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前有宁德时代“锂矿返利”推恩令,今又有比亚迪“负极让利”的骚操作。“宁王”和“迪王”,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搅动锂电材料价格的一池春水。
宁王:碳酸锂,你价格太高了,我要把你打下来。
迪王:负极,你价格太低了,我来捞你一把。
车企、电池厂商等作为买方,把锂电材料采购价格往低处压,是常规的操作,但一向讲究极致成本控制的比亚迪,居然罕见地给供应商“涨价”。
据财联社报道,比亚迪已开始给负极材料头部厂商的“超低价订单”涨价,预计涨幅10%左右。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年前负极厂商有亏损抢单的情况,导致招标订单价格过低。企业面临亏本生产,多数订单难以执行。
事实上,恶性的竞争早已让负极行业变成一片红海,低价踩踏式抢单已经“卷破底线”。近一年多来,伴随着供需结构的转变,负极材料价格持续走低。如今,中低端负极材料成品价格已接近甚至跌破成本红线。
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1月,中国锂电负极材料市场参考价格约为5300元/吨;其中高端负极主流价格在6.8-7.5万元/吨,中端负极主流价格在4.8-5.8万元/吨,低端负极主流价格在3.2-3.5万元/吨。
而到了2024年1月,负极材料市场参考价格约为3500元/吨;高端负极材料主流价格5.4-6.5万元/吨,中端负极材料主流价格2.6-3.4万元/吨,低端负极材料主流价格已低至1.5-2.0万元/吨。短短一年时间,中低端负极材料价格跌幅已经达到40-50%。
比亚迪给上游供应商涨价的逻辑并不难理解。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在渔牧经济学里有个术语“休渔休猎”,过度的捕捞会伤及根本,所以需要适时休养生息。“竭泽而渔”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比亚迪通过提高采购价格,有助于改善负极厂商的财务状况,进而保障其持续供货能力。毕竟,比亚迪定下2024年汽车销量在2023年销售302万辆基础上增长20%以上的目标,即要达到360万辆以上。但这并不容易,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直言,“行业进入一个惨烈的淘汰赛阶段。”
正所谓物极必反。对于目前挣扎在低价泥塘里的负极厂商来说,比亚迪的涨价无疑是抛来了救生圈。作为负极材料的采购大户,比亚迪“主动涨价”的行为,或许反应其已经洞察到某些行业趋势的变化,亦或将对负极材料价格回暖产生一定影响。
电池巨头骚操作引发材料价格变化的“蝴蝶效应”早有先例。
2023年年初,身为“宁王”的宁德时代发布“锂电板推恩令”——“锂矿返利”计划:对下游的理想、蔚来、华为、极氪等部分优质客户给予优惠,将碳酸锂结算价格定在市场价“五折”的20万元/吨。彼时,碳酸锂价格高达40万元/吨。
宁德时代“打击碳酸锂价格”的意图昭然若揭。短短数月之后,碳酸锂价格即迅速跌破20万元/吨大关。如今,碳酸锂价格已经躺在了约10万元/吨的价位。较2022年底约60万元/吨的高点,跌幅超80%。
当然,碳酸锂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还是产能过剩,但宁德时代的“锂矿返利”无疑是巨大的推波助澜力量。
01
产能过剩,项目终止,利润下滑
和碳酸锂价格跌落神坛的逻辑一样,负极材料也掉进了产能过剩的泥塘。在过去的两年中,负极材料领域投资扩产火力全开,杉杉科技、贝特瑞、凯金新能源等头部厂家产能都在60万吨以上。同时,跨界玩家尚纬股份、龙佰集团、宝丰能源、宝武碳业、杰瑞股份、福鞍股份、百川股份、道氏技术等也纷纷入局。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的势态不可避免。
据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负极材料需求将达到330万吨。但实际上,据业内统计2023年负极材料行业产能就已达398.75万吨。而行业企业到2025年的产能规划更是夸张,已经超过2000万吨,供给将超过实际需求的数倍。
“2023年整个负极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不足50%。2024年一季度,负极材料企业开工率更是下降至仅约40%。”业内人士分析表示。电池中国注意到,2023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约176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中国负极材料产量占比97.3%。由此推算,2023年全球负极行业产能利用率仅约为44%。
据业内机构统计,2023年负极行业TOP3企业市场份额为49%,TOP6企业市场占比73%。截至目前,负极投产企业超过90家,但是月出货量超过千吨级的负极厂商不到15家,占据整个行业超80%的市场份额,而其它约80家企业要争夺剩余的约20%市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负极行业产能供给过剩,下游电池客户需求放缓,清库存,行业普遍面临产能消纳和价格下行的压力,而且市场集中度偏高的竞争格局让中小玩家倍加艰难。”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事实上,不仅是中小厂商,包括头部厂商在内的整个负极行业企业,近年的经营业绩都不乐观。
财报显示,贝特瑞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51亿元,同比下降28.5%;翔丰华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7500万元–9500万元,同比下降40.86%-53.31%;中科电气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3278万元~4734万元,同比下降87%~91%;璞泰来2023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6.29亿元,同比下降28.35%;尚太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5.68亿元,同比下降45.72%。
不断恶化的竞争环境,让不少当初头脑发热的跨界厂商,一下子冷静了下来。比如,主营电网设备业务的中元股份决定终止锂电定增项目。2023年8月,中元股份公告,拟终止向洛阳正浩定增募资不超7.72亿元。该定增原计划将用于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项目。根据规划,该项目总投资为34.43亿元。
而在负极行业深耕十多年,打入宁德时代、比亚迪供应链,排名市场前五的尚太科技,则选择了停产“止损”。2023年3月,尚太科技宣布,公司里城道基地停产。该基地是其最早的生产基地,年产能过万吨。
“整个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已经反转,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在需求增长不达预期及供给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降本增效成为公司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关键措施。”尚太科技直言。
02
硅基负极“破卷”
“卷没有前途,(需要)扎扎实实做好我们的基本功(才行)。我觉得,我们应该回归到这个行业最本质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要去提高你的技术和质量水平。”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的这番论断,同样适合负极材料厂商。
而硅基负极正成为众多厂商争夺的下一代战略高地。在性能上,硅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高出传统石墨材料10倍。目前,包括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道氏技术、天目先导、胜华新材、天诺新能源、杰瑞股份、中科电气、新安股份等企业也都在积极推进硅碳负极的产业化。
其中,杉杉股份已实现硅基负极批量供货,并规划了宁波4万吨硅基负极一体化基地项目,项目覆盖原料加工、反应合成、中间品加工、表面改性到成品加工等完整工序。贝特瑞现有硅基负极0.5万吨/年,此外,公司还规划投资50亿元,将建年产4万吨的硅基负极产线,预计到2028年将拥有约5万吨/年硅基产能。璞泰来也已经启动年产1.2万吨硅基负极生产研发基地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
