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政策、技术和需求的多重驱动下,今年固态电池市场的热度和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迎来产业化拐点、叠加以eVTOL为代表的细分领域爆发差异化应用需求,固态电池整体加速从研发迈向产业成果转化,工程化验证又推动了创新工艺、设备的研发与落地。
与此同时,车企、电池企业、材料企业、固态电池初创公司,多方势力各自活跃又不断深化合作,市场关注焦点也从全固态“何时量产”向“谁先量产”转变。
从固态电解质突破到关键材料体系搭建,从产品开发到择定细分应用场景先行验证,固态电池产业化发展的逻辑愈发清晰,竞争格局日益丰富,以固态电池为中心的“卡位战”已然开启。
1、差异化需求浮现,混合固液、全固态电池获得新催化。
追寻市场目光来看,先前海内外车企被认为是固态电池抢先布局和进度推动的主要势力,新能源汽车也由此被认为是固态电池率先批量搭载的场景。
国内混合固液电池已于今年实现装车。2023年底,蔚来汽车联合卫蓝新能源推出首款混合固液电池产品,电芯能量密度达360Wh/kg、以150kWh系统设计可支持1000km续航,成为了固态电池产业化的首个标杆案例。
今年以来,卫蓝新能源主导的混合固液电池开始出货,截至7月份的累计装车量已突破2.6GWh。8月,SES AI的100Ah混合固液锂金属电芯通过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安全测试,成为行业首个通过该标准的锂金属电芯,技术初创企业混合固液电池产品的上车进程也不断加快。
以上均意味着混合固液电池在技术、制造工艺、批量应用上的成熟度不断提升,市场认可度随之高涨。
由此出发,混合固液电池技术及产品开始向商用车、储能、无人机、eVTOL等细分场景渗透,追求通过对高安全、高充放倍率、高能量密度等差异化需求的满足来提前抢占市场。
混合固液储能示范项目频出,鹏辉能源、南都电源等储能企业入局固态,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搭载4吨级电动飞机成功试飞等,均是固态电池应用场景不断拓宽的证明。
2023年初,力神电池第二代混合固液电池产品就已规模化应用于物流无人机,飞行续航300公里;第三代混合固液电池产品,同时面向纯电动长续航乘用车、eVTOL等领域,采用软包形态,能量密度高达402Wh/kg,循环寿命1000次,计划2025年量产。
与此同时,消费电子、轻型电动车等电芯容量要求小、但性能要求高的领域,也正在推动全固态电池加速量产。
10月,屹锂科技宣布其位于江西于都的0.5GWh全固态消费电池量产线正式投产,为产业带来了全固态电池开启量产新阶段的积极信号。此前,公司成功研发并制备出2Ah及5Ah的全固态电池软包电芯,能量密度达到410Wh/kg、充放电循环寿命达到2000次以上,计划率先在消费电子领域实现商用。
2、赛道活跃,投扩产并行,主流技术路线逐步清晰。
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加速,也可以从资金、企业的持续活跃中反映出来。
今年来,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等电池企业,广汽、上汽、长安等车企纷纷公开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
其中电池企业的规划趋于谨慎,认为2027年会是全固态电池(大容量/车规级)小批量制备的节点。其中欣旺达计划在2026年建设1GWh全固态产线,实现60Ah电芯的初步量产,并将成本控制在2元/Wh以下。
部分车企则更大胆地将全固态电池的装车节点设定为2025、2026年。自研,或者与掌握研发经验与核心技术的初创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是当前车企推动固态电池落地的两种形式。市场也愈发好奇,全固态量产应用的“圣杯”将由哪一股势力最先捧得。
固态电池正是在市场喧嚣与火热竞争中不断推进,一些共识已经形成:
复合固态电解质(聚合物+无机物)成为混合固液的主流选择,今年新投产的固态电池生产项目也集中于此。
硫化物开始被头部企业集中选择,被认为是最有潜力实现全固态的技术路线,多家企业正集中攻克20Ah级别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制备的难关。
与此同时,面向固态电池领域(包含电池、电解质、硅基负极等)的投资还在不断继续,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共发生19笔融资事件,已达到了2022、2023年的全年融资规模。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如聚焦硫化物-聚合物全固态路线,产品历经四代迭代的中科深蓝汇泽,新增来自中石化等的数亿元融资;太蓝新能源于8月获得来自长安汽车等的数亿元B轮融资。
以上两起融资事件,反映出传统能源企业通过固态电池参与新能源转型的决心,同时也为固态电池技术落地提供了更为扎实的产业基础。
3、新老势力汇合,固态电池核心材料体系率先迎来产业化拐点。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逐渐明确,背后是以固态电解质为核心的材料体系在性能和工艺上的持续突破。在此过程中,传统锂电材料与“固态电池材料体系”的界限也逐渐模糊并走向融合。
固态电解质曾被认为是对锂电四大主材中电解液、隔膜的替代。但实际上,是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层同时充当了电解液与隔膜的功能;同时推动电极/电解质的界面修饰和改性研究,则是提供固态电池整体性能的关键。因此,固态电池产品的形态定义、制造工艺等,实际上迫切需要锂电产业一直以来所积累的工程化经验的支撑。
如在溶剂、锂盐中加入聚合物和引发剂等形成液态电解质,再通过光、热或电化学反应转化为固态电解质,便是目前受到行业重视的原位固化工艺。
又如固态电解质制备的主流工艺之一高温固相合成,是一个对粉体进行高温烧结的过程,类似于正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同样有干、湿法工艺路线之分,对成膜厚薄、均匀度、孔径大小、防止刺穿等关键性能上也有着与隔膜一样的要求。
此外,固态电池若想突破400Wh/kg以上能量密度,需要依托富锰正极和锂金属负极,固态电池整体进度的加快,也正在对正负极材料企业提出更为紧迫的要求。
因此,固态产业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来自天赐材料、星源材质、恩捷股份等传统电解液、隔膜企业,还有正负极企业的进展与动态。如宜宾锂宝通过制造纳米级的颗粒来增加固态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电池的充放电速度和效率;通过复合材料技术,增强电解质材料与正极材料结合等,
对于传统锂电材料企业来说,进入固态电池供应链,甚至成为电解质等关键材料供应商,将推动其在电芯BOM端价值量占比的大幅提升(较液态)。固态电池带来的是重塑产业格局的机会。
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先决条件是固态电解质及原材料的产业化,而不同技术路线并非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长期共存、互相配合。
