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三门峡市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行动方案
(2023-2025年)
为加快培育壮大和提升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布局
(一)产业现状。本行动方案所指的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电池、新型储能、清洁能源(风能和光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1.新能源电池产业。目前三门峡市拥有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隔膜、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等制造业产业链条,但缺少动力电池电解液、电池结构件及新能源整装动力电池等相关配套产业,充换电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产业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宝鑫电子年产4.5—105微米动力锂电池负极专用电解铜箔4万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4.5微米极薄锂电铜箔产品实现批量生产,4微米极薄锂电铜箔打破了日韩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
烽坤新材料从事石墨制品、电池负极材料半成品生产加工为一体的企业,年产3万吨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主要原辅材料为石墨粒、石墨粉、针状焦、低灰低硫焦、液体沥青,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锂电池、航空航天、手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万贯实业年产3万吨特种石墨制品,产品为非金属材料,耐高温、耐腐蚀、导电性高、可塑性强、组织均匀、碳含量99.99%,主要用于军工、航天、医疗、新能源等特殊用途。2022年生产特种石墨1.6万吨,工业总产值1.38亿元。2023年上半年实现产值7744.69万元,生产石墨8000吨。
普德新能源年产1000万套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已申请1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主要研发方向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及单体容量提升等领域。
德道新能源主要产品有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芯以及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广泛用于电动交通工具的储电电源等领域。
2.新型储能产业。新型储能产业链的储能设备制造、储能系统建设、储能核心场景应用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我市储能产业链,主要为电化学储能产业,上游主要为材料设备供应及能源供应,材料供应主要为电池材料,能源供应主要为光伏及风电产业。中游为储能系统集成商和储能系统安装商,下游主要为分布式电源(微电网)、中小企业运营、移动电源充电等不同的核心应用场景。
易事特主要生产储能产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换电设备、光储充一体化设备等,其5G+科创园项目一期建成投产。目前申请知识产权32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5项,完成河南省科技成果登记3项。入选河南省新兴产业链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清单,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400万元。
宝武清洁能源建设11.03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厂1座,扩建110千伏天鹅变电站,新增110千伏出线1回,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3.28亿千瓦时。
3.清洁能源产业。全市清洁能源发电企业48家(其中风电39家、地面集中式光伏站9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仅河南银河新能源有限公司1家。2022年我市风电装机203.8万千瓦,主要有大唐集团12座(77.6万千瓦)、国家电力投资集团8座(44.45万千瓦)、国电集团3座(12.2万千瓦)、华能集团2座(15万千瓦)。
银河新能源主要生产风电基装塔筒,是中原地区风电塔筒制造的骨干企业,全国共建设五个生产基地,年产风电塔筒1200余套。
4.新能源汽车及配套零部件产业。已初步形成以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及相关配套零部件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发展基础。锐意泰克新能源商用车项目一期2020年建成投产;2021年和中国重汽联合研发的插电式增程混合动轻卡冷藏车开始在国内部分城市挂牌上市销售。汽车零部件产业企业主要有戴卡轮毂、电驱科技、卓越线束、华晶玻璃等企业,目前产业协同配套发展有序推进。
(二)发展目标。
新能源电池产业基本形成。到2025年,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达到80亿元。新能源电池制造产业链基本形成,拥有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锂电铜箔、隔膜成体系生产材料及整装新能源电池制造企业。
新型储能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深化。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规模达到15亿元。新型储能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以新型储能为媒介,推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储能产业双向互动。试点开展一批多能互补综合能源项目,以应用示范促进综合能源服务跨越式发展。
清洁能源产业初步形成现代体系。到2025年,清洁能源产业供销体系更加完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突破300万千瓦,依托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引进一批风机、叶片、光伏组件、水泵、电缆等上下游企业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抓好投资10亿元银河新能源风电基桩设备,初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实现能源消费绿色化、传统能源清洁化。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壮大。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5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锐意泰克发展进一步巩固,自主研发新车型实现新突破。零部件配套产品形成多样、完善、结构发展合理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零部件属地化配套率大幅提升,产业总产值达20亿元。全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布局持续优化,智能化、信息化运营体系基本建成;充换电设施规模、运营质量和服务便利性显著提升,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100座以上、各类充电桩5000个以上。
(三)发展布局。坚持区域汇聚、主体集中原则,以渑池县、义马市、灵宝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区域,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零部件与整装系统等领域研发制造,加快形成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到2025年,我市新能源产业链形成规模领先、创新驱动、融合开放的发展格局,培育壮大一批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骨干领军企业和创新平台,建成引领省内外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完善提升行动
