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模式示意图。周红青 制作
阅读提示
新能源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也是实现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新能源建设如火如荼,应用场景的不断推陈出新让新能源技术迭代加速。站在新能源的新“风口”,唯有技术创新方能引领未来。近日,江苏油田组织行业内的相关专家围绕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讨。
“双碳”目标的提出,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行业共识。新能源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引发更多关注。
中国石化上游企业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实施创新驱动,解决新能源消纳及不均衡等发展问题,进一步扩展新能源与油气生产“多能互补、源网荷储”融合发展格局,推广综合利用模式,提升新能源开发效益,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智能调控,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利用风力、光伏发电,虽然边际成本较低,但容易受天气、季节、环境等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消纳成本高,这给电网调节调度、灵活运行带来挑战。
提高电能质量,节约生产用能成本,提升新能源开发效益,需要促进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管理,全链条提质增效。
源网荷储一体化是包含“电源、电网、负荷、储能”整体解决方案的一种运营模式,可精准控制可调节的用电负荷和储能资源,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解决清洁能源消纳过程中电网波动等问题。
根据油田生产实际,胜利油田率先打造了国内上游企业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源网荷储互动运行,带动整个能源系统资源优化,使电源侧、电网侧能够按照用户侧的需求灵活调配。
上游企业电网范围广、站点分散、线路多、负荷分布不均,新能源的高比例接入给油田电网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在探索实践中,智能电网成为解决之道和实现融合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基于主动能源管理的微电网的建设可大幅提升油田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根据油田分布式新能源建设的特点,自下而上构建分层分区的微电网集群,不仅可以保障油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而且可以实现风力、光伏发电群内自治、层层消纳,从而增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战略部微电网业务专家贺金杭说。
微电网是智能电网的一部分,是新型电力系统在用户侧落地的重要载体。可以预见,微电网集群在油田的示范落地和规模化应用将对分布式新能源的建设、消纳及增量配网的运营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为挖掘产用一体化潜力,江苏油田在曹庄区块探索智能电网应用。该油田副总工程师、生产运行部总经理蒋学军说:“智能电网是源网荷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础。通过聚合油田各区域的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充电站和生产用电等用户侧资源组成虚拟电厂,进行智能调节储能和柔性负荷控制,可以最大限度消纳绿电。”
目前,江苏油田曹庄区块绿电占比超过50%,在满足电网平稳运行的同时实现了高比例绿能替代。下一步,该油田将在崔庄、沙埝等油区开展储能电站建设,通过主动能源管理,融合电力市场价格、新能源发电能力、用户用电需求等信息建立微电网群管理平台,进行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应用,力争将崔庄、沙埝两个油区的新能源绿电消纳占比均提升在60%以上。同时,结合峰谷分时电价和容量电费机制对用电成本进行优化,在绿电降本的基础上,力争再降低用电成本5%。
灵活储能,打造移动的“充电宝”
近年来,集成化、规模化的新能源储能技术快速发展,给油田节能减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在储能建设方面,油田企业利用废弃盐穴和油气藏开展压缩空气储能。科研人员致力于攻关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配套光伏风电发展。石科院高级专家杜泽学认为,密闭条件和安全性能好的废弃盐穴和油气藏井具有发展压缩空气储能的良好前景。例如:胜利油田与清华大学联合攻关研发油气藏深层空间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致力于将油气藏变成“超级绿色充电宝”。
新能源储能技术是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营的关键技术,一方面可以促进新能源本地消纳,另一方面可以支持能源大规模外送,解决新能源应用不平衡的难题。
结合分布式风力和光伏发电站的建设实际,上游企业布局储能设施,协同燃气调峰电站,进一步扩大装机规模。由于储能应用需要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及灵活性,因此,采用移动式电站实现富余电能的“移动式补充”在能源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针对油区分布式风光发电站建设的特点,将移动式独立储能柜作为‘充电宝’,可以将压缩空气产生的电能运往绿电缺乏区域,从而扩大新能源利用范围。”江苏扬州市高容量密度动力电池储能材料研发工程中心负责人吴启超说。
为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吴启超认为,可租赁锂电池企业的独立储能柜,将其作为移动式电站,在一些用电量较多的地方租赁多个独立储能柜,形成规模化的移动式电站群,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储热是油气田发展储能的主要潜力之一。与传统储能方式抽水蓄能相比,储热适用场景多、对自然条件要求低,且与自身地下空间资源和地面工程资源匹配度高。
上游企业在地热开发、稠油开采、管道伴热等领域有较高的热储能需求,具备装备开发与实践的能力,发展热储能优势显著。
“热储能是一种长时储能技术,可以满足大尺度的调峰需求,是面向油田零碳热源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技术。综合考虑油田地上地下空间与热能资源及用热需求,油田发展热储能技术将助力油田生产用热实现清洁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领域专家张乐说。
储热体系的灵活、高效、合理化设计及开发是热储能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中,地下储热可将太阳能光热、工业余热、电转热等热能直接依托水等介质储存在含水层、废弃油气井。
张乐认为,油田地下空间资源适用温度、储热效率更高的深部含水层储热,具有可再生能源消纳潜力。结合其他多种能源形式实现多能互补,满足油田输送伴热、稠油注热开发、供暖等热能需求,是油田发展新型储能的重要方向。
特色应用,消除产业发展瓶颈
当前,油田企业普遍面临余电上网难的问题,加之新能源调峰难、消纳难、外送难,给新能源产业化发展带来瓶颈。
