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展望2024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突破30GW、实现两位数增速的可能性很大。中关村储能技术联盟(下称CNESA)《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预计,2024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约30-41GW,2024-2030年平均新增储能装机规模约26.6GW-40GW,2030年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约221GW-314GW。储能领跑者联盟(下称EESA)《2024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预计,2024年国内源网侧储能装机约可达到35GW/84GWh;工商业储能装机将达4.8GW,合计共35.8GW。
未来伴随着新能源快速增长,新型储能发展前景巨大。截至 2023 年底,已投运电化学储能装机相当于全国电源总装机的0.86%,相当于新能源总装机的 2.24%。其中,2023年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装机相当于全国电源新增装机的 4.91%,相当于新能源新增装机的6.08%。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近期公开表示,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电力系统保持实时连续可靠供电的技术要求不会改变。因此,新型电力系统离不开新型储能的强有力支撑。
储能赛道确定,市场预期良好,产能狂飙随之而来。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储能型锂电池产量185GWh。同期,全球电力储能年总装机量约为100-120GWh,而新增锂离子电芯产能(含规划、开工和达产)超1TWh,产能平均利用率50%左右。
目前以电芯为主的储能企业仍处于主动去库存的阶段,头部电芯企业大规模出清,二三线电芯企业苦苦挣扎已成为近一年来的常态。EESA认为,储能产品,特别是电芯的价格或将在2024年Q2触底,Q3缓慢反弹。头部企业订单的回暖将成为被动去库存转向复苏期的标志性信号。
储能产业链供需严重失衡,产品库存升高,价格飞速下降,行业开卷,成本占比最高的电芯环节尤甚。2024年,储能电池企业要如何熬过产能出清的周期?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极致降本是唯一答案。
小标2:大电芯“雷声大,雨点小”
极致降本是新能源行业的必答题,也是打开市场规模的必要条件。如果说这道题有标准答案的话,那一定是做“大”产品降本增效,无论是风机叶片、光伏硅片,还是储能电芯,都曾经或者正在经历这个过程。
作为组成储能系统的基本单元,储能电芯成本约占系统成本的六成左右,大电芯是近年来行业最为热议的技术话题。目前储能行业关于“大电芯”的定义主要指的是容量在280Ah以上的电芯。尽管2023年储能电芯、系统价格腰斩,但考虑到供需端的庞大差额,市场依旧对储能电芯的降价抱有期待。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4月8日-4月12日,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型,280Ah)平均价格已跌至0.38元/Wh,标志着电芯价格正式进入3毛时代。
储能电芯的成本主要由材料成本、非生产性物料成本两部分构成,占比约为9:1。目前,做大电芯容量和优化制造工艺已成为行业技术降本的共识。其中,做大储能电芯容量,可提升体积能量密度,节约占地、零部件和制造成本,降本增效优势突出。
据EESA测算,20尺5MWh储能系统约需5000颗314Ah电芯;20尺3.44MWh储能系统约需4000颗280Ah电芯。以100M/200MWh电站容量计算,相较于280Ah电芯,314Ah装配的5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可减少32%产品使用数量、15%电芯使用数量,减少3.5%使用成本,节约300万元(280Ah电芯360元/颗,314Ah电芯400+元/颗)。
除了降本需求,单个储能项目正从MWh时代进入GWh时代,意味着应用场景端也对储能系统、电池提出了更高的容量要求。中电联《2023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信息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的趋势,单体规模显著提高。截至2023年底,已投运大型电站(≥100MW)装机占比为51%,同比提高约9个百分点。
在极致降本和应用场景的双重驱动下,储能电芯向“大”看齐。4月11日,国内规模最大的储能展会——第十二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于北京举行。展会期间,搭载300+Ah电芯的5MWh+系统成为top10储能集成企业的主推产品,比如:阳光电源314Ah+5MWh的PowerTitan2.0、中车株洲所314Ah+5MWh的5.X液冷储能系统、海博思创314Ah+5.016MWh的HYPERBLOCKIII、远景储能350Ah电芯+5.6MWhEnPower智慧储能系统等等。此外,6MWh+系统也为一大亮点,宁德时代发布的6.25MWh天恒储能系统最具有代表性,匹配其587Ah电芯。
以上现象反映了当前储能大电芯潮流分化出了两大阵营:一类为300+Ah阵营,坚持与280Ah同样的71173尺寸,在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优化性能;另一类为布局未来市场,展开500Ah+、600Ah+、1000Ah+、刀片电池等技术储备。两条路线反映了不同企业的战略思考,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是现阶段看来,下游对于搭载300+Ah电芯的5MWh+集装箱的需求已逐渐落地。