今年,部分聚合物、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以电解液、浆料、电解质膜等形态进入出货阶段。
如蓝廷新能源依托隔膜研究和MOF材料优势,开发出高性能(半)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膜片、MOF涂覆隔膜、固态电解质涂覆隔膜、粘结剂等产品,已密集向电池企业送样复合膜,反馈对电池倍率、循环有明显改善,预计年内形成销售订单,率先在混合固液电池中批量应用。
随着性能上界面接触、离子电导率的突破、制备上低温、液相合成工艺的发展,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能也在中科固能、瑞固新材等企业的推动下,进入了开工建设的实质推进阶段。2025年将迎来多条百吨级硫化物产线的跑通,其安全、稳定、规模制备的问题有望在产线中得到解决。
同时,固态电池初创企业也不断通过产业合作来丰满羽翼。如以定位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供应商的中科固能为例,其在今年已经与高能数造、中车戚墅堰、琥崧集团、宝晟能源、徐工创投、璞泰来等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可看出哪怕仅是固态电池核心材料的量产推进,同样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配合。
4、设备研发、出货加速,固态产业生态逐渐成型。
无论混合固液还是全固态,想达到量产并降本两大目的,都离不开工艺与设备的研发创新。新型材料体系的制备工艺,对良率与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是出于更兼容硫化物电解质的考虑,还是工艺简单、无溶剂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干法工艺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但也对混合均匀度、纤维化、辊压精度、压实密度等都带来更多挑战。最终对于电解质膜的制备来说,需要的是在离子导电性、厚度和机械性能之间取得巨大平衡。
因此虽然固态电池工艺尚未定型,但工艺难题的攻克离不开锂电设备厂商基于过往制造经验提出解决思路并进行验证。
曼恩斯特全固态电池干法复合制膜一体机,具备多辊并排连轧、伺服辊缝控制、集成化设计三大特点。通过多辊并排连轧,可实现膜片的多级压延成型,进一步提高了膜片的密实度和均匀性。伺服辊缝控制技术,能够精确调节压辊辊缝间隙、压力及温度,从而确保膜片的制备过程更加稳定可靠。设备集成了放卷、复合及收卷功能于一体,能够集流体与膜片的高效复合。
清研纳科干法电极成型覆合一体机,双面同时覆合、10-20辊的多辊设计,叠加伺服液压辊缝控制,可实时检测辊缝与压力,辊缝控制精度可达1μ,切边宽度自动对齐,纠偏闭环调节,双轴自动收放卷,辊压宽度1000mm,产速度80m/min,厚度精度控制在±2μm。
华彩科技干法制备自支撑膜技术,可实现小于2% PTFE含量的石墨负极,及NCM正极配方的纤维化,并显著提升纤维化物料内部活性物质、SP及纤维拉丝包覆的均匀性;干法工艺极片张力可达0.5MPa以上,同时支持350mm幅宽的自支撑膜中试规模连续化生产。
嘉拓智能对辊/多辊干法电极辊压设备,其膜宽>1000mm,膜片张力≥4N,辊子可独立驱动,转速、压力可独立控制,并实现闭环控制辊缝、成膜厚度、压实密度。
博路威BENDCON挠度分区可控辊技术,可智能调整各个分区压力;进料测厚、出料测厚系统联控,和目标厚度一起分析,参与辊压系统智能计算,实现厚度智能闭环控制。能满足高均匀性极片辊压、宽幅电池极片辊压的要求。
不过,出于设备投入成本、技术成熟度等考虑,湿法涂布工艺也依旧存在于固态电解质层的制备中。精诚时代自主研制2.5D多层共挤、涂布解析系统,能够精确模拟涂布过程中的流体动态,以合理优化的模头设计,确保涂布的精度和一致性,有望推动固态电解质膜的批量生产。
为提高涂布质量,方恩电子推出固态电池极片保护胶带,剥离力<5g/25mm,可有效防止极片出现打皱现象;总厚度不超过30μm,黏贴后不影响辊压工艺,同时在辊压时也能够给予极片一定强度,降低了极片破损的可能性。
另有行业人士指出,固态电池工程化验证难度大,引入整线解决方案,能够更好地把控生产条件的一致性,有利于新工艺的高效验证。
先导智能全固态整线解决方案,在电芯结构缓冲件成形、无隔膜叠片、连续致密化、高压化成分容等关键技术上具备优势,叠加采用干法电极与高度集成化设计,设备制成工序相对传统工序大幅减少,最终能够实现人力需求降低20%、整体投入降低30%。
利元亨则于近期中标国内头部企业的第一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项目,该项目覆盖了固态电池生产的前段、中段和后段设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积极推动锂电、纳电、全钒液流等储能电池技术科技创新,助力多元储能电池本体商业应用,支撑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鼓励龙头企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容易量产”的半固态电池已经装车,不少企业都在大力加码。近期,福田汽车对外表示,半固态电池已经批量应用于该公司自主开发的24V启动锂电,被装配在其全平台电动轻卡上。冠盛股份也表示,该公司半固态电池量产线主要产品为电芯及系统,达产后年产量约210万支,目前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消息,内蒙古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正式量产。建亨奥能三期项目总投资35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5亿元,建设系统集成装配一体化项目,总产能300MWh,可实现产值10亿元/年;二期投资12亿元,建设陶瓷电芯及全产业链项目,形成1.5GWh规模生产能力,累计可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4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内蒙古鄂尔多斯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恩格贝镇,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约1100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7月1日,国家石墨烯联盟在上海石墨烯应用科技孵化园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全球首创石墨烯全固态电池即将大规模量产。技术优势能量密度高:与传统电池相比,石墨烯全固态电池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可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大幅提升,有望突破2000公里,为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3日,科力远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此前公司已在固态电池核心零部件领域取得阶段性成功,为推动进一步的技术成果及产业化进展,公司与中固时代、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固态电池、干法电极等相关领域开展合作。后续也将依托公司在独立储能电站、智能微网