面对挑战,油田企业加大技术融合应用的力度,创新更多新能源应用场景,打造具有特色的“多能互补、综合应用”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油气热电氢”多能互补格局。比如,江苏油田“风光储”互补、中原油田“余热+光伏”、河南油田“光热+套管天然气+谷电+蓄热”等模式的推广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随着数字化、大数据、智能电网、储能、储热等技术应用不断深入,新能源应用场景形式、产业化发展模式更加丰富。
油田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推进错峰用能,推广柔性生产。他们围绕注采输三大系统主要用能环节,采取柔性举升、柔性加热、间开间注等措施,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调节,最大限度消纳绿电和谷电。其中,胜利油田从稳定生产组织模式向柔性生产组织模式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区域电网新能源的用电比例。
光伏车棚遮阳挡雨、吸热性好,可实现光(储)充一体,为新能源汽车、电瓶车提供清洁能源。油田企业在光伏电站的建设应用中推广“光伏+储能+充电”模式。光伏设施融入车棚、走廊等空间,再配以储能、充电桩等,既可以提高油区空间的综合利用率,又能方便居民出行。中原石油工程管具公司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光伏+车棚”停车场,既避免了车辆日晒雨淋,又为员工出行提供了绿色电能。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持续深入,油井产量逐年下降,废弃油井数量逐年增加,迫切需要维护和治理。在新能源与油气生产融合发展的形势下,改造废弃油井实现地热能开发和资源化利用,成为油田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江苏油田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地热项目将关停的油水井改造为地热采水及回灌井,为扬州高邮国家农业科技园提供冬季温室保温服务,已连续供应6个采暖季,社会反响较好。
“油田地热发展受周边市场影响较大,一方面需要积极融入地方加大应用力度,另一方面需要综合利用深层和浅层地热资源,拓展‘供暖+制冷’等‘地热+’产业链,提升开发效益。”江苏油田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邱泽惠说。
目前,江苏油田已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了“苏北盆地典型区域废弃油井地热资源精细化评价与绿色利用示范工程”研究及建设工作,探索油田开发与绿色发展融合新路径,创造“油田+热田”复合开发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油田+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样板。
在新业务拓展方面,有条件的油田企业积极挖掘“新能源+盐卤化工”综合利用潜力,推进全绿色盐卤化工生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今年初,江汉油田盐化工分布式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成功,为做大做强盐化工、延伸产业链提供了绿电支撑。江苏油田在淮安赵集盐矿也准备配套建设光伏项目。
在新渠道应用方面,油田企业推进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应用,不仅可以促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而且可以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降低企业生产运输成本。针对高排放的老旧卡车和值班车,江苏油田已做好车辆能源转型规划,将这些车逐步替换成电动卡车和电动值班车,并推广应用电动罐车,力争实现节能降耗和新能源消纳“双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7月14日,国家电投浙江公司董事、代行董事长职责、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伍浩一行赴正泰杭州园区,围绕新能源产业及企业发展状况深入考察调研。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等热情接待。伍浩一行走进正泰创新体验中心,了解企业发展
中国人热衷于“种地”这件事,真的藏不住了!这次,中东阿布扎比也能吃上新鲜蔬菜!其中,中国的光储技术功不可没!阿联酋光储微网绿色农场落地地处“一半沙漠、一半海水”的地理环境,中东地区淡水资源极度匮乏,可用耕地面积占比仅有1.7%,因而新鲜蔬菜运至阿布扎比需要长途跋涉。如今,这一“日常”
继Monet、Alice系列之后,亿兰科工商储家族又添新成员——CanOn系列!该系列适配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PCS)、柴油发电机等多种电源接入,针对多能互补场景,提供储能,光伏,油机,负载,电池,等多种交流母线的汇流,分流,通断,检测,联动等功能,内置双模式控制逻辑(并网/离网),实时检测电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电力系统正经历从传统集中式大电网向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多层级协同(以下简称主配微协同)的转型。主配微协同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主配微协同可以打破传统电网中大电网、配电网和微电网之间的壁垒,实现能源在各级电网
7月6日,陕西省首个低压光储充一体化直流智慧微电网在铜川市宜君县花溪谷景区建成投运。该项目由铜川供电公司、国网陕西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和宜君县政府联合建设,在生态敏感区域以清洁能源为旅游景区供能。直流智能微电网以多端口微电网一体化装置为核心,由分布式光伏电源、储能装置、直流充电桩、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首次从国家层面为“绿电直连”模式构建了完整的规则框架。这一政策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相对明确的物理隔离与权责重构,为新能源高效消纳与碳足迹溯源认证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来源:电联新
为集聚源网荷储优势资源,建立行业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进能源企业在源网荷储、综合能源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发展,拟在业内发起成立“源网荷储数智化发展产业联盟”。联盟宗旨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联盟作用集聚优势交流互鉴信息共享发起单位北极星电力网、周口市元坤供电有限公司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2022年8月,美国政府批准了《通胀削减法案》(IRA),为美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注入强劲信心。作为在公用事业规模可再生能源领域拥有十多年经验、参与1GW以上太阳能发电场和数百兆瓦电池储能项目开发的专业人士,独立电力生产商ArevonEnergy公司高级开发经理ArunMuthukrishnan亲眼见证了了《通胀削减法案》
