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有知情人士透露,高合汽车已获得了iAuto Group Inc.的10亿美元(约72.29亿人民币)融资,并与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正式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当日,一份华人运通关于公司重组期间工作组的公告流出。其中,高合重组工作组将负责从股权到所有运营相关活动的重组,下设股东端、政府端、供应商端和员工端四个小组;联合运营工作组负责公司日常的决策与运营,下设产品规划、项目设计工程、生产与供应链、营销、财务、法务、人力与综合职能七个小组。
高合落败,停工暴雷
“特斯拉你好,你说如果有人造出更好的电动汽车,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是好的,于是我们来了。”
2020年9月,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及中国北京的地标大屏前,一家中国初创的电动汽车品牌高调喊话特斯拉,而喊话的正是华人运通旗下号称中国豪华智能纯电品牌的——高合汽车。彼时,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自信满满的表示,“人们会记住这个时间点。”
然而,事与愿违。
2023年10月,高合汽车被爆出变相裁员。部分职场类App开始传高合汽车将要进行20%比例的裁员,有的部门甚至裁了50%。对此,高合汽车则回应,“所谓大规模裁员不存在,各类数据比例更是造谣信息。”
同时,让高合汽车广受市场关注的,是和中东资本一笔价值400亿元的合作。沙特投资部与华人运通签署了一项价值210亿沙特里亚尔(约399.29亿人民币)的协议,双方将成立从事汽车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合资企业,但是高合汽车并未披露该项合作的进展。
2024年1月,高合汽车再次被曝出所有工作暂停,包括停止发货、停止新项目开发、做好起诉准备工作等。对此,高合汽车通过社交平台发表声明称,公司运营一切正常,研发、生产、营销、交付等各项工作正常推进。
2024年2月,春节后开工第一天。高合汽车召开了全员大会,宣布即日起将停工停产6个月。在与员工的内部会议中,丁磊直言,“公司遇到这个情况让我无言以对,自己用老一套的经营策略打不过互联网。”此外,丁磊强调,“高合汽车翻身的窗口期最多三个月。”
高合汽车暴雷后,不少车企“大佬”也在关注事态走向。2月28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与丁磊会面洽谈一事在网上传开。对于陷于“停摆”中的高合汽车而言,丁磊现身长安汽车一事,是否成为其找到“白衣骑士”的相关话题引发业界关注。
一位长安汽车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丁磊确实造访过长安汽车。但本次高合汽车到访属于正常的行业交流和商务接洽,是否谈及收购,暂无确切消息。
随后,在一片唱衰高合汽车的舆论浪潮下。网络上又出现了华为、一汽正接洽收购高合汽车的消息,却都不了了之。
业内人士认为,一定程度上,高合汽车在自我造血能力上面是严重缺失的。管理者错判了汽车行业周期和竞争环境,导致其产品定位不适应市场需求,进而陷入当前的困境。
白衣骑士,仰融出山
在三个月自救期限到来之际,高合汽车等来了“白衣骑士”。
资料显示,iAuto是一家依据美国特拉华州法律注册成立的汽车平台,专注于提升有发展潜力的汽车公司的价值。该平台拥有多项国际专利,如用于替代汽油和其他传统动力燃料的微型涡轮发电机中的低温可控聚变变量模组、超级驱动系统等。
根据协议,双方合作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iAuto将全力支持高合汽车恢复业务运营和整车生产的计划,帮助完成销售订单的生产协同、股权并购、技术合作、品牌与国际销售对接、供应链与生产的整合。两家公司的整合也将为中国汽车产业打造并推进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覆盖全业务链的全面重组方案,为各地市“支持企业及时自救、避免产能重复投资、优化各地营商环境”等政策的落实提供实证业绩。
那么,iAuto背后是谁,又为何选中高合?