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延链、补链和强链,聚焦重点企业培育和重大项目建设,发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加快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1.正极材料。结合我市锂矿原材料,依托河南光宇矿业加快引进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重点打造以卢氏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为重点的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集群。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卢氏县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2.负极材料。依托宝鑫电子、华鑫铜箔、万贯实业、嘉贝新材料、烽坤新材料,加快发展人造石墨、锂电、超薄电解铜箔等负极材料及产品,培育打造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集群。宝鑫电子超薄4—70微米锂电铜箔、烽坤新材料年产3万吨锂电负极、万贯实业年产3万吨特种石墨负极材料加快扩大发展规模化。鼓励相关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研发生产新能源电池用铜箔,继续支持现有铜箔制造企业扩产达产。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灵宝市、渑池县政府
3.隔膜。结合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配套需求,围绕河南天工膜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开发新产品扩大产能,大力发展纳米微孔隔膜及陶瓷涂覆隔膜,积极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高安全涂覆隔膜技术攻关及产业化。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义马市政府
4.电解液。依托重点煤化工企业,支持义马市、陕州区引进电解质锂盐、有机溶剂、添加剂等电解液基础材料生产和制备项目,扩大产业规模。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义马市、陕州区政府
5.铝箔和铝塑膜。打造陕州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铝箔生产基地,鼓励相关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研发生产电池用铝箔、铝塑膜。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陕州区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6.电芯和电池。充分发挥前端材料优势,支持普德新能源、德道电子不断扩大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重点推进豫能供应链年产一亿对锂电池极片项目等项目建设,持续完善锂电池配套产业链,做大锂电产业规模。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义马市、渑池县、湖滨区政府
7.动力电池组装。依托德道新能源发展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在充分吸收、消化先进锂离子电池技术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市新能源电池配套材料资源,大力开发研制生产动力电池,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等系列产品。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义马市、渑池县、灵宝市政府
8.其他材料。依托光宇矿业、志存新材料加快推进卢氏县锂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延伸产业链,补齐我市锂电材料短板,合理布局碳酸锂生产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引入补锂剂、导电剂、电池结构件、包覆材料等细分领域原(辅)料生产项目。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规划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卢氏县、义马市、渑池县、灵宝市政府
9.电池回收利用。支持经济开发区探索建设电池梯次和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引进培育电池回收利用企业,鼓励电池生产企业在产品前端设计增加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健全新能源电池全生命周期资源综合管理。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二)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
1.稳妥推进储能多元化示范。以易事特为依托,结合源、网、荷、储不同需求探索储能多元化发展模式,积极推动电网侧储能合理化布局,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推动易事特企业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锂电PACK线及储能装备产业化等项目落地运行,降低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扩大商业化规模应用,引导易事特、宝武清能等企业向多元化储能发展,注重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储氢、储热以及其他创新储能技术的研究,加快长时储能技术开展规模化试验示范,促进多元化储能技术逐步进入商业化发展。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湖滨区、灵宝市、渑池县、卢氏县政府
2.增强新型储能产业链配套。依托易事特新型储能产业,积极引进新型储能上游企业,围绕电池材料、控制器、电子元件、设备外壳、零部件等上游环节进行重点招商引进,解决产业链上游原材料进口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结合易事特公司产业链供需,积极开展协同对接,促进灵宝华鑫铜箔、金源朝辉铜业等铜箔生产企业,鸿宇电子、宝鑫电子等覆铜板生产企业,陕州区、湖滨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10余家企业协同配套易事特供需产业链,有效推动易事特发展。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管局,湖滨区、灵宝市、渑池县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3.积极进行新型储能产业延链。在产业链下游环节,积极探索新型储能多场景应用和商业开发新模式,加快宝武清能新型储能设备建设运营,促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有效发展,加快绿色供电园区150兆瓦风电项目有序建设,加强易事特、天鹅电力等企业的充分合作,推动增量配电服务试点改革,推动企业优化发展。促成新型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战略合作,加大对高耗能企业用电的应用推广,建立微电网及电网端线上交易,以“源荷储一体化”综合应用模式,巩固壮大现有产业,努力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实现上下游联动,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协同性,实现规模化、品牌化效应。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湖滨区、灵宝市、渑池县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4.大力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研究。紧跟市场需求,对标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际、国内新型储能龙头企业,从储能系统设计、集成、建设等方面引进储能设备领域高新技术,拓宽市场份额。依托易事特、宝武清能三门峡市产业研究平台、三门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门峡市重点实验室等重点企业科研院所,积极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易事特西安研发中心自主研发制造的1500VlntelLi(智能编程环境)智能化组串式储能产品落地,实现储能产品电池单簇管理、三级消防、智能核容以及大电网的强适应性等优势推进。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湖滨区政府
