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新时代能源电力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年来,电力行业全面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决保障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加快推动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 作者:张勉荣)
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电力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电力高质量发展在“破”与“立”中取得了辉煌成就,“破”的是传统的粗放式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立”的是以绿色低碳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包括以清洁电力为主体的新供给、以绿色高效为导向的新消费、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技术、以市场化为核心的新体制以及以开放共赢为理念的国际合作新局面。
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和质量显著增强
电力生产能力充足,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供给系统。从发电装机规模上看,十年来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保持中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3.4%。截至2023年底我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29.2亿千瓦,较十年前增加16.7亿千瓦,是全球发电装机容量第一大国,形成了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等协同发展的多元化电力供给系统。从人均发电装机容量上看,2023年更是首次历史性突破2千瓦,达到了2.1千瓦。
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提速,可再生能源在发电装机中占主体地位。从发电装机上看,截至2023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5.16亿千瓦,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51.9%,历史性首次超过煤电,较十年前增加20.9个百分点。其中新增装机以新能源为主,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较十年前分别增加了3.66亿千瓦、5.95亿千瓦,增长了3.8倍、31倍。煤电占发电总装机容量比重下降至39.9%,首次低于40%,相较于十年前下降23.4个百分点。从发电量上看,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较十年前提升约10个百分点。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突破15%,较十年前提升约12.3个百分点。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明显改善,绿色转型更有保障。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调峰能力稳步提高,煤电机组灵活性制造、改造工作全面推进,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底,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5094万千瓦,较十年前提升1.36倍;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139万千瓦;煤电灵活性改造规模累计约3亿千瓦。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有效支撑了新能源消纳利用,2023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达到97.3%、98.0%。
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跨省区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3年底,我国22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超92.05万千米,较十年前增加37.66万千米,220千伏及以上公用变电设备容量超54.02亿千伏安,较十年前翻一番,新增投运特高压工程32项,电网总体规模保持世界第一,并形成以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南方六大区域电网为主体、区域间有效互联的电网格局。国家电网经营区域跨省区输电能力达2.6亿千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西电东送能力超过5800万千瓦,输送清洁能源比例超过80%。
电力消费转向高质量增长
用电结构持续优化,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持续提高。随着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推进,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从十年前53223亿千瓦时增长至2023年的92241亿千瓦时,年均增速7.3%。同时,伴随着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电力需求新变化,特别是5G、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动汽车等产业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电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电占比分别较十年前下降7.6%和上升6.3%。随着终端能源消费“新电气化”进程加快,电能替代向纵深发展,终端用能领域电能占比持续提高,2023年全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约28%,在全球主要国家中位居前列。
需求响应及负荷调控能力持续提升,电力供应更加有保障。我国按照“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的原则,将需求响应作为电网经济运行常态化调节措施,以削峰、填谷为主要形式的需求响应业态推广范围和规模持续扩大,细化有序用电方案,加快建设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打造电力负荷“资源池”,强化了电力负荷调控管理能力。全国已有20余个省市出台了需求响应实施细则,国网经营区需求响应能力超过4700万千瓦,南网经营区需求响应能力突破1100万千瓦。
电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加快推进,实现多领域全球领先。十年来,我国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发展迅猛,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基本完备,成为全球技术创新领头羊。水电规划、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全面领先,全球最大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电机组投入运行,与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以及金沙江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一起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风电技术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低风速、超高海拔风电技术位居世界前列,具备最大单机容量达16兆瓦的全系列风电机组制造能力。光伏发电技术快速迭代,晶硅电池、薄膜电池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水平、发展速度等跃居世界首位。核电产业体系日臻完善,核电新建机组综合国产化率接近90%,全球首个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核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
输电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效显著。十年来,我国连续攻克特高压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大电网安全等关键核心技术,电网的总体装备和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前列。全面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建成世界上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昆柳龙直流工程,创造了19项世界纪录。自主创新研发特大电网智能调度控制系统,大电网仿真技术全球领先,构建运营了世界上运行电压等级最高、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交直流混联特大电网。数字技术与传统电力系统技术深度交叉融合,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数字电网建设不断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多元负荷承载能力及安全供电能力。
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本实现快速下降。十年来我国大规模储能技术由以抽水蓄能为主向多元化储能技术创新发展转变。其中,抽水蓄能等主流储能技术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新型储能应用技术不断突破,电化学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示范阶段,压缩空气储能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国际首套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实现并网发电。随着储能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持续迭代升级,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近年来储能成本持续下降。逐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关键材料、部件已实现自主可控。
电力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进
