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结合历史数据,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11月约60万元/吨的历史高点,至2023年年末跌至10万元/吨左右,降幅超83%,达到“脚踝斩”的程度,给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上述多重因素带动电芯及主要原材料价格全线下行,电芯价格相较2022年年末,2023年年末电芯价格下跌五成左右。
2023年,磷酸铁锂电芯(动力型)和三元电芯(动力型)的价格分别从年初的0.825元/Wh和0.92元/Wh降至年末的0.43元/Wh和0.515元/Wh,降幅分别为47.88%和44.02%。
依此,用“风云突变”来形容锂电原材料和电芯的2023年价格走势一点不为过。在此背景下,我们分别从锂电上游原材料、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电芯等角度,回顾锂电产业链价格“跌宕”的2023年,并借此研判2024年产业发展格局。
01
碳酸锂一步到位“回归理性”
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变化方面,经统计,2023年全年,上游锂盐价格降幅超80%,镍盐降幅超30%;正极材料价格下滑幅度在63%-73%;负极材料降价幅度在17%-32%;隔膜价格下降26%-37%;电解液价格降幅在58%-70%;电芯价格下调44%-55%。
其中,作为行业价格风向标,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以及以碳酸锂为主要原材料的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领跌。虽然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在去年5-6月曾出现过阶段性反弹,10月横盘一段时间,但是除此以外的时间几乎都处于价格下行通道。
业界认为,锂盐价格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降幅超八成,几乎一步到位走完了业界曾预测的2-3年“回归理性”的行情。
受此影响,从上游往下游看,以碳酸锂为主要原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电解液/电芯的价格在相应环节均呈现更大的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产品价格全线下调,产业链头部企业在2023年纷纷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02
锂业企业如何“活下来”?
将时间线拉长来看,2022年由于锂电原材料价格上涨引发锂电池价格居高不下,还曾引发车企“给电池企业打工”、电池企业“给上游原材料企业打工”等话题的争论。似乎余音未落,进入2023年后,产业链企业就不得不直面消减高成本库存、降价保市场份额等严峻挑战。
整车方面,中国市场上自2023年开年打响“价格战”,车企去库存背景下减缓了对动力电池的采购,成为引发全产业链价格共振的“导火索”。
与此同时,自2022年大规模扩产,随着2023年新增产能逐渐释放,产业链各环节普遍“供强需弱”,这也直接导致了2023年锂电主要材料及电芯价格大幅下降。
从下游往上游看,车端“价格战”下,除了由于新能源车产量增速放缓,动力电池需求增速亦减缓外,供应链降本也成为车企主要诉求之一,这都给电芯及上游材料企业去库存和降本提出更严苛的要求。
从新增招标量看,2023年锂电产业链全行业招标量较上一年下降五成左右。受此影响,中上游企业去高成本库存压力陡增,而随着产品定价权向需求端倾斜,供应端纷纷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一是降低产能利用率。锂电产业链各环节2023年产能利用率均不及2022年,大部分企业主动降低产能利用率以减少开支,动力电池平均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超75%下降到2023年的不足65%。同时,无效、低效产能进入出清周期。
二是产品降价。企业普遍看好锂电产业的长期增量发展,纷纷采取阶段性降价保市场份额的策略,即使眼下“吃亏”,也要先“活下来”穿越周期。
三是构建技术护城河成为头部企业的工作重点。2023年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神行超充电池,国轩高科启晨L600、亿纬锂能π电池、蜂巢能源龙鳞甲电池、欣旺达闪充电池2.0、瑞浦兰钧问顶电池、巨湾技研凤凰电池等多款产品发布、升级、量产,巩固企业市场竞争力;钠电池、半固态电池等新品类电池技术落地提速,促进动力电池市场各环节需求。
四是“卷出海”成为头部企业提高毛利的主要方式。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出口127.4 GWh,同比增长87.1%。对于电芯企业,海外市场毛利高于国内市场,电池出口量的提高,对企业提高毛利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瑞浦兰钧等中国企业的海外基地已投产或在规划、建设中,或将进一步提高其电池装机规模。
那么,经历了2023年产品价格战后,2024年锂电产业链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03
降价或将继续
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锂电材料价格下降仍将持续。其中,锂价准确的底部点位难以预测,不过可以从成本支撑、供需关系预期变化等角度来探讨碳酸锂潜在的价格支撑区间。
目前,成本超过10万元/吨的外采原料锂盐厂和云母提锂企业已经大规模停产,2024年锂价的波动幅度较2023年将明显减小,低位震荡走势的概率更大。机构预计,2024年电池级碳酸锂将徘徊在8万元/吨左右。
市场方面,2023年,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778.1GWh,同比增长42.5%;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销量729.7GWh,其中动力电池销量616.3GWh,同比增长32.4%。同期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387.7GWh,同比增长31.6%。显然,动力电池库存比例仍然较高。
另一方面,机构预计,2024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超1100GWh,同比增长27%。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或超820GWh,同比增长20%;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超200GWh,同比增长25%。锂电四大主材方面,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出货量将分别超过300万吨、200万吨、220亿平米、130万吨,出货量增速都将超过20%。
由此,产业链各环节产能持续放量和库存消耗较慢之间的矛盾必然带来新一轮的淘汰潮,2024年的形势依然严峻。除去原材料成本的影响,企业在生产、管理等方面降本将进一步极致化。
行业预测,在2023年基础上,2024年锂业产品价格降价幅度在5%-15%。其中,正极、隔膜等降幅在8%-15%,负极、电解液等降幅在5%-12%。
