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电力环保网2012-03-26
现在这些工程建设正在积极开展,但还存在资金、政策不配套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各项重点工程的落实,其潜力正不断释放出来,因而依靠重点工程减排的空间也在逐渐下降。第三,环境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
2012-03-01
年内黑龙江省将建成63项重点脱硫工程。电力企业要严格控制燃煤硫份,提高脱硫效率;氮氧化物减排,要加快电力、水泥等重点行业氮氧化物治理工程的实施进度,年内完成7项脱硝工程、19项低氮燃烧改造工程。
来源:威海市政府网2012-02-20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采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措施,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中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任务。
来源:大众网2012-02-16
三是工程减排空间有限。十一五期间,全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已达87%以上,火电机组脱硫装机容量95%以上,十二五工程减排潜力有限。四是农业源和机动车减排体系尚不完善。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2012-02-01
随着十二五期间工程减排潜力收窄,经济发展和资源能源消耗刚性增长仍将持续,实际完成的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要在30%40%以上。同时,改善环境质量的压力加大了,要求提高了。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1-12-23
、重点治污工程、烟气脱硫脱硝、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机动车减排,开展农业和农村污染减排;严格监管,保证治污设施正常运行,挖掘治污潜力,提高治污效率。...三大减排措施2012年,中国将深入实施三大减排措施,包括: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严格建设项目总量指标前置审核,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加快污染物治理
来源:新华08网2011-12-22
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加快污染物治理、重点治污工程、烟气脱硫脱硝、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机动车减排,开展农业和农村污染减排。严格监管,保证治污设施正常运行,挖掘治污潜力,提高治污效率。
来源:环境保护部华东督查中心主任2011-12-19
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根据国家确定的污染物减排目标和减排比例,组织编制本级政府污染物减排5年规划及分年度的实施计划,明确规划期减排目标、比例和重点工程。
来源:中投顾问2011-11-11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目前火电行业的环境形势内外堪忧,随着工程减排逐渐走向成熟,结构性减排将被纳入下一步市场规划,而目前火电行业饱受资金、经营等各方面的风险,这将导致行业的环保工作受到严重挑战,能否如期实现脱硝市场的启动似乎又增添了一丝不确定因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11-02
周生贤表示,将确保实现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据介绍,我国将实施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继续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管理减排。
来源:中国人大网2011-10-27
国务院成立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层层分解落实减排任务,强化责任考核,加大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工作力度。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1-10-14
二是向工程减排要能力。对列入目标责任书的628项重点减排工程进行细化分解,明确重点减排工程的技术要求和建成时限。三是向管理减排要效益。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1-09-21
在污染减排方面,排放标准的作用尤为明显。实施管理减排、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等三大减排措施,都离不开排放标准。
来源:北方新报2011-07-31
万度、节约煤炭4.85万吨,与火电相比,风力发电工程减排二氧化碳3267吨/年,节约水53.46万吨。...该项目总投资80亿元,占地面积750平方公里,一期投资4.2亿元,总工期分为6期,2010年8月20日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安装24台2兆瓦和1台1.5兆瓦发电机组,项目并网发电后,年发电能力可达到13365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2011-07-26
“为完成以上两项减排任务,我们以工程减排为突破口,共完成减排项目37个。”任永凤透露。...同时,加快非电脱硫工程建设,达到国家减排核查规范要求,充分发挥减排效益。
来源:搜狐绿色2011-06-21
发电企业温室气体减排主要有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和市场减排四种途径:结构减排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核能等低碳能源在电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替代火电等高碳电源,优化电力结构,降低碳排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06-20
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刘宏武在会上明确表示,“十二五”期间我们把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因子由过去的两项增加了四项,在减排的具体措施上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继续加强燃煤电厂的脱硫
来源:能源观察网2011-04-06
坚持源头预防,综合推进,强化结构减排,落实工程减排,完善监管减排,推行清洁生产,降低产污强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共享发展。
来源:互联网2011-03-08
在工程减排的边际效益逐渐递减的情况下,结构减排是未来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节能减排并不能寄望于短期的经济结构调整上,而应以产业升级为中长期目标。
来源:新华网2011-03-07
在减排任务分解上,广泛听取各省区市意见,综合考虑各地的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减排举措实施上,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坚持全防全控、重点攻坚、高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