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负极材料产量”相关结果440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22

      天力锂能表示,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面临诸多挑战,生产成本提高、加工费下降、盈利能力减弱,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三元材料产量的不断下降。终止募投项目后续产能建设,全力消化已有产能,是更为稳健的经营策略选择。...其中本次募投项目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制与生产建设项目(二期)和年产3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合计新增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产能并配套5万吨石墨化产能。

      来源:高工锂电2024-05-21

      不过,从供给端来看,市场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国内碳酸锂产量达到5.28万吨,环比上升24%,同比上升80%。...对于大多数锂电材料企业而言,高工锂电了解到,包括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等,不少材料价格已处于阶段性历史低位,降价空间有限,而受到一季度以来行业排产回升的影响,材料企业也急盼盈利修复。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20

      届时,量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将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包括动力电池、高端3c锂电池和储能电池等...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湖南醴陵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产业化项目建设接近尾声,预计6月底可以投产,每年产量可达5万吨。该项目已建成生产厂房4栋、生产线8条,自动化生产效能可达80%以上。

      来源:中国石油报2024-05-20

      锦州石化40万吨/年针状焦装置项目于2023年4月开工建设,致力于打造世界级针状焦生产基地,该公司生产的针状焦应用于国内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领域...此外,中国石油新材料提速工程成效明显,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持续促进新材料业务高质量发展——2023年,独山子石化新材料产量超过4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溶聚丁苯橡胶、pe-rt管材料、茂金属聚乙烯膜料等新材料产销量全国第一

      来源:高工锂电2024-05-07

      根据相关数据,2023年,中国天然石墨产量约为120万吨,占全球的77%。在加工端,中国石墨加工产业链发达,拥有全球90%以上的球形石墨加工产能和85%的负极材料产能。...作为负极材料产业的核心原材料,石墨产业迎来重大利好。

      2024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18%,四大主材增速超20%

      来源:高工产研2024-04-25

      2024q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41万吨,同比增长21%。其中人造石墨、天然石墨材料出货分别为33.7万吨、7.5万吨。2024q1中国电解液出货量26万吨,同比增长26%。...2023-2024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数据来源: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2024年4月四大主材增速超20%锂电池排产量大于出货量据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4q1中国正极材料出货量57.4

      来源:工信部2024-04-16

      一阶材料环节,正极材料产量达27.7万吨,同比增长4.5%;负极材料产量达23万吨,同比增长5.6%;隔膜产量达24.5亿平方米,与去年同期持平;电解液产量达13.5万吨,同比增长3.8%。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09

      2024年一季度,负极材料企业开工率更是下降至仅约40%。”业内人士分析表示。电池中国注意到,2023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约176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中国负极材料产量占比97.3%。

      来源:《能源评论》2024-03-18

      2022年,在高企的碳酸锂价格和下游强劲需求的刺激下,锂电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的价格水涨船高,带动锂电材料厂商的业绩发展。...虽然下游需求持续走弱,但碳酸锂产量稳定、供大于求导致价格快速回落。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3年1月3日的51万元/吨下滑至2023年4月25日的17.65万元/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6

      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年终均价跌破10万元/吨,与60万元/吨高位相比,降幅超过80%;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价格降幅超60%,负极材料与隔膜下跌超过20%。...多氟多同样表示,受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及下游客户需求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公司新材料产品六氟磷酸锂的售价大幅下降,产量和销量虽正常增长,但由于产品整体毛利率下降,导致盈利能力降低。

      来源:工信部2024-03-01

      一阶材料环节,1—12月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达到230万吨、165万吨、150亿平方米、100万吨,增幅均在15%以上。...电池环节,1—12月消费型、动力型、储能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0gwh、675gwh、185gwh,锂电池装机量(含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超过435gwh。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2-20

      预计项目全面建成后,副产品氢气每年产量可达5万吨,将拉动当地形成氢气制储、加运、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集成等产业链。...数字化绿色化 推动战略性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惠州市贝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条条传送带串起数十台智能化生产设备,源源不断的石墨粉“摇身一变”为锂电池负极材料

      来源: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2024-02-05

      11家负极材料生产企业开展全工序升级改造,带动行业产量增长11%、达到34万吨。288户企业完成数字化诊断,15户获得“两化融合”贯标评定。绿电替...铁合金行业不断强科技、抓创新,深入推进“三个一批”“五化改造”,生产企业由96家优化整合为42家,产量达到950万吨、占全国的27%,能效标杆值以上产能超过3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

      来源:白城市人民政府2024-01-30

      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全省第1,保护性耕作面积全省第3,新建高标准农田160万亩,粮食产量突破116亿斤,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及增量、增幅等6项指标均居全省前3。市农业农村局荣获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制定化工园区建设发展规划,抓好锂电池负极材料、聚氧化乙烯等项目,推动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竣工投产,力促国电投、上海电气、远景、华能等氢氨醇项目按期开工。智慧储能基地。

      动力LFP电芯将进入“0.3元/Wh时代”?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1-24

      从下游往上游看,车端“价格战”下,除了由于新能源车产量增速放缓,动力电池需求增速亦减缓外,供应链降本也成为车企主要诉求之一,这都给电芯及上游材料企业去库存和降本提出更严苛的要求。...01碳酸锂一步到位“回归理性”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变化方面,经统计,2023年全年,上游锂盐价格降幅超80%,镍盐降幅超30%;正极材料价格下滑幅度在63%-73%;负极材料降价幅度在17%-32%;隔膜价格下降

      来源: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4-01-15

      (二)负极材料方面。目前,我省负极材料以石墨、硬碳等碳系材料为主,与国内技术发展基本同步,重点企业有平顶山五星新材、焦作聚能能源、焦作中碳科技等。...截至2022年底,我省隔膜建成产能约7.4亿平方米,在建产能约10.2亿平方米,实际产量约4.4亿平方米。(五)锂电池制造方面。我省锂电池制造竞争力较强,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来源:工信部2023-12-12

      一阶材料环节,9-10月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达到43万吨、30万吨、27亿平方米、20万吨,增幅均在25%以上。...二阶材料环节,9-10月碳酸锂、氢氧化锂产量分别约8.1万吨、4.6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微粉级)均价分别为17.8万元/吨和17.5万元/吨。

      工信部: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

      来源:工信部2023-12-06

      其中提到,2023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全国锂电池产量超过400gwh,同比增长超过43%,上半年锂电池全行业营收达到6000亿元。...2023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全国锂电池产量超过400gwh,同比增长超过43%,上半年锂电池全行业营收达到6000亿元。

      来源:人民日报2023-11-27

      作为清洁能源大省,四川天然气(页岩气)产量、锂资源储量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功率半导体陶瓷基板项目投产,推动内江市电子信息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埃普诺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落户,填补内江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领域的空白……成长中的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

      来源:青海发改委2023-10-27

      全省锂电产业上下游企业27家,构建起盐湖锂资源—碳酸锂—正/负极材料—锂电池及配套产品的全产业链,建成碳酸锂产能12万吨、锂电池32吉瓦时。三是实施创新驱动。...开发了膜分离法、吸附法、萃取法、煅烧法等工艺,首次将厢式串级萃取槽应用于工业化提锂,进一步提高了产品采收率,2022年,全省碳酸锂产量达到7.3万吨,约占国内总产量的18.5%,较2020年产量增长62.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