与此同时,电芯企业“大单品”策略开始搅动市场变革。近期,消息称,宁德时代正在向车企推广一款173Ah的VDA规格磷酸铁锂电芯,标配2.2C倍率快充,2024年中旬将有几家车企切换到这款产品,电芯价格不超过0.4元/Wh。这也引发业界对动力电池将逐步进入“0.3元/Wh时代”的争论。
事实上,早在去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就提出其“大单品”策略,与其飞叠产线相匹配,力求在角逐激烈的动力电池赛道上,解决电芯标准化和降本问题。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锂电行业依然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不过,产能出清下,三线及以下企业的生存将更加困难,而依靠技术和质量驱动的头部企业,将更容易在产业变革中站稳脚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4月25日,四川省天府锂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矿产资源勘查、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等。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由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后者是四川省自然资源领域省管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集团资产总额近343亿元。可以说,新公司
日前,河北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三维固态特种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项目将建设第四代智能化电池工厂,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70亩,规划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6亿元,二期投资4亿元,预留产能扩展空间。建成后可新增1GWh三维固
4月29日,汉星能源200MW/400MWh电池储能项目(一期)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冯井镇顺利并网交付。该项目旨在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与储能的深度融合。作为目前安徽省获批在建规模最大的共享储能电站,是安徽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实践。项目交付现场项目概况#x2726;项目占地50.56亩,约337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恩捷股份公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27.3亿元,同比上升17.2%;归母净利润为2599万元,同比下降83.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920万元,同比下降80.4%;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24亿元,同比下降72.7%;EPS(全面摊薄)为0.0268元。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477.46亿元,较上年度
4月29日,江都经济开发区246MW/492MWh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中标公示,江苏威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59000万元中标该项目,折合单价1.199元/Wh。项目招标人为扬州市江都区江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本项目拟利用江都经济开发区内企业现有场地建设储能电站,规划安装容量为246MW/492MWh。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为满足海外市场客户需求,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加快了海外建厂步伐。今年以来,众厂商对马来西亚的布局力度明显提速,截至目前投资金额将近200亿元人民币。今年4月,仅仅十天之内就有两家中国企业加码马来西亚市场。4月24日,金杨股份公告称,该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新疆立新能源三塘湖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储能规模+80万千瓦风电项目储能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第三中标候选人为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据项目开标记录显示,共22家企业参与报价,报
广东电网公司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187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其中:广东“三新”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2.9%,新质生产力带动作用持续显现。每10台有4台“广东造”典型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近10%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
以市场规律为牵引构建多元协同能源生态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震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指明
4月25日,四川省天府锂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矿产资源勘查、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等。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由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后者是四川省自然资源领域省管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集团资产总额近343亿元。可以说,新公司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扩张步伐正在持续,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近期的投资动作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并行现象是,围绕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及其相关新材料的产能布局正变得日益密集,呈现出“拥挤”的态势。中创新航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其成都项目二期已于3月底动工,该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天齐锂业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净利润预计实现8200万元–123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天齐锂业作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二大锂产品生产商,其主营业务包含锂矿采选、锂化工产品加工,产品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但近几年以来,受海外锂矿业务影响,其营收净利润一直
