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规划路径、点击遥控,一架巡检无人机贴着正在建设的百米高楼缓缓飞起。中建深装河套壹号项目安全负责人陈文棋的手机屏幕上,玻璃幕墙建设实况和扬尘、噪声等环境数据一目了然。
“这种超高层大楼巡检,以前要攀高爬低,至少三四个小时。现在用无人机,10分钟内就能完成。”31岁的陈文棋做了多年“蜘蛛人”,如今靠无人机“落了地”,变为数字职业从业者。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规模快速增长,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催生出大量新职业,激活了就业市场的“一池春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如陈文棋一样投入数字经济的怀抱。与此同时,加快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也成了当务之急。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与数字经济相匹配的专业集群;搭建数字人才培育平台,举办多层次数字技能培训班和竞赛活动;推进数字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作为数字经济大省,广东瞄准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目标,推出一系列措施,推动数字职业发展,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拥抱新业态,数字领域就业方兴未艾
在广汽研究院智能驾驶仿真实验室,软件工程师张清凤接到了新任务——给智能驾驶系统当“教练”。
“借助腾讯云的高精地图、数字孪生、游戏引擎等技术,我们研发了智能驾驶数字孪生平台,可以远程监控智能驾驶车辆在实际道路上的测试,也可以模拟各种场景,帮助处理现场紧急情况。”张清凤指着屏幕说,“这些测试场景和数据,就是智能驾驶系统学开车的教材。”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该实验室智能驾驶系统测试昼夜不息,一天就可完成超百万公里的验证里程。目前验证的环境模型已覆盖全国主要道路。
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里,张清凤的职业属于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为新增的97个数字职业之一。眼下,我国智能驾驶迈入产业化阶段,该职业从业者也成为汽车厂商竞相争抢的人才资源。
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让年轻人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外卖骑手到无人机飞手,再到无人机航线规划师,经过3年不间断的学习培训,罗锡坤与数字打交道越来越多。
“新航线通航前,需要对无人机所过之处进行深入研究,尽可能选择相对空旷、信号干扰小的路线,减少环境对无人机飞行安全的影响,同时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无人机可降落在安全区域。”在深圳美团无人机运行管理中心,罗锡坤正在电脑上分析实地采集来的航线信息。“我们正在规划无人机新航线,帮助医院在多点间运送检测样本。”他说。
近年来,随着《广东省实施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广东省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实施,广东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2年广东数字经济规模为6.41万亿元,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7%。
数字化管理师、商务数据分析师、智能楼宇管理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越来越多的数字职业萌芽生长,逐渐产生吸纳就业的集聚效应。
培育新职业,数实融合赋能千行百业
去年底,在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工作近20年的陈敏有了一个新身份——绿电绿证服务经理。
所谓绿证,是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发绿色电力颁发的具有独特标识代码的电子证书,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当前一些客户对绿色用能的要求很严格,有了绿电绿证消费证明,更容易拿到订单,而且能减免碳关税。”华生电机(广东)相关负责人说。
陈敏的工作就是帮助绿电供需双方搭建合作平台,帮助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贸易规则。“我们搭建了深圳市‘绿电易’平台,提供资讯查询、供需挂牌、出具核定报告等服务,用大数据为出海企业和发电企业赋能。”陈敏介绍,2023年深圳市场化用户参与绿电直接交易购买绿电电量达5.9亿千瓦时,占广东省绿电直接交易电量的23.35%。
数字职业从业队伍的壮大,也推动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不断做优做强数字经济。
在广州足球公园项目建筑工地,95后张伟西是中建四局建筑信息模型(BIM)团队负责人。已经细化到一梁一柱的三维模型上,每一根管线的铺设、每一块幕墙的建设都可全方位放大查看。
“我们正在BIM上做异形柱梁搭接方式的深化设计,验证优化后向施工团队交付。”张伟西说,在结构复杂的大型项目建设中,BIM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相当于数字化的三维效果图,在上面可以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从而更加科学地组织施工,也让设计方和施工方的沟通更加准确高效”。
张伟西介绍,现在很多建筑企业都在争相组建BIM团队,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BIM工程师也成了业内“香饽饽”。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的触角已经深入千行百业。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正积极推动数字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前广东已推动超过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要推动超过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10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
今年初,广东下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7.74亿元,重点支持推动中小企业在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管理、安全等各环节数字化升级,实现“链式转型”。
在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中,新涌现的数字岗位已经为企业发展立下了“战功”——
在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整车厂提供新生产线前,生产线虚拟调试技术团队先将3D数模、电气程序、机器人程序等进行线上虚拟集成并试运行,交付周期从1年缩短到6个月内;
在佛山蒙娜丽莎集团数智化示范工厂,数字化改造覆盖了研发、设计、生产、质检和销售全链条,排产周期从7天缩短到1天,订单交付率从70%提升到95%;
在东莞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通过量身定制的生产管理系统“上云用云”,不仅实现生产数字化,还实现了产品智能化,近5年来人员减少30%,产值却翻了一番……
紧贴新需求,多措并举培养数字人才
记者走访多家企业发现,当前,高素质数字技能人才短缺、市场需求与人才结构不匹配、人才培养培训机制不健全、职业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尚待解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加快培养紧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广东提出,构建以产业岗位标准为引领、以院校学生和教学资源为基础、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为纽带的“产教评”融合发展的产业技能生态链。
