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应用综合报道正文

抢占“新能源+储能”新赛道 西宁开发区打造千亿级储能产业链

2024-06-26 09:02来源:西宁开发区关键词:新能源+储能锂电产业源网荷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以来,西宁开发区借助青海丰富的资源优势,围绕“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建设,抢占“新能源+储能”新赛道,以打造千亿级的智慧储能产业链为契机,大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积极构建多能互补的储能产业体系,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全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

锂电产业为基础,着力推动延链补链。聚焦抓产业建圈强链,全面开展锂电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抓招商,初步形成了锂电池产业联盟,产业集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开发区现有动力及储能电池32.5吉瓦时、正极材料16万吨、隔膜1.5亿平方米、铜箔2万吨、壳体3500万套等产能规模。开展产、供、销、建一体化储能项目,打造光伏+储能系统融合新模式,鼓励时代新能源、弗迪电池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启动储能电池生产线,今年新引进落地浙江海得20GWh储能电池机柜、中国电建10GWh短时高频储能机柜组装生产线等项目,逐步形成了正极材料、隔膜、电芯、电池、铜箔、机柜等相对完整的锂电储能产业链。

以新型储能为方向,积极探索多元化储能发展。开发区聚焦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密切关注压缩空气储能、热储能、氢储能、重力储能等前沿技术创新,加大新型储能项目谋划力度,积极招引资源富裕、安全可靠性高、生命周期长的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化学储能,储备了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200兆瓦时框架式重力储能等项目10项,积极探索适合我省实际的储能技术路线,解决电力供需平衡和削峰填谷问题,构建多元化的储能产业体系。

以源网荷储为抓手,建设多能互补的新型电力系统。开发区围绕深耕绿电优势转化、绿电价值实现,从建设新能源产业高地和能源高地两方面出发,谋划“产源融合”的清洁能源开发模式,提出集合电源基地及绿电优先为产业服务的电源配置等发展思路,探索清洁能源基地项目与园区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路径加快实现绿电价值。以南川工业园区为试点,集中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项目,探索储能多元化发展模式,以试点促推广应用、以示范促深化发展,拟在西宁市100公里范围内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1.5吉瓦光伏电站,并配套电化学储能800兆瓦/1.6吉瓦时。拟建设330千伏输电线路直接接入至园区配电网内,创新建设模式和接入方式使绿电传输与消纳路径相对清晰,绿电溯源机制与国际相关标准体系衔接,为企业降耗减碳助力碳中和。

以产业园为基础,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整合园区资源,稳步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泰丰先行、时代新能源、弗迪电池等重大项目,重点发展前驱体材料、磷酸铁锂、新型硅基负极材料、电解液用高纯碳酸脂溶剂和六氟磷酸锂溶质、高破膜高粘结性功能隔膜等锂电池关键材料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引进布局储能系统集成及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温控系统等关键环节配套项目,打造西北储能系统集成基地,推进“光伏+储能”一体化发展,厚植新能源产业沃土,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支撑能源领域双碳目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储能查看更多>锂电产业查看更多>源网荷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