5.规范建立新型储能安全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开展不同应用场景储能标准制订,进一步完善优化储能项目全过程管理程序,建立健全储能全产业链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加强储能设备应用标准与现行能源电力系统相关标准的统筹衔接,以易事特新型储能产业链为基准,建立健全储能设备制造、建设安装、运行监测等环节的安全标准及管理体系。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管局、消防救援支队,湖滨区政府
(三)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和推广应用
1.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有序推进太阳能高效利用,优先发展分布式光伏,积极推进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结合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建设光伏电站。加快风力发电机组关键性能优化,扩大风力发电适用区域,提高风电机组发电效率,实现与光伏、风电的优势互补,提升清洁能源发展空间。
因地制宜开展复合式光伏项目开发,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区、独立工矿区、铝土矿坑、荒山等,谋划建设一批平价上网光伏基地项目。结合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创新开展“光伏+农业”开发模式,推动太阳能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带动地方产业融合发展。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
2.有序推动新型风电开发。优化风电开发布局,规范风电项目建设管理,统筹谋划电力外送通道,积极推动本地消纳利用与外送并举,在具备条件地区按照“成片化、基地化、集约化”原则,统筹推进已核准存量风电项目建设并网,新建项目优先支持通过源网荷储、火电灵活性改造、配置储能等,按照“市场化并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增风电装机70万千瓦左右,配套新增储能20万千瓦左右。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灵宝市、湖滨区、渑池县、卢氏县、义马市政府
(四)提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水平
1.新能源商务车。依托锐意泰克加大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规模,加快推进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及混合动力柴油轻卡项目进展。推动与关联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提升锐意泰克商用车新产品项目研发水平,着力突破智能汽车网联化、智能驾驶、智慧交通等技术瓶颈,加快实现智能汽车产业化。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湖滨区政府
2.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依托戴卡轮毂、卓越线束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巩固提升低压铸造水冷铝合金轮毂产品、高端铸旋铝合金轮毂等产品优势,联合整车企业提升零部件与整车匹配性,积极融入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推动华晶玻璃、豫立能源等扩大汽车高端产品规模和提升供给能力,重点推进宝一讯电子年产2000万件汽车五金配件项目建设。引导中科芯围绕芯片领域加强技术研发,加快完成汽车电子领域自主BMSAFE(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电池管理模拟)芯片、电源模块、驱动、存储等产品的开发量产。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积极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重大项目,协助与省内外大型整车企业开展对接。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财政局、市政府国资委,各县(市、区)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企业培育。积极寻求战略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资本等,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强筋壮骨”,强化优势链条领先地位。加大新能源产业链缺失环节招商力度,完善产业链中芯片、操作系统、智能中控等弱势节点。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向上下游延伸,重点围绕动力系统、常规部件等进行延链发展上下游相关企业。
(二)强化政策保障。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新能源企业特点和需求的金融产品,为重点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服务,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围绕新能源产业上下游企业开展产融对接,打造融资服务绿色通道。支持新能源电池材料制造企业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落实首台(套)补偿政策。发挥好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有效满足产业链企业融资需求,鼓励重点龙头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建立新能源产业重点人才清单、人才库,统筹实施顶尖人才突破行动、领军人才集聚行动,发挥“1+8”人才政策体系作用。
(三)突出项目带动。深入实施“三个一批”,强化项目引领。深化开放合作,密切跟踪投资动向和布局需求,大力开展新能源产业链招商,对产业链强链补链、基础设施、示范应用场景等领域重大项目强化要素保障,争取早签约、早开工、早达产。
(四)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三门峡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推进专班,统筹全市新能源产业培育壮大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推进专班日常工作联系与协调。专班定期开展调度会商,重大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精准服务企业。对新能源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实行领导干部包联服务全覆盖,围绕技术改造、研发覆盖、上市培育、数字赋能、扩大投资等,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畅通新能源企业与地方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沟通交流渠道,建立长效化沟通机制。
附件:三门峡市新能源产业链工作推进专班
附 件
三门峡市新能源产业链工作推进专班
链 长:万战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链长:周长青(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薛蒲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成 员:魏 斌(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杨宝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调研员)
费新伟(市商务局党组成员)
姜德华(市科技局副局长)
谢贵强(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李清凌(市财政局副局长)
吕良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
王宇宏(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四级调研员)
陈 夔(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
屈玉春(市政府国资委副主任)