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具雏形,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作用凸显。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交易品种不断丰富,电力中长期交易已在全国范围内常态化运行,现货市场建设全面铺开,广东、山西已率先进入正式运行,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圆满实现首次全域结算试运行,辅助服务市场逐步完善,华北、西北、南方等地区建设调峰、备用、调频等辅助服务市场,新能源逐步进入电力市场,绿色电力交易机制逐步完善,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新能源总发电量比重接近一半。经营主体更趋多元,独立的售电、储能、负荷聚合商等新型主体参与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和主体规模逐年扩大,2023年全国市场交易电量5.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61.4%,在交易机构注册的主体数量达到70.8万家。
电价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各环节电价机制逐步理顺。燃煤发电电量实行全额市场化定价,上网电价浮动范围扩大至±20%,工商业用户目录电价取消,推动工商业用户价格全部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初步形成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电量电价回收变动成本、辅助服务回收调节成本的煤电价格新机制。建成覆盖各级电网的输配电价体系,按照“准许成本+合理收益”原则严格第三监管周期核价,推动形成更加合理的输配电价结构,基本实现工商业同价全覆盖。
电力国际合作取得新局面
电力国际合作日益强化,加速全球绿色转型进程。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世界各国开展了广泛的电力合作。持续推动技术和产品创新,为全球贡献了七成以上的光伏组件和六成的风电装备,开展海外新能源、水电等清洁能源投资,加速了各国绿色转型进程。大力推动电力跨境互联互通,与周边“一带一路”国家建有跨国联网线路,如国家电网与俄罗斯、蒙古、吉尔吉斯斯坦、朝鲜等国家,以及南方电网与越南、老挝、缅甸等澜湄区域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同时,还有力推进了技术服务、电网技术标准国际化推广、境外投资并购及海外工程承包。
我国电力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电力转型发展面临更加严峻挑战,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等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因素相互交织,使得我国电力安全供应保障、绿色低碳转型以及电能经济供应面临重重挑战。
一是绿色低碳转型挑战空前。电力行业是我国碳排放量占比最大的行业,占全国能源消耗产生碳排放总量的四成左右,而能源消耗又占碳排放总量的八成左右。为此,“双碳”目标下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能源电力行业任务最重,承担着主力军作用,必须加速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加大力度开发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持续增强新能源供给能力,推动新能源逐步成为绿色电力供应的主力军。然而,考虑新能源发电对传统化石能源发电难以快速形成全面安全替代,未来能源电力结构调整将面临高碳电力资产累积规模大、脱碳难度高等挑战,电力系统转型任重道远。
二是安全供应保障压力凸显。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电力需求长期来看将继续保持刚性增长,且随着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变化,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占比持续提高,“高负荷小电量”的负荷尖峰化特征愈加凸显,电力供需格局将呈现“全局平衡、局部电力电量双缺”的局面。同时,伴随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新型储能、可调负荷、电动汽车等广泛应用,新型电力系统安全供应保障由“源随荷动”转为“源网荷协同互动”,呈现系统主体多元化、电网形态复杂化、运行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对电力系统规划和安全运行提出了更大挑战。
三是电能经济供应难度加大。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凸显,近年来新能源发电成本快速下降,但新能源发电年利用小时数显著低于常规能源,大规模发展新能源需要配置大规模储能、灵活调节电源、支撑保障电源以应对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对安全可靠供电的影响,也势必降低电网输配电资产利用率,增大了电源装机、电网建设冗余,增加了全社会综合用能成本,迫切需要加快推动新能源由上网平价向利用平价转变。而当前电力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仍不健全、成本疏导尚存堵点,不能完全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等需要。
更好推动我国电力转型发展的建议
下一步,为更好推动我国电力转型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工作指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一是统筹优化全国电力生产力布局。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我国“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总体能源流向,充分考虑新增电力流时序和空间上衔接,科学规划和安排全国能源电力流向,深化“西电东送”,新增“北电南送”。
二是加快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采用先进的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输送新能源,打破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送出难题。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利用,逐步由近海向深远海拓展。大规模推动“风光储一体化”等开发,形成多能互补的开发建设新模式。
三是加快数字电网建设。深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依托数字技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智能调控体系,统筹解决海量主体泛在、多维时空平衡、实时双向互动等关键技术难题。
四是加快需求侧资源利用体系建设。发挥需求侧灵活调节资源在保供应、降成本中的关键作用,推动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互动,跟随新能源出力特性减少弃风弃光,使之成为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的关键力量。
五是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以区域电力市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构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
本文系《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独家稿件。作者系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21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官微发布关于不法分子冒用“资环集团”等名义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严正声明。原文见下:近期,我集团陆续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不法分子以我集团“资环集团”“资环中心”等名义开发“注册平台”、客户端APP,散布“发放原始股”等不实信息,诱导群众在平台注册、投资,涉嫌开展
长期以来,煤电一直是我国的主体性电源,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随之而来,煤电的角色也必然将在推进该目标实现的进程中而改变。(来源:能源新媒文/秦旗作者系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
11月19日,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交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杨志超参加会谈。王彤宙感谢国家电投一直以来给予中交集团的信任和支持,介绍了中交集团总体情况。王彤宙表示,国家电投是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的领军企业,肩负
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2024第三届深圳核博会观察“核能作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关键力量,承载着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也成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前召开的2024年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
电力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和先导产业,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近年来,在大力践行“双碳”目标和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背景下,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加速推进,电力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电源结构持续优化,能源保障基础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尤其是《能源法》正式出台,为
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是篇大文章,要坚持先立后破,使清洁能源平稳有序替代传统能源,加快世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方愿同各方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矿产、绿色交通等领域国际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二阶
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是篇大文章,要坚持先立后破,使清洁能源平稳有序替代传统能源,加快世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方愿同各方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矿产、绿色交通等领域国际合作,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发布。《执行摘要》指出,能源转型能为中国实现2060年前经济社会系统的碳中和作出决定性贡献。中国应从五个方面推进能源转型,探索加强国际合作,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力量。分析了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发布《2024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利用碳市场促进发展》碳市场为最不发达国家开辟绿色转型之路近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贸发组织”)发布了《2024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利用碳市场促进发展》(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碳市场对于促进最不发达国家的绿色结构