广东积极发挥职业院校多的优势,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办订单班、冠名班,共建“数字工匠”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与相关产业体系相匹配的专业集群。
去年以来,在贵州省赤水市天台山,散养在竹林中的25万只乌骨鸡有了“AI管家”。量身研发的智慧养殖系统,可以对每一只鸡追踪识别,还可以实时监控鸡舍环境,解决了散养鸡丢失率高、疫病传播控制难、野兽袭击频发等难题,让乌骨鸡林下养殖出栏率提升30%。
这款系统的研发主力是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一群00后。“我们希望用数字技术帮助农户增产增收,让农业也能有科技范儿。”2020级学生王翊沣颇为自豪。
广东依托远程职业培训平台,专门开设了“广东技工”“数字技能”线上培训专栏,举办各类数字领域技能竞赛,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
从2021年开始,广州市人社局大力推进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行动、全民数字技能培训行动、“互联网经济”技能培训行动等“三大行动”,大规模开展“互联网+”培训。
在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的广州市海珠区,“数字技能”职业技能竞赛引来众多企业积极参与,通过考核的参赛选手可获得对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高级证书。目前,海珠区已基本形成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培训示范基地认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与评价闭环体系,为数字产业输送人才超3万名。
在深圳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围绕深圳市“20+8”战略性产业集群而组织开展的新职业、新工种、新技术示范性培训班已有400余个。该中心培训部部长俞益飞介绍,为更好地满足产业所需,培训课程开发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主导,实时更新。
广东先行先试推动数字经济领域“一试两证”,并逐步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企业数字技能认证证书互认机制。企业组织一次考试,就可以同时核发人社部门认可的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认证证书,让职业技能标准评价体系更加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以龙头企业为牵引,集聚产业内生态企业、院校等,推动企校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共同招生招工、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训、共同评价、共同激励、共同管理,打通技能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目前全省遴选培育首批63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覆盖13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吸引了3170家企业、432家院校参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当地时间5月21日,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2025年世界氢能峰会上,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远景能源宣布,其在赤峰打造的绿色氢氨项目首期工程获得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下称“必维集团”)的可再生氨认证,这意味着远景在赤峰生产的绿色氢氨成为全球首个获得该认证的绿氨产品。必维集团
截至5月18日,塔里木油田首个百万千瓦级整装光伏项目——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13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累计发电近6000万千瓦时。近年来,塔里木油田锚定“双碳”目标,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和电气化提升,形成了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清洁能源利用率和电气化率快速上升的“两降两升”良好局面。塔里木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持续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百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统筹有序推动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在保障能
随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全面披露,已释放出明显的前瞻信号,能源领域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Wind数据显示,2024年电力板块整体表现稳健,总营收为1.8256万亿元,各细分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在用电需求增长、新能源快速发展、火电成本改善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电力板块的收入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5月15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与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在乌鲁木齐市召开“疆渝”电力合作工作座谈会,双方通报了近年来“疆渝”电力合作情况和今后两地在电力、煤炭等领域合作的意见建议。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涂兴永,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段向红,国网重庆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刘欣宇,国网新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陇电入鲁工程投运后的首笔1900万千瓦时绿电于近日正式达成交易。据了解,陇电入鲁工程是我国首条“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通道,于5月8日正式投运,这条横跨915公里“绿电高速公路”,每年可从甘肃省向山东省输送风电、光伏、火电及储能电量360亿千瓦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在众多技术方案中,异质结组件凭借卓越的发电性能与优异的环境适应性,正成为滩涂光伏的优选解法。华晟新能源以99.2MVA交流侧项目开展系统模拟测算,针对TOPCon710W、HJT730W、BC650W三款组件进行对比测算后发现,HJT组件不仅在发电效率上更胜一筹,也具有更可观的系统收益。项目系统配置多重性能领先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抽水蓄能+”打造能源转型的超级调节器——“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与展望”专题研讨会观察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正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约5.85亿千瓦,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的92.5%。然而,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严峻挑战。在5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并通过机制电价、竞价规则等实现市场化转型。这也给储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市面上有两个观点,一是短期内,储能发展速度将大为受限;二是长期来说,
