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应用电网侧评论正文

业内热议:新发展形势下,新型储能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高层次升级?

2024-06-12 09:42来源:央广网作者:唐婧关键词:新型储能储能产业储能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前,我国新型储能正处于产业多元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未来,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高层次升级,成为业内共同关心的热点。在日前召开的2024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年度大会上,业内人士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2024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年度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投入运营新型储能项目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近10倍于“十三五”末的装机规模,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提前两年完成规划目标。其中,2023年全年新增装机较2022年底增长约260%,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

《报告》指出,从电力供需形势和未来常规电源发展来看,加强电力供应体系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点任务,新型储能将成为电力供应保障性支撑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也是近期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预计未来以储能时长4小时及以上的长时储能将成为储能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表示,过去一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蓬勃发展,技术多元化趋势明显,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能力不断增强。接下来,应该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化发展,注重市场需求。

王成山说:“新型储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配合,我们要加强产业链协同,推动新型储能技术与风光发电、电动汽车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新型储能需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开发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推动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创新应用,促进其多元价值发挥。”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当前,新型储能已进入多元化高质量发展阶段。他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强化创新驱动,持续推动新型储能技术迭代升级。第二要强化绿色低碳,持续推进绿色环保的储能体系建设。三是强化数字智慧,持续提升新型储能系统集成与运营效率。第四大方面强化共享融合,持续打造新型储能、政企联动和产业合作的新典范。”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认为,当前我国的储能产业面临快速发展带来的安全质量风险,原创性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相对不足,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创新需要提升等问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储能行业比以往更需要一个高质量、高层次的升级。他建议,未来不但要让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链协同发展,还要推动技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杜绝恶性竞争。

“无序的低效的价格竞争,只会增加行业的内耗,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建议大家共同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共同打造健康的产业生态和良性的舆论氛围。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商业模式,激发产业活力,提高储能产业的盈利能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高纪凡表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型储能查看更多>储能产业查看更多>储能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