值得注意的是,iAuto的最终实益拥有人为正道集团主席兼单一最大股东仰融,这与高合汽车重组工作组名单中的Jack Yeung同姓。作为华晨集团原董事长,仰融带领华晨汽车创造海外上市第一股的奇迹。2002年,随着众多矛盾的爆发。仰融悄然赴美,并将华晨中国股票全部抛售,正式出局。如今,仰融再次现身于公众,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事实上,仰融无法放弃中国市场。早在今年年初,iAuto就在中国大陆和中赁国际在浙江嘉兴成立了埃奥特(嘉兴)汽车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0%和70%。经营许可项目中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生产、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部件研发及配件制造等汽车相关业务。
这样看来,iAuto与高合汽车的合作也并非意外。目前高合极度缺钱,处在破产边缘,而接近70岁的仰融也急需一个现成的项目来成就梦想。
在传出高合“停摆”的当天,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在一份内部信中提到,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即淘汰赛的第一年。
新秩序正在重建,旧秩序正在坍塌。
2024年,汽车产业大变革,车企两级分化愈发严重。淘汰赛开始。高合汽车不是第一家面临困境的造车新势力品牌,显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在新市场环境下,几经波折的高合汽车能找到新路径吗,这一问题的答案将逐渐明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风起云涌,行业已进入更加激烈的内卷中,新能源车品牌的大洗牌下,一部分新能源车企被淘汰出局。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目前国内申请破产或者已长时间不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企,大概涉及超16万存量车主遭遇“车还在开,车企却没了”的情况。据北极星储能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8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法拉第未来官方微博“FaradayFuture”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3月5日(美国加州3月4日),FF宣布,FF及其中国子公司以侵犯商业机密和不正当竞争为由,向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FF前高管、华人运通创始人丁磊(连同其它关联公司,以下简称华人运通)提起诉讼。公司请求法院判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30日,溯联股份在投资者交流中表示,公司已与30余家整车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在现有品牌客户基础上拓展了国内领先的动力电池客户,以及采日能源、海博思创等头部储能OEM客户。尼龙管路领域经过过去十多年的竞争淘汰,同业公司的数量大幅减少。国内主要有标榜股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16日,高合汽车官微消息称,高合首座储能超充站落地江苏盐城,计划将于2022年10月正式启动运营,配备480kW(GB)、570kW(Chaoji)液冷超充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智协慧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协慧同”)完成数千万元A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彬复资本领投,瑞穗力合基金(MLIFund)和老股东力合资本、石雀投资跟投,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车云数据闭环解决方案的研发、量产交付和市场营销。据悉,智协慧同产品为EXCEEDDATA(简称EXD)
电池新势力希望通过固态电池技术赶超老牌厂商,早日实现“逆袭”,车企希望通过固态电池重掌主动权,而资本市场也认为固态电池是目前较为确定的具备投资和成长属性的技术,希望赚得盆满钵满。(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中国”ID:cbea_battery)不同的目的和愿景,都共同押注到了“固态电池”身上。在资
11月6日,中国造车新势力高合汽车发布了新款旗舰高合HiPhiZ量产定型车,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高合HiPhiZ量产定型车的发布,标志着高合汽车正式迈入双旗舰时代。
5月26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汪振宇在马鞍山市调研安徽科达新能源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并主持召开能源领域民营企业(马鞍山)座谈会。座谈会上,天能电池(马鞍山)新能源、信义光能、北京夏初科技、安徽科达新能源、马鞍山经纬新能源等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民营企业负责人先后发言,分
随着公交电动化普及率突破90%、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超35%,商用车领域尤其是重卡板块,正成为新能源转型的攻坚战场。全场景电动化加速,重卡有望承接继公交、乘用车后的第三波浪潮。一方面,新能源重卡正从示范运营迈向规模化发展新阶段。销量方面,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重卡销量超3万辆,同比增长超17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7日消息,由中铁广州局桥梁公司参建的佳航新能源产业园A区项目正式动工。佳航新能源产业园分两期建设,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34.1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形成年产35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生产能力。
近日,天弋能源向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交付了首批6台845.36KWh-228Ah(1C)的TC系列矿卡专用动力Pack,性能表现获终端用户认可。根据双方的合作内容,天弋能源将继续为驰田汽车提供多款TC系列矿卡专用动力Pack,如183.36KWh-96Ah(3C)、845.36KWh-228Ah(1C)、845.36KWh-228Ah(2C)及1268.63KWh-228Ah(2C)。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7日,比亚迪公关负责人李云飞在微博公布,比亚迪刀片电池和闪充刀片电池,双双提前通过电池新国标全向检测,获得中汽中心权威机构认证证书。2025年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北京亦庄已启动申报2025年创新和高技术产业新动能项目,聚焦25个细分方向遴选一批示范带动性强的重点产业项目予以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其中,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细分方向最多,包括新型动力电池研制及产业化、热管理系统研制及产业化、线控底盘关键系统研制及产业化等10个,其中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贵州毕节市加快电动重卡推广应用,提到,2025年,全市能源领域推广应用电动重卡200台,累计推广应用电动重卡930台;2026年,全市能源领域推广应用电动重卡320台,累计推广应用电动重卡1250台;2027年,全市能源领域推广应用电动重卡430台,累计推广应用电动重卡1680台。完善电动重卡
