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企业正文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 | 由“大”到“强”的国能之力

2024-06-14 08:41来源:国家能源之声作者:芦明生关键词:国家能源集团能源安全能源供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能源形势,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推动新时代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指明了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什么,党中央部署什么,国家需要什么,国家能源集团就坚定地往什么方向发力。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以来,作为能源骨干央企,国家能源集团勇做“能源供应压舱石,能源革命排头兵”,坚定不移地围绕建设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深化改革,持续巩固拓展煤电化运一体化优势,坚决承担能源保供重担,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智慧转型,为我国由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转变贡献出生生不息的国能之力。

光阴如梭转瞬即逝,国能人砥砺奋进的身影,又在能源报国的征程上写下了一路的精彩与辉煌。俯瞰黄土高原,国能人打造的千万吨矿井群如山峦屹立;纵览黄河九曲,国能人修筑的煤化工园区如激流澎湃;穿越太行山脉,国能人驾驭的重载列车如巨龙驰骋;耕耘江海之滨,国能人建设的智能港口昼夜繁忙;开拓大漠深处,国能人培育的能源基地电光璀璨;踏足天南地北,国能人浇筑的风电机组迎风矗立。这汗水挥洒东西、硕果充盈南北的创业路,就是国能人对新时代能源事业的忠诚与眷恋。

立足主体能源、端牢能源饭碗

推动能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针对我国能源需求压力大、供给制约较多等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步加强能源输配网络和储备设施建设。在党中央擘画的能源安全新战略中,国家能源集团坚决扛起了捍卫能源安全、端牢能源饭碗的重担。

为充分发挥煤炭在我国能源供应中的兜底保障作用,集团立足我国主体能源,在规模稳定性上持续发力,全力推进核心矿区建设,打造“神东、宁乌、蒙东、新疆”四个亿吨级绿色矿区格局,推动宁乌、蒙东、新疆区域产量稳定和战略接替,推进疆煤出区,增强外购煤、进口煤稳定获取能力,全力保证煤源稳定持续可靠。立足“国家思维”,集团坚持“煤油气储,油化并举、平急结合”战略,充分利用我国自主可控煤制油技术,推进榆林、宁东、鄂尔多斯、哈密、包头、内蒙古焦化6个煤化工基地规划布局,实现煤炭向油品、化工品转化。

为推进电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扛稳保供职责,集团积极发展高参数、大容量、智能化煤电机组,推动煤电产业迈向清洁高效“升级版”,目前已投运53台百万千瓦等级燃煤发电机组,规模全国第一,机组利用小时保持国内领先。同时,集团不断巩固拓展常态化长效化保供机制,增强常态化保供和应急保供能力,强化电煤增储、设备运维和应急能力建设,以一体化协同筑牢兜底保供和应急保供防线,构建煤、路、港、电上下游协同的“大储运”格局,持续做强做优“煤炭月产5000万吨、一体化出区调运量日均100万吨”保供品牌,在重大节点和关键时期能源保供中履历功勋,打造出保障能源供应、服务经济民生的中流砥柱。

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来,国家能源集团服务国家战略、捍卫能源安全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集团实现煤炭销量8.3亿吨、约占全国1/6;发电量1.2万亿千瓦时、约占全国1/7;供热量5.3亿吉焦、约占全国1/8;铁路运量5.7亿吨、约占全国1/9,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服务“双碳”战略、统筹多能互补

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在这幅绿而美、青而幽的能源画卷上,国能人勾画的色彩格外绚丽。

作为中国风电行业的先行者、开拓者和引领者,国家能源集团建设了中国首个商业化运行的风力发电场、首个大型低风速示范风电场、全球首个海上潮间带试验风电项目。近年来,集团积极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抢先布局开发风光火储一体化、水风光一体化等千万千瓦级大基地项目,牵头开发宁夏腾格里1300万千瓦、甘肃巴丹吉林1100万千瓦等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推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在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双碳”目标,全面加强绿色转型发展,因地制宜、因资源制宜,基地式、场站式、分布式开发相结合,多元化、快速化、规模化、效益化、科学化发展可再生能源,建成了涵盖清洁高效煤电、气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在内的能源产业体系。2023年,集团可再生能源开工突破3300万千瓦,新增装机突破2600万千瓦,均创历史新高,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从“十三五”末25.8%跃升至35.5%。

