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为什么用电量增速远超GDP增速?是短期波动,还是已形成趋势性走势?
关于电力弹性系数
解答这个问题前,先普及一个名词:电力弹性系数。
电力弹性系数是特定时间段内用电量年均增长率与同期GDP年均增长率的比值,亦称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电力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关系的一项综合指标,能帮助分析电力需求增长是否与经济增长相匹配。
不同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有不同数值。这一系数的变化不仅与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有关,还与科学技术水平、经济结构、资源状况、产品结构、装备和管理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等因素有关。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大体可归纳为系数数值等于1、大于1和小于1三种趋向。
以全国电力弹性系数为例,2024年全国电力弹性系数为1.36,浙江则达到1.72。
实际上,自1991年有记录以来,浙江省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一直处于波动,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1991-2000年,GDP增速略快于用电量增速,弹性系数维持在0.8左右。2000年因产业结构调整,用电量增速快速增长,约为GDP增速的两倍。此后随着GDP增速加快和用电量增速放缓,2004-2020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一直维持在1附近,其中2014年与2015年因用电增速突然减小,弹性系数跌至0.2左右。2021年起,浙江省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因用电量增速加快,重回1以上。
为何电力弹性系数居高不下?
“针对近年来电力弹性系数持续攀高的现象,我们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和走访座谈,并通过指标透视,剖析其中产生的原因。” 国网浙江经研院规划中心能源经济研究室专家朱宇豪表示。
供大于求导致增产不增值
朱宇豪表示,浙江制造业仍处于扩张阶段,生产扩大推高用电需求,但由于“内卷”普遍存在,造成增产不增利,创造的GDP有限,导致电力弹性系数进一步增大。
分析数据显示,2019至2023年,浙江60%的制造业行业规模指数呈上涨趋势,其中,电气机械、金属、橡塑、纺织四行业年均上涨约16%、9%、10%、1%;与之相反,58%的制造业行业收益指数呈下降趋势,上述四行业年均下降4%、2%、3%、6%。
北京经世万方杭州分公司经理石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2年后,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有效管控,对电力电量有重要依赖的各个行业都在加快增加产能,但同期国内需求并没有显著增加,社会面整体供大于求,导致价格出现明显下降。这种价格因素传导在增加值上,使得GDP增速受到影响。据了解,该公司主要开展全球经济贸易数据库分析等业务,并为能源行业提供能源经济分析、电力供需分析。
“2020年前国内消费增速基本上维持在8%~9%的增速,2024年这一增速为4%~5%,价格因此受到影响。”石清解释,“导致行业产品出厂价格上,特别是链条、电池、正负极材料等机械装备类行业,根据供应协议,价格是逐年下降的,影响了产值。”
产业转型催生新的用电大户
在浙江产业转型过程中,以“新三样”为代表的产业发展动能澎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逐渐成为新的用能大户。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锂电池、集成电路、光伏组件等制造呈现高电耗特征。“行业中太阳能晶体硅电池和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企业,这些新能源材料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国网浙江信通公司能源大数据服务中心数据运营分析室谢裕清认为。
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新三样”相关行业用电量99.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增速高达32.69%,净增电量25亿千瓦时,但转化为GDP非常有限。
随着人工智能,5G等行业兴起,2024年浙江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为17.4%,同时GDP增速为13.6%。
此外,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也在加快。至今年2月,浙江省已建成算力规模56.5EFLOPS(EFLOPS:每秒一百京次浮点运算)。据测算,单张算力芯片耗电约0.7千瓦时/小时,一个人工智能模型训练需耗费数万张芯片,用电超1万千瓦时/小时。按照每EFLOPS年耗电8亿—9亿千瓦时计算,相应电力需求将达到450亿千瓦时。虽然Deepseek可实现单位计算任务能耗较传统稠密模型下降超50%,以显著低于OpenAI的算力消耗实现相当效果,但这种技术跃迁预计将同步触发“杰文斯悖论”。(杰文斯悖论是指:当技术进步提高了效率,资源消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激增。例如,瓦特改良蒸汽机让煤炭燃烧更加高效,但结果却是煤炭需求飙升。)能源消耗总量或将突破线性增长模式,形成“效率提升-应用扩张-能耗跃升”的闭环。
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第三产业用电增速为12%,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受数据中心等新技术影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经济效益还未完全体现在GDP增速上。”国网浙江信通公司能源大数据服务中心技术支撑室张韬认为。
居民用电驱动用电快速增长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居民用电。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城乡居民用电量达到1026亿千瓦时,净增1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5%,占全社会直接用电量15.14%,对全社会用电增速贡献值达到2.04%,但对GDP增速贡献值很低,拉开了用电量和GDP增速差,可以说,居民用电量快速增长是形成两者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