2025年5月26日,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专班召集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专班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部署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工作专班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做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7日消息,公开平台信息显示,近日,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池零配件生产等。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秦力洪,注册资本30亿美元,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7日,福田汽车发布公告,拟与亿纬锂能共同出资5亿元设立新能源科技公司,拓展新能源重卡业务。公告称,为拓展新能源重卡业务,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电池租赁解决方案,公司拟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北京福田亿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其中福田汽车
刚刚过去的CIBF2025中国深圳电池展上,固态电池成为绝对主角,除了多家参展电池企业展出了多款半/全固态电池产品外,相关产业进程更是成为行业关注焦点。除此之外,固态电池概念在资本市场上的热度也持续攀升。如此强劲发展势头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是否能够提前到来?这一点或许从固态电池发展现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7日消息,公开平台信息显示,近日,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池零配件生产等。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秦力洪,注册资本30亿美元,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一则新的法案,再次给美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蒙上阴影。近日,美国众议院通过《Big,BeautifulBudgetBill》,该法案被特朗普政府誉为“历史性的减税”法案,尽管该法案尚需要通过参议院以及美国总统审核,但是实质性的减税则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完成。对于电动汽车产业链,该法案提到将对电动汽车和
5月21日,小鹏汽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2025年第一季度成绩单,并透露了2025年销量、8大新车型、AI业务创新、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重磅信息。其中,公司营收同期上升141.5%;净亏损为6.6亿元;单季交付再创历史新高,涨近331%,成为新势力车企销量第一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我们的增长潜力才刚刚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8日,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卡指出,欧洲的公司希望更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也有兴趣讨论这一点。贝尔卡还表示,欧洲最近谈了很多关于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议题,在欧洲市场,中国的电动汽车很有可能会代替特斯拉的位置,特斯拉也并不是
5月14日,广汽集团宣布以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变革为核心,整合了产品本部、造型设计院、整车开发研究院、平台技术研究院及配套职能部门,共同构成“大研发体系”,形成“市场+技术”双轮驱动的产品开发模式。同时,巴西总统来华访问期间,与广汽国际总经理卫海岗在北京进行会面交流。本次会谈中,
5月9日,上汽集团旗下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宣布完成超1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成为国内出行行业近三年来单笔融资金额最大的一次融资,在网约车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自2018年成立以来,享道出行已构建起覆盖网约车、企业用车、个人租车和出租车的全场景智慧出行综合体。依托上汽集团的优势
2025年5月12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内容主要包括2025年4月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行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出席本次发布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发布2025年4月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郑州逸安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SHIFANG师方,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股权
5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建议私有化极氪,收购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极氪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本集团实际拥有者除外)。如果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完全合并,实现私有化并于纽交所退市。具体来看,公司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消息,博雷顿公布配发结果,公司全球发售1300万股H股股份,香港公开发售占20%,国际发售占80%。最终发售价为每股18港元,全球发售净筹1.478亿港元。预期H股将于2025年5月7日(星期三)上午九时正(香港时间)开始在联交所买卖。其中,香港公开发售获198.72倍认购,国际发售获0.92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消息,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与美国初创公司FactorialEnergy联合研发的FEST固态电池成功通过车规级验证。据了解,FEST固态电池容量为77Ah,能量密度达到375Wh/kg,理论上可使电动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经6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保持90%以上容量,达到车规级耐久标准。具备4C放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