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硅碳负极”相关结果266
      银隆四大核心动力技术 力促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7-05-17

      银隆的多元复合锂电池负极采用纳米钛硅碳负极,具备-30℃条件下充放电能力,充放电倍率可以达到3c,循环寿命>2000次。魏银仓表示目前国内多元复合锂电池是银隆和微宏两家在生产。

      来源:革新纳米2017-05-11

      ,形成硅碳负极,二是在电解液中加入有机硅化合物,改善电解液的性质。...为了降低硅负极的体积膨胀,人们开发了siox材料,相比于纯si材料,其体积膨胀明显降低,其与c复合材料是一种性能较好的硅负极材料,也是目前实际应用较多的一种硅材料,但是该材料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硅负极失效的问题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5-01

      在正极材料方面,业界纷纷将目标放在了高镍材料上,而负极材料方面,业界普遍认为硅碳负极足以担此大任。国外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硅碳负极材料的量产。...比如松下2013年量产的ncr18650c型号电池,即采用硅碳负极材料;日本gs汤浅推出的硅基负极材料锂电池,已应用于三菱汽车上;日立麦克赛尔将硅碳负极材料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小型锂离子电池上;特别是特斯拉将硅碳负极成功应用于即将量产的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4-18

      作为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硅碳负极对于提升电池能量密度能发挥比当前石墨负极更显着功效。硅碳负极的应用,可以提升电池中活性物质含量,从而大大提升单体电芯的容量。

      工艺之争:正极补锂工艺能否取代<mark>负极</mark>补锂工艺?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7-04-12

      此外另一种策略就是将si材料制成“葡萄干面包”结构,也就是将纳米si颗粒分散在石墨海洋之中,利用石墨吸收掉si颗粒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但该方法也并不完美,首先材料的比容量很低,由于石墨含量很高,因此大多数此类的硅碳负极的比容量仅为

      换个角度看特斯拉市值超福特:电池新材料的技术革新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4-06

      6.硅碳负极市场空间预测目前,行业中硅碳负极尚未形成广泛...利用不同形态的碳材料来复合硅进行改性处理,使其构成均匀的导电网络结构,形成导电性好、附着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的硅碳负极材料。3.硅碳负极为什么还没实现产业化应用硅碳负极材料是一种使用起来非常困难的材料。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03-27

      负极硅具有庞大的克容量而被人们关注,但是由于自身的溶胀作用导致其无法应用,近年来研究方向已经转变为硅碳负极,其具有相对较高的克容量以及较小的体积变化,不同的成膜添加剂在硅碳负极方面的循环效果不同。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2-20

      硅碳负极产业化进行时国内前几大负极材料生产厂商陆续对硅碳负极材料进行布局,深圳贝特瑞和江西紫宸已率先推出多款硅碳负极材料产品,上海杉杉正处于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进程中,星城石墨已将硅碳新型负极材料作为未来产品研发方向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2-14

      2017年动力电池体系的升级换代将突出表现在三元锂电池领域,其中高镍三元/硅碳负极体系将会成为2017年各企业研发和生产的重点。其实,2016年高镍三元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已呈燎原之势。...在本次募投建设的合肥、青岛、南京共计12亿ah的高比能动力锂电池产业化项目中,用于新能源乘用车的三元锂电池将占据重要比重,而年产10000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和5000吨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等项目将匹配5g

      补贴退坡 又遇材料价格疯涨!锂电原材料价格走势分析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2-10

      可以预见,2017年动力电池体系的升级换代将突出表现在三元锂电池领域,其中高镍三元/硅碳负极体系将会成为2017年各企业研发和生产的重点。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7-01-09

      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进展如何呢?目前,杉杉股份、国轩高科、斯诺、星城石墨、湖州创亚等负极材料厂商都在布局硅碳复合负极,加速新型负极材料的产业化。

      噱头还是黑科技?2016十大电池前瞻技术盘点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1-04

      比如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相比于普通的干法复合工艺,复合石墨烯并没有明显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因此,石墨烯粉体材料在负极电极上的应用前景尚不明朗,石墨烯用作硅碳负极的包覆材料或许前景更为光明。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2016-12-23

      锂电材料:铜箔、高镍、湿法隔膜市场较好正、负极:高镍正极有望维持较高毛率,硅碳负极有望量产 高镍三元是发展方向,镍比钴便宜60%,但高镍三元对生产工艺要求非常高。...目前正极行业毛利10%左右,技术壁垒较强,预计高端的高镍三元正极有望维持较高的毛利率;在特斯拉model 3使用硅碳负极的带动下,国内硅碳等高能量密度的负极材料有望量产。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2016-12-22

      锂电材料:铜箔、高镍、湿法隔膜市场较好正、负极:高镍正极有望维持较高毛率,硅碳负极有望量产 高镍三元是发展方向,镍比钴便宜60%,但高镍三元对生产工艺要求非常高。...目前正极行业毛利10%左右,技术壁垒较强,预计高端的高镍三元正极有望维持较高的毛利率;在特斯拉model 3使用硅碳负极的带动下,国内硅碳等高能量密度的负极材料有望量产。

      来源:高工锂电2016-12-14

      2016年以来,已经有不少动力电池及相关材料企业加速新型材料的产业化,包括高镍三元、硅碳负极、三层复合隔膜、新型锂盐等新材料都在经历产业化换挡提速。...g20锂电峰会成员企业介绍,其大部分都在进行动力电池材料的升级换代,除了在技术路线上导入三元材料之外,还在加快陶瓷隔膜、硅碳负极、石墨烯导电剂等新型材料的产业化应用。

      来源:高工锂电2016-11-18

      从能量密度来看,在2020年达成300wh/kg电池目标的基础上,提高负极材料最为迫切,目前硅碳负极材料已获得诸多电池企业的青睐。...中天储能就利用高镍三元+硅碳负极研发了一款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的电池。在成本方面,性价比是永恒竞争力。动力电池大规模、大批量、pack成组等特点,都表明电池生产极度依赖自动化。

      来源:高工锂电2016-10-28

      对于此次技术路线图提出的目标,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指出,2020年能量密度可以通过对现有材料体系的潜力挖掘实现(即高镍三元+硅碳负极),2020年后需要通过材料和电池体系的升级来完成(锂硫电池...负极材料上比亚迪在做硅负极,主要有两个路线:一个是氧化亚硅,一个是纳米硅。用这个材料需要解决两个前提,即首次效率、循环寿命。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氧化亚硅应该比较好解决。

      来源:高工产业研究院2016-09-27

      目前,日韩等大电芯厂商已经在做硅碳负极电池的商业化,而大部分的国内负极材料企业也在做硅碳材料的技术储备,主流动力电池企业也在积极推动硅碳负极动力电池的测试和产业化。

      来源:电车汇2016-08-18

      目前东莞杉杉完成产能提升,电解液业务年产能扩至1.5万吨;公司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携手海内外知名大学、中科院技术专家,完成创新团队建立,助力产品研发;在钛酸锂、硅碳负极等新型材料匹配电解液、高电压电解液等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来源:电池中国网综合2016-08-08

      据悉,特斯拉发布的model 3就采用了硅碳负极作为动力电池新材料。通过在人造石墨中加入10%的硅基材料,特斯拉让电池容量达到了550mah/g以上,电池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负极材料分类众多,其中石墨类碳材料一直处于负极材料的主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