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4 数字孪生在能源互联网监测分析中的难点
Fig.4 Application difficulties of digital twin in energy Internet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1)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量测数据与仿真数据对比分析难度大。数据采集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将能源互联网的量测数据与数字孪生模型仿真产生的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由于量测设备的精度误差、环境因素以及能源互联网的分布式能源、可接入负荷等随机性因素,量测数据具有灵活性和随机性。同时,数字孪生的仿真输出结果也同样具有随机性。因此,多维随机变量的对比问题属于数学复杂概率分布的求解问题,目前仍是数字孪生在能源互联网数据采集中需要解决的综合技术问题。
2)不同量测设备数据采集的一致性较难统一。能源互联网中各种能源的生产、输送、消耗过程涉及大量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各种量测装置测得的数据有不同的尺度、采集周期以及计量单位,这导致不同数据之间无法融合,主要体现在数据采集的尺度及计量单位的一致性问题、数据采集参数及格式的一致性问题、数据采集周期的一致性问题。
3)数据的准确性与传输的安全性难以保障。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属于信息-物理耦合系统,对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出一定要求。但在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数据丢失或传输网络安全漏洞的问题,因此容易受到外界的攻击从而影响信息与系统之间的交互。随着能源互联网覆盖范围的扩大,大数据处理对信息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数字孪生技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以保护用户隐私,保障用户与系统的安全双向交互。自动机器学习能够自动获取所需要的数据,通过与电力系统仿真环境或数字孪生系统进行交互,自动收集、合成特定任务的关键数据集,并实现原始数据自动预处理,减少或消除数据错误。
3.2 数字孪生在能源互联网模型构建中的应用难点
数字孪生在能源互联网模型构建过程中的应用难点如图5所示。
图5 数字孪生在能源互联网模型构建中的难点
Fig.5 Application difficulties of digital twins in construction of energy Internet model
1)数字孪生模型准确率与计算效率之间的矛盾难以平衡。利用数字孪生对能源互联网物理实体构建精准模型是对实际系统进行智能决策的核心。但能源互联网本质上是多层耦合的非线性系统,由于电力网、热(冷)网和燃气网的时间尺度不同且误差精度不同,使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需要在多能源的耦合问题上寻求多颗粒度切换与集成复杂度之间的动态平衡。同时,随着能源互联网各种新型设备的接入,系统的网络架构和运行方式更加复杂,数字孪生模型在精细化的同时会带来复杂的求解计算问题。如何平衡能源互联网系统数字孪生模型的精确度与复杂度之间的矛盾是目前的难点。
2)数字孪生模型自主演化机制复杂多样。现实世界中的能源互联网处在实时变化中,其动态特性与变化特点体现在量测数据中。能源互联网系统中的模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要求数字孪生必须根据运行条件和运行环境的不同对实际系统进行精准刻画,但由于多能源系统的复杂性,通过运行数据驱动逆向构建数字孪生模型属于高维数学问题的逆向求解问题,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同时,能源互联网的时变特性要求数字孪生模型能够实现自主演化,但机理模型无法反映设备运行过程中运行状态改变导致的不确定性问题对设备的影响,而数据驱动模型以机理模型的运行参数作为先验知识,可解释性较差,目前无法根据运行状态实现动态更新。
3)难以准确刻画外界复杂环境因素对数字孪生系统的影响。能源互联网系统内部设备的运行参数时刻受周围环境及需求侧负荷类型的影响,环境条件对系统的影响机理复杂,且能源互联网中的电负荷、冷热负荷、气负荷属于多维度、多时间尺度的综合负荷,难以用数学公式对关键因素具象表达。能源互联网各子系统之间依靠耦合关系相互影响,目前对耦合设备建模主要基于机理方法实现,当耦合设备运行条件改变时其无法反映对设备的影响。
3.3 数字孪生在能源互联网规划与运行中的应用难点
数字孪生在能源互联网规划与运行过程中的应用难点如图6所示。
图6 数字孪生在能源互联网规划与运行中的难点
Fig.6 Application difficulties of digital twin in energy Internet planning and operation
1)多系统联合规划设计存在高度耦合性。能源互联网中包含电、热(冷)、气、氢等各类型非线性子能源系统且相互耦合。随着各种新型设备的接入,系统的网络架构和运行方式更加复杂,规划问题本质上是多层耦合的非线性问题,需要在多能源的耦合问题上寻求动态平衡。如何在数字孪生模型中合理忽略或简化非线性特性,如何对多能源系统进行解耦,进而获得近似线性化模型,使得所求结果接近原始问题的最优解还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2)规划与运行受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能源互联网系统由于不同形式能源之间相互耦合导致运行场景复杂多变,同时受到来自源、荷两侧的多时间尺度与空间范围上的多重随机性影响,其规划与运行是一个存在大量不确定性、不可量化因素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如何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能源互联网模型在受多重不确定性影响下进行演化分析,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长时间的规划有效性是目前的研究重点。
3)规划与运行的边界条件难以确定。能源互联网系统的运行指的是对系统整体或各区域中的运行数据、运行状态以及运行策略的设计和控制。能源互联网系统中的模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要求数字孪生必须能够根据运行条件和运行环境的不同对实际系统进行精准刻画,但现实世界中的能源互联网处在实时变化中,其动态特性与变化特点蕴含在运行数据中。对于在真实系统运行状态中无法直接获取的环节,需要通过关键量测数据和有价值的历史运行数据对系统建立数字孪生镜像模型的边界条件,如何通过有限的有价值数据构建边界是当前面临的问题。
3.4 数字孪生在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难点
数字孪生在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过程中的应用难点如图7所示。
图7 数字孪生在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价中的难点
Fig.7 Application difficulties of digital twin i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energy Internet
