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智能变电站项目正文

电网项目一周动态丨5月12日~5月16日

2025-05-16 18:31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关键词:输变电工程特高压变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疆

±800千伏巴里坤换流站750千伏交流系统

5月6日,±800千伏巴里坤换流站750千伏交流系统投运,标志着该站正式与新疆主网相连,为下阶段该站低端、高端直流系统带电调试、全站投运及后续配套的1020万千瓦新能源电源接入打好基础。巴里坤换流站是±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起点,交流系统的投运是哈重直流工程投运的关键节点。本次交流系统调试于4月26日开始,历时10天,分3个阶段实施,共涉及6条750千伏输电线路,以及站内10串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成套设备、4大组交流滤波器、2台750千伏变压器等近百台(套)设备,启动设备数量多、调试项目覆盖全面。本次调试包含6大项146小项,需要核对并执行定值单710份、完成操作16330项,总调试项目及日均调试量均创西北电网历史之最。调试期间,站内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各项参数均达到调试要求。2月,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组织各专业人员验收巴里坤换流站交流系统,为启动调试做好准备。现场人员克服验收工期紧、建设与验收同步开展等困难,通过“典型间隔验收+随工验收”方式完成验收。调试期间,国网新疆电力严格运维管理,集中梳理发现的问题并闭环整改;做好交流系统调试带电区域的隔离和人员管控,确保调试设备安全措施布置到位;检查一次、二次设备状态,确保了调试设备保护定值、参数配置等准确无误。

