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围绕中心能源监管促发展保民生
十年来,紧紧围绕服务大局抓监管,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上取得新成效。立足派驻优势,建立“日监测、周会商、月分析、年预测”供需监测预警机制,深化机组非停考核与监督评价,提高可靠性;坚持电网安全风险联防联控,“抓总部、总部抓”,共同防范大面积停电风险;强化省间市场交易和应急调度,发挥南方电网大平台协同保供作用,保障能源可靠供应。
十年来,紧紧围绕深化改革抓监管,在区域市场建设上形成新格局。2018年8月,南方(以广东起步)现货市场率先启动模拟运行,2022年7月,全国首个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启动试运行,2023年12月,转入正式运行,不断探索实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作用,形成基于“1+N”规则架构的“1+N+5X”区域市场交易规则体系,形成融合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省间交易机制。
十年来,紧紧围绕行业发展抓监管,在能源绿色转型上实现新突破。建立清洁能源消纳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强化调节性电源建设运营、电网垄断环节监管,制定南方区域绿证核发数据校核机制,为新能源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十年来,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1.4亿千瓦,年均增长率超过130%,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新能源先进制造产业链基本形成。
十年来,紧紧围绕为民服务抓监管,在民生领域用能上有了新提升。深化供电服务、“获得电力”监管,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零”“三省”服务为用户节省投资超过693.99亿元;促成广西地方电网和主电网融合发展,1800多万人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主动服务港澳企业,实现港澳企业资质采认参与内地电力建设。
立足职能能源监管提质效求创新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既是认识论方法论,又是抓落实的切入点和发力点,为做好能源监管工作明确思路与方向,不断增强新时期我们做好能源监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实现高质量监管必须坚持能源安全新战略。新的历史方位决定了能源必须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之路,在能源监管中把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安全保障作为一个系统统筹推进,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大局意识,站在社会发展规律角度积极思考能源监管“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从思想认识、工作部署、监管导向、行政执法上紧紧围绕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展开。
高质量监管要锚定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两个目标。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是新时期能源工作的核心目标,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当前,市场、油气改革面临复杂形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力度还不足,与新型能源体系相适应的现代化监管体系不够健全,亟待能源监管在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中展现更大作为。
“四个监管”是能源监管现代化体系化的重要支撑。“四个监管”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向全行业展现出了更加有力、更加高效、更加协同的监管工作新模式。做好过程监管,全程监测能源安全保供各个环节,有力保障国家规划、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做强数字化监管,健全非现场监管方式,推进数字化归集、量化评估、辅助决策,实现数字赋能。做实穿透式监管,锚定电网垄断环节,贯穿集团公司、责任单位、所属企业,从源头上、深层次解决问题。做深跨部门协同监管,强化区域协同、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形成全方位监管合力。
战略引领能源监管压责任抓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南方能源监管局将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围绕南方区域能源高质量发展中心任务,强化思想、作风、能力、纪律“四个保障”,开展“四个监管”,坚持“五个一”持续推动能源监管工作谱新篇,助力能源事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一根主线”,着力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健全供需监测预警体系,丰富广东、海南气电联动机制,强化区域平台余缺互济;加强新能源、新业态等政策落实监管,跟踪互联互通、大型风光基地等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试点开展大规模新能源参与市场,应用市场手段提升调节性电源利用效率,多措并举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健全“一套体系”,着力深化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加快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建设,健全现货环境下“1+N+5X”规则体系,支撑南方五省(区)全周期结算试运行,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的省间市场化交易机制,丰富南方(以广东起步)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品种,探索新业态参与现货试点和用户侧出清,做好优发优购和代购电与市场的衔接。
深化“一个平台”,着力强化本质安全建设和电力安全监管。充分发挥央地齐抓共管和区域联防联控平台作用,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涉网安全、网络安全监督检查,抓好配电网安全专项监管,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电力工程建设、发电设施检修等薄弱环节,严格落实“五必须”事故处理,综合运用“四个监管”手段,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坚持“一个理念”,着力增进能源领域民生福祉。秉持监管为民理念,深入推进频繁停电专项整治,强化城中村、偏远农村及海岛电能质量监管,提高“整线(成片)提升配网供电质量”标准化治理工作成效;打造从化民生用电“实验田”“样板区”,推广乡村电网“互联互通互保”经验,不断提升12398热线群众用能诉求处理效能,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用能问题。
锻造“一支队伍”,着力提升现代化能源监管能力。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思想引领、作风提质、能力支撑、纪律护航,以“创品牌、明定位、强作风、守底线、提能力”为抓手,强化纪律规矩意识打造“严细实快”作风,统筹警示教育、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与廉洁文化建设深化“三不”一体推进,在新时代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七大专项行动中不断探索数字化能源监管手段,以坚强的组织纪律保障提升能源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水平,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南方能源监管队伍,全面推进高质量监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南网储能5月2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公司认为未来抽水蓄能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这一问题时指出:根据633号文,目前公司所属抽水蓄能电站执行两部制电价,包括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容量电价按40年经营期、资本金内部收益率6.5%核定;在电力现货市场尚未运行的地方,电
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通过充电桩与电网进行能量双向互动,本质是用户使用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需求侧响应从而创造系统调节价值并获得一定经济补偿。按照功率流向划分,车网互动可以细分为单向功率互动和双向功率互动。单向功率互动也称作有序充电或智能充电,是指通过分时电价机制引导电动汽车调整充电
在地方碳市场10年试点探索之后,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运行至今将近4年,市场见证了成交量、价格的一路走高,从开市时的48元/吨上涨至2024年年底最高时的105元/吨。2024年全国碳市场成交总量1.89亿吨,成交总金额181.14亿元,已经跻身世界主要碳市场前列。3月,生态环境部发文将钢铁、铝冶炼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3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度山东省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的公示。目录包括:虚拟电厂资源聚合互动调控平台:虚拟电厂资源聚合互动调控平台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智能控制算法与市场机制创新,将分散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光伏、储能、柔性负荷等
