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以长三角为主体的华东电网用电量占全国24%,负荷密度高,尤其是环太湖城市群,负荷密度远超珠三角和东京湾。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华东区域最高用电负荷六创历史新高,达到4.21亿千瓦,同比增长12.4%,创下近十年最大增幅。区域能源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安全保供、绿色低碳转型面临挑战,亟需建设以坚强同步电网为载体的区域电力市场。
华东能源监管局牵头组建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一体化合作机制,秉承共商共建、先立后破的原则,规划了以省市间电力互济为核心的市场建设路径。2024年7月1日,长三角电力市场暨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正式启动,按照“电力互济、错峰互补、容量互备、供需互动”的总体思路,创新建立和完善省市间富余发电资源互济、备用和调峰辅助服务互济、富余新能源消纳互济、富余需求侧可调节资源互济、绿色电力互济、抽蓄电力互济6个交易品种,为长三角各省市协同做好电力保供稳价、新能源发展消纳提供了协作平台,构建起长三角电力省间互济交易的“新格局”。
长三角电力市场功能定位
一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服务区域内各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双碳目标、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目标的指导下,长三角电力市场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服务区域内各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内电力生产要素高效流动、充分配置,与多能源品种有序衔接,强化省间的统筹协调,促进区域内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区域协同的方式更好地服务区域内各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长三角区域具有经济发展水平协同程度高、市场经济意识强等区域性优势,通过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推动更高水平的区域协同发展,能够为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体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探索和有益实践。
二是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高效平台。在双碳战略目标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引领下,我国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但存在省内新能源装机与负荷增长不匹配导致清洁能源难以消纳等问题。长三角电力市场能够发挥区域电网大型“蓄水池”作用,实现省市间协同互济,促进新能源跨省跨区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扩大新能源消纳范围,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以区域协同的方式提高绿电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促进源、荷、储等调峰调节资源的优化利用,助力构建有更强清洁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
三是多层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完善长三角电力市场是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区域市场是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电力市场是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力资源配置、符合电力系统分区平衡物理规律的市场,服务于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通过不断迭代完善,为其他区域市场建设提供可复制的经验,不仅符合电力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更有利于降低改革风险、提升改革效率。同时,长三角电力市场作为区域层面市场,能够统筹考虑更大范围经营主体的诉求,更好地凝聚各方共识,从经营主体需求强烈处切入,应对省级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与挑战,着力化解矛盾,助力完善和创新市场体制机制;区域市场与全国、省内市场有序衔接、相互兼容、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是多层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运行成效
长三角电力市场启动运行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以来,初步形成全周期覆盖、多元主体融合、各层级有序衔接的电力互济一体化平台,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清洁能源大范围消纳。
富余发电资源互济交易。富余发电资源省间互济主要通过跨省中长期交易实现。早在2010年,华东地区便建立了跨省电力中长期交易机制。2020年《华东区域跨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发布后,华东区域跨省电力中长期交易逐步实现了年、月、周交易定期开市,月内多日交易按需组织的常态化运营机制。针对区域内省市电力供需普遍紧张的局面,建立跨省中长期可中断交易机制。省市间富余发电资源互济通过持续完善多月/月度可中断交易,建立以周为时间维度,按时段高频连续交易的互济机制。2024年完成交易电量1667亿千瓦时,其中迎峰度夏期间,通过市场化手段组织华东区域富余发电资源互济电力870万千瓦。
常态化跨省绿电互济交易。长三角省市间绿电资源分布不均,安徽风光等绿电资源发展迅速,在午间光伏大发时段已面临弃电压力,而上海等省市则绿电需求旺盛,但资源相对匮乏,存在较强的绿色电力省间互济需求。长三角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正式启动后,7月份以来,实现月度跨省绿电集中交易连续运营,充分利用安徽光伏大发时段绿电富余能力,满足上海午峰绿色用电需求,迎峰度夏期间午峰时段,安徽送上海绿电交易最大电力达50万千瓦,既促进了安徽午间新能源消纳和晚峰保供,又满足了上海企业绿电需求。2024年完成跨省绿色电力互济交易电量1.51亿千瓦时。