疆电(南疆)送电川渝特高压直流工程

5月9日,疆电(南疆)送电川渝特高压直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以沙漠、戈壁、荒漠 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之一,具备新能源资源转换成电力送出的条件。川渝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 范区,但是能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根据电力平衡计算结果,考虑现役、核准在建、纳规电源及已明确外部协议电力,川渝电网存在一定电力缺口。本项目的建设将南疆地区电力跨区域输送至川渝电网,为实现大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 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促进南疆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高川渝地区绿色能源消费占比、 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可以减少受端燃煤消耗,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环保和低碳发展效益,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支撑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为减少线路损耗,提高项目输电效率,本项目采用柔性直流技术方式送出,额定电压±800kV,额定功率8000MW,项目具有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远等特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送端±800kV若羌换流站(以下简称“若羌换流站”,含配套送端接地极系统、35kV换流站站外电源线路、10kV接地极电源工程);新建受端±800kV福祖岩换流站(以下简称“福祖岩换流站”,含配套受端接地极系统、35kV换流站站外电源线路、10kV接地极电源工程);新建疆电(南疆)送电川渝±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约1995.6km;另涉及110kV、220kV交流线路迁改工程共4条,迁改线路路径长度合计约9.5km。本项目直流线路起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若羌换流站,止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福祖岩换流站,直流线路、接地极线路和配套迁改线路途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格尔木市、都兰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玛沁县、甘德县、久治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红原县、黑水县、茂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安州区、涪城区、三台县、游仙区),涉及3省(自治区)6市(州)18区县(市)。项目计划于2025年12月开工建设,2027年前后建成投运。2024年6月,本项目启动可行性研究工作。2025年xx月,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以电规电网〔2025〕xxxx号文报送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目前,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工作。换流站工程±800kV若羌换流站新建工程(1)若羌换流站若羌换流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采用全柔性直流方案,双极设计。换流变压器容量(12+1)×375MVA+(6+1)×750MVA,额定换流容量8000MW;±800kV直流出线1回,接地极出线1回,750kV交流出线10回;直流场设(8+1)台限流电抗器、(24+1)台桥臂电抗器、1组阻塞回路电抗器;交流场幅相校正器容量1×350Mvar,750/10kV站用变压器2台,容量2×50MVA,35kV站外电源变压器1台,容量1×25MVA。(2)接地极和接地极线路送端接地极极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东约67km,铁门关市米兰镇以南约28km;极环采用水平浅埋、双环圆形布置。接地极线路设计电压等级35kV,线路长度约51.0km,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和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境内。(3)35kV站外电源线路若羌换流站站外电源由塔东220kV变电站35kV母线引接,新建1回塔东变~若羌换流站站用变的35kV站外电源线路约11.5km,其中架空线路11km,电缆线路0.5km,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境内。(4)接地极电源线路送端接地极电源由第二师铁门关市阿金35kV变电站备用间隔引接至送端接地极极址,新建1回10kV线路约10.7km,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和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境内。±800kV福祖岩换流站新建工程(1)福祖岩换流站福祖岩换流站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采用全柔性直流方案,双极设计,紧邻规划1000kV川北特变电站建设。换流变压器容量(6+1)×750MVA+(12+1)×375MVA,额定换流容量8000MW;±800kV直流出线1回,接地极出线1回,1000kV出线2回,500kV出线5回(本期3回);直流场设(8+1)台限流电抗器、(24+1)台桥臂电抗器、1组二倍频阻波器;交流场500kV区域幅相校正器容量1×300Mvar,1000kV区域幅相校正器容量1×300Mvar,500/10kV站用变压器2台,容量2×40MVA,35kV站外电源变压器1台,容量1×25MVA。福祖岩换流站和川北特变电站均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且已纳入国家电力规划的基础设施工程,其中福祖岩换流站属于本项目工程组成,川北特变电站属于川渝1000kV特高压加强工程,正在同步开展前期设计工作,开工时间接近,预计同期投产使用。根据电力系统论证,福祖岩换流站交流侧采用500kV线路和1000kV线路分层接入川渝电网,分别采用接入其中高端换流变以3回500kV线路接入白泉变电站,低端换流变以2回1000kV线路接入川北特变电站以利用川渝1000kV特高压加强工程的川北特~涪陵通道实现送电至重庆。由于福祖岩换流站和川北特变电站系统落点接近,为节约工程投资和线路走廊,福祖岩换流站和川北特变电站采用邻建方案,两站按照统一场平标高进行设计,采用1000kVGIL管廊相连,共用1000kV配电装置(布置在川北特变电站内),为便于建成投运后的运维管理,两站之间设置2.5m高实体围墙。(2)接地极和接地极线路受端接地极极址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信义镇阮家堰村,极环采用水平浅埋、双线型布置。接地极线路设计电压等级35kV,线路长度约46.5km,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三台县、游仙区境内。(3)35kV站外电源线路福祖岩换流站站外电源由福泉110kV变电站引接,福泉变电站扩建35kV间隔1回,新建1回福泉变~福祖岩换流站站用变的35kV站外电源线路约7.5km,其中架空约3.3km,电缆约4.2km,均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境内。(4)接地极电源线路受端接地极站用电源由10kV刘镇线踏水桥村支线31-20#杆T接1回10kV线路,线路长度约0.15km,均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境内。输电线路工程±800kV直流线路新建工程疆电(南疆)送电川渝±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新建工程途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44.3km)、青海省(1298.9km)、四川省(452.4km)3个省级行政区,线路全长约1995.6km,曲折系数1.17,沿线海拔在447.6m~4800m之间。交流线路迁改工程本项目涉及4条交流线路迁改工程,包括:①110kV塔东米牵二线迁改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境内,拆除线路约1.4km,新建线路约1.5km;②220kV塔东泽一线迁改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境内,拆除线路约1.2km,新建线路约1.3km;③220kV石槽一、二线迁改工程: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境内,拆除线路约4.9km,新建线路约5.0km;④220kV高赖线迁改工程: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境内,拆除线路约1.4km,新建线路约1.7km。

新疆电网首个通信蓄电池预制舱

5月6日,新疆电网首个通信蓄电池预制舱在220千伏唐华苦水东风电汇集站顺利进入试运行阶段,该预制舱通过模块化集成建设与智能化设计,为提升新疆电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工程建设效率提供了新思路。随着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的推进,唐华苦水东风电汇集站被纳入通信链路的重要节点,承担起新的通信中继任务。通信电源蓄电池作为电力通信系统的关键备用电源,主电源如遇故障时可立即切换供电,保障核心通信设备运行,支撑电网通信稳定。唐华苦水东风电汇集站原有机房空间不足,不能满足新增通信蓄电池设备的安装需求。且传统的基建扩容方式,建设周期长、成本高,难以在短时间内响应工程进度。面对上述挑战,通信蓄电池预制舱成为最佳解决方案,其合理的空间设计能够满足新增设备安装需求,适应偏远环境,有效提升供电可靠性与运维便利性。该舱体采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模式,长宽高为8.8米×5.4米×3.8米,将通信电源、供电系统、照明、防雷接地、火灾报警等多个功能高度集成,具备高适应性、高可靠性、高防护等级(IP65)等特点。舱体所有系统出厂前即完成调试,到站后仅需拼接、接入即可投运,真正实现“即到即用”。

( 来源: 北极星输配电网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输变电工程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变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