“2024年大范围、长时间、极端热天气,导致浙江居民用电量剧增,加之人口规模增加、电气化水平的提升,共同推动浙江居民用电量增速大幅跑赢GDP增速。”石清表示。
与此同时,浙江数字化转型和电能替代持续推进,单位产品电耗提高现象普遍存在,进一步推高电力需求。
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电能替代电量17.4亿千瓦时,更多高炉被电炉所替代,更多人工作业被机器作业替代,从用煤、用气到用电,从人力到电力,能源使用形态变化导致电量增加,即便考虑电能替代过程中生产效率提升因素,也并不能完全填补电量增速与产值增速之间的差距。
“2024年浙江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净增超过20亿千瓦时,这部分原本由燃油承担的能源消耗转为电力承担后,同样未能有效转化为GDP增长。”石清表示。
GDP和电量增速差会进一步拉大?
1862年法国经济学家克里门特·朱格拉(C Juglar)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以及发生周期》一书中首次提出市场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这种中等长度的经济周期被称为“朱格拉周期”。
朱格拉周期以设备更新换代引发的资本投资增长为主要驱动因素,平均周期长度为8至10年。
在中国,每一轮朱格拉周期的触发点往往是事件性冲击后的政策调整。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朱格拉周期分别为1981年(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试行),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2001年(加入WTO)和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大规模刺激计划)。
2024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以及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引发新一轮朱格拉周期。通过分析过往周期用电量增速和GDP增速可以发现,朱格拉周期开始时用电量增速会快速增加且超过GDP增速,并维持一段时间后用电量增速会下降,而GDP增速维持稳定直至下一个朱格拉周期开始。
2025年从年初开始新一轮的以旧换新消费补贴,以三产的消费需求倒逼二产制造业设备投资和生产,制造业用电量会维持高增速用以生产消费品。由于用电量为经济的先行指标,GDP增速会较用电量增速滞后,因此预计接下来几年用电量和GDP增速差将被进一步拉开。
同时,国家进一步加力推进设备更新,重点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应用。浙江省范围内,杭州“六小龙”效应持续发酵,AI、数据中心等行业仍在蓝海,设备投资将不断上升,带来新型技术革命或将延续用电量高增长三年以上。
与此同时,气温气象导致居民用电需求大幅波动,电动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新的用电增长极,给电量增长规律带来变数。
近年来,受气温气象影响,居民用电量增速波动较大,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贡献最高为2022年的3个百分点。电动汽车方面,2024年,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4%。战兴产业及天气导致用电需求增加,在推动用电量增长的同时,也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预计近几年电力弹性系数仍将维持高位,而5-10年后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差距将逐渐减小,但受产业结构调整等影响,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仍将维持在略高于1的水平。”朱宇豪表示。
朱宇豪认为,在支持产业发展方面,能源电力行业应承担更多担当作为。目前,国网浙江电力积极支持风光等新能源并网,继续提高并完成“十四五”规划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这有助于提升GDP的绿色水平。同时,持续推进电能替代,推进制造领域、交通领域、居民生活领域的电代煤、电代油,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推动全省电气化水平向高向优转变。
(作者:融媒体中心 张正华 经研院 邱文欣 信通公司 章九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甘肃省完成发电量189.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2%。1-4月,全省完成发电量791.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4%。4月,甘肃省全社会用电量14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7%。1-4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92.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3%。一、全省全社会用电情况1.分产业用电4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36亿千瓦
受用电量激增的影响,欧美国家大量服役年限即将到期的核电站获延寿批准。这为中国核电产业带来怎样的启示?(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范珊珊)数据中心用电需求的激增,让科技巨头们转向押宝核电技术。微软公司与美国最大清洁能源供应商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Energy)达成重大合作协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本专题的前面两篇文章,我们务务虚,探讨了一下在之前的目录电价计划时代和当下的交易电价市场时代,整个电力系统对于用户侧负荷调整的需求逻辑。在计划时代,过高的系统峰谷电量差一方面会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也会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成本。而通过用户侧分时定价的方式,弥合峰谷差减少运
近日,由天合光能供货的澳大利亚Kerarbury杏仁果园6MW项目顺利竣工。项目全部采用天合光能至尊系列组件,由澳大利亚领先能源公司AGLEnergy开发,为全球最大的杏仁种植商ofi(OlamFoodIngredients)所有。图片来源:AGL项目将于近期并网发电,预计年发电量达1400万度,相当于邻近Griffith社区年均使用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分布式光伏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