当人类文明的火种在远古洞穴中点亮第一簇火焰时,对能量的追逐便刻入了文明基因。新华社客户端推出重磅系列对话节目《储能新纪元》,将镜头对准书写人类能源利用的全新答案。这是一部技术科普的影像记录,也是一曲关于中国能源转型的时代叙事。我们以“能”为笔、以“源”为卷,勾勒出光热储能技术从实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今天起,全国各地陆续公布2025年高考分数线,成绩“出炉”后,如何选择院校及专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对当下热门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进行了解读,包括专业特点、院校选择、就业前景与发展潜力、重点高校专业培养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更新,供考生和家长决策参考。专业背景与战略意
近日,由清华大学和鄂尔多斯实验室工业热储能团队自主研发的MWh级高温固体颗粒储热中试装置,在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实现全流程贯通运行,标志着将自然界的沙子变成储能电池的实际应用成为现实。这套中试装置基于清华大学魏飞—张晨曦团队提出的“沙子热力电池”颠覆性技术理念,核心在于将不稳定的风电
2025年4月28日,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国南部地区突发大规模停电,导致伊比利亚半岛数千万人在白昼陷入黑暗,交通瘫痪、通信金融服务中断、医疗停摆、社会秩序混乱。此次持续近20小时的大停电是欧洲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堪称“21世纪最严重的非战争型基础设施灾难”,暴露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背景下电
北极星公开数据显示,5月至今,新疆光伏电站并网规模达到3.9GW。项目业主来自于国家电投、中核集团、中广核等6家央企,其中国家电投并网规模1.7GW。具体来看:国家电投国家电投新疆900MW光伏项目并网5月15日11时26分,河南公司新疆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迎来关键节点——90万千瓦光伏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近日,由鄂尔多斯实验室工业热储能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魏飞-张晨曦团队共同研发的兆瓦时级高温固体颗粒储热中试装置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实现全流程贯通运行,首次完成“加热-储热-放热”全流程验证,并稳定产出符合工业标准的饱和热蒸汽,标志着这一新型储热技术取得了从实验室迈向工程化应用的突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重点任务方面,新能源结构优化行动:1.加快发展风电。快速提升风电装机规模,减少电力系统调节压力。海上风电建成华能半
能源,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引擎。从煤炭到石油,从天然气到可再生能源,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世界。时至今日,随着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快速推进,如何坚持立足国情、先立后破,“端好我们的能源饭碗”,应对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的严峻挑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3月20日,以“创变时代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7月6日,陕西省首个低压光储充一体化直流智慧微电网在铜川市宜君县花溪谷景区建成投运。该项目由铜川供电公司、国网陕西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和宜君县政府联合建设,在生态敏感区域以清洁能源为旅游景区供能。直流智能微电网以多端口微电网一体化装置为核心,由分布式光伏电源、储能装置、直流充电桩、
6月25日,在第十三个“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2025年度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评选结果。经过组织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公告等严格程序,全国共有60家单位获此殊荣。其中,鄂尔多斯机场以创新推进“零碳机场”建设的实践成果,成功入选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典型案例,成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绿色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连接完毕,电压输出正常,供电稳定。”近日,在福州连江县晓澳镇,国网福建福州供电公司采用自主创新研发的光储充一体式微型移动储能电站,为变压器及综合配电箱更换工程保供电。“由于台区周围道路狭小,常规应急发电车无法通过。为了保障改造期间居民用电不受影响,采用光储充一体式微型移动储能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稳步构建布局合理、品质升级、技术先进的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实现迭代升级。南方电网公司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
2025年7月8日,贵州省贵阳市泉湖公园光储液冷超充示范站正式投运。场站部署了华为超快充设备,配置20把液冷超充枪,100把快充枪,提供120个超快充车位,将有效缓解贵阳新能源汽车出行充电焦虑。贵阳市泉湖公园光储液冷超充示范站上线仪式上,南方电网贵州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二级巡视员王玉萍在致辞中
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方案》明确,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系统。2060年前,全省实现碳中和。重点任务方面,《方案
7月8日,配备有20支超充枪、100支快充枪的贵阳泉湖公园光储液冷超充示范站投运,这也是贵州省首座“光储充放一体”全液冷超充站。“这是我们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建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综合示范站,最快‘一秒一公里’的充电技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多场景应用和多元综合服务更是代表未来充电场站建设方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7月9日,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特股份”)与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工重机”)在临工重机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森特股份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主板IPO上市的金属围护企业,深耕行业二十余年。公司积极响应“双碳”目标,通过与隆基绿能的深度合作,共同研发隆基森特BIPV(建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