(数据来源:储能领跑者联盟(EESA))
储能大电芯势在必行,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大电芯的交付是“雷声大,雨点小”,市场实际需求仍以280Ah为主流。EESA的2023年度数据统计显示,现阶段大电芯的应用仍处于商业化落地阶段。以2023年度(录得)数据来看,中国企业大电芯(280Ah以上)出货量约7.1GWh,占比仅4%,主要应用在工商业及源网侧储能场景。
相较于其他容量规格的大电芯,300+Ah量产速度最快,2024年这类电芯的市场渗透率将逐步提高,是最有望取代280Ah成为下一代主流的电芯。300+Ah电芯匹配的5MWh+则有望成为大型储能电站的首选技术路线。
小标3:高质量交付是关键
对于储能电芯企业而言,300+Ah电芯交付将成为今年的重中之重,实现300+Ah电芯低成本、高质量交付则是这一轮竞争的制胜点。
300Ah+电芯的需求已经确定,与此同时恶性低价竞争的后果开始显现。一直以来,产品质量低下是导致当下储能利用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中电联《2023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信息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电化学储能在新能源配储、独立能这两个场景下等效充放电次数分别为104、172次,平均利用率指数分别为17%、38%,当前储能利用率较低。
(数据来源:中电联)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电池已替代BMS成为导致电站非计划停运的主要原因。2023年,电化学储能电站可用系数0.97(同比下降0.01),全年非计划停运1030次,单次平均非计划停运时长29.12h(同比减少5.81h),单位能量非计划停运次数为26.73次/100MWh(同比增长2.28次)。其中,电池异常导致非计划停运的次数占比为33%,其次为储能变流器(PCS)27%,电池管理系统(BMS)21%。
对于价格竞争,业内不乏对前景悲观者。短期来看,产品毛利率过低,企业缺乏后续资源与经费继续投入研发,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同时带来巨大安全隐忧。但长期来看,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将倒逼企业充分挖掘提效降本空间,以此打开更大的市场。
前有风电、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参照,内卷和过剩是行业运行的规律,是推向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其本质是结构性过剩,过剩的永远是低端产能。
现阶段来看,能批量交付的高质量300+Ah电芯毫无疑问是优质产能。2020年,宁德时代将280Ah电芯引入电力储能市场,与之配套的71173尺寸成为行业主流至今。2021年,远景动力推出305Ah储能专用电芯并量产,为业内最早推出、最早量产300+Ah电芯的企业。2023年,20余家电芯企业相继发布300Ah+系列电芯,行业正式迈入300Ah+时代。
据高工储能不完全统计,在2023年率先实现量产的300Ah+储能电池包括宁德时代314Ah、瑞浦兰钧320Ah、海辰300Ah、远景动力315Ah、鹏辉能源314Ah、欣旺达314Ah、兰钧314Ah、中创新航314Ah、远东305Ah、国轩300Ah等等。
2024年将成为300+Ah电芯量产落地的关键之年,但目前各家电芯企业300+Ah交付的比例并不透明,目前只有远景动力一家披露了具体数据。截至2024年3月底,远景动力300+Ah储能大电芯已累计交付15GWh。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9日,美国清洁能源协会(ACP)代表美国储能行业宣布了一项历史性承诺,将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发展美国本土制造的储能电池,以实现美国储能项目100%采用本土电池的目标。据悉,自2018年FERC第841号令发布以来,美国储能装机量增长了25倍,其中仅2024年就增加了超11GW,累计装机总容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30日,中航储能发布5GWh锂电池电芯集中采购,交货地点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金山工业园区。公告显示,集采分三个标段,标段一采购规模1GWh,标段二采购规模2GWh,标段三采购规模2GWh。电芯规格要求≥314Ah。项目要求响应人近两年314Ah容量的电池单体在储能项目上应用的累计出货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中航储能发布5GWh锂电池电芯集中采购,用于2025年储能订单交付。据了解,集采分三个标段,采购规模分别为1GWh、2GWh、2GWh。电芯规格要求≥314Ah。原文如下: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扩张步伐正在持续,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近期的投资动作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并行现象是,围绕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及其相关新材料的产能布局正变得日益密集,呈现出“拥挤”的态势。中创新航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其成都项目二期已于3月底动工,该项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8日晚,阿特斯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阿特斯在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61.6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7亿元,经营业绩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公司的高质量光伏业务以及高速发展的储能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阿特斯实现营业收入85.86
