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全年12期新车公告数据显示,动力电池配套车型数量显著增加,与此同时,供应链集中化趋势更加明显,电池配套与重要车型“双向选择”的意义进一步凸显。
其一,配套车型总量大幅增加,动力电池市场扩容不断。
2024年累计发布379-390批次公告,共涉及新能源乘用车929款,比2023年增加145款,显示出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
然而,参与配套的电池企业数量由去年28家减少至25家,卫蓝、力神等企业未能延续在乘用车领域的合作。
市场集中度继续攀升,2024年配套CR5达到79.9%,1-11月装机CR5更高达84.2%。
其中,宁德时代以46家车企、386款车型的配套量展现了强大的市场覆盖能力,较2023年增加90款车型,其中单独配套车型达到381款。
国轩高科与25家车企开展合作,配套车型达95款,凭借广泛的合作网络,在整车厂关系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中创新航配套车型数量增至108款,较2023年增加27款,并与15家车企保持稳定合作,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11.6%。
弗迪电池则在外供领域持续发力,配套车企数量达到13家,整体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至12%以上。
同时,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和蜂巢能源为超过10家车企提供动力电池配套,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
欣旺达与正力新能也通过车型配套数量的增长,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
其二,车企供应链选择更趋集中。
车企在动力电池供应链上的选择逐渐趋向明确化与集中化。今年宁德时代与其他企业共同配套的车型从2023年的20款减少至5款。
此外,车企自研电池企业崛起,包括弗迪,蜂巢,极电、安驰、耀宁(吉利系),因湃、巨湾技研(广汽系),得壹新能源(奇瑞系)等在内,共配套179款,同比增加19款,所占份额19.2%。
1-11月装机数据中,极电、耀宁、安驰、红象(三一重工所属)、因湃均挤入前15,合计装机9.98GWh,市场份额2.9%。
吉利耀宁和极电表现突出,合计装机量6.9GWh,已超越LG新能源在国内市场的同期装机水平,显示出车企自研电池体系的快速增长潜力。
其三,电池配套“押宝”热门车型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车型销量直接影响电池企业装机量,配套选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LG新能源通过集中绑定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实现单款车型超2GWh装机量的高效配套;吉利耀宁、弗迪电池等品牌也通过高销量车型绑定,实现超过0.5GWh的单车型装机效率。
若按照单产线产能2GWh计算,电池企业实现满产需配套4-8款车型。此外,随着市场需求的波动,今年一些热门新车呈现出从多元化供应模式转向与成熟产线企业深化合作的趋势,以保障供给稳定与成本优势。
这也意味着,推动电池产品标准化与产线效率提升将成为关键方向。
已有电池企业计划在2025年推动与车企达成标准化产品的共识,配合超级产线(单条产线产能达5GWh)应用,以更高效满足市场需求。
整体来看,2024年动力电池行业在车型扩容与市场集中化双重驱动下持续发展,但竞争格局日趋严峻。
未来,随着标准化、效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整车厂自研电池体系的崛起,行业将进入新一轮技术创新与市场博弈的关键时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鹏辉能源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61亿元,同比增长1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亿元。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68.68亿元,同比增长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88亿元,同比下降5.82%。报告显示,公司主营锂离子电池、
4月23日,宁德时代在2025上海车展举办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发布仪式。现场,宁德时代与一汽、长安、北汽、奇瑞、广汽五大车企共同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其中,一汽红旗推出首款巧克力B+级换电轿车EH7;长安汽车推出十万内通勤轿车启源A05、中大型数智轿车启源A07和深蓝SL03运动轿跑;北汽极狐推出高品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开幕。本次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企业参展,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超过100款首发新车亮相,规模创历史之最。自1985年以来,每一届上海车展,新车都是最大看点。这当中,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广汽
2025年4月21日至23日,第26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万容科技,深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20年,受邀携城乡废弃物资源循环低碳体系“三岛”模式精彩亮相。凭借技术创新和产业实践的卓越表现,万容科技荣登环保科技TOP100企业榜单,并通过主题演讲和战略合作签约,引发行业高度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此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3月国内动力电池数据中,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6.6GWh,环比增长62.3%,同比增长61.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0GWh,占总装车量17.7%,环比增长55.2%,同比下降11.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6.6GWh,占总装车量82.3%,环比增长63.9%,同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吉利控股集团淦家阅宣布将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正式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据悉,吉利汽车早已开始布局电池上下游产业。2018年,吉利和宁德时代宣布成立合资公司,2019年,吉利又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2025年个人消费者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车,并在省内购买燃油或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按发票金额分四档给予3000元、7000元、11000、13000元或4000元、8000元、12000元、15000元不同额度的补贴。个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1日,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实施细则》中规定,2025年度补贴标准为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每辆车补贴11.8万元;更换动力电池,每辆车补贴4.2万元。本细则所称的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是指注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韩国LG新能源4月21日表示,公司已正式退出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价值142万亿印尼盾(84.5亿美元)的动力电池制造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条完整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2020年末,LG新能源(LGES)与印尼政府就所谓的“印尼大项目套餐”签署了一项协议,该项目涵盖了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丰田汽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丰田汽车将在上海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以及丰田先进动力电池生产能力。按照协议约定,双方还将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合作、智能驾驶、氢能、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再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中伟股份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股份(H股)发行并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据公告显示,本次H股上市,募集到的资金将用作韩国生产基地第一期项目,以扩大镍系材料产能,预计镍系pCAM年产能为36000公吨。还将用作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及镍系材料、钴系材料、磷