从终端应用来看,2023年下半年以来,包括特斯拉、蔚来、智己等车企纷纷搭载硅基负极动力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头部电池厂商也率先布局硅基负极电池产能,尤其是“高镍三元+硅基负极”为大圆柱电池目前最适配方案。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硅基负极逐渐接替石墨作为电池负极的重要材料,以及硅基负极材料在技术、成本等方面的进一步突破,硅基负极逐步走向产业化的趋势愈发显现。预计到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需求量有望达到20万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度山东省绿电产业园试点园区名单的公示。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度山东省绿电产业园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各市推荐和专家评估,拟将烟台万华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等10个园区确定为绿电产业园试点园区,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7月10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晚间,天赐材料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就陈春财、金石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江山金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公司六氟磷酸锂产品技术秘密信息的侵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已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并获法院准许。
近日,普利特公告,公司控股孙公司广东海四达钠星技术有限公司与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30MWh钠离子(聚阴离子体系)电池储能系统采购合同。合同自双方加盖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之日起立即生效。本次合作有助于公司在储能业务中进一步提升和拓展竞争力。公司形成了涵盖各个技术路线的电芯到模
继四川省雅江市探矿取得进展后,湖南省郴州市也探获一超大型锂矿床。湖南省自然资源厅7月8日披露,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同时,该矿产伴生铷、钨、锡、铌、钽等多种战略矿产,均达中型以上规模。能源资源安全是关
重卡电动化引领“换电生态圈”本刊记者曲艺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换电模式凭借其高效、便捷、集约的优势,成为破解充电焦虑、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换电站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近来,由重卡电动化驱动,这张“补能网”正织得愈加细密。加
7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的《大而美法案》(OBBB)以微弱优势生效,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其核心内容在于,提前终止IRA下的部分关键清洁能源补贴,并大幅收紧对“受关注外国实体”(ForeignEntityofConcern,简称FEOC)的限制。这种政策的快速更迭,不仅正在重塑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格局,也将对
作者:刘德帅1朱慧琴1孙睿浩1李蒙2巩文豪2李晓辉2钱伟伟2,3单位:1.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储能材料与过程重点实验室2.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氢能储能中心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引用本文:刘德帅,朱慧琴,孙睿浩,等.双添加剂协同提升钠离子电池循环稳
电池的研发与设计创新模式,正在被重构。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预测,锂电下一个十年的技术竞争核心在于材料,而人工智能(AI)正在改变材料的研发范式。欧阳明高院士这一预测,正在被一家有着深厚电池基因和AI技术能力的企业变为现实。(文章来源:电池中国)今年4月底,SESAICorporation(简称“S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星源材质向港交所递交了公开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星源材质成立于2003年,是电池隔膜龙头代表企业。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陈秀峰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并在2023年9月获委任为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教授,为期三年。招股书显示,是业内首家实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晚间,天赐材料发布公告称,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议案》《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方案的议案》等重要议案,正式启动赴港上市计划。天赐材料作为国内领先的高新材料企业,一直致力于全球化战略布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兰州新区年产30吉瓦时(GWh)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项目估算总投资90亿元,由安徽国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是兰州新区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关键布局。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每期产能10GWh,最终形成年产30GWh的新能源电池的规模化生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7日,奇台县与钠美新能源科技(洛阳)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总投资5亿元的钠离子电芯及电源系统项目落户奇台产业园区。该项目规划建设1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2GWh电源系统集成基地,总用地约200亩。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2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个,带动正负极材料、隔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6日,在2025甘肃兰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上海经证实业集团投资21亿元的5GWh储能及动力钠离子电池项目签约落户。该项目将有力推动兰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临汾经济开发区200MW/400MWh独立储能项目EPC总承包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兴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824.71003万元,折合单价0.846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947.2万元,折合单价0.849元/Wh。本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西高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核电领域,公司大力开展研究开发,公司主导的核电领域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机联行业鉴定,实现了核电领域的高压限流熔断器产品的技术突破。新能源领域,公司主要开展风电、光电、储能等新能源设备的检测业务,已建成7.5MW大容量光储变流器电性
