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人物正文

秦海岩:技术变革,推动世界迈向零碳未来

2024-05-29 09:23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作者:秦海岩关键词:风电技术风电变桨系统秦海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月23日—24日,风电零部件与材料技术论坛暨风电机组液压变桨技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办,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会议围绕风电机组液压变桨系统创新技术及应用,探索技术发展路线和前景,推动液压变桨技术及产品在我国风电产业中的应用,为风电机组提供更为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环境。来自国家及山东省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风电开发企业、风电装备制造企业、金融机构等的20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发表致辞。

秦海岩:技术变革,推动世界迈向零碳未来

——2024年风电机组液压变桨技术研讨会演讲实录

微信图片_20240529092209.jpg

秦海岩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风能行业的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大家能来参加这次的技术研讨会。

从去年开始,我们专委会除了举办一些大型的综合性会议外,开始就技术专题召开研讨会。研讨会的规模不需要很大,但参与都是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围绕专业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内容是非常具体的。比如今天的讨论的液压变桨技术,就是一个很小而专的技术路线。

去年我们举办过两场类似的研讨会,一个是关于未来海上风电船舶发展的论坛,针对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发展,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安装船和运维船,进行了深度探讨,得到行业广泛关注与反响。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研讨会,使造船与风电行业之间进行了有效交流。去年我们也讨论了一个比较专业的技术,就是激光雷达在风电行业如何应用。

在去年的两场专业技术研讨的基础上,今年也想搞一系列部件与材料方面的技术论坛,就像今天围绕液压变桨技术一样,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平台,促进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也感谢盘古智能对本次会议的支持,感谢邵安仓董事长。

在过去几年,行业内甚至行业外很多人都说风电有什么技术创新和技术含量?大家在质疑,说风电不就是一个传统的机械设备,看到这个行业在做的就是单机功率越来越大,从百千瓦到马上18兆瓦;叶片越来越长,从原来20、30米,到现在最长的143米;塔架越来越高,最高的已经到185米。

微信图片_20240529092053.jpg

除了“大”之外还有什么技术进步?我在今年的风能新春茶话会上专门针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一个梳理,其实在“大”的背后有很多具体的技术创新,没有这些细小的技术创新,我们是不可能把风电机组做这么大,叶片做这么长。比如,叶片长了之后,柔性和刚度如何协调,再大可能就需要一些新材料的应用,比如碳纤维。我们机组大了之后,也需要智能化控制能力的提升。之前我曾举过一个例子,原来百千瓦机组的时候,监测的参数可能就100多个,包括风速、风向、温度等。到现在监测参数已经达到了4500多个,这需要上千个传感器。原来机组的控制模型很简单,有十几个模型,包括切入切出、变桨等。现在控制模型有几百个。原来的控制软件及控制策略,代码数量大概5万行,现在有500万行,整整增长了100倍。

微信图片_20240529092048.jpg

这都是我们一点一滴,从细节之处积累才取得的技术成就,使风电从7、8毛钱一度电的最贵电力品种,做成了今天在风资源比较好的“三北地区”一度电1.5毛、2毛钱,甚至马上可以到1毛钱的经济性水平。这是我们广大风电同仁技术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微信图片_20240529092044.png

我推荐大家看一本书《技术与文明》,作者张笑宇。里面讲到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到底是什么推动的,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化精英,他们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当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最根本的推动力其实是技术。当人类成功地驯服马匹之后,负重能力和拉力提升了4—5倍。当人类发明水磨和风车之后,这些机械的功率进一步提升到3—60马力。在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一台蒸汽机锅炉的动力可达70马力上下。如果建造10台锅炉,就能拥有能够持续输出700马力的能量源。这意味着人类获得了更大的效率来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我们回忆一下历史,很多情况下都会用技术来表征一个时代,比如说工业革命是蒸汽机时代,后来进入了内燃机时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现在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没有技术的发展,人类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文明程度,我们也不可能过上如此舒服幸福的生活。

以中国古代的一段“大事因缘”为例,弩的发明间接促成了秦的强大。2500年前,中国古代的墨家重视用弩,不仅因为弩在攻城、守城战中有优势,更重要的是它能在技术层面,使不善作战的平民经过短暂训练便可与正规军抗衡。这使对军队的管理,再也不依赖于“熟人机制”,从而创造出科层化制度。在目睹“阳城之战”的战果后,秦献公邀请墨者入秦,秦随之由弱变强。

一项技术的发展,也影响了欧洲的社会形态。500年前,印刷机上一张张飞速滑过的纸张,承载着伟大头脑的灵思妙想或真知灼见,奔向欧洲大地的每个角落,促进了信息的加速传播。这时马丁·路德发现,他的新学说与新思想能够得到更加快速的传播,让宗教改革如同一场旋风在德意志大地上刮了起来,进而影响后续一百余年的欧洲政治格局。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指南针引导航海,影响了数百年的世界文明格局;哈贝法制备的肥料,可能维持了战后三分之一的地球人口。我想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推动人类文明的巨大进展,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巨大变革,就是要进入一个零碳时代。我们要用可再生能源技术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我们要靠风、光来确保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确保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

所以我们作为风电人,作为新能源的从业者,应该倍感自豪,也应该感到自身责任的重大。风电未来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的装机规模大概有5亿千瓦,基本上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2035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量至少要达到20亿千瓦;2050年要达到30亿千瓦以上。所以未来我国风电市场发展与创新空间是巨大的,这需要全体风能人,尤其是技术人员不断推动创新,真正实现电力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技术查看更多>风电变桨系统查看更多>秦海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