备用和调峰辅助服务互济。备用和调峰辅助服务省间互济交易分别解决省市电网正负备用不足的问题。当省市电网正备用或负备用不足时,可提出跨省备用和调峰互济交易需求,备用和调峰资源富余省市的发电企业响应需求,完成辅助服务资源互济交易。华东备用辅助服务市场为正备用市场,日前、日内开展。买方为备用容量不足的省市电网、卖方为备用容量富足省的发电企业。买卖双方报量报价、按边际电价出清。华东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是负备用市场,日前和日内开展。买方为调峰资源不足的省市电网,卖方为调峰资源富余省的发电企业,按边际电价出清。2024年,备用辅助服务市场(含日内)共启动452次,最大支援电力736万千瓦;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共启动180次,最大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1066万千瓦,促进提升全网新能源消纳13.94亿千瓦时。
富余新能源互济交易。富余新能源互济交易品种设置的主旨在于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避免弃风弃光。富余新能源互济交易是由存在弃风弃光可能的省级电网调度机构提出富余新能源跨省消纳需求,具备消纳能力的区域内其他省市的可调节负荷、储能和电网代购等市场主体响应需求。2024年以来,华东电网新能源出力屡创新高,最大出力10812万千瓦;部分省份新能源消纳困难问题逐步由节假日向周末、工作日蔓延。富余新能源互济交易的卖方为预计要弃电的新能源企业,买方为具备消纳能力的省级电网企业、新型储能和可调节负荷等市场主体,买卖双方报量报价,市场按边际电价出清。在日前跨省调峰辅助市场结束后,若仍有省市存在新能源弃风弃光时,即触发启动市场。按照创新品种稳妥推进的原则,迄今,富余新能源互济先后在2024年国庆、2025年元旦和春节期间组织交易,既验证了富余新能源互济交易系统和流程的有效性,又有效保障了节假日等电力低负荷时段的新能源消纳。
富余需求侧可调节资源运行情况。富余需求侧可调节资源互济交易是指由保供能力富余省的虚拟电厂、可调节负荷等需求侧资源主动减少用电负荷,向电力平衡缺口省让渡电力的跨省交易。该交易品种的买方为省级电网企业,卖方为保供能力富余省的可调节负荷、虚拟电厂等需求侧资源主体,买卖双方分时段报量报价,按边际电价出清。长三角各省(市)已建立了相对丰富的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并在省内开展了负荷侧可调节资源的市场化交易,基本具备开展省间互济的基础。富余需求侧可调节资源优先满足本省用电需求,互济交易不占用卖方省的发电资源,不影响卖方省的保供能力。相比新建机组,通过需求侧可调节资源互济来保障各省(市)尖峰时段的电力平衡更为经济,同时也为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利用省市间负荷的时空差异,2024年7月22日和7月31日, 两次开展富余需求侧可调节资源互济交易,共47家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市场主体参加了交易,累计成交最大电力36万千瓦,分别支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顶峰电力13万千瓦、10万千瓦、10万千瓦、3万千瓦。需求侧可调节资源互济交易通过小时级的精准错峰互济支援,有效缓解了三省一市局部时段的平衡困难。
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下一步打算
一是以省间绿电交易为重点,着力扩大电力互济交易规模。进一步打通绿电交易路径,扩大跨省绿电交易规模,满足供需两端的绿电交易需求。组织区域内的绿电用户,利用跨区通道富余能力积极购买更多区外绿电,同时,鼓励区域内电力用户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跨省区多年期交易合约,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所在省市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指标完成困难的情况下可协商中断交易。
二是推动组建长三角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筑牢市场运行“三道防线”。加快制定长三角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组建方案和议事协调规则;指导并推动组建由发电方、输电方、购电方、市场运营机构、第三方等多类别代表组成的电力市场管委会,形成平等的议事平台和机制保障,构建完成区域电力市场运行“三道防线”,促进区域电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切实维护市场成员合法权益。
三是建立区域监管会商制度,强化市场秩序监管。通过在区域范围内开展交叉检查、定期交流等方式加强监管会商,形成统一尺度的监管标准和监管指引,强化信息披露监管、规则执行监管,保障公平开放的市场交易环境。开展区域数字化监管试点,加大对发电企业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容量持留、经济持留的判定标准研究,探索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效能,有力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作者:华东能源监管局市场监管处魏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过半,中国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从之前只是按周、按月等短期开展交易变成可以每天不间断交易。现在,买卖双方可以在这个“电力超市”里根据需求随时跨省区买卖电力。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中国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3日,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明确,最高限价法。对于非招标方式确定投资主体的增量配电网项目,实行最高限价法。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以用户承担的配电网配电价格与上一级电网输配电价之和不得高于其直接接入相同电压等级对应的现行省
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总统特朗普推出的“大而美”法案(OneBigBeautifulBill),并将其提交众议院。这份长达940页的法案,通过调整税收抵免、补贴政策等方式,对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产业采取差异化对待,将拜登时代的绿色新政遗产正式送入了“回收站”。法案的争议性从其引发的名人交锋中可
7月3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公示关于陕西电力市场信息披露监督员拟聘人选名单,包括15位。详情如下:
惯性服务市场明年向储能系统开放自2026年起,德国输电系统运营商(TSO)将开始向电池储能系统(BESS)支付提供惯性服务的费用。惯性服务对于维持频率稳定至关重要,这为德国市场的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开辟了另一条辅助服务收入渠道。惯性是指电力系统对电力不平衡现象固有的即时物理响应,有助于防止频率
