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负极材料”相关结果331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07-23

      ,在高比能量电池用的硅碳负极材料领域则正在加快研发及投产速度,主流负极厂商已增加硅碳负极投入,新进入者也开始布局硅碳负极,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隔膜方面,隔膜国产化率正在不断提升,随着国内隔膜生产企业在湿法生产工艺上以及涂覆技术的持续改进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7-23

      即使使用中全新能源技术参数最高的硅碳负极材料,即克容量在650mah/g、循环2000次以上、可实现1c充、3c放,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可能能做到200wh/kg,而且这个数字已经接近极限; 如果不是使用这么好的硅负极

      政策性保险补助解动力电池新<mark>材料</mark>应用之忧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07-20

      电池中国网通过梳理《目录》(2017 年版)发现,2017年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共有高性能锂电池隔膜、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材料、燃料电池膜电极、燃料电池用金属双极板和

      来源:能源评论2018-07-19

      吴锋认为,采用三元正极材料和硅碳负极材料,可制备出能量密度319瓦时/公斤的高比能锂离子电池。...从近期来看,2020年新一代动力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指标是:富锂材料-硅碳负极体系电芯为300 瓦时/公斤。

      为什么制备锂电池高镍正极<mark>材料</mark>需控制环境湿度?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8-06-26

      高镍正极材料配硅碳负极材料已经被行业内公认为高比能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而高镍正极材料面临很多问题,其中原材料的保存、电池生产环境要求高是巨大的挑战。

      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mark>负极材料</mark>的专利技术分析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2018-06-14

      在生产应用上,松下将10%的硅加入到传统石墨负极材料中,已经实现含硅碳负极材料的18650电池的量产,能量密度达到了550mah/g以上;而特斯拉已经将这种硅碳负极电池应用于其纯电动汽车中。

      来源:科技部2018-06-07

      、首次效率高、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好的硅碳负极材料。...高性能正、负极材料是实现能量密度目标的关键基础。高性能氧化镍钴铝锂(nca)作为正极材料能够满足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要求。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8-06-06

      纳米硅在 20 世纪 90 年代即被提出可用于高容量负极,通过掺少量纳米硅材料提升碳负极材料容量至今仍是研发热点,可逆容量达到 450(mah)/g 的添加少量纳米硅或硅氧化物的负极材料已开始进入小批量应用阶段

      锂电池包多元化电极<mark>材料</mark>

      来源:存能电气2018-05-24

      2、碳负极材料:此种类型的材料无论是能量密度、循环能力,还是成本投入等方面,其都处于表现均衡的负极材料,同时也是促进锂电池包诞生的主要材料,碳材料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别,即石墨化碳材料以及硬碳。

      青海省将重点促进锂电产业发展 推进储能应用

      来源:青海政府网2018-05-21

      进一步加强镍酸锂、钴酸锂、锰酸锂及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渗碳负极材料、正负极材料纳米化、大容量电池制造工艺、智能电池管理系统、锂电池高效梯次回收利用等核心工艺技术研究。

      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的研究进展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05-18

      石墨是目前商业化应用最多的碳负极材料,是由单层石墨烯堆积而成的二维层状结构,yazami等的研究表明在首次充电过程中首先电解液石墨表面还原形成sei膜,随后锂离子嵌入到石墨的层间形成石墨的嵌锂化合物,因此石墨材料特性例如粒径与比表面积

      高氮掺杂碳纳米纤维构建高性能钾离子电池!

      来源:伊尔梅瑙工业大学&上海大学2018-05-15

      有鉴于此,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的雷勇教授和上海大学的吴明红教授合作,报道了一种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的软碳负极材料。...然而,由于钾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扩散动力学限制,现存的电极材料无法满足快速充放电及长循环寿命的要求。

      2017年我国<mark>负极材料</mark>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驱动因素

      来源:智研咨询2018-05-14

      负极材料,则是指电池中构成负极的原料,目前常见的负极材料碳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合金类负极材料和纳米级负极材料

      青海锂资源储量占全球六成 大容量电池制造将要提速

      来源:海东时报2018-05-04

      此外,超前谋划项目,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强镍酸锂、钴酸锂、锰酸锂及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渗碳负极材料、正负极材料纳米化、大容量电池制造工艺、智能电池管理系统、锂电池高效梯次回收利用等核心工艺技术研究。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5-02

      负极材料:成本不透明账期可自控目前硅碳负极材料还处于人造石墨掺硅的初级阶段,离真正的规模化尚有一定时间。...动力电池市场的主流负极材料仍然以人造石墨为主,而今年随着一波产能释放、主流负极企业加大石墨化成本管控等,人造石墨尚有可下调的空间。

      锂电池硅基<mark>负极材料</mark>研究进展追踪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8-05-02

      ,被认为是碳负极材料的替代性产品。...硅基负极材料被视为现有商业化碳负极材料的替代性产品之一,然而由于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体积效应而无法商业化,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4-27

      目前,负极材料主要被划分为两个类别,一种为商业化应用的碳材料,例如天然石墨、软碳等,另一类为正处于研发状态,但是市场前景一片大好的非碳负极材料,例如硅基材料、合金材料、锡金材料等等。

      来源:电源技术2018-04-27

      ,被认为是碳负极材料的替代性产品。...硅基负极材料被视为现有商业化碳负极材料的替代性产品之一,然而由于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体积效应而无法商业化,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

      看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如何“一箭双雕”

      来源:电化学前沿2018-04-10

      sem形貌(f、h-无lifmdfb g、i-有lifmdfb)图5:lifmdfb+fec诱导的sei层对硅碳负极材料作用对比图参考文献:unsymmetrical fluorinatedmalonatoborate

      磷酸铁锂并不会“回潮” 因为它一直存在

      来源:刘进2018-04-09

      能量密度最高能达到260wh/kg;在此基础上,硅碳负极材料则是突破300wh/kg的关键。...按照沈晞的说法,比亚迪大规模量产的磷酸铁锂方壳电池的能量密度为165wh/kg,未来的上限是200wh/kg;而量产的三元方壳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达到了190wh/kg,未来采用高镍正极材料搭配石墨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