工商业光伏上网的红线正在不断收紧。4月23日,山东省能源局下发《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山东省未来的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不低于50%,上网电量全部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最值得关注的是,意见稿明确要求,对于年自发自用电
主要观点:从长期趋势看,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将逐步降低。长期而言,我国宏观产业结构转型和内部升级将极大重塑用电结构,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持续降低。进入后工业阶段,电力消费增速与GDP增速比值降至1以下。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以及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增强,能
能源电力公社获悉,2025年5月7日,山东省发改委连发两份重磅文件#x2014;#x2014;《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落实国家136号文的省级政策文件。作为新能源装机超1.1亿千瓦、光伏装机占全国8%的能源大省,山
储能行业加速“洗牌”。2025年2月,136号文明确不得将储能配置作为新能源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4月底,394号文明确要求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政策风暴”正在推动储能行业的市场化加速前行。在储能行业价值重构、技术博弈的双重压力下,一面是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出海寻求机遇等
5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分布式光伏上网模式包括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三种。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额上网、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六大发电集团一季度报告日前陆续披露,国家能源集团在利润规模与资产扩张方面延续领跑优势;国家电投凭借持续增长动能,营收排名上升1个位次;华能集团喜迎“开门红”,利润总额排在第2。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投营业收入超越华能集团,跻身六大发电集团第二位。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收入
“受制于资源、气价、电价等多方面因素,投资大、成本高、效益差成为当下气电的独有标签,部分项目进入了‘气电价格倒挂、运行小时数下降、项目经济性下降、进一步压缩运行小时数’的恶性循环。”在日前召开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上,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然气研究中心副经理
为构建虚拟电厂市场化运营体系,驱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北极星电力网将于2025年5月22-23日在安徽合肥隆重举办“2025第三届虚拟电厂运营与未来发展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领军企业以及具有丰富落地案例的相关代表,共同就虚拟电厂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宁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签订《宁夏电力市场成员自律公约》的通知。文件明确,公约的适用范围涵盖所有参与宁夏电力市场的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以及新型经营主体(新型储能企业、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等);同时,也包括电力交易机构、电力调度机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2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公布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售电公司(2025年第五批)名单,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于2025年4月8日至9442025年5月7日对山西鑫泰聚汇能源有限公司等相关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材料进行了公示。详情如下:
5月12日,中节能太阳能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记录表。活动中,中节能太阳能表示,136号文明确新能源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电价由市场交易形成,标志着光伏发电行业向市场机制驱动的充分转变,从长远来看,亦有利于推动光伏行业不断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推动新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本专题的前面两篇文章,我们务务虚,探讨了一下在之前的目录电价计划时代和当下的交易电价市场时代,整个电力系统对于用户侧负荷调整的需求逻辑。在计划时代,过高的系统峰谷电量差一方面会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也会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成本。而通过用户侧分时定价的方式,弥合峰谷差减少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转发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对《关于进一步明确贵州电力市场保底零售价格的请示》的批复,根据文件显示,原则同意中长期模式或非整月现货结算试运行下,保底零售价格按照电网企业上月对外公示的1.5倍代理购电价格执行;原则同意整月现货结算试运行或正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贵州电力市场年度报告》。