7月8日,塔拉滩上捷报传来,黄河公司新能源建设分公司负责建设的铁盖储能电站正式并网,标志着黄河公司继5月30日成功建成贡玛储能电站后,再次为保障“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新能源消纳与电力系统安全增添了一个“稳固器”。至此,黄河公司储能装机容量增加至623兆瓦/1768.23兆瓦时。铁盖储能电站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年来,储能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国内外储能电站火灾事故频发。根据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到2024年底,全球范围内发生储能事故已达120余起。在此背景下,以中国为首的储能企业积极响应行业需求,对储能系统在极端火灾场景下的性能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甘肃省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发展推介会在兰州召开,共签约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招商引资项目175个,签约总额1298.12亿元。签约贸易合同项目1个,签约金额2.5亿美元。天水市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张掖市电网侧调峰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兰州新区年产30吉瓦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山东高速鲁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施工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位于山东威海,招标人为山东高速鲁东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占地面积约50亩,220KV并网,与接入点距离约0.8km。储能电池选用195MW磷酸铁锂电池,搭配5MW磷酸铁钠电池。
7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的《大而美法案》(OBBB)以微弱优势生效,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其核心内容在于,提前终止IRA下的部分关键清洁能源补贴,并大幅收紧对“受关注外国实体”(ForeignEntityofConcern,简称FEOC)的限制。这种政策的快速更迭,不仅正在重塑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格局,也将对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6月1日,引发市场巨震的江苏分时电价新政正式施行。该新政《关于优化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调整幅度大、影响面广,以至于4月25日发布之时,江苏工商业储能圈直呼“天塌了”:峰谷价差显著收窄,峰谷套利空间大幅压缩。江苏是工商业储能项目最优质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工信部公示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人选名单,将100名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拟表彰人选名单和8名后备人选名单予以公示。其中,包括9家新能源相关企业:李nbsp;想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建成nbsp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年来,储能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国内外储能电站火灾事故频发。根据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到2024年底,全球范围内发生储能事故已达120余起。在此背景下,以中国为首的储能企业积极响应行业需求,对储能系统在极端火灾场景下的性能表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美国国会众议院3日下午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已于本月1日获参议院通过。美国国内担忧该法案将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赤字与债务风险。这份长达940页的法案,通过调整税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7日消息,南都电源与英国某储能项目公司正式签署《采购合同》,供货内容为南都CenterLPlus5MWh液冷集装箱储能系统,搭载其自研自产的314Ah储能专用电芯,合计装机容量230MWh。
在磷酸铁锂储能赛道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当下,海辰储能以1175Ah与587Ah大容量储能电芯技术为支点,完成了从跟随者到规则重构者的角色跃迁。这一技术布局不仅改写了储能系统设计的底层逻辑,更折射出中国储能企业从“规模竞争”向“价值竞争”的战略升级,为全球电化学储能产业提供了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的
近期充电宝安全问题频登热搜,背后是行业监管与产业模式的双重震荡。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官网披露,6月28日实施的3C禁令已拦截多起充电宝风险,该政策源于全球民航今年15起充电宝起火事故的严峻现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数据显示,充电宝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高达43.6%,罗马仕、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今年以来,储能行业政策利好不断,企业上市融资动作明显加快,市场越来越热闹。近期有包括高特电子、麦田能源、亿纬锂能等多家储能企业申请IPO,又掀起了一波上市小高潮。欣旺达7月1日晚间,欣旺达公告,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
纵观成功商业案例,无论是小米的科技生态还是海底捞的服务体验,其核心都在于为用户创造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对于兼具电力存储与金融资产属性的储能产品而言,构建“生态锚定+服务增值”的双轮驱动模式,正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路径。精准把脉储能之“痛”“为了拿下一个项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3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引导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企业提升总集成总承包能力,拓展项目开发投资、系统研发、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服务。鼓励企业围绕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应用场景定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