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9月20日,2024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在京开幕。论坛以“‘碳’寻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为低碳转型建言献策。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作者:曲艺)
实现碳中和,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义务,也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机遇之下,挑战重重。怎样应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表示,制约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成本问题将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逐步得到解决。
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原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黄晶指出,科技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应对气候变化必须紧紧依靠科学技术。
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认为,新时代的中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正朝着技术高端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务期必成,同时还可以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争做耐心资本、坚持长期投入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共识,绿色低碳发展业已成为时代潮流。“全球150多个国家已提出碳中和目标,覆盖全球94%的GDP、86%的人口和91%的碳排放量。”中国石化副总经理万涛列举道。
面对全球趋势,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任务紧迫。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加快低碳转型步伐,将绿色低碳战略作为竞争制高点。
万涛介绍,具体来看,国际石油公司的绿色转型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通过调整组织架构、业务划分等方法重塑绿色低碳战略理念;二是优化业务资产配置组合,一方面加快高碳非核心资产的剥离,另一方面,大幅度提升天然气资源的资产配置;三是布局多元能源供应体系,例如,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被称作21世纪的终极能源,成为当前石油石化行业布局的重点;四是攻坚绿色低碳技术,近年来绿色低碳技术更新迭代速度明显加快,成为石油石化行业竞争的新方向。
国内的石油企业也在持续发力。
“美丽中国因‘绿’而兴,各行各业点‘绿’成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越发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马永生表示,作为中央能源化工企业,近年来,中国石化把“双碳”工作摆在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谋划推动,大力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全方位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牵头建设央企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引领国内“无废集团”建设。连续13年获得“中国低碳榜样”称号,成为获得该奖项次数最多的能源化工央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另据万涛介绍,地热、风能、光伏等新能源也成为中国石化重点发展领域。2023年,中国石化外购绿电34亿千瓦时,成为我国绿电交易消费量最大的央企。
2018年,中国石化启动国内规模最大全产业链绿色企业创建行动——绿色企业行动计划。截至2023年底,全系统113家企业完成绿色企业创建,63家单位被评为A级绿色企业,实施项目497个,节能86万吨标准煤,相当于种植2353万棵树,第一阶段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同步开启第二阶段计划,力争打造600个碳中和示范引领项目,以美丽石化建设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马永生指出,在绿色低碳战略的不断推进中,中国石化对“绿色低碳是世界潮流,顺之者昌”这一重要论述领悟得更加深刻,实践得更加主动。“绿色低碳产业是未来30年最大的长坡赛道,敢于引领才能占据发展先机;绿色低碳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勇于攻关才能打开广阔天地;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乐于合作才能共创美好明天。”
“中国石化将继续当好产业示范者,争做耐心资本、坚持长期投入,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大发展大突破。”马永生强调。
作为国内顶尖学府,清华大学正在这条赛道上蓄力奔跑。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表示,“绿色”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理应在服务“双碳”战略过程中承担更多责任和发挥更大作用。清华大学坚持加强学科建设,围绕“绿色”“双碳”优化学科布局,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瞄准国家需求,培养一批具备跨学科创新能力、善于解决碳中和等复杂系统问题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动全球合作,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推动绿色校园建设,努力在碳中和进程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科技发展需与政策、市场相结合
黄晶表示,碳中和问题源于气候变化的挑战,尽管二氧化碳本身并非有害物质,但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过量排放对全球气候产生了严重影响,这已是当前科学界的共识。
谈及应对策略,黄晶指出,中国承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双碳”目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机遇与挑战的关系,以及技术、政策与市场的关系。
在黄晶看来,科技的作用是“变不可能为可能”,但是科技发展需要与政策、市场相结合,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光伏产业是这一结合的典型代表,通过技术、政策与市场的联动,推动了行业快速发展,三者之间的结合越好、交集越大,科技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概率就越大。”他强调。
这种“联动”,也体现在中国石化的实践中。