7月2日,湖南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湖南新能源消纳监测统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指出,本细则适用于并入湖南电网、接受电力调度机构直接调度的集中式新能源场站(风电、光伏,下同),具备条件的分布式、分散式新能源发电项目参照执行。新能源场站出力受限时,新能源场站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2025年第七批(总第十五批)受理注册虚拟电厂相关信息的公告。根据《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国能发监管规〔2024〕76号)、《山东电力市场规则(试行)》(鲁监能市场规〔2024〕24号)有关要求,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对港华(深圳)绿电有限公司等
据南华早报报道,2025年5月新加坡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结构中的占比提升至历史新高。新加坡国家电力市场数据显示,5月份太阳能发电量自2024年3月以来增长最快,可再生能源进口连续第三个月上升,达到两年多来的最高水平,将可再生能源在新加坡电力结构中的占比提升至2.58%。(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
2025年,四川省推出了“政府授权合约电价”以及“两年容需量电费全省统筹疏导”两项政策,此举为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带来了显著的经济预期效益,用户侧储能项目实现了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正式备案项目数量已超过200个。实际上,四川省目前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中,选择自建模式的案例较为罕见,主体更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的通知(西北监能市场[2025]43号)。文件明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保供作用。电网企业、市场运营机构要充分利用西北电网“资源互补、时空互济”优势,积极运用区域调峰、备用辅助服务等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
龙虎榜龙虎榜出手解析:本月龙虎榜成交量最大单买、卖较为平衡,各占一半。龙虎榜最大单成交量、平均成交量均明显放大,增幅均约30%左右。本月大单价格分布较为分散,与全月均价价差最大达到6.78元/兆瓦时。大单出现轮次较为集中,6单中有5单在连续四轮内成交,且所有大单均出现在前10轮。龙虎榜成交时
6月19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长三角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简称“长三角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首届委员会由发电方、购电方、输电方、市场运营机构、第三方代表共38家单位推荐的39位代表组成。长三角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对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服务长三角
“无现货,不市场”。电力现货市场是实现电力电量平衡的兜底市场平台,承担着调节市场供求、发现短时间尺度(日前/实时)电力价格信号的核心职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已转入正式运行,其他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已开展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在区域层面,南方区
6月19日,长三角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成立会议在沪召开,长三角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第一届全体委员参加会议,并选举产生了主任委员。会议由华东能源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出席会议并讲话,华东四省一市能源主管部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应邀参加会议。会上,华东能源监管局宣读了长三
5月28日至29日,国家能源局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能力培训班暨电力市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云南昆明举办。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电力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市场化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市场制度规则体系加速成型,市场功能持续深化,中长期、现
5月23日,长三角电力市场第2次月度推进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由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负责同志主持,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部门、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及有关派出机构、华东四省一市价格和能源主管部门、有关电力企业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华东能源监管局和国网华东分部主要负责同
为学习借鉴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运行经验,更好地推进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工作,近期,华东能源监管局会同江苏、浙江、福建能源监管办和国网华东分部有关同志组成调研组赴广东、贵州调研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有关情况。调研组实地走访了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南方能源监管局、贵州电力交
4月24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印发《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实施方案(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提到,力争2025年长三角省间交易电量总体规模达到1800亿千瓦时左右,占区域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超过10%,其中长三角省市间互济交易电量同比增加2倍,区域内跨省绿电交易电量达到12亿千瓦时。《方案》明