4月23日,宁德时代在2025上海车展举办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发布仪式。现场,宁德时代与一汽、长安、北汽、奇瑞、广汽五大车企共同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其中,一汽红旗推出首款巧克力B+级换电轿车EH7;长安汽车推出十万内通勤轿车启源A05、中大型数智轿车启源A07和深蓝SL03运动轿跑;北汽极狐推出高品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开幕。本次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企业参展,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超过100款首发新车亮相,规模创历史之最。自1985年以来,每一届上海车展,新车都是最大看点。这当中,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广汽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着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切实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三组数字,可见证能源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迸发涌现。超1/2——2025年2月,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
北极星储能网从企查查APP获悉,近日,华能(曲靖)储能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姚元,注册资本8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电气设备修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工程管理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
在全球新能源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氢能源以其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特性,逐渐成为重塑未来出行格局的关键力量。今年2月,京东物流对外招标结果正式出炉,氢动科技湖北氢动凭借在氢能源车辆领域的技术实力与运营经验,再度与京东携手,中标氢能源车辆订单,成为京东物流新标段最大的承运商,标志着氢能
近日,湖南省湘乡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湖南裕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决定公示。从公示信息来看,湖南裕能拟投资15000万元,在现有厂区预留的二期用地范围内建设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回收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为年拆解回收2万吨废旧锂电
4月22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度财报,这也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差”成绩单。季度总营收193.35亿元、同比下降9%,而净利润则仅有4.2亿元、同比下降七成,这也是近五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还不及2021年一季度的水平,与此同时运营利润率也降至2.1%的历史最低。而且特斯拉还在本次财报中披露,因采用了新的加
当ChatGPT的对话刷新速度越来越快,当自动驾驶汽车在街头穿梭,当元宇宙世界构建起数字文明,很少有人意识到——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正在悄然改写能源版图。根据BloombergNEF最新发布的《2025新能源展望》,人工智能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人类能源命运:2024年可能成为全球碳排放的峰值拐点,但数据
2025年12月,将迎来《巴黎气候协定》达成10周年。为此,中国和法国政府于2025年3月27日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坚定支持《巴黎协定》及其温控目标,即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x2103;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x2103;之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
4月23日,宁德时代于第2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举办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发布仪式,并与广汽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仪式现场,宁德时代与一汽、长安、北汽、奇瑞、广汽五大车企共同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一汽红旗运营委员会副总裁柳长庆、长安汽车副总裁张法涛、北汽董事长张建勇、奇瑞汽车i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此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3月国内动力电池数据中,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6.6GWh,环比增长62.3%,同比增长61.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0GWh,占总装车量17.7%,环比增长55.2%,同比下降11.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6.6GWh,占总装车量82.3%,环比增长63.9%,同比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3日,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储能系统集中采购入围候选人公示。此前的招标公告显示,本项目共分为一个标段,预估采购总容量600MW/1200MWh,入围有效期为框架合同签署之日起12个月。本次公布的入围候选人分别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瑞浦兰钧能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6.25MWh集装箱系统在电芯配置选择上开始“站队”。下一代大容量储能电芯的“混战”,局势已渐渐清晰。今年的主流还会是314Ah电芯,但储能电芯向大发展是确定性趋势,目前各大电芯厂已发布的314Ah以上容量的储能电芯规格多达20余款,但究竟哪种规格能成为继314Ah电芯之后的第三代主流电芯?既要从系统的
储能电池正在经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阵痛阶段。314Ah储能电芯在2023年一炮打响,结束了300Ah、310Ah、320Ah、345Ah等不同容量储能电芯的混战状态,成为280Ah之后行业公认的第二代储能电芯。从市场反馈来看,314Ah在2024年的出货量渗透率达到40%。GGII预测,2025年314Ah电芯的渗透率将超过70%。值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于4月12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作为储能主动安全的领创者,北京西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多维度创新成果亮相展会,以技术实力与行业洞察,为储能安全与行业发展注入新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储能电站安全事故频发,给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保障储能产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1年12月28日下达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发〔2021〕37号),计划代号(20214450-Q-339)正式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