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结合历史数据,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11月约60万元/吨的历史高点,至2023年年末跌至10万元/吨左右,降幅超83%,达到“脚踝斩”的程度,给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上述多重因素带动电芯及主要原材料价格全线下行,电芯价格相较2022年年末,2023年年末电芯价格下跌五成左右。
2023年,磷酸铁锂电芯(动力型)和三元电芯(动力型)的价格分别从年初的0.825元/Wh和0.92元/Wh降至年末的0.43元/Wh和0.515元/Wh,降幅分别为47.88%和44.02%。
依此,用“风云突变”来形容锂电原材料和电芯的2023年价格走势一点不为过。在此背景下,我们分别从锂电上游原材料、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电芯等角度,回顾锂电产业链价格“跌宕”的2023年,并借此研判2024年产业发展格局。
01
碳酸锂一步到位“回归理性”
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变化方面,经统计,2023年全年,上游锂盐价格降幅超80%,镍盐降幅超30%;正极材料价格下滑幅度在63%-73%;负极材料降价幅度在17%-32%;隔膜价格下降26%-37%;电解液价格降幅在58%-70%;电芯价格下调44%-55%。
其中,作为行业价格风向标,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以及以碳酸锂为主要原材料的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领跌。虽然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去年5-6月曾出现过阶段性反弹,10月横盘一段时间,但是除此以外的时间几乎都处于价格下行通道。
业界认为,锂盐价格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降幅超八成,几乎一步到位走完了业界曾预测的2-3年“回归理性”的行情。
受此影响,从上游往下游看,以碳酸锂为主要原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电解液/电芯的价格在相应环节均呈现更大的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产品价格全线下调,产业链头部企业在2023年纷纷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02
锂业企业如何“活下来”?
将时间线拉长来看,2022年由于锂电原材料价格上涨引发锂电池价格居高不下,还曾引发车企“给电池企业打工”、电池企业“给上游原材料企业打工”等话题的争论。似乎余音未落,进入2023年后,产业链企业就不得不直面消减高成本库存、降价保市场份额等严峻挑战。
整车方面,中国市场上自2023年开年打响“价格战”,车企去库存背景下减缓了对动力电池的采购,成为引发全产业链价格共振的“导火索”。
与此同时,自2022年大规模扩产,随着2023年新增产能逐渐释放,产业链各环节普遍“供强需弱”,这也直接导致了2023年锂电主要材料及电芯价格大幅下降。
从下游往上游看,车端“价格战”下,除了由于新能源车产量增速放缓,动力电池需求增速亦减缓外,供应链降本也成为车企主要诉求之一,这都给电芯及上游材料企业去库存和降本提出更严苛的要求。
从新增招标量看,2023年锂电产业链全行业招标量较上一年下降五成左右。受此影响,中上游企业去高成本库存压力陡增,而随着产品定价权向需求端倾斜,供应端纷纷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一是降低产能利用率。锂电产业链各环节2023年产能利用率均不及2022年,大部分企业主动降低产能利用率以减少开支,动力电池平均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超75%下降到2023年的不足65%。同时,无效、低效产能进入出清周期。
二是产品降价。企业普遍看好锂电产业的长期增量发展,纷纷采取阶段性降价保市场份额的策略,即使眼下“吃亏”,也要先“活下来”穿越周期。
三是构建技术护城河成为头部企业的工作重点。2023年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神行超充电池,国轩高科启晨L600、亿纬锂能π电池、蜂巢能源龙鳞甲电池、欣旺达闪充电池2.0、瑞浦兰钧问顶电池、巨湾技研凤凰电池等多款产品发布、升级、量产,巩固企业市场竞争力;钠电池、半固态电池等新品类电池技术落地提速,促进动力电池市场各环节需求。
四是“卷出海”成为头部企业提高毛利的主要方式。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出口127.4 GWh,同比增长87.1%。对于电芯企业,海外市场毛利高于国内市场,电池出口量的提高,对企业提高毛利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瑞浦兰钧等中国企业的海外基地已投产或在规划、建设中,或将进一步提高其电池装机规模。
那么,经历了2023年产品价格战后,2024年锂电产业链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03
降价或将继续
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锂电材料价格下降仍将持续。其中,锂价准确的底部点位难以预测,不过可以从成本支撑、供需关系预期变化等角度来探讨碳酸锂潜在的价格支撑区间。
目前,成本超过10万元/吨的外采原料锂盐厂和云母提锂企业已经大规模停产,2024年锂价的波动幅度较2023年将明显减小,低位震荡走势的概率更大。机构预计,2024年电池级碳酸锂将徘徊在8万元/吨左右。
市场方面,2023年,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778.1GWh,同比增长42.5%;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销量729.7GWh,其中动力电池销量616.3GWh,同比增长32.4%。同期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387.7GWh,同比增长31.6%。显然,动力电池库存比例仍然较高。
另一方面,机构预计,2024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超1100GWh,同比增长27%。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或超820GWh,同比增长20%;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超200GWh,同比增长25%。锂电四大主材方面,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出货量将分别超过300万吨、200万吨、220亿平米、130万吨,出货量增速都将超过20%。
由此,产业链各环节产能持续放量和库存消耗较慢之间的矛盾必然带来新一轮的淘汰潮,2024年的形势依然严峻。除去原材料成本的影响,企业在生产、管理等方面降本将进一步极致化。
行业预测,在2023年基础上,2024年锂业产品价格降价幅度在5%-15%。其中,正极、隔膜等降幅在8%-15%,负极、电解液等降幅在5%-12%。
与此同时,电芯企业“大单品”策略开始搅动市场变革。近期,消息称,宁德时代正在向车企推广一款173Ah的VDA规格磷酸铁锂电芯,标配2.2C倍率快充,2024年中旬将有几家车企切换到这款产品,电芯价格不超过0.4元/Wh。这也引发业界对动力电池将逐步进入“0.3元/Wh时代”的争论。
事实上,早在去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就提出其“大单品”策略,与其飞叠产线相匹配,力求在角逐激烈的动力电池赛道上,解决电芯标准化和降本问题。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锂电行业依然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不过,产能出清下,三线及以下企业的生存将更加困难,而依靠技术和质量驱动的头部企业,将更容易在产业变革中站稳脚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这对处于发展初期、普遍亏损的氢能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来源:高工氢电事实上,当前众多氢能企业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4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内蒙古鄂尔多斯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恩格贝镇,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约1100亩,