刘春花(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
马希伟(市投资集团副总经理)
邹 鹏(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
赵 麒(义马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张文晓(渑池县常务副县长)
郭建体(湖滨区常务副区长)
樊卫星(陕州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王 伟(灵宝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王 星(卢氏县常务副县长)
张立新(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委员)
陶小垒(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盟会长单位和重点企业负责人:万祖岩(易事特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王跃(河南天工膜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冯永潘(河南德道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吴志庭(河南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王旭亮(河南康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周鸿斌(河南普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李靖新(锐意泰克〔三门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侯晓瑞(中科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李会东(灵宝宝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白忠波(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乔文明(三门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崔新庆(河南银河新能源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积极推动锂电、纳电、全钒液流等储能电池技术科技创新,助力多元储能电池本体商业应用,支撑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鼓励龙头企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首次作为服务提供方成功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标志着湖南新型储能在多场景和市场化运行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6月湖南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试运行过程中,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首次成功参与二次调频辅助服务的交易申报、市场出清和服务调用,新型储能参与二次调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有关电力系统的两类容量功能,一类是与电源有关的长期供给容量,一类是与电网有关的输配通道容量。因为这两类容量都具备稳定且随时可用的功能,所以在电力行业中,就以采用两部制的容量费来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而作为容量费缴费方的广大电力用户,按照对于容量的需求来缴纳容量费,如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4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内蒙古鄂尔多斯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恩格贝镇,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约1100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龙源技术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中表示,公司抢抓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窗口期,深入开展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并且积极布局新型储能技术。该业务实现收入大幅增长。其中火电抽汽熔盐储能项目收入规模较大、毛利较低,因该技术尚处于初期阶段,需要持续优化完善。该业务扣除此项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攀升,电力系统固有的“刚性”调节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王睿佳)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辽宁铁岭市人民政府发布《铁岭市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文件指出,县级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新能源项目建设计划,重点推进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氢能、新型储能、抽水蓄能项目等。鼓励电网企业、电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获悉,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新开工建设独立新型储能电站34个,总装机规模达到1480万千瓦,全区新型储能电站建设步伐加快。近期,一批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在内蒙古集中开工。6月26日,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100万千瓦/600万千瓦时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鄂尔多斯市谷山
6月29日,由内蒙古电力集团电网储能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鄂尔多斯万成功200兆瓦/800兆瓦时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完成连续运行72小时3次满充放循环,取得内蒙古电力调控公司独立新型储能整套启动试运行完成批准文件,并于6月30日进入内蒙古电力现货市场,开通交易权限,正式转商运营。该项目采用195兆
近日,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首次作为服务提供方成功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标志着湖南新型储能在多场景和市场化运行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6月湖南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试运行过程中,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首次成功参与二次调频辅助服务的交易申报、市场出清和服务调用,新型储能参与二次调频的可行性、稳定
近日,为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实施《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产品为重点,加强碳足迹核算标准供给,稳步有序扩大覆盖产品
作者:贺瑞璘1张通1吴镓淳1王朝阳3邓永红1张光照1许晓雄2单位:1.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引用本文:贺瑞璘,张通,吴镓淳,等.骨架型材料与设计在高比能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758-1775.DOI:10.19799/j.cnki.2095
