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继今年5月胜星化工退出山东炼化集团股东序列后,日前,新海石化也从股东序列中退出。至此,山东炼化集团变为由东明石化全资控股,其余7大股东均已成为“历史股东”。早在2017年成立之初,这个由多家山东核心地炼企业“抱团”成立的山东炼化集团被寄予厚望,但如今股东陆续退出,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山东炼化集团又将何去何从?
曾肩负山东省炼化行业新旧动能转换重任的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炼化集团”)近日又出现股权变动。公开信息显示,继今年5月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星化工”)退出山东炼化集团股东序列后,日前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海石化”)也从股东序列中退出。至此,山东炼化集团变为由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明石化”)全资控股,其余7大股东均已成为“历史股东”。
早在2017年成立之初,这个由多家山东核心地炼企业“抱团”成立的山东炼化集团被寄予厚望,但如今股东陆续退出,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山东炼化集团又将何去何从?
八大股东七家退出
据了解,山东炼化集团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推动全省地炼企业整合、重组转型发展,加快全省石化行业新旧动能转换。2017年9月,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方式,由东明石化等民营炼化企业以及蓝色经济区(青岛)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区投资基金”)发起设立,主要经营高端石化、化工物流、工程技术、基础炼化等产业。
资料显示,山东炼化集团首期注册资本331.9亿元,第一批股东为东明石化、蓝区投资基金、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弘化学”)、山东清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源集团”)、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清石化”)、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海石化”)、无棣鑫岳燃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岳燃化”)、胜星化工共8家企业,持股比例分别为22.63%、22.6%、13.29%、12.2%、7.8%、7.56%、7.26%、6.66%。
“经过5年左右,山东炼化将投资1000亿元,整合形成年90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实现5000亿销售收入、1000亿利税规模,多个产业发展格局清晰并初具规模,成为国际有影响、国内有贡献的产融控股的‘世界500强’企业集团。届时,山东炼化将被打造为万亿级资产规模的山东省第一大企业、强企业,形成山东省境内的国际能源市场、山东指数。”这是山东炼化集团设定的宏大目标。
事与愿违。2020年3月,山东炼化集团发生股东变更,由成立之初的8家变更为5家,其中清源集团、鲁清石化、鑫岳燃化率先退出股东之列。股权变更后,东明石化持股比例增至49.89%。2021年,蓝区投资基金、天弘化学也陆续退出,山东炼化集团股东变更为3家,由东明石化控股。随着今年胜星化工、新海石化的先后退出,山东炼化集团股东仅剩东明石化一家。
炼化行业竞争加剧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许多山东地炼企业拥有原油进口指标,山东炼化集团成立时,是想通过原油进口指标的整合集中谈判、集中采购以及集中销售,改变此前松散的合作形式,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更大的话语权。不过,虽然成立了集团公司,但地炼企业主要通过换股方式参与其中,各股东的经营模式、管理体制都没有发生变化,仍是各自为战。
中国石油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孙仁金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集团成立的初衷,是想把地炼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具有规模效益的大炼化集团,改变之前地炼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局面,但参与的各家企业可能都想先追求自己的利益,集团化模式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并没有太多的实质运作,更多只是形式上的。”
孙仁金指出,近两年来,炼化行业的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多个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加剧行业竞争;另一方面,行业监管、整治力度趋严。“整体来说,现在地炼的日子比以前难过,想要生存下去可能需要做出很大的调整。”
“山东炼化集团的变化是山东地炼行业整体性变化的一个缩影。协同能力减弱,反映了山东地炼行业缺乏有行业凝聚力、塑造力的龙头,进而影响行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近两年来,行业监管特别是税收监管的趋严,给炼化行业带来深度影响,意味着炼化行业向零售端趋进。”
规模仍是第一竞争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炼油总产能已达9.2亿吨/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炼油国,其中千万吨及以上炼厂超过30家。2023年,我国炼油能力再创新高,达到9.5亿吨/年。
按照“双碳”目标要求,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于2023年底发布的《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炼油行业10亿吨的产能“红线”。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在发布的《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中再次提及,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