1)数字孪生对能源互联网复杂动态变化过程评价困难。当前能源互联网系统设备众多,且存在信息多源、状态评价困难、故障维护复杂等难点。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对可观测信息的采集能够构建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多维动态模型,实现物理对象在虚拟空间的镜像映射。然而,数字孪生中接入的状态评价与故障诊断技术、知识规范与融合技术、图谱构建与认知推理技术多是通过数据模型进行评估,面对能源互联网中设备运行的动态变化过程,多层次地刻画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老化过程、决策者的运维行为以及与环境交互产生的复杂演变过程仍存在较大困难。
2)基于数字孪生的能源互联网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针对能源互联网系统可靠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够完善,同时行业内数据采集能力参差不齐、底层关键数据难以获得,存在已有数据闲置度高、数据关联度较低和缺乏深度挖掘的集成技术等问题。有效提取并充分利用数据库中的有效信息,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为能源互联网系统建立有效的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总体上,数字孪生在能源互联网应用中的难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现实能源系统存在的系统功能滞后性与系统之间差异性导致的数据质量问题;2)能源互联网客观物理系统所存在的多重不确定性、随机性与复杂现实环境导致的模型建立复杂度提升问题;3)数字孪生自身技术瓶颈导致的数字孪生技术与能源互联网融合度较低的问题。
对于上述集中体现的难点问题,首先应当明确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的技术基础是建模与仿真,数字孪生深度融入了能源互联网系统的数字化业务链,不能单纯作为仿真工具使用。对于建模问题,应加大科研投入,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融合平台,建立各类完善的能源互联网模型。最后,可健全能源互联网建设运行统一标准,完善数据管理体系,设立能源互联网运行云平台,集中力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04 展望与发展路线
中国能源互联网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落地应用相对较少,还不具备共性技术体系和大规模应用条件。要实现数字孪生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广泛应用,需要更加智能的科学决策、精准映射的仿真平台以及更加具体的技术路线。能源互联网将充分利用数字孪生实现信息-物理系统的融合、信息传输的高速同步、能源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护、数据的安全可靠共享等重要目标,从而保障实际物理系统能够利用数字孪生模型精准映射至虚拟空间。相信未来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系统会继续朝着智能化、平台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1)智能化。长期以来提升数字孪生在能源互联网应用中的智能化一直是热点研究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用海量数据库及智能决策算法进行智能决策。智能化不仅基于数据特征,而且需要足够的综合性知识和信息辅助来完成科学决策,从根本上说,其与单纯基于数据的智能算法相比难度更大且技术尚未成熟。
2)平台化。涉及多能源耦合的能源互联网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维护离不开仿真平台的支撑。仿真平台将为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环境和数据分析技术,有助于推动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互联互通。与此同时,还可依托智能化平台,构建共享机制,形成完整的技术产业链,推进能源互联网与数字孪生融合发展。
3)体系化。能源互联网的智能化、网络化以及平台化所设计的技术不是孤立工作的,要实现能源互联网的数字孪生需要建立统一的总体架构,逐步突破数字孪生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以智能算法为核心,制定数字孪生共性技术体系路线,形成兼容共享、创新稳定的技术体系。未来要坚持物理系统与仿真系统同步设计、同步管理、适度超前推进智能感知设备建设,打造具有自发展、自适应、自学习、自进化能力的能源互联网信息管理中枢,发展高效便捷的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构筑自我学习、自我优化、自我成长的智能发展体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试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核心特征和基本特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徐进新型电力系统是在确保我国能源战略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的大背景下构建的现代化电力体系,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的关键举措。国家能源局已明确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以
当我国新能源行业迈过“装机占比突破50%”的历史性关口,行业已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与效益并重的新阶段。“如何高效消纳绿色电力”、“如何充分发挥绿电资产价值”,成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将加速能源转型,电力市场化改革将成为能源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
“十五五”电力规划需打出全要素协同“组合拳”——第三届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观察在日前举办的第三届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记者获取了一组数据:2024年山东省电力现货市场负电价频率达14%;光伏大规模发展导致蒙东地区电力系统存在130万千瓦的爬坡里程缺口;“十五五”期间,预计
日前,《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锚定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按照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进行安排部署。关于印发《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各有关企业: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