为响应政策要求、满足市场需求,中国石化通过原创性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绿色低碳技术成果。马永生介绍,中国石化自主研制的国内最大功率电动压裂装置加速了页岩油的开发进程,生物航煤首次成功用于国产大飞机的试飞,海南的最深地热科学探井项目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马永生表示,中国石化将继续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核心技术的攻关,加快推动产业化应用,提升新型绿色生产力。
在炼化产业升级方面,中国石化通过区域企业整合等措施,提升产业集中度,逐步形成世界级炼化基地。此外,推动油品转化、特种油品和特色产品业务发展,加快打造新增长点。
下一步的方向在哪儿?亚太化工联盟主席、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予以释疑。
“碳中和对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在炼化行业,推动绿色与低碳发展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方向晨指出,对于炼化企业而言,碳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手段。炼化企业必须从源头减排,并通过碳资产管理助力低碳发展。炼化行业涉及复杂的生产流程,因此,分析每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是必要的。他还提到,炼化企业未来将面临从生产燃料和化工产品向生产能源和材料产品的转型,这要求企业在主流程上向短流程、深加工、高效耦合方向发展。
在炼化行业的未来技术趋势中,方向晨十分看好羧基化利用。他认为,从经济和能量效率角度看,羧基化利用具有极高的前景和经济性。
“炼化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要依托科技创新和流程优化,以更高效、更低碳的方式实现绿色转型。”方向晨认为,未来,颠覆性的炼化核心技术,如分子炼油技术、微反应器等将成为推动行业高效转型的重要动力。
方向晨呼吁行业各方加快技术探索和应用,以应对全球能源转型和市场变化的挑战。通过这一系列技术创新,炼化行业将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布局氢能是重要的战略选择
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石化还通过绿氢与炼化工程的耦合推进工艺流程再造,推动炼化产业的绿色转型。
10月10日,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十项成果发布,这是中国石化首次集中发布公司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重大实践成果。其中包括“‘氢’启未来库车项目展开绿色能源新画卷”一项。
氢能的开发与利用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中国石化积极打造第一氢能公司,建成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绿氢示范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项目年生产绿氢2万吨,创新形成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开创了我国炼化领域耦合绿氢实现低碳发展的新路径。目前,中国石化是全国最大的氢气生产企业、产能达445万吨/年,建成11个遍布全国的供氢中心、136座加氢站,成为全世界拥有最大加氢站网络的企业。
除了石油企业,氢能也为不少煤炭企业和新能源企业所青睐。
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美锦氢能科技董事长姚锦丽指出,作为全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生产企业之一,美锦能源自2017年始,以传统能源产业与氢能产业双轮驱动,布局“煤—焦—气—化—氢”一体化完整产业链,推动氢能产业绿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姚锦丽表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频发,这对人类生存环境及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采取气候行动刻不容缓。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氢能作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仅可以与传统电力、交通、工业、建筑等行业耦合发展,也是实现能源与电力自由化的重要抓手。
姚锦丽称,在近8年的摸索中,美锦氢能探索了“研发—生产制造—商业化应用”的“氢能源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链。上游搭建“制—储—运—加—用”产业链,中游搭建“气体扩散层—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制造”的核心装备产业链,下游推进京津冀、环渤海、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能源金三角、中部地区、云贵川七大区域发展战略。
“未来氢燃料电池每千瓦成本有望降低至750—1000元,氢能商业化的前景可期。”姚锦丽预测。
对于氢能潜力的挖掘,明阳集团将目光投向了海洋。
张传卫表示,国内的新能源经过行业变革以及市场竞争的洗礼,风电、太阳能、储能、氢能以及新能源汽车等相关装备制造业领域已经为中国构建了新的名片。
张传卫认为,解决碳达峰和绿色转型的关键在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其中的关键是解决风资源效率问题。而想要提高效率,必须解决抗台风问题和大机型的问题,这关乎系统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不仅关注风电的发电能力,明阳集团更致力于实现能源和经济的融合,其海上风电平台上直接制氢的技术已在3年前开始应用。通过海水制氢,明阳集团逐步建立起庞大的制氢体系。其目标是将产业生态化,推动能源岛的建设,实现电氢融合与经济发展共赢。
在海南,明阳集团启动打造100万吨级电氢氨醇示范项目,这是全球首个利用海上风电实现海水制氢的项目。此外,广东阳江和湛江海域也在积极实施绿氢和绿电的应用,为重载产业提供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据悉,明阳集团将立足装备能力打造氢能业务群,形成建设制氢、加氢和氢燃机等氢能领域高端装备品牌,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电氢融合”一体化氢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CCUS是实现碳中和的托底技术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实现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开发的新兴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指出,随着气候变化应对和碳中和进程的推进,CCUS技术体系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从早期主要用于驱油封存发展到现在更注重咸水层地质封存和化学利用,尤其是近年来,依托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如绿电、绿氢,CCUS正在快速向火电、炼化、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拓展。
建成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亦是中国石化高质量发展十项成果之一。记者了解到,中国石化创新建成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并配套建成我国首条百千米级高压常温密相二氧化碳输送管道。作为我国最大的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项目年增油达到20万吨以上,多项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探索出一条降碳与封碳并重的新路径。
