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物质产量”相关结果2323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9-08

      风电从无到有、光伏发电稳步推进、生物质发电规模从小到大,尤其是近年来风电和光伏发电发展迅猛,装机规模分别于2019年、2020年和2021突破1亿千瓦、2亿千瓦和3亿千瓦大关。...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4853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发电量13401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6556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量3259亿千瓦时、生物质发电量1637亿千瓦时。

      来源:电联新媒2022-09-02

      占可再生能源50%以上的生物质能消费量也增加了3%。电力生产。2021年,德国生产并输入电网的电力主要来自传统能源,占总发电量的57.6%。褐煤发电的净产量增加到990亿千瓦时。...在装机容量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的情况下,2021年生物质发电略有增加,为430亿千瓦时。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为2250亿千瓦时,比2020年降低约6%。能源政策。

      新增光伏装机1.86GW以上!安徽合肥“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

      来源:合肥市人民政府2022-08-31

      全市采用生物质、天然气、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已达到200万平方米,清洁能源供热占比约为8.7%...电力生产量352亿千瓦时,一次电力生产量增加到62亿千瓦时。低碳转型目标: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提升至37%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市总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7%左右。

      来源:山东环境2022-08-29

      指导中恒能公司申报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生物质发电项目,争取更多上级政策扶持。制定垃圾处置专项政策,对绿色动力公司进行政策补贴,已累计补贴5100余万元。...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肉鸡种鸡养殖、宰杀、深加工,年可加工肉鸡6000万只,每年产生的肉渣、污泥等固体废弃物,企业自行处理设备成本高、负担重,通过与中恒能公司合作,通过发酵处理,在产生沼气、有机肥等生物质能量的同时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2-08-26

      二、关于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与布局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在“三北”地区优化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开发,在中东南部地区重点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就地就近开发,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进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稳步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2-08-26

      二、关于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与布局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在“三北”地区优化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开发,在中东南部地区重点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就地就近开发,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进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稳步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08-26

      通过现代工业手段,利用风、光、水、生物质、地热等能源,可以解决目前农村的三个问题:生物质能利用手段原始、散烧煤和垃圾污染。...问:我国农村有大量生物质原料(农林废弃物),您认为该如何科学提高其利用效率,能否与新能源开发结合起来?答:这些生物质原料目前大多采取直接燃烧的低效利用方式进行处理,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来源:淄博市人民政府2022-08-25

      现有副产氢资源中的“绿氢”比例低,太阳能制氢、生物质制氢等技术未普及,尚未形成氢能产品检验检测、质量认证体系。2.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齐鲁石化、山东铝业、东岳集团等企业在氯碱、丙烷脱氢、乙烷裂解等行业产生的副产氢资源丰富,全市氢气产量约48.3万吨/年(53.5亿标方/年)。

      来源:人民日报2022-08-15

      刘中民认为,从生物质发展的角度来看,用秸秆纤维素制乙醇是一个研究方向,尽管该技术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经济性问题,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而利用化石能源生产乙醇,是科学家们努力的目标。...刘中民介绍,“目前,全世界乙醇产量约1亿吨,主要利用粮食和甘蔗等生物原料生产。2020年,我国乙醇产量为987万吨,其中燃料乙醇约274万吨,主要利用陈粮进行生产。”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8-15

      据了解,煤基乙醇技术不但可以以煤为原料,也能以天然气、生物质、钢厂煤气为原料生产乙醇,为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和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据悉,当前我国燃料乙醇产量无法满足需求,而在以往的乙醇生产制造中,不论是通过粮食发酵还是依赖石油资源进行乙烯水合反应,都不是理想的制造途径。利用化石能源生产乙醇,是科学家们努力的目标。

      国家能源局:2022年上半年能源供需总体平衡 可再生能源发展持续向好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2-08-03

      其中,水电装机4.0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42亿千瓦)、风电装机3.42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3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395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其中,水电新增941万千瓦、风电新增1294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3088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52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3.6%、18.7%、44.7%和2.2%。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2-08-03

      其中,水电装机4.0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42亿千瓦)、风电装机3.42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3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395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其中,水电新增941万千瓦、风电新增1294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3088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52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3.6%、18.7%、44.7%和2.2%。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2-08-02

      其中,水电装机4.0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42亿千瓦)、风电装机3.42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3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395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其中,水电新增941万千瓦、风电新增1294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3088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52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3.6%、18.7%、44.7%和2.2%。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2-08-02

      其中,水电装机4.0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42亿千瓦)、风电装机3.42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3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395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其中,水电新增941万千瓦、风电新增1294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3088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52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3.6%、18.7%、44.7%和2.2%。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2-07-30

      重工业是能源需求和消费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钢铁、水泥、化工行业将需要优先考虑低碳、氢能和生物质燃料来替代传统的燃煤角色。氢在双碳目标下,它的需求总量在1.2到1.6亿吨,消费占比20%到25%。...氢能在碳排领域中的重要角色,现阶段,工业排放占到中国能源二氧化碳总量的24%,交通领域是占到11%,中国重工业规模较大,水泥、粗钢产量占到全世界总量的60%,重要工业化学品产量占到全世界的3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7-28

      但据记者了解,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制乙醇,尚处于研发阶段;乙烯水合法成本较高,还会增加石油对外依存度。基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煤基路线被寄予厚望。固体燃料如何变成透明液体?...早在2017年,国家便提出普及乙醇汽油,至今未能大面积使用,主要就是产量受限。

      一文读懂甲醇燃料电池

      来源:高工氢电2022-07-26

      甲醇燃料可通过煤、天然气、生物质、太阳能等多种原料制取获得。2020年我国新增甲醇产能542万吨,总产能约为9914万吨,较2019年增长11.8%。目前用于制氢的甲醇占到甲醇总量的5~6%。...甲醇产量的逐年提升对甲酵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2022-07-26

      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积极鼓励社会乘用车领域电动化发展,持续推进液化天然气、生物质燃料、氢燃料重型货运车辆的示范试点及推广应用。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突破1万辆。...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纯电动车或燃料电池汽车;到2035年,持续提高船舶能效水平,加快发展电动内河船舶,新增环卫、轮渡、黄浦江游船、公务船等内河船舶原则上采用电力或液化天然气驱动,积极推广液化天然气燃料、生物质燃料以及探索氢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2-07-22

      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0.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150万千瓦左右。...以规划为引领,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大力推进光伏开发,有序推进风电开发,统筹推进生物质和城镇生活垃圾发电发展。

      来源:石家庄市人民政府2022-07-19

      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大力发展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制氢。依法依规推进地热能科学有序、清洁高效发展。推进灵寿抽水蓄能项目建设,谋划新的抽水蓄能工程。...积极配合省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为依据的产量约束机制。持续保持“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逐步推广应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推动实现近零排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