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纳米管”相关结果557
      3D碳<mark>纳米管</mark>/石墨烯-S-Al3Ni2正极用于高载硫和长寿命锂硫电池

      来源:能源学人2018-05-16

      研究人员设计了由碳纳米管(cnt)、石墨烯(gra)、硫(s)以及al3ni2(即cnts/gra-s-al3ni2)结合组成的3d网络结构的li-s电池正极材料。

      来源:汽车之家2018-05-15

      『配图为碳纳米管示意图』据了解,碳纳米管采用碳纳米技术和石墨烯纳米技术制造,除了可以大幅度减重的同时,可以做到比锂离子电池更快的储存和释放电能。

      螺旋多肽自组装及储能研究获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8-05-14

      结果表明,当bdcp为螺旋结构,且侧环取代基具有芳香性时,多肽分子可以组装成纳米管/纳米带结构。接下来他们对多肽自组装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以ff(f: 苯丙氨酸)二肽及其衍生物为代表,通过一系列物理(电场辅助法,磁场辅助法,温度辅助法,超声辅助法)和化学(ph,溶剂法,催化法)手段,精准操控多肽分子自组装的路径,得到了多肽纳米管纳米纤维、

      三维石墨烯铂催化剂用于燃料电池研究获进展

      来源:锂电与燃料电池观察2018-05-14

      研究人员将氧化石墨烯(go)与碳纳米管(cnts)自组装后形成一种三维结构,然后负载铂,并通过氢等离子放电可以得到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铂基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催化剂(pt/gnts),具有优异的甲醇氧化催化性能

      深度解析|石墨烯锂电池导电剂的缘起、现状及展望

      来源:科学通报、石墨邦2018-05-07

      目前所使用的导电剂通常是碳材料, 如导电碳黑、 导电石墨及碳纳米管等. 由于这些碳材料相对于活 性物质来说密度较低,减少导电剂的使用量能够显著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不同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烯材料尺寸有所区别; 本课题组采用热还原氧化石墨法, 制备得到的石墨烯片层尺寸约2um);(3) 超薄特性, 石墨烯是典型的表面性固体, 相较于具有多sp2碳层的碳黑、导电石 墨和多壁碳纳米管

      深度解读后锂离子电池技术展望(上)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5-03

      从电极结构的角度出发,通过介孔碳、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来合成导电纳米介孔结构复合物可以有效缓解硅负极的体积膨胀问题,大幅提升循环性能。

      来源:连线新能源2018-04-27

      为了改善正负极的导电性,通常还需要在其中添加少量的导电剂,目前最常见的导电剂为炭黑类材料,碳纤维类材料,以及近几年兴起的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类材料。...然后与活性物质混合,有的工艺会将导电剂和粘结剂一起与胶液进行混合,匀浆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浆料中的各个成分分散均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对匀浆工艺进行优化,目前主要的匀浆工艺主要分为干法匀浆和湿法匀浆,目前随着纳米材料的逐渐普及

      来源:电池联盟2018-04-25

      青岛昊鑫是国内重要的导电剂生产商,在导电剂行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主要产品为石墨烯导电剂和碳纳米管导电剂,系锂电池导电增强剂。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4-25

      科学家已经使用不同形式的碳(例如纳米管和复杂的碳泡沫)来稳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的硫。然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这是一个巨大的困难,硫很容易溶解到电池的电解液中。因此,两个电极在仅仅几个周期之后就会恶化。...然后,他们将它放入一个石英管炉内,炉内将被加热到约700摄氏度。极端热量会除去大部分硫气,同时保留一些聚硫化物(硫原子链),他们的目的是将聚硫化物深深地嵌在活性炭基质中。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8-04-18

      :1)零维导电剂,例如炭黑类;2)一维导电剂,例如碳纳米管和碳纤维;3)二维导电剂,例如石墨烯材料,每种导电剂都有自己独特的性能,例如炭黑类材料在短程导电方面具有优势,而碳纳米管导电剂在长程导电方面具有优势

      来源:电化学前沿2018-04-17

      近日,北京大学曹安源教授课题组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发文,研究人员在前期自主开发的新型碳纳米管海绵材料的基础上,原位生长zif-8纳米颗粒,制备了mof@cnt复合材料。

      来源:AutoR智驾2018-04-17

      石墨烯是其他材料的基本构造单元,包括曾经得过诺贝尔化学奖的富勒烯,包括研究非常活跃的碳纳米管,当然还有三维的石墨。

      北科大制备新型电解质 有效改善全固态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03

      以多壁碳纳米管包覆的硫材料(mwcnt@s)为正极,组装的全固态锂硫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来源:环球科学2018-03-30

      2016年年底,韩国蔚山科技大学的尚勋株在论文中介绍了一种掺杂了铁和氮的碳纳米管催化剂,催化效果和市售的催化剂差不多。...如果要大规模生产,实验人员还需要了解各个变量如何影响最终的产品性能,这些变量包括金属纳米粒子的化学成分、大小和形状,以及催化剂载体的结构。

      来源:盖世汽车2018-03-30

      研究人员用涂有二硫化钼的锂及3d碳纳米管-硫(3d carbon nanotube-sulfur)分别作为该款锂硫电池的阳极及阴极,其比能量密度(specific energy density)为~

      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3-29

      ,这些优异的性能通常由材料组织的微结构决定.碳材料因其良好的机械特性,高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在无黏结剂电极和轻质电极研究领域备受关注.近年来,纳米线、纳米纤维、纳米管纳米球等硅碳纳米结构经常被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

      <mark>纳米</mark>流体储能研究进展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8-03-28

      氧化物类包括:氧化铝(al2o3)、氧化铜(cuo)、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钛(tio2)等;非氧化物类:碳化硅(sic)、碳纳米管等;金属类:铝(al)、铜(cu)、银(ag)等。...除常规纳米流体体系之外,气体、离子液体、金属流体或多相流体等也可作为纳米流体的基液使用。同样,纳米流体的流体强化相除常规纳米颗粒外,也可以是纳米液滴或纳米气泡。

      来源:能源学人2018-03-22

      目前已报道的li-co2电池催化剂主要以碳材料为主,包括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其对电池的性能提升较为有限。贵金属ru催化剂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吸附量的提升能有效提升电池的放电比容量;(3)mof材料对co2的吸附焓的不同可能影响了其在电极co2生成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不同,从而影响了充电过程中的极化程度;(4)放电产物li2co3的沉积受mof的影响较为明显,其纳米化的沉积产物有利于降低电极的界面电荷转移

      2018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新型导电剂市场常规性调研分析报告

      来源:起点研究2018-03-21

      单一炭黑、vgcf 、sp等导电剂综合性能不如新型导电剂占据优势,预计未来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等新型导电剂需求量将进一步增长。...据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导电浆料市场产量为8.2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石墨烯与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增速最大,各自同比增长为78%与47%。

      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废水中砷的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现代化工》2018-03-20

      王彦骇等设计合成的铁掺杂的钦酸纳米管(fe -tnts)在光催化30min过程中即可将as(iii)完全氧化成as(v),asv)继而可通过fe-tnts的静电引力作用吸附被同步去除,同时as(iii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