6月29日,由内蒙古电力集团电网储能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鄂尔多斯万成功200兆瓦/800兆瓦时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完成连续运行72小时3次满充放循环,取得内蒙古电力调控公司独立新型储能整套启动试运行完成批准文件,并于6月30日进入内蒙古电力现货市场,开通交易权限,正式转商运营。该项目采用195兆
近年来,江苏无锡地区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大幅提高,目前无锡电网配电自动化终端规模已超2.5万台。在高温、潮湿等环境下,这些自动化终端的后备电源易出现鼓包、漏液等问题。以往,无锡供电公司对后备电源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难以满足配网设备智能化、精细化运维的需求。2024年2月,无锡供电公司联
7月2日,2025泰国可再生能源展览会(ASlASustainableEnergyWeek)在曼谷#xB7;诗丽吉王后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亚洲领先的可持续能源平台,展会汇聚了行业领袖、政策制定者和创新企业。首航新能源携户用、工商业、地面电站全场景光储解决方案惊艳亮相,凭借光储创新技术和系统集成优势赢得了业界高
近日,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针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W296号委员提案《关于扶持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正式作出答复。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发展对于推动吉林省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次答复聚焦产业布局、创新协同、资源整合、龙头企业培育以及开放合
作者:贺瑞璘1张通1吴镓淳1王朝阳3邓永红1张光照1许晓雄2单位:1.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引用本文:贺瑞璘,张通,吴镓淳,等.骨架型材料与设计在高比能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758-1775.DOI:10.19799/j.cnki.2095
6月30日,巨化集团有限公司公用分公司巨化105MW210MWh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一期55MW110MWh)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项目位于浙江衢州,本次招标规模55MW/110MW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其中100MWh为常规板式液冷电池舱,10MWh为浸没式电池舱(10MWh电池舱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要求投标人自
日前,河南林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2025年6月27日拟对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0万支聚合物锂电池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这一锂电池项目正式迎来阶段性进展。公示信息显示,项目选址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产业园,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51
近日,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井研县兴元废旧锂电池分解项目”环评获批,标志着项目距离落地更进一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计划建设年综合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和镍钴锰酸锂电池产能2万吨。根据计划,项目将内设锂电池破碎生产车间、梯次利用车间、原料库房和检测区。在梯次利用车间设置1条PACK梯次利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大埔峡能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建集团青海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994.8093万元,折合单价0.85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珠海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920万元,折合单价0.848元/Wh。项目招标人为国家电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在磷酸铁锂电池强势坐稳“头把交椅”的同时,上游材料领域却呈现出“分裂”图景:一边是部分新建或现有磷酸铁锂相关材料项目停工、暂缓的消息频传,另一边则是头部电池厂商的订单公告纷至沓来。自今年年初,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占比首超80%以来,其与三元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就始终保持二八开格局,三月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修文县首融独立储能电站及虚拟电厂项目、贵安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建设项目等共3199个。详情如下: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共3199个)一、四化项目(2438个)(一)新型工业化(1429
受供需突变、债务高企、技术竞争力不足、供应链脆弱、地缘政治加剧贸易与投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冲击,锂电产业链公司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行业分化加剧,洗牌步入深水区,一场关乎存续与出局的战役已经打响。“红海”搏杀从高歌猛进到销声匿迹2025年全球电池行业破产、退市事件频发。在国际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3日晚,藏格矿业公告称,2025年6月23日,旗下控股的孙公司收到西藏自治区发改委批复,核准阿里地区改则县麻米错盐湖矿区锂硼矿开采。该项目设计年产电池级碳酸锂5万吨。公告显示,麻米错盐湖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麻米乡,该项目估算总投资为45.37亿元,全部为企业投资。该项目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2025年上半年的碳酸锂市场,正是处于一种阴沉、隐忍的氛围之中。市场总体供需两旺根据ICC鑫椤锂电统计,2025年全球锂资源产能达到190-195万吨(LCE当量),由于各种原因,实际产量约为160-165万吨,仍高于实际需求约20万吨左右,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在此背景下,2025年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0日,盐湖股份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回答投资者问题。2025年,公司正式融入中国五矿体系与中国盐湖,公司将牢牢把握融入央企平台的历史机遇,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全力投身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现各项业务有序开展,主要产品生产和销售稳定,为后续公司发展奠定了坚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经信系统重点调度的2025年500个重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名单,项目总投资17048.9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3291.6亿元。其中包含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及配工程项目、四川华电内江白马2×475兆瓦燃机示范项目、四川达州燃气电站二期工程、国家电投川东北高效清洁煤电综合利用一体