在李阳看来,CCUS已成为新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减少化石能源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来支撑国家能源安全。“我国在二氧化碳驱油封存和咸水层封存方面已经取得了全流程技术的突破,未来还将推进千万吨级示范项目。”
CCUS技术在规模化应用上还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在碳捕集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尽管我国的碳捕集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依然面临能耗高、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为此,李阳呼吁加强CCUS技术的创新和工程优化,通过科学研究、先进装备研发和工艺改进,推动规模化应用。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罗良才指出,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基本共识,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减排难度大、时间窗口紧,CCUS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和托底技术。同时,CCUS也是在极限条件下提高油气采收率、保障国家油气供应安全的战略性技术,要将CCUS发展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布局中考虑。
罗良才介绍,中国石油近年来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制定了到2025年、2035年、2050年的“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转型路径,力争到2050年实现新能源新业务产能达到半壁江山。提及中国石油在CCUS产业的战略布局,罗良才表示,中国石油在CCUS方面的技术创新和专利成果显著,尤其在2022年,中国石油CCUS专利申请量已超过国际五大石油公司的总和。
在CCUS技术的探索应用上,中国石油依托强大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优势,推动CCUS全产业链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升行业影响力。
启动实施“四大六小”CCUS-EOR方案,推进鄂尔多斯盆地千万吨级CCUS产业建设,吉林油田建成国内首个全产业链、全流程CCUS-EOR示范项目……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石油CCUS产业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
对于接下来的发展,罗良才建议,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和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CCUS技术的市场化水平。
李阳也强调,CCUS技术的发展不能仅靠某一个企业或机构的力量,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来推动行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包括技术链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政策法规的完善。他介绍,正在试运行的“国际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致力于促进全球CCUS技术的创新与合作,推动产业发展,并为全球气候与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合”力赋能绿色经济与“双碳”目标
合作,不止于CCUS领域。马永生指出,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合作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中国石化不断深化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多方合作,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石化积极推动碳中和国际合作,成功承办了“世界地热大会”,携手各方推动全球地热开发迈入新时代。此外,中国石化还与中国石油、国家管网共同成立了能源化工产业链碳足迹联盟。
“未来,中国石化也将继续坚持与多方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共同‘碳’寻新质生产力。”马永生强调。
李路明也表示,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将把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和各界合作,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9月20日上午,“碳中和生态伙伴”公益研学计划正式开班。该研学计划是中国石化与清华大学共同探索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路径,旨在搭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平台,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碳中和事业。
中国石化党组副书记钟韧介绍,本次开班的研学计划将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战能力的碳中和领域领军人才,为我国碳中和政策制定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碳中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还有一种“合”作,指向数字化技术的加持。
“在全球碳中和的趋势下,数字化技术,尤其是区块链,正在为实现‘双碳’目标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趣链科技创始人兼CEO李伟指出。
记者注意到,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便将区块链技术列为战略性前沿技术。2020年4月,区块链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纳入“新基建”范畴,与人工智能、5G等技术并列。
在二氧化碳排放监测计量核查方面,国家明确肯定了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重要性。2022年6月,科技部等九部门发布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的数字监测、报告、核查流程,支撑监测数据质量不断提升”。
在李伟看来,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为理解区块链的价值奠定了基础。互联网解决了信息的高效传递问题,而区块链则引入了可信数据的传递和管理。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等技术的崛起,数字世界中的真实性问题变得愈发严峻,数据的可信度愈加受到挑战。区块链技术通过其去中心化的特点,为数据资产交易、数据的可信存储和验证提供了保障。