1—4月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519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2%、3.2%、5.8%和3.1%。4月份,受气温偏低和关税冲击等因素影响,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长放缓,用电量同比增长3.2%。在经济承压背景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公示2025年第十批电力市场注册售电公司相关信息,2025年5月,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受理3家售电公司新增业务范围申请。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对上述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申请材料进行完整性核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5月21日至2025年6月20日,时
5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就《内蒙古自治区上网消纳新能源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文件指出,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明确规定通过竞争性配置确定投资主体的上网消纳风电、光伏项目,不包括市场化并网项目和分布式新能源项目。此类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价
5月2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举办的2025第三届虚拟电厂运营与发展研讨会在安徽合肥隆重举办。会议以“破界聚能#xB7;智领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虚拟电厂技术的创新发展,助力能效提升和碳减排,引领虚拟电厂产业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天合富家受邀参会,并荣获“2025北极星杯虚拟电厂创新示范企业”、“2025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3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市场运营机构在现有信息披露基础上,应当增加以下信息内容:1.深度调峰、启停调峰、可调负荷辅助服务市场需求计算方法;辅助服务市场短期可调负荷出清价格及平均中标价格。2.节点分配因子及
2024年新能源结算均价为205.27元/兆瓦时,其中风电为187.43元/兆瓦时,光伏为241.14元/兆瓦时。2025年1-3月新能源结算均价为168.34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36.93元/兆瓦时;其中风电为162.84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24.59元/兆瓦时;光伏为177.59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南网储能5月2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公司认为未来抽水蓄能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这一问题时指出:根据633号文,目前公司所属抽水蓄能电站执行两部制电价,包括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容量电价按40年经营期、资本金内部收益率6.5%核定;在电力现货市场尚未运行的地方,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2日,河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5月23日河北南部电网日前电力现货市场执行市场力管控的通知。文件显示,按照《河北南部电网电力现货市场系列规则(结算试运行V3.0版)》、《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河北南部电网电力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的通知》(冀发改运行〔2025〕20
车网互动是指电动汽车通过充电桩与电网进行能量双向互动,本质是用户使用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需求侧响应从而创造系统调节价值并获得一定经济补偿。按照功率流向划分,车网互动可以细分为单向功率互动和双向功率互动。单向功率互动也称作有序充电或智能充电,是指通过分时电价机制引导电动汽车调整充电
在地方碳市场10年试点探索之后,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运行至今将近4年,市场见证了成交量、价格的一路走高,从开市时的48元/吨上涨至2024年年底最高时的105元/吨。2024年全国碳市场成交总量1.89亿吨,成交总金额181.14亿元,已经跻身世界主要碳市场前列。3月,生态环境部发文将钢铁、铝冶炼
2025年初,136号文件横空出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随之进入了旨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新能源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密集且深入的调整期。从政策过山车到市场马拉松,储能行业也正经历从"政策依赖"到"价值创造"的涅槃重生。这一过程不仅重构了储能行业底层逻辑,更催生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3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市场运营机构在现有信息披露基础上,应当增加以下信息内容:1.深度调峰、启停调峰、可调负荷辅助服务市场需求计算方法;辅助服务市场短期可调负荷出清价格及平均中标价格。2.节点分配因子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四川省发改委、四川省能源局、四川省能监办联合下发《四川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函。文件明确,建立“多电源参与、全电量优化、全水期运行”新模式下的电力现货市场体系,建立适应四川保供应、促消纳、水电耦合、水库优化利用等需求的市场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强
随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全面披露,已释放出明显的前瞻信号,能源领域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Wind数据显示,2024年电力板块整体表现稳健,总营收为1.8256万亿元,各细分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在用电需求增长、新能源快速发展、火电成本改善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电力板块的收入
5月16日,四川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四川电网2025年厂网联席会暨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工作启动会。国网西南分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力交易中心、25家发售电企业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四川能源监管办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安排部署了2025年电力市
5月20日,科大智能正式接入上海市虚拟电厂系统,成为上海市第40家虚拟电厂运营商。这不仅标志着科大智能在能源数字化领域的战略布局再开新篇,也致力于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新动能。上海作为用电规模大、负荷密度高、源侧资源少的超大城市,面临外来电依存度高、峰谷差显著的双重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抽水蓄能+”打造能源转型的超级调节器——“抽水蓄能电站发展与展望”专题研讨会观察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正持续攀升。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约5.85亿千瓦,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的92.5%。然而,风电、光伏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严峻挑战。在5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从“废”到“贵”生物质能价值链日趋成型来源:中国能源观察记者王睿佳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属性可再生能源,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生物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质能以其独特的属性,成为能源结构优化的战略支点。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于彤在“20
今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要求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并通过机制电价、竞价规则等实现市场化转型。这也给储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市面上有两个观点,一是短期内,储能发展速度将大为受限;二是长期来说,
为切实提高电力市场服务质量,更好地帮助经营主体了解交易规则、参与电力交易,河南电力交易中心汇总分析了近期各类经营主体较为集中的主要诉求、问询内容,现统一解释答复如下:01问: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完成建档立卡后,绿证核发系统显示项目未匹配,怎么办?答:第一,需要项目主体先核实国家能源局
截至5月16日,依托全国大电网统一调控和大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国网西北、西南分部的支持下,西藏年内绿电交易电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时。近年来,西藏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占比超过50%。年初以来,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按照“省内为主、省间为辅”原则积极组织绿电交易,全力提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