6月6日,阳泉市能源局关于印发《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推进风光新能源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国土空间资源,统筹优化布局,梳理全市风光资源现状及开发潜力。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全面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开发利用和高质量发展,逐步带动新能源产业链延伸发展
2025年6月10-13日,全球光储行业年度盛会——SNECPVES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2025SNECPVES国际光伏储能两会)即将震撼开幕!会议时间:2025年6月10-12日会议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洲际酒店(上海市诸光路1700号)展览时间:2025年6月1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6日,阳泉市能源局印发《阳泉市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鼓励大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虚拟电厂运营商以及储能运营商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用户侧储能项目建设。积极构建多层次智能电力系统调度体系,提高电网调度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全市实现快速灵活的需求侧响
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亟待攻克海量市场主体参与下的优化决策难题。(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评论》杂志文/钟海旺杨迎作者分别供职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清
5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推动算力互联在算力资源服务、任务调度、市场交易、开源社区运营等新业态场景应用。推动算力互联在人工智能、科学计算、智能制造、远程医疗、视联网等企业级场景,以及智能驾驶、云渲染、云电脑、云游戏等消费级场景应用。
当前,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新能源逐步向主体电源演进,终端消费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电力远距离配置能力不断增强,新时代电力发展成效显著。与此同时,电力供需平衡压力叠加系统安全稳定风险,电网转型发展问题亟待破解。新时代电网发展要统筹把握好网架结构与支撑电源、新能源与传统机组、交流
5月28日上午,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秘书长伍萱一行到访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吴臻参加会见,共商能源互联网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国际合作新路径。双方就能源政策研究、行业标准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为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吴臻系统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历史发展、
6月12日,许继电气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许涛一行莅临楚能新能源全球总部参观交流,楚能新能源总裁黄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许涛一行先后参观了楚能全球总部及孝感基地超级工厂,详细听取了楚能战略布局、创新成果及多元化产品矩阵的介绍,对楚能在前沿技术、精益制造等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努力表示高度评
6月12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兰州与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杨勇平会谈。双方就深化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务实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携手服务“双碳”、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点战略进行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宋海良对兰州大学
6月10日,哈电集团研制的单机容量65兆瓦亚洲最大转轮、直径7.95米世界最大,金沙江银江水电站3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试运行期间,机组运行稳定,各项性能指标优良。银江水电站共安装6台单机容量65兆瓦灯泡贯流式机组,全部由哈电集团电机公司研制。此前电站1、2号机组已分别于2024年12月31日、2025
6月10日,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厦门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建立多渠道氢源供应体系,逐步构建低成本、低碳化的多元制氢体系。在产业发展初期,加强同周边地区氢能资源的联动协调,与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泉州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泉惠石化
展会现场6月11日,全球光伏行业的“风向标”——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开幕。江西电建公司展台能源领域的问题解决者、价值创造者江西电建公司以“新时代低碳经济提供商和服务商”为主题,携重磅新能源运营新品及三大低碳解决方案亮相展会,现场
展会现场6月11日,全球光伏行业的“风向标”——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开幕。江西电建公司展台能源领域的问题解决者、价值创造者江西电建公司以“新时代低碳经济提供商和服务商”为主题,携重磅新能源运营新品及三大低碳解决方案亮相展会,
6月11日下午,国家电投集团以视频方式召开电投数科干部大会。国家电投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集团公司人资部主任桂许德同志宣布任职文件。会议宣布,朱晓东同志任电投数科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徐树彪对电投数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此次领导班子调整
