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氢能制氢制氢设备政策正文

甘肃:积极发展“油气电氢”综合能源产业

2025-03-04 18:59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关键词:氢能装备氢能储罐油气电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月4日发布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指出,要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积极发展“油气电氢”综合能源产业,有序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重点发展发电机、齿轮箱、逆变器、氢能装备、核能装备等关键核心部件与系统集成;承接“发输储用造”全产业链、“研产装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相关产业。2025年,围绕加快建设发电机、齿轮箱、逆变器、液压装置、氢能装备、核能装备等关键核心部件,紧盯风光电项目,重点招引风电光伏关键核心部件项目及系统集成企业,全年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82亿元。通知内容如下: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打造

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的通知

甘政办发〔2025〕19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甘肃矿区办事处,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甘肃省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3月3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构建体现甘肃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主动服务和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围绕国家所需、甘肃所能、未来所向,加力实施“四强”行动、聚力做好“五量”文章,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拓展跨省域合作,积极承接产业梯度有序转移,着力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主要目标是:2025年底,全省工信领域产业转移项目到位资金4400亿元以上、增长15%,新签约项目1600个左右;2023年、2024年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签约项目开工率70%以上。到2030年底,全省工信领域产业转移项目到位资金较2025年翻一番,承接产业转移环境明显改善、承接能力持续提升,吸引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凸显,形成石化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产业转移项目对全省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成为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的“首选地”、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二、实施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布局优化行动

(一)打造兰白区域特色产业承接区。以兰州市为中心,推动兰白区域产业链互补协同,促进强省会资源要素集约化、产业协作高效化。兰州新区立足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构建创新驱动型产业集群。白银市延伸有色、化工产业链条。定西市强化中医药等特色产业。

(二)打造河西走廊新兴产业承接区。河西地区以新能源装备、新材料、核技术应用等产业为重点承接方向,推动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努力提升产业实力和竞争力。

(三)打造陇东南电子信息和能源化工承接区。陇东南地区以电子信息制造、电工电气、能源化工等产业为重点承接方向,推动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打造南部绿色生态产业承接区。甘南州和临夏州围绕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招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

三、实施承接优势特色产业转移攻坚行动

(五)实施石化化工产业提质延链工程。坚持“减油增化增特”,推动兰州石化打造化工新材料基地、庆阳石化打造精品城市型炼厂。支持陇东地区打造综合能源化工基地、金昌市打造西北重要的复合肥生产基地、兰州新区打造西部绿色化工园区、玉门市积极发展“油气电氢”综合能源产业。以山东、江苏、湖北等省份为重点,承接石化深加工、化工中间体及制剂、高效专用复混肥及生物有机肥、高性能合成材料、高端精细化工、煤化工等产业。围绕玉门硅氟新材料产业发展,从生产性服务要素保障、原料供应、下游深加工、副产品及废物处置等方面,重点招引配套的生产设备、商贸物流、含氟聚合物和制冷剂加工、电石渣和氟石膏综合利用等企业及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

2025年,赴浙江、江苏、湖北等石化产业优势省份推介招引,围绕乙烯改造、硅氟新材料等,吸引上下游企业来甘投资。积极引入耗酸等高效转化利用项目。全年石化化工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25亿元。到2030年底,石化化工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力争突破1000亿元。(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国资委、省能源局、省商务厅,各市州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落实。以下任务均需各市州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六)实施冶金有色产业提速强链工程。依托金白兰武有色金属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有色金属产业从基础冶炼向精深加工跃升,做优做精镍钴、稀贵金属、精品铜铝加工等特色产业。以河南、浙江、陕西、江苏等省份为重点,承接钢压延加工、铝压延加工、稀有金属压延加工产业,招引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用高品质钢材和工模具钢、不锈钢等高品质特殊钢及深加工产业。

2025年,重点围绕铝基、镍基、铜基、锌基材料和特种钢等,积极引进精深加工和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全年冶金有色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2亿元。到2030年底,冶金有色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26亿元。(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政府国资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

(七)实施新材料产业提效增质工程。聚焦石化化工、有色金属、钢铁、复合材料等,重点承接新型金属功能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凹凸棒石新材料、塑料纤维复合材料产业,争取石墨烯应用研发成果转化落地,引进LED衬底材料企业建设蓝宝石晶体基地,对接光电材料产业。推动稀土永磁材料在风电直驱电机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氢能储罐应用场景研究合作。

2025年,以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为重点,围绕半导体新材料、稀土新材料、同位素新材料、高性能纤维等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领域,积极引进电池隔膜、精细化工新材料、高端医用材料、碳化硅精深加工等企业。推动合资合作建设特种镍基合金焊材生产线。全年新材料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亿元。到2030年底,新材料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0亿元。(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政府国资委、省商务厅)

(八)实施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提升优化工程。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有序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重点发展发电机、齿轮箱、逆变器、氢能装备、核能装备等关键核心部件与系统集成。承接“发输储用造”全产业链、“研产装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相关产业。东部以江苏、福建等省份为重点,承接海上风电装备、光伏逆变器产业。中部以江西、湖南等省份为重点,承接储能系统、氢能装备产业。

2025年,围绕加快建设发电机、齿轮箱、逆变器、液压装置、氢能装备、核能装备等关键核心部件,紧盯风光电项目,重点招引风电光伏关键核心部件项目及系统集成企业。全年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782亿元。到2030年底,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85亿元。(责任单位:省能源局、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省政府国资委、省商务厅)

(九)实施装备制造产业提档升级工程。培育壮大石油化工、电工电气、现代农机、矿山及工程、高档数控机床等行业。机械产业重点承接石油钻采、炼化、化工等设备,高中低压开关、真空断路器等输配电设备、农业机械、安全应急装备和采矿、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工业母机产业重点承接精密数控机床、专用机床、零部件及控制系统。汽车产业重点承接专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拓展汽车产品开发、试验、检测设备和充电设备。轨道交通产业重点承接铁路机车维修、城轨车辆组装及维修、铁路工程机械和轨道交通零部件。东部地区重点承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精密数控机床关联产业、注塑成型装备关联产业、轨道交通装备关联产业;中部重点承接轨道交通核心部件产业、农业智能装备产业、激光精密加工设备、工业机器人集成关联产业。

2025年,重点围绕石油化工装备、电工电气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现代农机、矿山及工程装备等关键核心部件与系统集成,紧盯机床研发设计检测创新能力提升等项目,加快推进装备制造高端产品拓展海外市场。全年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5亿元。到2030年底,装备制造产业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72亿元。(责任单位: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政府国资委、省商务厅)

原标题: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打造 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的通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氢能装备查看更多>氢能储罐查看更多>油气电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