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池电池技术锂电池政策正文

四川:2025年省内首批固态电池有望上市 积极对接引导民营资本参与电池银行体系建设

2024-05-16 09:20来源:四川省经信厅关键词:固态电池电池银行电池回收利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5月13日,四川省经信厅发布政协提案的复函。四川经信厅表示,将积极对接引导民营资本参与电池银行体系建设,加快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形成良好的生态体系和商业化模式。

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等相关部门将围绕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持续布局建设一批省级工厂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联合体、制造业创新中心,孵化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提升原始创新水平,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电池领域新质生产力。

据公开资料,吴孟强是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如下:

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318号提案的复函

川经信提案〔2024〕22号

吴孟强委员:

您提出的《促进我省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电动四川战略走实走深》(第1318号提案)收悉。首先十分感谢您对我省锂电池产业发展的关心,您提出的建议很有前瞻性、很有指导意义。我厅高度重视,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自然资源厅等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协同我省矿产资源与绿色能源开发应用的建议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省级相关部门大力推动锂电产业生态圈和能源生态圈融合发展。2022—2023年,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等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四川省锂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促进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进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和综合利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鼓励绿色电力消费,支持锂电企业开展绿色制造认证,创建“近零碳”工厂,同时立足立足我省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设施,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促进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多场景应用,为全省矿产资源与清洁能源开发应用协同发展提供了遵循。目前,已推动天齐锂业、盛新锂能、四川时代、新津时代等头部企业在矿产开发、电芯生产制造等领域积极应用水电、太阳能等绿色清洁能源,助力多家企业获得零碳工厂认证,为产业与绿色能源融合发展做出了示范。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等相关部门将加快落实相关规划和意见,推动矿产资源开发、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绿色能源开发应用协同发展,构建一体化发展生态体系。

二、关于锂电新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的建议

2019年以来,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始终将支持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锂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聚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一是支持开辟锂电细分领域新市场。经济和信息化厅会同宜宾市连续两年高规格举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借助大会平台招引锂电“专精特新”企业及项目,加快推出储能电池、电动工具高倍率长续航电池等细分领域新产品。2023年全省储能电池产量超过15GWh,同比增长8倍,占全国市场份额约12%,为锂电产业开辟了发展新空间。二是积极推动固态电池产业研发及产业化。为加快抢占新一代电池技术制高点,经济和信息化厅大力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目前四川时代、清陶能源、成科国重等头部企业已在宜宾、成都、绵阳等地进行前瞻布局,孵化了四川华宜清创、赛科检测等产业链企业,全省固态电池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预计2025年省内首批固态电池产品将有望上市。三是加快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经济和信息化厅推动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在川落地并建立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采取揭榜挂帅方式推进省级动力电池制造业中心建设,围绕动力电池安全性、电池管理系统、固态电池材料等开展攻关,部分成果已应用到国内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品。科技厅聚焦锂电产业共性技术问题,支持建立2家锂电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新能源汽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投入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支持省级科技项目20余项,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为我省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下一步,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等相关部门将围绕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持续布局建设一批省级工厂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联合体、制造业创新中心,孵化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提升原始创新水平,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电池领域新质生产力。

三、以“电池”银行推动锂电高效商业化的建议

2021年以来,经济和信息化厅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试点,开展了大量工作,为国家新能源换电模式发展探索了新路径。一是组织宜宾市开展新能源重卡换电模式应用试点。2021年,指导宜宾市成功进入全国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重卡特色类)应用试点城市,推动四川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吉利四川商用车等整车企业、智锂物联等换电设备企业组成创新联合体,开展重卡换电技术攻关、车辆示范应用、换电站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标准体系建立等工作,建立了电池银行租赁模式,目前已在宜宾推广应用新能源换电重卡1710辆,建成换电站22座,撰写各类标准8项,部分已申报地方标准。二是推动“成渝电走廊”建设换电重卡项目。2023年,推动蜀道集团等重点企业落实“电动四川”“电动川渝”行动计划,在成渝高速开展换电重卡示范项目,目前换电走廊已打通,累计10余辆换点重卡已投入运营,建成换电站5座。

下一步,经济和信息化厅将积极吸纳建议中提出的措施,适时推动成立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产业联盟和制造业创新中心,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完善相关标准。同时,积极对接引导民营资本参与电池银行体系建设,加快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形成良好的生态体系和商业化模式。

四、加强锂电回收利用的建议

近年来,经济和信息化厅大力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布局,积极探索动力电池全产业链闭环发展。一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指导成立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联盟,聚集电池材料制造、电芯制造、整车制造及回收利用等相关领域的企业100余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形成配套,共同规范回收利用业务流程,探索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闭环模式。二是推动产业提质扩容,指导省内现有的3家动力电池收回利用企业加大核心工艺和技术研发,进一步扩大回收利用规模,同步支持赣锋锂业、蜀矿环锂等企业在达州、遂宁等地投建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梯次利用生产线。三是开展回收利用试点建设,从2022年7月启动我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示范企业(项目)创建工作,按照梯次利用示范企业、回收服务示范网点、再生利用示范项目三个类型对照国家标准组织企业自主申报,省内累计14家企业报名参加,正在培育创建一批回收服务示范网点、梯次利用示范企业、再生利用示范项目。四是借助重大会议活动推动产业发展,在2023动力电池大会上,组织举办了“动力电池回收与综合利用”主题论坛,院士专家、国家部委相关司局领导、行业企业负责人围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法规政策、体系建设、技术应用、模式创新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多方探索动力电池循环发展路径,同时借助大会开展回收利用优质企业招引,格林美等回收利用头部企业已签约并将落地。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相关产业发展指导,鼓励社会资本成立产业基金,进一步推动回收利用再制造技术研发,探索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闭环、电池残值交易等模式,全面提升我省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水平。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锂电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也希望在后续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关注和支持。

(联系人:何翔宇;联系电话:028-86265861)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4年5月11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固态电池查看更多>电池银行查看更多>电池回收利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