4月11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国网华东分部在上海组织召开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工作会商会。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经信委、江苏省能源局、浙江省能源局、安徽省能源局、福建省发改委,江苏、浙江、福建能源监管办等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联席会议副主任单位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按照4月2日北京月度推
4月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首次月度推进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成效,谋划2025年重点任务。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自长三角电力市场启动以来,已常态化开展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
4月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首次月度推进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成效,谋划2025年重点任务。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自长三角电力市场启动以来,已常态化开展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
2024年售电行业年度报告重磅发布!报告是由北极星售电网编制的售电行业分析报告,旨在全面分析过去一年的电力市场全面情况,报告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2024年电力市场发展成效,第二部分各省(区市)电力市场发展情况,第三部分电力市场趋势与展望,第四部分发电量、用电量及装机量,第五部分电力集团20
2025年过半,中国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从之前只是按周、按月等短期开展交易变成可以每天不间断交易。现在,买卖双方可以在这个“电力超市”里根据需求随时跨省区买卖电力。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中国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的通知(西北监能市场[2025]43号)。文件明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保供作用。电网企业、市场运营机构要充分利用西北电网“资源互补、时空互济”优势,积极运用区域调峰、备用辅助服务等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
在如今的电力系统中,随着资源分散化、碎片化程度加深,常规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调度控制、市场交易行为,很难直接作用于这些资源,于是,以资源整合、协调互动为特征的虚拟电厂便应时而生。(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刘光林)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虚拟电厂的发展
6月28日,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试运行当天,超过831家电厂和700多家用户参与交易,申报电量达22亿千瓦时,其中501家新能源场站参与报量报价。据了解,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国内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
五省联动、全主体参与的区域电力市场改革试验,在我国南方区域率先落地。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这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云南的水电、贵州的风电、广西的光伏、海南的核电以及广东的虚拟电厂,这些分散在百万平方公里内的能源,正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30日,浙江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征求《关于做好浙江省长三角“两个细则”结算试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文件提出,新版两个细则考核补偿与现货市场交易衔接工作要求。现货市场运行期间,已经在现货市场中获得补偿的辅助服务费用,原则上新版两个细则不再重复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南方电网公司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是突破省级行政区划,优化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南方电网公司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
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2400多台发电机组,每台应何时开停、功率如何设定?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上每度电的成交价格如何确定?作为“大脑”的南方总调,是如何进行决策以确保科学合理,既使用户购电成本最低,又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看似简单的问题,涉及的数学模型规模却超过百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8日,南方电网发布一图读懂: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十年改革路。详情如下:
6月28日,南方电网公司、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组织召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春临,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政府有关领导及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市场经营主体代表出席会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