2025年4月28日,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国南部地区突发大规模停电,导致伊比利亚半岛数千万人在白昼陷入黑暗,交通瘫痪、通信金融服务中断、医疗停摆、社会秩序混乱。此次持续近20小时的大停电是欧洲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堪称“21世纪最严重的非战争型基础设施灾难”,暴露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背景下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0日,山东德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德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暨2025年推进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攻坚方案》政策例行吹风会。据介绍,近年来,德州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一是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1日,唐山港京唐港区专业煤炭码头源网荷储一期项目-施工总承包中标结果公示,中标单位是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总价是68615441.31元。项目业主为唐山港通新能服务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总占地1934m2,装机总容量为13.4MW,购置安装单机容量6.7MW风力发电机组2台,新建1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在《关于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0〕1479号)原有“三零”“三省”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改革思维、加
2025年6月11日,在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上,蜂巢能源以"叠变创芯,储势未来"为主题,向全球正式发布FlexPod积木式储能系统,这一创新产品标志着蜂巢储能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作为蜂巢能源短刀系统家族的最新成员,FlexPod积木式储能系统通过融合短刀叠片电芯、CTR设计、系统分舱上下叠三
6月11日,记者走进成都冶金实验厂有限公司的连铸车间,阵阵热浪扑面而来,火红的钢铁初坯在传送带上缓缓前行,各种设备有序运转,但几乎看不到操作人员。“公司已实现全智能化生产。”成都冶金实验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志梭解答了记者的疑问。他介绍,生产机器全智能化操作,只需少量巡检工、调试工辅助
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即将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河钢集团邯钢公司成功开发CBAM碳税平衡计算模型,为低碳绿钢产品研发生产装上“智能导航”。该模型可以精准预测出口欧盟产品应缴碳税数额与绿钢成本增加的平衡条件,掌握出口欧盟产品的碳排放量和成本变化,辅助客户更好选择绿钢产品,为提升邯钢产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专程到洛阳市考察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轴),了解企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在同洛轴职工交流时,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发展实业,从过去洋火、洋皂、洋铁等靠买进来,到现在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这条路走对了。”其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5〕624号),在《关于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发改能源规〔2020〕1479号)原有“三零”“三省”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改革思维、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文件明确,将制造业计量与工业绿色低碳安全同步推进,全面推广低能耗、低排放的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广泛推行电子证书,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引导仪器仪表企业建设绿色生产线,开展能源和污染物全过程动态监测、精准控制和
6月11日,SNECPV+2025国际光伏储能两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余家企业参展,国际展商比例占30%,是中国、亚洲、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光伏盛会。本届展会,双良以“零碳智慧共生”理念,携零碳园区整体解决方案亮相。一方面,双良依托在光
在全球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2025年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无疑是一场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中来股份怀揣着对质量的执着坚守,荣耀亮相此次展会。6月12日,在以“质行臻远“为主题的展会活动现场,中来股份获得了多家国际权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并展示分享了多项创新型技术
试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核心特征和基本特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徐进新型电力系统是在确保我国能源战略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的大背景下构建的现代化电力体系,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的关键举措。国家能源局已明确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以
6月11日,全球瞩目的清洁能源盛会——SNECPV+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正泰携全产业链新能源解决方案亮相,重点展示了光伏地面电站、海上风电,户用光伏,光储充一体化等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及E系列新能源专用产品,覆盖新型电力系统"发
随着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消纳矛盾日益凸显,原有的管理规范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环境。(来源:北极星电力市场网作者:Chloe)在此背景下,国家能源局于2025年1月印发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文件明确,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部自发自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