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火箭”相关结果970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0-01-19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55 曹 景 男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56 崔 冰 男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57 葛家琪 男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58 蒋建良 男 浙江省工程勘察院59 潘越峰 男 火箭军研究院工程设计研究所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01-15

      嫦娥四号月背圆梦、长征火箭海上升空、国产航母南海入列、京张高铁顺利投运、中俄东线投产通气、5g网络正式商用,中央企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开放合作获得丰硕成果。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01-15

      日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搭载的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不同于目前常规火箭使用的化学燃料,“胖五”的燃料大部分是-183℃的液氧和-253℃的液氢,因此又被称为“冰箭”。

      来源:微锂电2020-01-03

      另外,如果美国储能协会能够说服国会通过一项针对储能系统的投资税收抵免,那么储能技术在2020年的发展将会如火箭般飞速。在澳大利亚,政府对大规模储能的需求几乎没有减弱的迹象。

      来源:南方电网2020-01-02

      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长五遥三运载火箭发射等重大保电任务,以及对港对澳供电保障,充分体现了央企的政治担当。

      龙芯重磅发布新一代处理器 全力打造IT产业新生态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12-25

      包括联想、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同方、超越数控、方正、海尔、宝德、华胜信息、升腾资讯、安恒信息、中国网安卫士通、渔翁信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北京计算技术及应用研究所、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12-25

      目前我国液氢工厂仅为航天火箭发射服务,受法规所限,还难以应用于民用领域。受限于技术,国内的应用成本很高。

      来源:中科院之声2019-12-23

      氢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全世界生产的氢气约有2/3用于合成氨工业;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氢氧焰达3000℃高温,可用于熔融和切割金属;利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原子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能生产氢弹;液氢,作为最理想的火箭燃料

      来源:能源杂志2019-12-19

      1958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氢氧火箭发动机rl-10。...中国在1961年开始研究液氢,氢能装备试验与检测随之诞生,同年我国第一个火箭发动机试验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试验站成立,成为我国火箭动力试验事业的开端,而试验站就是今天航天101所的前身。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9-12-17

      日本氢能产业链开发中心负责人西村元彦表示,液化氢此前被用作火箭的推进燃料,但“截至目前,没有大量运输的手段。借助大型运输船,在日本也能构建面向发电和燃料电池车的氢能供应链”。

      第25届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在成都召开

      来源:臭氧专委会2019-11-23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教授——wahid mellouki 先生报告题目:《大气污染天气影响综合模型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徐祥德先生报告题目:《超低能耗建筑的空气质量保障对策》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

      来源:中项网2019-11-12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中项网发布11月份最新全国拟建在建固体废弃物项目,详情如下: 1.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预算总投资额:5105万元进展阶段:报批立项项目所在地:陕西省宝鸡市项目建设详情

      来源:汽车头条2019-11-07

      暂且抛开宁德时代“火箭”般的成长速度不谈,单从其在2018年后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在今年第三季更是提升至63.6%来说,目前的“时代”依旧是属于它的。

      来源:环球网2019-11-04

      据俄罗斯卫星网11月2日报道,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称将在2024年采用“安加拉”号火箭取代现在使用的“质子”号运载火箭。“安加拉”火箭是一款采用清洁能源的火箭,采用液氢发动机。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19-11-04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赵乐军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胡洪营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夏 军 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 侯立安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

      来源:新浪网2019-11-04

      要想实现太空光伏发电,必须使需用火箭,运往太空的设备尽可能小型、轻量化。以目前的技术来看,各种设备庞大沉重,据科学家预测,该项技术最早也要到2040年以后才可能实现。

      区块链与新能源 中国的新航道

      来源:政事堂20192019-11-01

      举一个例子,我国在2016年之前,运载火箭的直径最大是3.35米。这个直径是由火车轨道的宽度决定,因为运火箭的火车经常要走穿山的隧道。...至于罗马战车的宽度,是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的......因此,21世纪运载火箭技术,依然被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马屁股所制约。而这,就是规则的重要。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10-22

      据了解,航天六院拥有航天液体火箭推进剂和氢氧发动机试验验证方面近60年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应用经验,在液氢、用氢安全等领域掌握了高技术水平、高质量标准、高研发创新能力。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9-10-22

      本次和浙能集团携手合作的航天六院,拥有航天液体火箭推进剂和氢氧发动机试验验证方面近60年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应用经验,在液氢、用氢安全等领域掌握了高技术水平、高质量标准、高研发创新能力,具有领跑中国氢能行业的强大技术优势

      高纯氢市场占比大 甲醇制氢靠什么获得市场?

      来源:能链2019-10-09

      由于当时的技术无法规避甲醇对金属和橡胶件的腐蚀问题,德国将其用来充当火箭燃料。甲醇在欧美和日本均属于化工产品,在中国,甲醇作为“燃料”,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动机研发和实车推广测试工作,甲醇供应链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