在10亿吨的炼油产能“红线”严控下,一些规模较小的地炼企业将面临巨大压力,甚至将面临淘汰。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山东地炼来说,整合仍是行业要走的必由之路。现在山东全省50—60家地炼企业,小而散。浙石化一家就有6千万吨的炼油产能,山东在运企业没有一家的炼油产能超过2千万吨。要一体化设计,系统推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基本建成,行业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需要追求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孙仁金指出,可以走差异化的道路,一些特定的化工产品,比如与新能源、新材料相关的石化产品很有市场。对于一些规模不是那么大的地炼企业,走专业化的道路会更有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国家全力推进能源安全与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战略背景下,油气工业软件的核心技术自主化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战略支点。中国石油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国务院国资委战新产业“百大工程”战略指引,将油气工业软件核心技术攻关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任务
7月伊始,由青骐骥提供核心制氢装备的中石油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新增的2台1000Nm/h电解槽与2024年已长期运行的2台1000Nm/h电解槽成功构建“4对1”制氢系统,目前系统已完成调试并成功投运。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新增电解槽采用青骐骥最新研发成果,在制氢能耗、衰减率等关键性
近年来,中国石油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紧跟低碳发展行动的时代潮流,明确提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奉献能源,为客户成长增动力、为人民幸福赋新能”的价值追求,加快绿色转型步伐,积极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伴随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提速,太阳能光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国家标准验证点(第二批)名单,其中包括:国家标准验证点(石油管及装备新材料)——承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承担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水利)—
继浙江省2024年工商业平均电价降价0.01元/千瓦时后,2025年浙江省进一步加大了降价力度。(来源:电联新媒作者:赵紫原)“电价方面,通过建机制、降成本、优调度,2025年煤电年度交易价格降低至0.412元/千瓦时,较去年降低0.053分。截至5月底,全省工商业平均电价降至0.733元/千瓦时,较2024年下降0.0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ABB电气位于芬兰波尔沃的智慧建筑工厂是首批迈向净零排放和更可持续运营的工厂之一。自2021年以来,这座占地71,000平方英尺的工厂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和创新能源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排放。当地团队采取创新措施,利用环境条件创造优势。例如,ABB首个季节性地热储能系统利用改造的空气
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当天下午,全球首罐绿氨从园区顺利发车,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现场为这罐绿氨颁发全球首张ISCC可再生氨证书,这标志着全球绿色氢氨产业从此迈入商业化生产新阶段。远景董事长张雷和赤峰市市长栾天猛分别致辞,并同
7月8日,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2024年-2026年光伏支架(二级物资)集中采购(新增)中标候选人公示,新增10家入围企业,包括天津君诚管道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苏州聚晟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九鼎立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特变电工集团(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同
重卡电动化引领“换电生态圈”本刊记者曲艺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方式之一,换电模式凭借其高效、便捷、集约的优势,成为破解充电焦虑、促进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换电站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之中。近来,由重卡电动化驱动,这张“补能网”正织得愈加细密。加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截至今日,中国石油多家企业上半年生产经营成绩单相继出炉,各油气田在稳油增气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新能源业务加快发展,炼化、销售等企业相关业务加速发展,超计划完成,创同期新高,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快来一起看看吧。大庆油田大庆油田深入抓好油田发展“三件大事”,聚焦“原油要稳中
7月2日,渤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达到1235万立方米,可满足百万人口城市一个月民生用气,与此同时,渤海油田投产以来天然气总产量达520亿立方米,日产、累产双突破!年初以来,锚定上产4000万吨目标,有限天津分公司精益管理成效显著,压实原油产量基本盘,坚持油气并举、强化产能建设,打造渤西作业公司
受环渤海港口涨价情绪带动,站台及煤场拉运积极;叠加部分终端合同兑现,少量补库需求释放,部分煤矿出货较好,价格小幅上涨。本周,主产区产能加快释放,主要运煤铁路发运量进一步恢复。环渤海港口方面,部分中低卡优质煤出现紧缺,但下游对高价煤接受程度有限,煤炭价格整体上涨幅度不大。(来源:鄂
第四章nbsp;天然气行业发展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天然气供需01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8%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6月)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国际原油市场:6月,俄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以色列与伊朗互相发动空袭,紧张的地缘政治氛围主导全球原油市场,叠加沙特希望“欧佩克+”进一步大幅增产、加拿大野火减少本国原油生产、中美经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7月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上涨235元和22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