近日,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针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W296号委员提案《关于扶持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正式作出答复。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发展对于推动吉林省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次答复聚焦产业布局、创新协同、资源整合、龙头企业培育以及开放合
随着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发布6月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竞争态势已见分晓,配套动力电池情况也随之明朗,行业格局呈现新趋势。战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H1销量近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6月及上半年销量情况:(数据来源:各家车企公开销量数据、乘联会部分数据)市场方面,得益于今年以旧换新政策
作者:贺瑞璘1张通1吴镓淳1王朝阳3邓永红1张光照1许晓雄2单位:1.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引用本文:贺瑞璘,张通,吴镓淳,等.骨架型材料与设计在高比能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758-1775.DOI:10.19799/j.cnki.209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冠盛股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披露,吉林省东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的研发合作平台,目前已有中试线产品下线并已陆续交付,公司目前半固态电池量产线还在建设中,预计2026年中达产,半固态电池量产线主要产品为电芯及系统,达产后年产量约210万支。公司固态电池的下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华丰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暂无充电宝相关零部件业务。公司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研发新型储能电池(锂金属固态电池),目前仍处于研发进程中,技术路线是以新型聚合物为主,卤化物辅助,当前已取得初步验证成果,公司将继续审慎推进。但后续成果转化与产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提出,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这对处于发展初期、普遍亏损的氢能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来源:高工氢电事实上,当前众多氢能企业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4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内蒙古鄂尔多斯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恩格贝镇,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约1100亩,
6月29日,由内蒙古电力集团电网储能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鄂尔多斯万成功200兆瓦/800兆瓦时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完成连续运行72小时3次满充放循环,取得内蒙古电力调控公司独立新型储能整套启动试运行完成批准文件,并于6月30日进入内蒙古电力现货市场,开通交易权限,正式转商运营。该项目采用195兆
近年来,江苏无锡地区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大幅提高,目前无锡电网配电自动化终端规模已超2.5万台。在高温、潮湿等环境下,这些自动化终端的后备电源易出现鼓包、漏液等问题。以往,无锡供电公司对后备电源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难以满足配网设备智能化、精细化运维的需求。2024年2月,无锡供电公司联
7月2日,2025泰国可再生能源展览会(ASlASustainableEnergyWeek)在曼谷#xB7;诗丽吉王后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亚洲领先的可持续能源平台,展会汇聚了行业领袖、政策制定者和创新企业。首航新能源携户用、工商业、地面电站全场景光储解决方案惊艳亮相,凭借光储创新技术和系统集成优势赢得了业界高
近日,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针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W296号委员提案《关于扶持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正式作出答复。固态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发展对于推动吉林省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次答复聚焦产业布局、创新协同、资源整合、龙头企业培育以及开放合
作者:贺瑞璘1张通1吴镓淳1王朝阳3邓永红1张光照1许晓雄2单位:1.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引用本文:贺瑞璘,张通,吴镓淳,等.骨架型材料与设计在高比能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758-1775.DOI:10.19799/j.cnki.2095
6月30日,巨化集团有限公司公用分公司巨化105MW210MWh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一期55MW110MWh)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项目位于浙江衢州,本次招标规模55MW/110MW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其中100MWh为常规板式液冷电池舱,10MWh为浸没式电池舱(10MWh电池舱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要求投标人自
