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氢能氢能综合利用其他政策正文

上海:推动氢能技术和装备创新

2024-06-05 10:41来源:上海市发改委关键词:氢能技术氢能装备上海氢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上海市发改委针对“关于推动氢能技术和装备创新,加快长三角氢能产业发展的建议”做出答复。

详情如下:

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1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鲁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氢能技术和装备创新,加快长三角氢能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建议聚焦制储环节降低成本,夯实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行业标准和人才队伍建设,对促进本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您提出的相关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

国家和本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均把“氢能与储能”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2022年,本市出台《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提出到2025年,产业创新能力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培育5-10家独角兽企业,建成3-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到2035年,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具体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关于聚焦制储环节降低成本

本市将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着力推进氢能产业链条各环节降低成本,重点支持氢能产业领域科技创新,一是支持燃料电池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等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形成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提升固体氧化物电解池、高压气氢、低温液氢、管道掺氢等关键材料和工艺技术水平。二是开展前沿技术研发,聚焦氢冶金、氢能动力等前沿方向开展攻关;前瞻布局重大颠覆性技术,发挥在沪高校院所的基础研究优势,开展新型氨氢转换、固态储氢、新型催化剂等方面的研究。

二、关于夯实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本市将不断完善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布局,逐步构建绿氢为主的供应保障体系。一是持续推进中长期供氢“绿色化”。“十四五”主要利用金山、宝山工业副产氢,提高副产氢利用效率;中长期推进深远海风电制氢、生物质制氢,探索建立长江氢能运输走廊,布局海外氢源生产基地和进口码头,构建多渠道绿氢保障供应体系。二是积极有序推动加氢站“普及化”。截至2023年底本市已建成15座加氢站,全年加注氢气120万公斤。本市印发《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对加氢站的规划设计、经营许可、安全管理、信息化监管和应急管理等方面明确了具体管理要求。此外,本市编制了《上海市车用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为加氢站的合规建设和依法行政管理提供政策保障。三是不断推动长三角供氢“一体化”。依托长三角区域加氢基础设施和工业副产氢优势,打通氢源互通互保路径,提升区域能源保障能力。

三、关于加强氢能产业发展环境建设

本市积极打造氢能产业开放创新环境建设。一是组建上海市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IV型瓶、液氢应用等标准领域填补空白。二是支持建设氢能全产业链检验检测认证基地,打造氢储运装备检测平台,探索建设氢交易平台,逐步探索建设氢交易所。三是支持开展氢能储运及应用技术平台建设,建设氢能储运技术及安全监控平台、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科创服务平台、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燃料电池系统技术创新中心、上海市氢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科研基地平台。四是加强氢能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校培育氢能相关学科专业,优化机械、化工、材料、能源等学科专业设置,建设一批涵盖氢能学科的绿色低碳技术学院,加大氢能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批制储运加、检验检测、安全监管方面的高技能人才;鼓励以氢能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为导向,拓展人才引进通道,引进海外高端人才。鼓励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相关学科专业,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及其他从业人员;针对氢能产业领军人才、关键技术研发团队,加强服务保障。

四、下一步工作考虑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借鉴您关于“聚焦制氢和储氢环节压缩成本”“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行业顶层设计,逐步形成行业标准体系”等建议,会同本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机制保障、完善激励政策配套,重点开展以下相关工作:一是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强化氢能在制储输用等多个环节的技术创新,重点突破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技术、氢能产业关键材料和零部件,强化制备工艺、储运方式的研发和创新,打造氢能领域的龙头企业和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国家参与全球氢能产业竞争合作的重要链接。二是多元应用,示范先行。结合氢能供应能力、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应用空间,坚持点线结合、以点带面,因地制宜拓展氢能多元化应用,打造若干世界级示范应用场景,推动氢能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三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探索氢能利用的商业化路径,着力提高氢能技术经济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制度保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规范有序发展。

感谢您对本市氢能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5月31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氢能技术查看更多>氢能装备查看更多>上海氢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