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相关结果309

      来源:中国日报2015-09-24

      首先,首批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有望2016年初放开,非整车企业进入有望加快产品技术提升以及商业模式创新,从而有效匹配市场需求,加快推广速度;其次,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补贴政策及充电桩国标出台日趋临近,困扰充电设施建设标准不统一以及运营服务模式不清晰的问题将因各大企业加快进入并进行平台化运营而有望得到逐步解决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5-09-21

      买壳造车、获取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策略似乎已经十分明显,这个过程中的并购、联合则为电动汽车企业带来了资本层面的机遇。今年5月,和谐汽车宣布收购浙江绿野汽车64.64%股权,现金代价为2.34亿元。

      来源:高工锂电2015-09-16

      在电动汽车领域,catl已与德国、美国等国际顶级汽车厂商及国内众多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为全球客户研发、生产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

      来源:高工锂电2015-09-16

      在电动汽车领域,catl已与德国、美国等国际顶级汽车厂商及国内众多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为全球客户研发、生产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5-09-16

      在电动汽车领域,catl已与德国、美国等国际顶级汽车厂商及国内众多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为全球客户研发、生产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5-09-15

      云驰新能源依托福汽集团的整车制造资质及丰富的整车制造资源,汇聚了一大批国内外汽车行业的优秀人才,致力于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咨询服务。...公告称,福建省汽车集团云驰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试制试验、生产、销售、服务,以及三电系统集成(含电池pack、bms)等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的生产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5-09-14

      自《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正式开始实施以来,很多企业表示已经在申请,并将很快拿到生产资质。但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吴卫透露,截至目前,还没有企业正式提出申请。

      来源:汽车周报2015-09-06

      有媒体报道,自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以来,长城华冠、万向、亿纬锂能、成飞集成等10多家厂商已经在筹备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申请,有行业分析师曾预估,当前申请电动车资质的企业有可能超过了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5-08-25

      多氟多近期多氟多通过收购红星汽车获得汽车生产资质、整车研发技术及生产工艺设备,由此正式进入造车领域。...近期,除了乐视、苹果等多家互联网巨头宣布造车外,电池、电机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也陆续宣布将造新能源汽车。近日,多氟多通过收购红星汽车获得汽车生产资质,正式进入造车领域。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5-08-23

      红星汽车1到6字头的汽车生产资质都有,只缺7字头的乘用车。我们一定会尽力争取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但目前最主要的是要用好现有的生产资质。 李世江介绍道。

      来源:智东西2015-08-21

      虽然几经修改的《规定》正式发布,门槛高,但为非汽车制造企业获得生产资质,进军电动车市场推开了一道门缝。正式因此,目前不少互联网企业计划打造的互联网汽车均为电力驱动。

      来源:经济观察报2015-08-14

      自从一年半之前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并引爆电动车行业后,一直无法燃烧起新能源汽车发展热度的政策制定者,决定将一直严格把控的轿车生产资质为新能源汽车开放一个小口,让新进入者带来鲶鱼效应。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5-07-31

      多氟多控股红星汽车后获取整车生产资质,打通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公司目前具备六氟磷酸锂、正极材料、动力锂电池生产能力,成立汽车研究院后成功研发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和电池组,公司控股红星汽车后可以获得整车生产资质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5-07-30

      短期看万向电动车是专用车生产资质,菲斯克生产的是乘用车,这两种车不存在同业竞争,那么就有一个前提:万向电动车永远不造乘用车整车,但是2002年万向就研发成功了电动轿车,我们很难说万向电动车不会做乘用车。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2015-07-29

      知情人士透露,符合条件的产业链公司以及互联网企业有望在2016年初获得首批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大智慧通讯社从汽车行业知情人士处获悉,自6月份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以来,多家汽车产业链公司以及互联网公司正在竞逐首批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5-07-27

      崔东树表示,该《规定》较之前的意见稿,对企业在资质上要求有所降低,这样做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此外,备受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也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这一发展领域作为重点。

      来源:每经网2015-07-23

      政策方面,7月10日,我国《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正式开始实施,很多企业瞄准了这一准入资质。张立平向记者坦言,御捷已经在筹备资质申请工作,进入新能源汽车目录是其方向。

      来源:中国质量报2015-07-21

      》的具体规定,尤其对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进行了解读,要求想要投资纯电动汽车的生产企业一定要了解入市门槛及风险。

      来源:科技日报2015-07-20

      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为重点,通过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促进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充换电设备等关键技术以及整车集成设计、技术测试和规模化生产应用等方面实现突破。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5-07-15

      其核心思想是,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确实是块儿大肥肉,但是也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咬得动,大规模投资前还是应该看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风险四,上了这条道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张书林表示,这次的生产资质专门为纯电动汽车而设,也严格规定了准入企业的产品路线,想要打擦边球,先拿到资质在向传统车看齐的想法肯定行不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