日前,河南林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2025年6月27日拟对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0万支聚合物锂电池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这一锂电池项目正式迎来阶段性进展。公示信息显示,项目选址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产业园,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51
近日,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井研县兴元废旧锂电池分解项目”环评获批,标志着项目距离落地更进一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计划建设年综合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和镍钴锰酸锂电池产能2万吨。根据计划,项目将内设锂电池破碎生产车间、梯次利用车间、原料库房和检测区。在梯次利用车间设置1条PACK梯次利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大埔峡能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建集团青海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994.8093万元,折合单价0.85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珠海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920万元,折合单价0.848元/Wh。项目招标人为国家电
作者:贺瑞璘1张通1吴镓淳1王朝阳3邓永红1张光照1许晓雄2单位:1.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引用本文:贺瑞璘,张通,吴镓淳,等.骨架型材料与设计在高比能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758-1775.DOI:10.19799/j.cnki.2095
日前,河南林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2025年6月27日拟对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0万支聚合物锂电池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这一锂电池项目正式迎来阶段性进展。公示信息显示,项目选址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产业园,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51
作者:陈英健1吴尚1曹元成2杜宝帅3王振兴1欧阳钟文1汤舜2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引用本文:陈英健,吴尚,曹元成,等.磁场分选在废旧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918-1927.DOI:10.19799/j.cnki.209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6月30日,硅宝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硅碳负极材料主要用于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制备,可以应用于液态、半固态和固态电池。公司将积极拓展市场,加大销售,满足客户及市场需求。
作者:唐从庆蔡京升单位:常熟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引用本文:唐从庆,蔡京升.补钠技术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884-1899.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069本文亮点:1.本文系统归纳了近年来钠离子电池领域补钠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正极、负极及电解液三个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修文县首融独立储能电站及虚拟电厂项目、贵安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建设项目等共3199个。详情如下: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共3199个)一、四化项目(2438个)(一)新型工业化(1429
受供需突变、债务高企、技术竞争力不足、供应链脆弱、地缘政治加剧贸易与投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冲击,锂电产业链公司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行业分化加剧,洗牌步入深水区,一场关乎存续与出局的战役已经打响。“红海”搏杀从高歌猛进到销声匿迹2025年全球电池行业破产、退市事件频发。在国际市场
作者:莫子鸣1饶宗昕1杨建飞1杨孟昊2蔡黎明1单位:1.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引用本文:莫子鸣,饶宗昕,杨建飞,等.锂离子电池过充热失控气热模型构建及关键参数影响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784-1796.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5.0262本文亮点:(1)构建了
回首储能行业刚被抽离政策拐杖之初,整个市场不乏犹疑、焦虑的声音。一方面,以低质产品进行低价竞争得以存活的储能企业陆续黯然离场;另一方面,储能在趋向市场化后更加聚焦价值重构,储能企业也在兼顾安全、效率与成本中愈发“求真”,迸发活力。价值导向下,直面储能安全2024年工信部发布的强制性国
“电池行业正突破单一化学体系束缚,进入真正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多核时代。”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在今年4月的公开演讲中曾阐述上述观点。他强调,多核时代是宁德时代的新阶段,无论是追求极致性能,还是强调性价比,多核技术都能让定制化成为现实,消费者无需在续航、寿命、安全、快充等维度进行妥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