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EVTank在《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中指出,2022年以来,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尤其是伴随着以卫蓝新能源和赣锋锂电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的半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标志着半固态电池在2023年实现了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化。但是EVTank在白皮书中也表示,全固态电池目前仍然面临着尚未完全解决的离子电导率问题、固固界面问题和循环性能问题等,预计其产业化时间节点将在2030年左右。基于对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和降本路径的研判,EVTank在白皮书中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预计在10%左右,其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主要为半固态电池。EVTank在白皮书中表示之所以大幅度调高对于固态电池出货量的预测,主要在于近几年中国企业对于半固态电池的研发使其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均大幅度超预期。
从竞争格局来看,EVTank在白皮书中分析,以日本和美国等为代表的海外企业布局固态电池较早,包括丰田、松下、Solid Power、QuantumScape等均以全固态电池为发展目标,其产业化进展相对缓慢。以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和赣锋锂电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则选择了产业化较为容易的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阶段产品,推动了半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发展。从固态电解质来看,EVTank在《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中表示,日韩主要以硫化物体系为主,中国以氧化物和聚合物体系居多,而美国的初创型公司则在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都有布局。
在EVTank发布的《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中,涉及到的产业链企业和研究机构包括丰田、大众、奔驰、宝马、广汽、上汽、东风、比亚迪、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国轩高科、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太蓝新能源、辉能科技、三星SDI、LGES、松下、Solid Power、QuantumScape、SES(麻省固能)、上海洗霸、中科院、中科大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日本大型电池企业麦克赛尔株式会社(Maxell)宣布,将解散旗下一家中国子公司——无锡麦克赛尔能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无锡麦克赛尔)。资料显示,麦克赛尔成立于1961年,1964年成为日立集团成员,以研发和生产高科技数据媒体、视听设备及能源产品著称。无锡麦克赛尔成立于1996年,是麦克赛尔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天齐锂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高度关注固态电池的技术进展,并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布局相关领域。在关键材料方面,公司已顺利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核心原材料——硫化锂的产业化筹备工作,持续推进产品质量提升和降本技术优化。公司已完成硫化锂产业化设备、工艺开发,形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作为头部正极材料供应商,紧跟固态电池行业发展需求和战略客户量产节奏,已在固态电池环节价值量较高的正极材料和电解质领域进行发力布局。正极材料方面,性能优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可以适配固态电池体系,公司不断进行材料结构和工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金龙羽4月2日公告,孙公司金龙羽新能源(惠东)有限公司拟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内投资建设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量产线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为12亿元,其中,建设投资为8.7亿元,流动资金为3.3亿元。孙公司已竞拍取得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内相关土地使用权,前述投资额不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提问。对于公司电解液市场后续规划,新宙邦回答:公司核心业务之一为电池化学品,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化学品(如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酯溶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一次锂电池化学品、钠离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藏格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提问。对于当前锂盐的供需格局问题,藏格矿业回答:展望2025年,需要持续关注供应端的高成本产能出清进程。需求端,电动汽车智能化大势所趋,储能市场大有可为,固态电池、AI、具身智能等技术革新有望提供新增长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容百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2024年,公司9系以上超高镍产品销售超2.7万吨,公司的高镍及超高镍系列产品技术与生产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9系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是固态电池未来的主要方向,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持续投入,其中,半固态电池用超高镍正极材料保持稳定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振华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2025年,公司重点加快推进完成6系三元材料在主要客户需求计划的同时,在钠电、磷酸锰铁锂方面加速推进产业化,紧密围绕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等领域所需材料加大研发力度,持续降本,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中仑新材外宣布旗下长塑实业成功研发出固态电池专用BOPA(双向拉伸尼龙薄膜)。这款专为固态电池量身打造的BOPA,在柔韧性、抗穿刺、抗冲击等力学性能方面表现卓越,可满足固态电池对封装材料的严格标准,堪称固态电池的“硬核铠甲”。中仑新材研发负责人表示:“这款产品前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0日,德加能源固态电池量产发布暨固态电池研究院成立仪式在江苏昆山举行,苏州德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交付首批固态电池产品,实现“发布即量产、量产即交付”。同日,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与德加能源合作共建的固态电池研究院揭牌。该研究院将开展技术概念验证平台、产业技术工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仪式在富山工业园举行,该产线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量产大容量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产品!