李伟认为,碳排放数据可以视作一种关键的“数据资产”。区块链技术能够确保碳减排过程中的数据真实可信,从而增强碳资产的价值,推动碳交易的广泛应用。“在浙江,区块链技术已经应用于政府的碳管理、企业碳减排以及个人碳普惠行动等方面。”他举例称。
区块链不仅在碳管理上展现了潜力,还为分布式能源交易提供了技术支撑。李伟强调,随着新能源的发展,能源系统正逐步从中心化向去中心化转型,微电网和虚拟电厂等新模式应运而生,区块链技术恰好能够解决分布式能源管理中的信任和交易问题,确保能源的高效调度与管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企业如何在能源革命的大征程中,为新能源保驾护航和完成“扶上马,送一程”的光荣特殊使命,需要自我革命和与时俱进的勇气,始终找准自身定位和做好自身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建设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快速演进条件下,传统煤电的属性已经发生显著变化,煤电企业应加快向“煤电#x
《2025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未来,要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上加倍努力:控总量,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减存量,加快建设一批零碳园区;优增量,尽快实现制造企业100%使用清洁和绿色电力。
1月8日,国网蒙东电力公司召开“合力共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自治区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与内蒙古自治区有关厅局和发电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凝聚合力和共识,共谋、共商、共建、共享新型电力系统,营造“网源协同、源网荷互动、共谋发展、合作共赢”的和谐环境,全力服务内蒙古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
2024年12月15日,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召开。其中明确,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的新型能源体系。随后,广东、贵州、安徽、云南等省连续召开2025年省级能源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能源工作,分析形势、谋划发展,并部署20
1月9日,全省能源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24年能源工作,研究部署2025
1月8日,2025年全省能源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总结2024年全
深入贯彻实施能源法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山西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翔《能源法》是我国能源领域首部综合性大法,在能源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统领性地位。能源法的出台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能源领域的生动实践,也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法治化成果,对于丰富我国能源治理元素,应对
全面贯彻落实能源法以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大省挑大梁江苏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戚玉松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关于西北地区煤电转型的分析与研究黄少中1nbsp;汤泰1nbsp;孙沛2nbsp;张葵叶1nbsp;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nbsp;2.西北电力设计院)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世界能源结构已经进入油气为主的发展阶段,我国受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惯性等因素影响,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1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出席“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表示,2024年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底色更加鲜明;2025年将以“双碳”工作为引领,继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绿色低碳
国家能源集团一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集团重要讲话精神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实施“一个目标、三个作用、六个担当”发展战略和“四保一大”发
日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023年度薪酬情况披露。
科思创终于点头了。(来源:石油Linknbsp;文|洞石)从每股50多欧元谈到最后每股62欧元。缠缠绵绵一年多,石油巨头没有放弃,科思创也终于点头了。一锤敲下,千亿成交。01终于一锤定音你来我往谈判了一年多的化工界并购大案,终于迎来了大结局。10月1日,科思创股份公司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Gr
历冬至夏,百湖之城奏响了化工业务专业化重组的进行曲。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党组的部署安排,2023年11月底,大庆炼化与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简称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化重组,并顺利完成管理权移交,成为中国石油未上市托管业务改革以来首家进行专业化重组的单位。重组后,大庆油田化工业务由油气和新
2024年5月7日,bp公司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标志着西方五大石油巨头的第一季度业绩都已公布。总体来看,2024年一季度,五大石油巨头总净利润为292.54亿美元。与去年一季度总净利润393亿美元相比,同比下降25.6%。埃克森美孚、壳牌、雪佛龙、道达尔能源、bp分别实现82亿美元、77.3亿美元、54
2023年,石油巨头仍然很赚钱。日前,沙特阿美及五大国际石油巨头接连发布了2023年财报。据统计,沙特阿美、英国石油公司(bp)、埃克森美孚、壳牌、道达尔能源以及雪佛龙,2023年合计实现净利润2439.19亿美元(合人民币17535.5亿元)。虽然不及2022年历史最高业绩,但也是历史上的高利润。01历史上的高
继壳牌之后,埃克森美孚也要裁员了。01埃克森美孚:Denbury裁员3月7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宣布消息,美国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要裁员111人。据了解,埃克森美孚本次裁员主要针对旗下Denbury公司。Denbury是一家专注于碳捕集、利用和储存(CCS)解决方案和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独立能源公司,每年捕获并注入的工