4月25日晚间,林洋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3亿元。公司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海外市场加速布局。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产业政策调整、行业供需失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虽然短期承压,但依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高澜股份发布终止投资建设全场景热管理研发与储能高端制造项目的公告。公告显示,高澜股份分别于2023年1月10日、2023年2月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和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全场景热管理研发与储能高端制造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9,181.71万元,同比上升11.98%;实现营业利润128,344.97万元,同比上升31.58%;实现利润总额126,310.97万元,同比上升33.22%;实现净利润115,413.42万元,同比上升19.09%,其中,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陕煤研究院顷刻能源公司3.5GWh/年先进储能动力电池工业化示范项目取得新进展,320Ah电池产线首批314Ah大容量电芯正式下线,其余各项工程节点按计划有序推进,整体项目预计6月完工,年前完成综合竣工验收。项目采用了“全周期统筹+矩阵式推进”管理模式,构建立体化进度管控,
近日,天合储能Elementa金刚2以其卓越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融资性,同时获得DNV和ULSolutions两大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Elementa金刚2针对海外不同的储能需求提供4MWh和5MWh两种配置方案,其创新设计和卓越性能获得评审机构高度认可。双版本认证彰显技术实力4MWh版本搭载306Ah电芯,通过DNV全面评估,符
2025年3月,楚能新能源在第七届储能嘉年华上发布了全新一代472Ah大容量储能电芯。电芯的升级同时带来了系统侧产品的更新。与以往不同的是,搭载472Ah电芯的CORNEXM6系列储能预制舱涵盖了四款针对不同需求而设计的产品矩阵,具备极强的拓展性,可全方位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楚能新能源官方这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30日,新疆克拉玛依发布了关于克拉玛依市2025年度独立新型储能优选项目业主工作的公告。文件显示,储能规模500MW、不低于4小时。建设时限为2025年6月—2026年6月(特殊技术路线且工期较长的项目建成投运时间延长至2026年12月)。鼓励经营范围涉及电力能源投资、开发、建设、管理,
储能后市场时代正在到来,产业链企业准备好了吗?储能“后市场”时代正在到来。何为储能后市场时代,业界普遍认为,以新能源全面入市的“136号文”为重要节点,以储能运营、运维等为特征的后市场加速到来。从运营角度看,136号文之后,储能项目的收益从依赖“容量租赁费+行政补贴”转向市场化交易,包
民营经济参与能源领域发展建设进入快车道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政策与市场研究院院长凡鹏飞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民营企业具有发展运营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优势,近年来在引领科技创新方向、健全完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能源战略中心副主任田磊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在能源领域,民营经济正以创新基因和市场活力参与、融入和推进能源转型变革,成为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大唐云南公司首个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在玉溪市新平县全容量并网一次成功。该项目总容量200MW/400MWh,占地面积61.386亩,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安装80个电池舱、40套升压变流一体机,配套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采用架空线路送至220千伏新平变电站,线路长度1.336千米,