作为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该产线总投资约10亿元,总规划年产能为6GWh,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广东能源集团联合北京卫蓝共同组建广东卫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4日,孚能科技披露在其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公司半固态电池产品目前已形成规模化出货,其中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在2022年成功实现装车,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330Wh/kg,循环寿命超过4000圈,预计将于2025年量产,有望率先在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具备高技术壁垒、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0日,中国华电发布华电数智不连沟煤矿4.5MW/9MWh半固态储能系统采购中标公示,招标人为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投标人为廊坊英博电气有限公司,投标价格为945.00万元,约合1.05元/Wh。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0日,天奈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和国内主流研发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客户关系,目前,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CNT供货量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不同客户选择的公司碳纳米管产品不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9日,广东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鼓励企业加大对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重点培育能量密度超350Wh/kg的半固态电池和超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项目,推动固态电池产品规模化量产落地。聚焦关键核心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8日,华友钴业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近日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在固态电池领域内开展合作,并共享固态电池行业资源,合作期限为5年。卫蓝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合固液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与全固态锂电池研发与
3月17日,申能集团旗下上海申能新动力储能研发有限公司发布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项目半固态电池储能系统采购招标公告。本标的半固态电池储能总容量5MW/20MWh,合同分两批次生效,第一批次为可扩展的最小单元容量(不大于5MWh),剩余容量为第二批次,第二批次合同生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6日,豪鹏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半固态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比指标上可达到950Wh/L,循环寿命大于500周,并通过针刺和过充等相关安全测试,适用于AIPC,AI手机和AI眼镜等对体积能量密度有较高要求的领域,陆续向海内外品牌客户送样测试。全固态电池方面,预计最快可于年内
3月6日,科力远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为响应下游重要客户的开发需求,主要针对固态电池核心零部件,开展干法电极的技术开发。面对固态电池发展趋势,公司配备完善的产品开发设备和强大的技术团队,该技术和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以及液态电池,目前干法电极的开发大幅减少了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5日,普利特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了新能源业务板块发展及半固态/固态电池的产品规划情况。普利特回答,公司在2022年完成了江苏海四达的战略重组,这两年陆续在江苏启东、广东珠海、和马来西亚建设投资了全新的电芯市场基地,总产能预计将达到15Gwh。钠离子电池和半固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日,金杨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从事电池精密结构件及相关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不生产电池。公司已给相关客户送样4680大圆柱产品用于研发半固态电池。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豪森智能披露2025年3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提到,在新产品上,介绍了公司持续开发的新产品如新增电控产线、布局轴向电机及固态电池等新的技术方向、将扁线电机装备业务拓展至工业电机、低空、人形机器人等新的行业赛道,以及发展人形机器人新的业务。在固态电池领域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6日,顺络电子在2025年3月24日-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提到,固体氧化物电池(SOFC)具有能源转化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等优势,在长时储能场景、分布式离网供电及热电联供市场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在各类数据中心、移动终端设备如机器人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公司在陶瓷材料、工
根据规划,合肥启宸一期生产线将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年产能预计达千吨级。近日,创合汇资本联合合肥市种子基金、合肥市包河区科创种子基金,完成对合肥启宸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合肥启宸”)的千万级天使轮投资。资料显示,合肥启宸成立于2024年10月,核心团队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
随着欧洲“电池之光”的“陨落”,欧洲本土企业自主“造芯”之路已然崩塌。当地时间3月12日,Northvolt正式宣布在瑞典申请破产。据其透露,尽管此前尝试了各种可能的方案,甚至去年11月在美国启动了破产保护重组程序,力求实现财务重组,但最终还是没能获得维持运营的必要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其董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圆柱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到128.2亿只,同比增长3.6%。EVTank指出,虽然总体出货量仅微增长,但是出货量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24年全球EV用动力圆柱电池同比下滑11.0%,电动工具用圆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eVTOL为代表的低空经济领域不断传来好消息。近期,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电动载人飞艇AS700D在湖北荆门完成科研首飞,该飞艇搭载亿纬锂能专为低空经济领域打造的高性能电池,实现了零排放、低噪音飞行,最大航速80千米/时,飞行高度达3100米。据了解,该电池系统最大支持8C脉冲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2日,总部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欧洲动力电池生产商NorthvoltAB宣布公司已在瑞典申请破产,瑞典法院将监督破产程序,包括出售企业及其资产以及清偿未偿债务。Northvolt指出与电池行业的许多公司一样,Northvolt在最近几个月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挑战,这些挑战侵蚀了其财务状况,包
突破技术工艺,稳步提升产线良品率,以及规模化交付能力,成为国内大圆柱产业链企业的一致目标。大圆柱电池产业迎来多元市场需求集中释放的“破晓时刻”。近日,特斯拉宣布4680产能达到17GWh;云山动力投产了1.5GWh大圆柱电池量产示范线。2月,宝马宣布其新一代大圆柱电池即将装车第六代eDrive电驱系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2月国内动力电池数据,2月动力电池装车量34.9GWh,环比下降10.1%,同比增长94.1%。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6.4GWh,占总装车量18.5%,环比下降24.6%,同比下降7.2%;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8.4GWh,占总装车量81.5%,环比下降6.0%,同比增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