被称为“白色石油”的锂辉石已探明储量达6000万吨,平均品位1.3%,按照一辆新能源电车需40公斤碳酸锂计算,可建造4000余万辆汽车。这是24日记者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川专场获悉的信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地处高原,坐拥“
近日,湖南省湘乡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湖南裕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决定公示。从公示信息来看,湖南裕能拟投资15000万元,在现有厂区预留的二期用地范围内建设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为年拆解回收2万吨废旧锂电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碳酸锂主力合约一度跌超2%,跌破70000元/吨重要关口,创阶段性新低。截至当日收盘,碳酸锂主力合约报69000元/吨,跌1.5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科力远披露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科力远表示,随着锂电材料和大储能业务加速推进,公司为吸引和留住核心优秀人才,加快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特制定并推出激励计划。根据业绩考核目标,2027年度,科力远营业收入不低于10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3.50亿元。据了解,科力远
芳源股份17日公告,决定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并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终止投资事项后办理后续芳源锂业注销等有关事项。公告称,该决定旨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不会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历时两年,战略性
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近日,在特朗普关税冲击下,碳酸锂价格一举跌破7万元/吨,其中碳酸锂期货LC2505价格最低跌至6.8万元/吨。此前,高工锂电对于碳酸锂价格走势有过分析,随着下游去库存调整,以及上游原材料产能释放,碳酸锂价格呈现的波动性逐步收窄,旺季带动的涨幅也逐渐缩小。相比于过
近日,南充市生态环境局拟对南充锂电绿色经济循环综合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并对基本情况予以公示。项目位于四川南充经济开发区,占地66680.07m2。项目主要从退役锂离子电池中提取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生产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碳酸锂、三元前驱体等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建设内容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为满足海外市场客户需求,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加快了海外建厂步伐。今年以来,众厂商对马来西亚的布局力度明显提速,截至目前投资金额将近200亿元人民币。今年4月,仅仅十天之内就有两家中国企业加码马来西亚市场。4月24日,金杨股份公告称,该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
据中央空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实名登记注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已超220万架,通用航空器超3200架;2024年,空管系统共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3.4亿余架次、2600万余小时,保障通用航空飞行120万余小时,运行态势处于历史高位,后续还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作为低空领域的重要载具,多家车企旗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4月24日,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四川时代”)总经理朱云峰率队到访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双方就深化合作事项举行交流会谈。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吴晓曦主持会议,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昊,四川时代副总经理杨伟平参加会谈。吴晓曦对朱云峰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对四川时代长期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2025年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期全固态电池合作开发的基础上,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飞激光董事长吴轩、金羽新能董事长黄杜斌等出席仪式,双方团队就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双方
2025年4月23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氢能网联合北京碳中和学会主办的2025第二届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盛大召开。400余位业内专家,以及发改委、能源局等相关政府部门,能源电力企业、燃料电池企业、车企、设计院、研究院、投融资企业的代表齐聚大会现场,共同探讨绿氢产业创新路径。北京明阳氢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