当地时间11月11日至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此次大会聚焦于如何公平、有效地分配气候融资资源,确保每一分钱都能发挥最大效用,助力各国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和气候韧性提升。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作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可持续发
日前,日立能源与国家能源集团展开合作,帮助减少该公司运营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根据双方协议,日立能源将为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提供创新的EconiQRetrofill解决方案,以替换其现有550kV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中的SF气体。日立能源与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签署EconiQRetrofill合作协议
11月20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在集团总部与中国大唐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传江举行工作会谈,双方围绕强化能源领域合作、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刘国跃对张传江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对中国大唐近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他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能源电力保障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我国能源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作出重大
2023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重大,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是长远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能源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油气对外依存度过高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痛点”。2023年,我国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72.99%和41.11%,凸显出国家能源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为了提升能源安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2024年煤电规划建设,确保我省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按照国家能源局工作安排,山西能源监管办于10月下旬赴大同、朔州、忻州等地对纳入监管的2个外送输电通道配套电源项目和2个支撑性保障性电煤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组摸清了项目的投资建设现状和拟投产计划,分析了项目投产滞后的原因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这部法律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陈敏曦)能源法规定,为了推动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能源规划第三章能源开发利用第四章能源市场体系第五章能源储备和应急第六章能源科技创新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
Dr.MatthewSlavin在RenewableEnergyWorld发表文章,讨论如果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对《通货膨胀减少法案》(InflationReductionAct,简称IRA)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章分析了经济和政治因素,探讨了IRA被废除的可能性。(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背景:•自2022年拜登总统签署IRA以来,美国
11月6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上海与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发展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上海电气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市场部部长金孝龙参加会谈。邹磊对上海电气长期以来给予中国大唐的
截至11月3日,国家能源集团疆煤出区年累总量完成2006万吨,同比增加792万吨、增幅65%,年发运总量3年跨越式增长两倍,一举跨入两千万吨级规模化运输新阶段,能源保供能力和区域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2024年以来,集团公司扎实践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使命,全面落实疆煤出区战略布局,锚定月均200万吨高标
能源法草案11月4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次审议。为适应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国家建立健全能源标准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能源法草案二审稿于今年9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低碳化。2023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增长至17.9%,煤炭消费占比从2013年的67.4%降至55.3%。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过半。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40
截至目前,安顺市已累计建成电力装机规模881.85万千瓦(含储能电站),其中绿电装机占比72.01%,位居全省前列。据统计,安顺全市风能、太阳能可开发资源量装机近2000万千瓦,在全省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水能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技术可开发量约160万千瓦。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5个省份电力装机数据(截至2024年9月),包括电力总装机、火电装机、水电装机、风电装机、光伏装机、核电装机,整理如下:相关阅读:最新|25省份电力装机数据(截至2024年8月)
2024年9月,非化石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为147.8,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47.8%,同比增长11.1%;其中,新能源发电综合指数为221.1,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121.1%,同比增长31.6%。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非化石能源发电综合指数快速增长。其中:9月,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指数为181.4,“十四五”以来非化石能源
10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6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7亿千瓦,同比增长48.3%;风电装机容量约4.8亿千瓦,同比增长19.8%。1-9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61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06小时。1-9月份,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5个省份电力装机数据(截至2024年8月),包括电力总装机、火电装机、水电装机、风电装机、光伏装机、核电装机,整理如下:相关阅读:最新|25省份电力装机数据(截至2024年7月)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5个省份电力装机数据(截至2024年7月),包括电力总装机、火电装机、水电装机、风电装机、光伏装机、核电装机,整理如下:相关阅读:最新|25省份电力装机数据(截至2024年6月)
「能见」获悉,8月14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北京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成就专场。(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会上,京能集团党委副书记、职工董事、新闻发言人孟文涛介绍,目前,集团电力装机规模突破5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8月14日,北京市委宣传部举行“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京能集团党委副书记、职工董事、新闻发言人孟文涛表示,京能集团是一家以热力、电力、煤炭为主业,集健康文旅、金融服务等多业态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集团。目前,京能集团电力装机规模突破5000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26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介绍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情况。王宏志介绍,新时代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7月26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表示,中央企业创造了重要的战略价值,为国家重大部署落地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中央企业提供了全国接近100%的基础电信服务、96%的电网覆盖、67%的炼油产能、54%的电力装机、25%的煤炭产量,是维护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