其中指出,2024年,贵州电力市场累计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941.1亿千瓦时,占省内售电量的62.9%。绿电交易结算电量完成33.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6%,在南方区域各省交易机构中率先实现100%消费绿电绿证。贵州电网继续保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2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海南电力市场零售交易实施细则》的通知,为加强和规范海南电力零售市场交易管理,维护零售市场秩序,保护各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力零售市场健康发展,海南电力交易中心结合零售市场运行实际修订形成了《海南电力市场零售交易实施细则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8日,浙江海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深化工业“亩均论英雄”实施意见(2025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制造业企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改革的若干意见》对D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7日,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浙江省虚拟电厂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操作指引,详情如下:活动推荐:为构建虚拟电厂市场化运营体系,驱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北极星电力网将于2025年5月22-23日在安徽合肥隆重举办“2025第三届虚拟电厂运营与未来发展研讨会”。本次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绿证核发数据质量管理的工作部署,浙江能源监管办高效开展绿证核发数据回头看核查工作,在为期1个月的集中核查期内,以高标准、严要求完成8万余条档案信息核查,数据核查量位居全国前列,为绿证核发工作奠定坚实数据基础。一是高效组织,协同联动。办党组统筹部署,按照绿
近日,浙江能源监管办指导浙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电力市场运行情况和意见建议。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浙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省电力公司及交易中心、售电公司特邀代表、电力用户特邀代表参加会议。会上,参会代表围绕今年以来电力市场建设运行情况做交流发言,重点提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浙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印发《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实施细则(试行)》,市场化电力响应的市场成员包括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电网企业、新型主体等。新型主体现阶段主要为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后续根据市场运行情况,扩大主体范围。市场化电力响应包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浙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相关机制优化的公告》,根据《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方案》,为防范巨额盈亏风险,促进发用两侧进一步公平竞争,对发电侧(统调煤电)整体和用电侧(批发用户、售电公司)整体实施中长期曲线偏差损益调节机制,发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浙江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的通知,监管内容涉及市场运营机构独立规范运行情况、市场公平竞争情况、信息披露及报送情况以及其他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其中提到,重点关注2024年以来市场经营主体公平合规参与市场化交易有关情况。具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浙江东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东阳市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以下简称《政策》)的通知。《政策》指出,全年新增光伏装机5万千瓦以上。保障全社会电量供给85亿千瓦时左右、天然气供应1.8亿方左右。新增公共充电设施300根以上。力争实现市场化电量46.4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浙江电力市场管委会秘书处发布《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市场化电力响应的市场成员包括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电网企业、新型主体等。新型主体现阶段主要为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后续根据市场运行情况,扩大主体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浙江电力市场管委会秘书处发布《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按月依据《虚拟电厂等级评定标准》将虚拟电厂评定为A#x2B;至D档,并更新虚拟电厂数字能力证书。数字能力证书内容包含主体信息、调节能力、等级评定等信息。
4月17日,杭州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2025年杭州市迎峰度夏有序用电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方案提出,当出现短时、突发性缺电情况,按照排定的应急机动负荷方案组织企业机动让电,2025年全市共安排69.4万千瓦应急机动负荷。当出现连续性电源性缺电情况,全市采用A-F级有序用电方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