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液态储氢”相关结果214
      三项液氢国标发布征求意见稿 对国内有何意义?

      来源:能链2019-07-01

      液氢贮存液氢贮存是指液氢装置生产的液态氢气在液氢接收罐内的贮存。液氢接收罐的总容量应满足液化装置连续生产的要求,一般贮存量不少于液氢装置7天的液化量,同时应考虑到贮罐自身的蒸发损失及转注损失。

      海德利森总经理巩宁峰:<mark>储氢</mark>是氢能应用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6-29

      现在市面上有五种储氢方式: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金属合金储氢、煤质材料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

      来源:逐梦民生信托2019-06-27

      氢阳能源董事长程寒松介绍到,氢阳能源主要从事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独创的“常温常压有机储氢”技术是一种新型液态储氢技术,能在常温常压下储存和运输氢。...该技术与目前“高压储氢”和“低温储氢”方式相比,在技术、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商业化应用前景良好。目前,氢阳能源自行研发的储氢材料(储油)已处于规模化生产阶段。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19-06-27

      ▍储运以气态为主,液态尚无民用标准,固态少量示范现阶段,我国储氢方式,35mpa气瓶(ⅲ型)批量生产;液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已经在航天领域成功使用,有机液体储氢处于研发阶段;固体储氢,已在分布式发电中得到示范应用

      来源:能源界2019-06-20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学生团队aerodelft正在设计第一架由液态储氢和燃料电池驱动的载人飞机。4月24 日,该团队透露了该氢能动力飞机的原型,该飞机不排放任何有害的温室气体,只释放水蒸气。...使用目前的方法,需要太多的能量来大规模生产液态氢。

      深度丨“煤电”大省转向 氢储能系统及其在山西发展前景探讨

      来源:大同日报2019-06-19

      现有储氢技术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和有机物液态储氢。...目前最为常用的技术是高压气态储氢,其成本低、技术成熟、充放氢快、能耗低、工作条件较宽,但体积储氢密度低、安全性相对较差;低温液态氢的优点是体积储氢密度高、纯度高,然而液化过程能耗大、易挥发、成本高,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和超大功率商用车辆

      来源:中国石油报2019-06-12

      观点: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伍香洲:固态储氢有望成为主流方式目前,储氢方法主要分为低温液态储氢、高压气态储氢储氢材料储氢三种,并以气态储氢为主。

      从储运角度出发:氢能产业离商业化应用有多远?

      来源:中国石油报2019-06-12

      氢能的存储方式主要包括低温液态储氢、高压气态储氢、固态储氢和有机液态储氢等,不同的储氢方式具有不同的储氢密度,其中气态储氢方式的储氢密度最小,金属氢化物储氢方式的储氢密度最大,液态储氢将是未来主要的储氢方式

      三次实地调研日本氢能: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本“氢社会”

      来源:第一元素网2019-06-10

      地球温室效应领域 〈2015年资金31亿日元〉nedo制定的目标第二次访谈日本的另一收获就是了解到日本氢能产业链更加具体的布局,包括各种制氢、运输方法,包括褐煤制氢、工业副产氢、污水处理厂制氢,千代田研发的长途运输液态储氢方式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独家)2019-05-29

      发改委正式发布:电储能设施不计入输配电成本庞青年首次披露“水制氢”技术 为什么说他在“忽悠”人南网欲牵手格力电器合作分布式能源、储能业务我国电化学储能定价机制与市场准入问题探讨湖北这个城市也在做“氢能” 液态储氢有望成为千亿级产业电网的减法与乘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5-23

      中船重工第七一八研究所制氢设备工程部总工程师薛贺来曾指出:“低温液态储氢在质量密度和气体密度方面,都较有优势。”...众所周知,氢输送之所以效率低,是因为储氢密度太低。目前输送氢的主要方式一般是输送储存的氢。如果储氢密度提高了,输送效率自然也能提高。

      来源:科学网2019-05-20

      氢能关注的还是储能技术,目前主流技术是靠高压储氢液态储氢、有机物液态储氢,金属储氢也是未来的方向,但目前的技术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就锂电技术发展方向来说,液态电解质是可燃的,热失控时存在隐患,因此固态电池的研发水平值得关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5-17

      全球近500座加氢站中液氢储氢型加氢站占比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且其新建的加氢站以液氢储氢型为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5-17

      中船重工第七一八研究所制氢设备工程部总工程师薛贺来曾指出:“低温液态储氢在质量密度和气体密度方面,都较有优势。”...众所周知,氢输送之所以效率低,是因为储氢密度太低。目前输送氢的主要方式一般是输送储存的氢。如果储氢密度提高了,输送效率自然也能提高。

      2020年我国加氢站增至100座 2030年增至1000座

      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2019-05-16

      储氢的方式主要分为:低温液态储氢、高压气态储氢储氢材料三种。...虽然固体浓缩氢方便存放和运输,密度大转化能量更多,但固体金属储氢成本高,技术复杂。日本一直采用甲酸氢载体运输,主要是便于从海外运输氢。

      从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展全面观察核心技术发展-<mark>储氢</mark>瓶篇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19-04-30

      氢燃料电池存储核心—储氢瓶作为氢燃料汽车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车载储氢技术直接关系到燃料电池汽车的续航、成本与安全性。车载储氢技术主要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体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

      来源:E车汇2019-04-26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国内首座氢能技术中心的落成,长城控股集团氢能板块已经拥有了国内第一座104mpa高压氢气循环测试实验室、国内第一座70mpa液态储氢加氢站、国内第一座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测试实验室、国内第一台...6轴储氢瓶缠绕机、国际领先燃料电池测试实验室等一系列世界级高端研发设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4-17

      前言:魏蔚认为,-253℃低温液态储氢是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运营的基础保障。...魏蔚认为,-253℃低温液态储氢是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运营的基础保障。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04-16

      该公司跨界布局氢能产业一事可追溯至2017年,彼时金凰集团参与研发与推广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并与相关合作方共同开发了“泰歌号”、“氢阳号”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氢燃料电池大巴车和“新氢卡”氢燃料电池物流车

      广东云浮加氢站顺利完成设备调试 核心设备“国产”在何时?

      来源:中国电池联盟2019-03-01

      其中,氢气压缩机、储氢系统(目前主要有高压储氢罐和低温液态储氢两种形式,但我国加氢站目前全部为高压储氢系统)、氢气加注机是加氢站系统的三大核心装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