,直接供给
6月是进入丰水期的第一个月份,四川电力直购市场的最高限价211.43元/兆瓦时。6月28日17:00,6月全月集中交易经过连续21个工作日的博弈后“鸣金收兵”,全月集中交易呈现出“低开低走,下旬快速下跌,月末探底回升”的走势,全月成交均价定格在121.48元/兆瓦时。基于2025年四川电力市场燃煤火电政府授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在“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煤电机组延寿改造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举措不仅是我国电力行业实现低碳化、高效化发展的关键路径,更涉及电力系统的安全保供、产业升级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天津国能盘山电厂1号机组跨代升级改造为代表的示范项目(国内首个实现整体更新延寿3
煤电将继续发挥供热“稳定器”重要作用——2025智慧热电与灵活调峰大会观察“火电厂供热面临成本和供热能力的双重考验”“传统煤电将向新型智慧煤电、区域能源服务中心、新型虚拟电厂等新一代煤电转变”“深度推进热电机组的灵活性、供热与节能改造,在大力提升机组调峰能力的同时,实现节能降碳”....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近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相关事宜》(后称相关事宜),这是继年初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储能价格机制的通知》(后称通知)后又一利好当地工商业储能开发的政策。(来源:黄师傅说电)在全国多数省份工商业储能建设运营萎靡的当下,四川省成为了为数不多的适宜之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电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成了国内首个多省区、全主体参与、统一出清的现货市场,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突破省级行政区划,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大制度创新和平台创新,是电力市场化改革
煤电是我国能源保供的“顶梁柱、压舱石”,尽管新能源装机常规性超过煤电,但煤电仍提供了全国55%的发电量、70%的顶峰能力、近80%的调节能力。煤电的每一步发展都牵动着行业神经,也注定成为“十五五”能源规划中最具关注的议题之一。(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回顾‘十四五’,煤电企业在巨大
6月23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25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其中提到,加快推动分布式储能发展。合理布局发展电源侧新型储能,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出力曲线与负荷特性相匹配。针对电网接入分布式光伏承载力不足等问题,推动在电网台区建设分布式储能电站,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
6月5日,云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云南省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82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支持曲靖市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省能源局正在组织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工作,支持曲靖市按照申报条件,组织项目申报试点,先行先试,建设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加快推进电网网架建设。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通知》对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实施范围、电价水平的确定、容量电费分摊和考核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规定。煤电容量电价机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6日,华能集团举行集体业绩说明会。华能国际董事长王葵表示:2025年一季度华能国际采购原煤价格为594.03元/吨,同比下降11%。截至目前,华能国际境内煤机装机容量约9300万千瓦。2024年全年,公司煤机获得容量电费90.77亿元。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将煤电单一电价调整为两部制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3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4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明确煤电容量电价适用范围有关事项的暂行通知》(国能综通电力〔2023〕141号)和《
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和394号文(《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犹如两道耀眼的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道路,吹响了新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号角,标志着新能源电价机制从“计划电”向“市场电”迈出了最关键的两步,预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郑袁鸿提到,通过推进煤电容量电价、工商业分时电价、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机制改革,一季度全省工商业电价同比下降1.2分/千瓦时,市场主体获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详情如下:2025年3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明确煤电容量电价适用范围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市场总体运行情况。2024年,省内发电侧共结算上网电量3504.0亿千瓦时,总结算均价453.51元/兆瓦时(含市场化容量补偿电价、煤电容量电价、抽水蓄能容量电价、两个细则);省内用电侧总结算电量4235.64亿千瓦时,最终结算均价426.63元/兆瓦时(含市场化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完善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合理体现煤电机组高效调节价值和环境价值。《方
2024年12月15日,德国EPEXSPOT电力市场电价跌至-150欧元/兆瓦时,这是该国第37次出现负电价。与此同时,中国山东电力现货市场连续21小时电价低于-0.08元/千瓦时,创国内纪录。当光伏电站在正午时分“倒贴钱发电”,微电网运营商在电价低谷期“反向盈利”,一场由负电价引发的能源革命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发电收费、用电付费”,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但企业发电您听过报出负电价吗?今年,浙江在个别时段出现-0.2元/千瓦时的电价。山西、山东、广东、甘肃等地此前也出现过零电价或负电价,引发一些讨论,比如“电白送,是电力市场设计失灵了吗”“是不是新能源发展过快导致电力供过于求”“新能源发电,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售电公司竞争新格局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化,电力市场逐渐从计划模式向市场化交易模式转型,逐步形成现货市场与中长期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格局。在现货市场,市场电价以15分钟为间隔随供需实时波动,这种高频动态特性既创造盈利空间,也使售电公司面临量价精准匹配的挑战;而中长期市场,受政策调整、能源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湖南省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若干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降低用能成本。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源网荷储、园网共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引入外省低价电源、落实电网公平开放等举措,完善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降低用户电费支出。坚持
7月1日,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对尹智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电网建设推进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提到,近期将准备启动实施500千伏通甸输变电工程、220千伏泸水至云龙线路工程、220千伏泸水至兰坪线路工程、220千伏贡山至维西线路工程,并积极研究启动220千伏境外延伸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丽10号建议的答复。对于“创新出台电价倾斜机制”的诉求,答复文件明确,当前,国家正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作用,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省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工商业用户用
据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贵州电力市场签约绿电电量107千瓦时,同比增长282%。这段数据“切片”是贵州省绿电交易电量快速增长的缩影。近年来,随着绿色电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的持续完善,贵州省绿电交易电量连续多年成倍增长,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绿色电力消费需求,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南方电网公司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8日,南方电网发布一图读懂: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十年改革路。详情如下:
电力市场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推进,电力交易的盈利模式正从单一差价套利转向多元化增值服务。一度电在电力市场交易中有多少利润?成为电力产业链上各环节参与者,尤其是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关注的核心问题。(来源:北极星电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成了国内首个多省区、全主体参与、统一出清的现货市场,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性成果,是突破省级行政区划,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大制度创新和平台创新,是电力市场化改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