日前,河南林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2025年6月27日拟对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0万支聚合物锂电池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这一锂电池项目正式迎来阶段性进展。公示信息显示,项目选址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产业园,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5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大埔峡能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建集团青海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994.8093万元,折合单价0.85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珠海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920万元,折合单价0.848元/Wh。项目招标人为国家电
作者:陈英健1吴尚1曹元成2杜宝帅3王振兴1欧阳钟文1汤舜2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引用本文:陈英健,吴尚,曹元成,等.磁场分选在废旧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918-1927.DOI:10.19799/j.cnki.209
6月28日,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试运行当天,超过831家电厂和700多家用户参与交易,申报电量达22亿千瓦时,其中501家新能源场站参与报量报价。据了解,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国内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提示性公告宣布,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相关议案。此次上市旨在深入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电动自行车已经不能进楼入户了,难道今后充电宝也要步其后尘?近日,民航局新规实施后,大量无“3C认证”的充电宝被机场拦截。自2025年6月28日起,乘坐境内航班的旅客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上飞机。此规定源于今年以来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机上起火冒烟
时间:2026年4月23-25日地点:全国农业展览馆(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6号)指导支持: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主办单位: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协办单位:天津市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协会河北省市容环境卫生协会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广东省市容环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消息,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与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2025年6月签订《招商项目合作合同终止合同》。公告称,由于近年来新能源行业宏观环境发生变化,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终止上述项目投资事宜,并由浏阳经开区管委会收回上
资本是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海博思创构建价值新生态的战略蓝图,离不开资本力量的支撑。近期,海博思创与广州越秀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越秀产业基金”)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行业标杆级储能产业基金,为优质储能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资本护航,深度挖掘并释放绿色能源资产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浙江省龙港市政务服务中心发布关于拟对浙江启蓝电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GWh宽温域钠离子电池及系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的公告。浙江启蓝电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GWh宽温域钠离子电池及系统项目包括电池设计、电芯组装、电池测试等。为迎合新型储能产业风向,
6月30日,在内蒙通辽市一处开阔的工业场区,技术人员屏息凝神注视着控制屏幕。随着控制指令发出,4套构网型级联高压储能系统(总容量91.5MW/366MWh)按设定程序依次启动,建立起系统电压,启动燃煤机组的启备变与辅机负荷,并与配套的燃煤发电机组协同运作,调节储能输出电压与发电机组同期并网。这项由
6月12日,中国电建储能安全技术中心揭牌仪式暨首次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上海市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徐惠明,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二级巡视员张成金,中国电建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和孙文,上海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光宗出席会议,共同为中国电建储能安全技术中心成立揭牌。中国电建储能安全
新型储能是加快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储能电池市场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作为储能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电芯技术创新的践行者,鹏程无限自成立以来,在业界同仁的支持下,不断取得优异成绩。2025年7-8月,鹏程无限计划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分别举办“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拟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募投项目名称储能电源验证能力建设项目。原项目计划投资6,352.29万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5,250.00万元。截至本公告日,该项目尚未投入使用募集资金。“储能电源验证能力建设项目”系公司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
在新能源电力加速市场化的关键拐点上,储能产业正迎来价值逻辑的重塑期。一方面,政策驱动型的“强配储”逐步让位于市场主导的“优配储”;另一方面,储能系统也从传统的成本压缩型资产,演变为兼具灵活调节能力与电力生产价值的关键资源。如何降低度电成本(LCOS)正成为储能投资者的关注重点。近日,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部署,建立健全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近日,南方能源监管局联合广东省能源局审定印发《广东虚拟电厂参与电能量交易实施细则》(下称《虚拟电厂交易细则》)《广东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实施细则》(下称《虚拟电厂运营
6月23日,海博思创与欧洲大型储能项目开发商Repono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2027年前共同推进总规模达1.4GWh的电网级储能项目落地,进一步加速欧洲能源转型步伐,助力构建韧性强、可持续的绿色能源体系。此次战略合作是中欧储能产业合作的典范。Repono将充分发挥其在项目开发、选址、电网接入及许可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一、内蒙古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背景是什么?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上网电价实行固定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也没有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矛盾日益凸显,亟需深化改革。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