一、市场供需情况1、新能源装机高速增长,装机占比接近一半截至2025年3月底,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不含新型储能)23652.55万千瓦,其中水电406.86万千瓦,占比1.72%;火电12094.18万千瓦,占比51.13%;核电418.40万千瓦,占比1.77%;风电2668.78万千瓦,占比11.26%;太阳能发电8064.33万千瓦,占比34.0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院院长辛颂旭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随后,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加快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高质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中国能建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3,888.96亿元、1,003.71亿元和16.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5%、3.05%、8.83%,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公司表示,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套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湖北应城压气储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支撑有力空间广阔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明确要求。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
6.25MWh集装箱系统在电芯配置选择上开始“站队”。下一代大容量储能电芯的“混战”,局势已渐渐清晰。今年的主流还会是314Ah电芯,但储能电芯向大发展是确定性趋势,目前各大电芯厂已发布的314Ah以上容量的储能电芯规格多达20余款,但究竟哪种规格能成为继314Ah电芯之后的第三代主流电芯?既要从系统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赣锋锂业发布其投资者活动记录,被问到自给率时回答道,赣锋锂业锂资源自给率估计可以做到50%-60%左右,随着马里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产能提升后,公司的锂资源自给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蒙金项目一期已经投产,年产能规划是60万吨,目前正在产能爬坡中;松树岗项目建设在做
3月12日,比亚迪储能官宣与葡萄牙Greenvolt集团签署协议,将共同在波兰开发两处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容量总计400MW/1.6GWh,预计于2026年第一季度完工。一个月前,比亚迪斩获沙特电力公司一系列BESS项目合同,总装机容量达2.5GW/12.5GWh。这只是中资储能企业海外扩张的冰山一角。根据中国化学与物
北极星储能网讯:3月5日,业内广传特斯拉将在德州建造新储能工厂,3月7日,宁德时代福建年产40GWh大型电池工厂规划曝光#x2026;#x2026;一方面是行业回暖,新一轮的产能潮持续扩张,一方面是政策引导,呼吁企业“有效供给与扩大需求相结合,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详情见2月9日工信部等《新型储能制造业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8GW/168GWh,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从储能时长看,4小时及以上新型储能电站项目逐步增加,截至2024年年底装机占比为15.4%,较2023年底提高约3个百分点。
储能系统从早期的集中式发展到今天的组串式,解决了木桶效应,从直流舱拓展到交直流一体,减少了直流侧多级转换的效率损失问题。储能系统架构、集成技术的每一次革新,本质上是通过模块化解耦、功能融合、智能协同等解决传统架构的效率与安全矛盾。然而,随着大容量电芯的不断涌现,传统20尺集装箱如何
近期,国轩高科、Fluence、ElinorBatteries等多家企业相继宣布了7MWh+储能新品的动态。2月19日-21日,国轩高科在日本国际二次电池展上首次展出了全新首发的国轩自研7MWh集装箱储能系统,采用大容量、高安全性和模块化设计,搭配650Ah大容量储能电芯,进一步提升储能系统的效率与可靠性,助力大规模储能
市场初步发展后,工商业储能的增值服务却并没有跟上客户需求的步伐(比如场景的丰富度、收益的多样性),业主方获得的价值滞后,甚至让双方的合作陷入零和窘境。崛起仅仅两年时间,曾经被视为储能领域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的工商业储能,日子也不好过了。“去年工商储的全年目标完成刚过半,上个月开会的
在全球储能电池市场,中资企业已经实现全面领先,与此同时海外储能市场升温,中资头部企业不断夯实全球化能力,为更高利润、更高门槛的海外市场争夺战摩拳擦掌。近期,咨询机构SMM、InfoLinkConsulting接连发布2024年度储能电芯企业中国以外市场(下称“海外市场”)出货排名。如果说中国市场是支撑中
北极星储能网讯:随着“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的深入推进,全球可再生能源井喷式增长,能源转型进一步催生了储能需求。据北极星储能网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超过330GWh,其中大储仍然是绝大多数储能企业的业绩支柱。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储能市场吸引力正在快速攀升。在出货量排名
摘要GGII预计2025年将是欧洲储能并网大年,增速将超60%。在国内源网侧市场大战正酣之际,如果将目光投向海外,一个新的装机热潮已经开始涌现。2025年开年伊始,阿特斯就宣布旗下储能子公司e-STORAGE将为哥本哈根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公司(CIP)在苏格兰的两大标志性项目提供2GWh(直流)储能系统。其中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