日前,国内外各大油服公司相继公布了2023年全年的财报及业绩预告。整体来看,大部分油服公司在过去一年整体经营向好,业绩可谓是“爆棚”。(来源:石油Link作者:洞石)01油服巨头:一个字“赚”近日,三大国际油服公司发布了2023年全年的财报。与2022年相比,净利润均大幅增长。其中,斯伦贝谢可归属
能源转型的路上,石油巨头们脚踩油门加速中。近年来,有些新能源项目很亮眼。(来源:微信公众号“石油Link”作者:石油Link)欧洲最大可再生氢能工厂、内蒙古大型“风光气储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全球最大一笔可再生燃料企业的收购、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浮式海上风电项目之一……而这些项目背后的“大佬
3月27日,全球第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正式对外宣布,已签署最终协议,拟以246亿人民币(约折合3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10%的股权,全面扩大在华业务!最近这几天,沙特阿美已接连与中国多家石油石化企业联手官宣重磅合作。伴随着中沙之间新一轮顶级合作项目大幕拉开,一系列新机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3日和顺石油(长沙)有限公司成立,法人秦洁,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和顺石油100%控股。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充电桩销售;电池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储能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光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近日发布署名文章指出,不折不扣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重点工作,提及: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抓好节能降碳十大行动,强化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
1月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工信部发布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指出,推进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推动实现“瓦特”产业向“比特”产业转化,强化枢纽节点与非枢纽节点的协同联动,支持绿电资源丰富的非枢纽节点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加强大型风光基地和算力枢纽节点协同联动,把绿色电
福建省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12月31日发布《漳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漳建设〔2024〕6号),详情如下:漳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
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12月31日印发《梧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等二十条措施,推动切实做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详情如下:梧州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根据《住房和城乡
浙江省桐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2月27日印发《桐乡市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桐建〔2024〕125号),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建筑领域碳达峰行动重点围绕标准提升、绿色建造、可再生能源应用、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绿色低碳乡村、绿色低碳生活六大领域,开展建筑领域碳达峰六大行动,制定22项具体任务。
北极星储能网讯:12月30日,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北京市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氢能、储能、能源互联与供需互动、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负碳与碳转化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推进机动车“油换电”,持续推进公交车、巡游出租
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北京市财政局12月30日于印发《北京市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京财资环〔2024〕1779号),制定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引导作用等措施,重点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
12月24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4年版)”,全省共有108项技术、装备、产品入选。关于公布湖南省工业领域鼓励发展的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4年版)的通知湘工信节能〔2024〕481号各市州工信局,有关企业:为加快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印发《天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强化节能降碳目标引领,实施八大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天河区目标为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5.5%,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全文如下: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天河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穗天府〔2024〕8号
近日,西城区二龙路机关办公区获得北京绿色交易所碳中和证书,成为全市首个实现碳中和的政府机关办公区,标志着西城区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碳”路先锋,深谋远“绿”。走
龙岩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龙岩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龙岩市生态环境局12月24日印发《龙岩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龙工信〔2024〕69号),目标“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合布局进一步优化,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努力达峰削峰,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