自汽车形成工业,价格战的硝烟从未真正褪去。1908年,福特T型车在美国上市,售价850美元,是同期汽车售价的一半。数年内,福特开启大规模降价,1913年更是推出全球第一条汽车流水线,将T型车价格压低至265美元,将汽车从贵族阶层的玩具,变成了普通工人的代步工具。彼时的汽车工业,正处于一场由价格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9日,大中矿业发布与湖南临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书》的公告,司拟在临武县建设“年产3000吨金属锂电池新材料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大中矿业公告,公司与临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书》,计划在临武县建设“年产3000吨金属锂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1–4月,我国锂离子电池(下称“锂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473GWh,同比增长68%。电池环节,1–4月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过110GWh,新能源汽车用动力型锂电池装车量约184GWh。1–4月全国锂电池出口总
今年上半年,雄韬股份、氢璞创能、国氢科技、捷氢科技、鲲华科技、协氢新能源、未势能源、玉柴集团、重塑能源、国鸿氢能、明天氢能、锋源氢能、氢沄(河南)新能源等13家燃料电池企业收获“捷报”如下:来源:高工氢电1、雄韬股份1月5日,雄韬山南氢能应用示范产业园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开工建设;4月,
北极星储能网讯:据外媒消息,2025年7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的“漂亮大法案/大而美法案”(简称OBBB)以51:50的微弱优势通过。此前,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IRA)曾允许储能项目独立申请投资税收抵免,推动美国2024年大型储能装机达到29GWh。但OBBB法案不仅取消该抵免,还禁止将储能系统接入
近日,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针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W296号委员提案《关于扶持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正式作出答复。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发展对于推动吉林省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次答复聚焦产业布局、创新协同、资源整合、龙头企业培育以及开放合
随着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发布6月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竞争态势已见分晓,配套动力电池情况也随之明朗,行业格局呈现新趋势。战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H1销量近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6月及上半年销量情况:(数据来源:各家车企公开销量数据、乘联会部分数据)市场方面,得益于今年以旧换新政策
制造固态电池通常要用更前沿、更新型的材料,如今复合集流体正在被加速导入固态电池应用中。今年6月,三孚新科对外披露,该公司已与欧洲半固态电池制造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待客户成功建立首台套半固态高安全电池生产线后,将签订“5GWh半固态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正式供货合同。据悉,该关键材料为复
当越来越多建而不用的储能项目被贴上“无效资产”的标签,当行业对“大容量电芯”的竞赛日益白热化,储能行业终于走到了一个关键分水岭。一场关于储能本质的拷问正浮出水面: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储能?是追逐虚标数字游戏的“大容量”,还是回归功能价值的“真支撑”?是沉迷于低价竞争的短期红利,还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30日消息,嘉元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到,其在固态电池用铜箔领域已取得商业化进展,目前其相关产品已匹配5家头部电池企业的供应。据介绍,嘉元科技固态电池用铜箔产品,除了可用于新能源车,还可用于低空经济场景。例如,采用其耐高温铜箔的固态电池,已搭载于头部厂商发布的eV
在全固态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极片和固态电解质膜的制造工艺占据着重要地位。据外媒报道,今年6月三星SDI正在韩国天安工厂建设的试验生产线“DryEV”上,启动基于干法电极的电池验证工作。该报道称,三星SDI正在考虑将干法电极技术应用于全固态电池,计划将其作为降低制造成本、提升设备效率和量产速度的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江苏盐城市人民政府印发《盐城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推进方案》。方案指出,为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盐城市将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探索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碳排放规划、碳数据监测、碳预算管理、碳综合评价和产品碳足迹等政策机制,实施重点产
2025年“赛程”过半,各大企业的固态电池项目也开始加速“冲刺”。6月下旬以来,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国轩高科、赣锋锂业等头部企业先后官宣。而且,这次不只是半固态电池的“先锋”,而是全固态电池的预期量产。市场也再次陷入兴奋,并且不断开始向纵深挖掘“话题”。然而,整个产业链真的准备好了吗
中国在锂电池领域积累的“先手棋”是宝贵优势,但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全面自主与固态电池的制高点争夺,仍是漫漫长路。2025年,人形机器人开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从春晚舞台开始,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用整齐划一的表演瞬间点燃了社交媒体,也让人形机器人这个曾经科幻感十足的名词,第一次大规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