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集团实施煤电“三改联动”,深化煤炭与煤电、煤电与可再生能源“两个联营”,推动煤电与新能源的优化组合,着力打造新型电力系统。依托大型新能源基地,特别是“三北”地区大型“沙戈荒”基地和特高压送出通道,大力推动煤电与新能源项目齐头并进,实现煤电产业与新能源产业一体化、实质性联营。2024年4月26日,宁夏电力中卫电厂4×66万千瓦扩建工程顺利完成主厂房第一方混凝土浇筑,标志着全国“沙戈荒”基地“首批、首座、首台”调峰电源点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按照“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原则,集团积极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提升燃煤机组适应负荷大幅波动、快速响应各类变化的能力,实现深度调峰、快速启停、快速升降,充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波动性变化。“十四五”以来,集团公司完成5768万千瓦装机灵活性改造,增加机组调峰能力897万千瓦,提前完成阶段性目标,煤电机组逐步由提供电力电量的主体电源,转变为电力电量并重的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

发力节能减排、深化转型升级

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能榆林化工考察时,为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能源革命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一块煤如何实现高端、多元和低碳利用?为了给这个问题做出精彩的答案,国家能源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煤基新材料延伸产业链项目,加快从单一的油品和聚烯烃产品向“油—化—新材料—煤基燃料”多元化产品体系转变,推进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和高端碳素材料等高附加值新产品研发,推动化石能源从燃料向原料、再向材料领域转化,让黑色的煤块以清洁绿色的姿态走入人民群众的生活。

小到水杯牙刷,细到手术缝合线,大到工程棒材,这就是国能煤化工产业为煤炭赋予的清洁人生。2022年9月,榆林化工年产5万吨聚乙醇酸(PGA)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打通生产流程,标志着世界首套煤制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实现工业化生产。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各种暂堵材料以及医用手术缝合线、骨骼支架材料等领域。与生产传统聚烯烃塑料相比,煤基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吨产品原料煤耗可降低约5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约65%,工业增加值增加2~3倍,但生产成本接近,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环保效益,为我国白色污染治理、攻关“卡脖子”技术提供新方法和新路径。

向绿、向新,这是国家能源集团在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中为煤炭产业描绘的底色。近年来,集团坚持不懈推动煤炭产业绿色发展,加快形成低碳节能的生产生活方式,激发“黑色”产业的“绿色”动能。神东煤炭以布尔台煤矿为试点,全力创建以“生活低碳、生产零碳、生态负碳”为特征的神东“零碳”发展示范矿区,基于布尔台基地采煤沉陷区治理问题和光伏产业发展需求,将光伏发电与矿区生态综合治理有机结合,通过土地立体化利用,创新推进板上光伏和板下种植养殖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在保德煤矿建成两套矸石充填系统,矸石经运输转载栈桥依次通过各种设备,制成合格浆液,通过高压注浆泵将浆体压入输浆管路,最后注入采空区地层离层空间内,满足了煤矿持续生产的固废处置环保需要,实现了矿井绿色开采。准能集团持续引进“大吨位”先进采矿设备,全员工效、设备效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的“新型煤基纳米碳氢炸药及制备工艺技术”项目被工信部鉴定为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造出“煤基纳米碳氢→粉煤灰→氧化铝(锂、镓、硅等)→绿色电解铝及铝产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煤中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和煤炭全要素变废为宝。

点亮万家灯火、守护碧水蓝天,这是国家能源集团在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中为火电企业赋予的双重使命。2014年6月25日,国内首台“近零排放”燃煤机组在浙江公司舟山电厂投产,该厂通过一系列集成创新,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指标分别为2.55毫克/标准立方米, 2.86毫克/标准立方米,20.5毫克/标准立方米,均小于燃气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制的二分之一。国电电力三河电厂分别于2014年、2015年完成在役4台燃煤机组的节能环保综合升级改造,成为京津冀地区首家“近零排放”燃煤电厂,为国内煤电机组环保改造提供了示范样板。分别于2018年、2019年投产的江苏宿迁电厂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首创的带烟气再循环调温、“汽电双驱”高效供热等关键核心技术,填补该等级机组行业空白。截至2023年,集团在运常规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比国家要求提前2年完成改造。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美好生活追求和社会长治久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能源报国作为神圣的事业,国能人昂扬进取的步伐永不停歇,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国能人将进一步履行好“能源供应压舱石,能源革命排头兵”职责,以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民族复兴贡献国能力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能源集团查看更多>能源安全查看更多>能源供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