为切实提高电力市场服务质量,更好地帮助经营主体了解交易规则、参与电力交易,河南电力交易中心汇总分析了近期各类经营主体较为集中的主要诉求、问询内容,现统一解释答复如下:01问: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完成建档立卡后,绿证核发系统显示项目未匹配,怎么办?答:第一,需要项目主体先核实国家能源局
截至5月16日,依托全国大电网统一调控和大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国网西北、西南分部的支持下,西藏年内绿电交易电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时。近年来,西藏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占比超过50%。年初以来,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按照“省内为主、省间为辅”原则积极组织绿电交易,全力提升
天合富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富家”)成立于2016年,隶属于全球光伏领军企业天合光能(股票代码:688599),专注分布式能源全产业链服务。2025年正式推出“富家电力”品牌,以“数字化、全渠道、零碳生态”为核心战略,致力于为工商业用户提供覆盖售电、绿电交易、碳资产管理、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浙江磐安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2025年版)》的通知,其中,强化用能要素保障。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原料用能和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总量、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绿证抵扣能耗等政策,全年保障新上项目用能2万吨标准煤以上,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用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发布《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零碳园区的建设路径,提出到2027年底完成10家以上零碳园区项目的建设与验收,构建以园区为主阵地的零碳产业生态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绿色转型。通知指出,2025年,
1-3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457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3%,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110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3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
一、市场主体注册情况截至2024年底,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共注册经营主体13851家。其中,发电企业783家,注册装机规模12232万千瓦;售电公司275家,其中首注地为本地的售电公司113家,注册地为其他的售电公司162家;电力用户(含电网代理用户)12776家,其中,批发用户16家,零售用户12408家,电网代理用户
“2024年,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化电量4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服务经营主体数量超过4万家。绿电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月26日,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召开的公司“三会”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锋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时,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其蓬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新疆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则(3.0版)》的通知,其中提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随绿色电力交易由发电企业转移至电力用户,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应确保唯一,不得重复计算或出售。初期,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发电企业主要为已建档立卡的风电、光伏发电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广西电力市场年报。2024年广西电力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电力直接交易成交电量1102.48亿千瓦时,平均成交价格444.85元/兆瓦时;用电侧完成电量1000.27亿千瓦时,约占主电网区内售电量50.8%,电能量平均价格446.19元/兆瓦时,叠加损益资金
2024年售电行业年度报告重磅发布!报告是由北极星售电网编制的售电行业分析报告,旨在全面分析过去一年的电力市场全面情况,报告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2024年电力市场发展成效,第二部分各省(区市)电力市场发展情况,第三部分电力市场趋势与展望,第四部分发电量、用电量及装机量,第五部分电力集团20
1-2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950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占电网售电量比重为75.5%,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4219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2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
近日,海南电网公司供电人员在位于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的海南500千伏主网架工程项目线路上作业。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南方电网公司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紧扣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坚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南方电网公司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紧扣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
3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将继续凸显绿色办会的理念,年会期间使用的是100%绿电。3月25日,央视新闻频道推出“博鳌听潮”特别节目。其中,“博鳌有新知”第一集聚焦《“零碳”是如何实现的?》对南方电网自主研发的驭电大模型,提升新能源发电预测、调度和分配精准度,推动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0日,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度电力交易成交电量、价格情况。详情如下:1.跨区跨省交易情况截至2024年底省间交易外购电电量445.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71%。通过省间交易消纳省外新能源电量89.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54%。2.电力直接交易情况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成交直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