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负极材料”相关结果337

      来源:能源评论2018-08-10

      吴锋认为,采用三元正极材料和硅碳负极材料,可制备出能量密度319瓦时/公斤的高比能锂离子电池。...从近期来看,2020年新一代动力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指标是:富锂材料-硅碳负极体系电芯为300 瓦时/公斤。

      来源:百川资讯2018-08-09

      7月,负极材料市场保持稳定,主要企业产量平稳,采购积极性转好,订单略有增加。据百川资讯统计,上半年中国碳负极材料产量约10.69万吨,供应充足。...,预计短期内负极材料市场仍将谨慎平稳运行。

      来源:钜大LARGE2018-08-03

      全球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致力于这种新型负极材料,例如,深圳贝特瑞和江西紫宸已率先推出多款硅碳负极材料产品,上海杉杉正处于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进程中,星城石墨已将硅碳新型负极材料作为未来产品研发方向。

      锂电池各种<mark>负极材料</mark>特性介绍以及研究进展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8-07-26

      本文对石墨烯、钛酸锂、硅碳负极材料等各种负极材料特性以及未来展望做了介绍。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产业,锂离子电池产业也是其中之一。...碳材料负极进一步分类为天然石墨负极、人造石墨负极、中间相碳微球(mcmb)、软炭(如焦炭)负极、硬炭负极、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等;其他非碳负极材料主要分为硅基及其复合材料、氮化物负极、锡基材料、钛酸锂

      来源:武汉工程大学2018-07-25

      日前,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谌伟民团队通过协调表面诱导反应和嵌入式反应等,获得了高性能的钠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合作双方目前对硬碳负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自然资源丰富的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简易而绿色的方法,构筑出异质元素掺杂的多孔生物质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中,以进一步降低碳材料的制备成本和提高硬碳负极的储钠性能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7-24

      与此同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肖成伟等专家也认为,高镍三元正极搭配硅碳负极材料体系的锂离子电池,单体比能量可以达到...而中期目标基于富锂锰基/高容量硅碳负极,实现单体超过350wh/kg。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07-23

      ,在高比能量电池用的硅碳负极材料领域则正在加快研发及投产速度,主流负极厂商已增加硅碳负极投入,新进入者也开始布局硅碳负极,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隔膜方面,隔膜国产化率正在不断提升,随着国内隔膜生产企业在湿法生产工艺上以及涂覆技术的持续改进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7-23

      即使使用中全新能源技术参数最高的硅碳负极材料,即克容量在650mah/g、循环2000次以上、可实现1c充、3c放,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最高可能能做到200wh/kg,而且这个数字已经接近极限; 如果不是使用这么好的硅负极

      政策性保险补助解动力电池新<mark>材料</mark>应用之忧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07-20

      电池中国网通过梳理《目录》(2017 年版)发现,2017年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共有高性能锂电池隔膜、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材料、燃料电池膜电极、燃料电池用金属双极板和

      来源:能源评论2018-07-19

      吴锋认为,采用三元正极材料和硅碳负极材料,可制备出能量密度319瓦时/公斤的高比能锂离子电池。...从近期来看,2020年新一代动力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指标是:富锂材料-硅碳负极体系电芯为300 瓦时/公斤。

      为什么制备锂电池高镍正极<mark>材料</mark>需控制环境湿度?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8-06-26

      高镍正极材料配硅碳负极材料已经被行业内公认为高比能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而高镍正极材料面临很多问题,其中原材料的保存、电池生产环境要求高是巨大的挑战。

      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mark>负极材料</mark>的专利技术分析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2018-06-14

      在生产应用上,松下将10%的硅加入到传统石墨负极材料中,已经实现含硅碳负极材料的18650电池的量产,能量密度达到了550mah/g以上;而特斯拉已经将这种硅碳负极电池应用于其纯电动汽车中。

      来源:科技部2018-06-07

      、首次效率高、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好的硅碳负极材料。...高性能正、负极材料是实现能量密度目标的关键基础。高性能氧化镍钴铝锂(nca)作为正极材料能够满足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要求。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8-06-06

      纳米硅在 20 世纪 90 年代即被提出可用于高容量负极,通过掺少量纳米硅材料提升碳负极材料容量至今仍是研发热点,可逆容量达到 450(mah)/g 的添加少量纳米硅或硅氧化物的负极材料已开始进入小批量应用阶段

      锂电池包多元化电极<mark>材料</mark>

      来源:存能电气2018-05-24

      2、碳负极材料:此种类型的材料无论是能量密度、循环能力,还是成本投入等方面,其都处于表现均衡的负极材料,同时也是促进锂电池包诞生的主要材料,碳材料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别,即石墨化碳材料以及硬碳。

      青海省将重点促进锂电产业发展 推进储能应用

      来源:青海政府网2018-05-21

      进一步加强镍酸锂、钴酸锂、锰酸锂及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渗碳负极材料、正负极材料纳米化、大容量电池制造工艺、智能电池管理系统、锂电池高效梯次回收利用等核心工艺技术研究。

      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EI)的研究进展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05-18

      石墨是目前商业化应用最多的碳负极材料,是由单层石墨烯堆积而成的二维层状结构,yazami等的研究表明在首次充电过程中首先电解液石墨表面还原形成sei膜,随后锂离子嵌入到石墨的层间形成石墨的嵌锂化合物,因此石墨材料特性例如粒径与比表面积

      高氮掺杂碳纳米纤维构建高性能钾离子电池!

      来源:伊尔梅瑙工业大学&上海大学2018-05-15

      有鉴于此,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的雷勇教授和上海大学的吴明红教授合作,报道了一种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的软碳负极材料。...然而,由于钾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扩散动力学限制,现存的电极材料无法满足快速充放电及长循环寿命的要求。

      2017年我国<mark>负极材料</mark>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驱动因素

      来源:智研咨询2018-05-14

      负极材料,则是指电池中构成负极的原料,目前常见的负极材料碳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合金类负极材料和纳米级负极材料

      青海锂资源储量占全球六成 大容量电池制造将要提速

      来源:海东时报2018-05-04

      此外,超前谋划项目,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强镍酸锂、钴酸锂、锰酸锂及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渗碳负极材料、正负极材料纳米化、大容量电池制造工艺、智能电池管理系统、锂电池高效梯次回收利用等核心工艺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