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1-09-10
文章简介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凸显,极端气候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巴黎协定》的签订,象征着人类生活全面向“碳中和”转变的开始。
来源:前行产业研究院2021-09-08
新冠疫情对2020年全球gdp的负面影响约为6%,因为全球变暖的影响,本世纪末的人类每年都要面对新冠疫情级别的经济损失。...而若要实现2℃温控目标,剩余碳排放空间约为1万亿吨二氧化碳,全球按目前水平只能继续排放20余年,减少碳排放是应对全球变暖的必然选择。
来源:务林人2021-09-07
由此,造成大气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平均地表气候升高,相关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减排)和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汇(增加碳汇)是国际公认的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
来源:ABB中国2021-09-06
全球变暖1.5摄氏度,这对地球来说意味着什么?全球所有地区都会经历更多的极端天气,包括严重的热浪、旱灾、强降雨和水灾。温升会导致海平面将上升26-77厘米,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数千万人将受到影响。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1-09-03
化石能源的使用推动了工业社会的发展,但其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持续的特点,而且,燃烧化石能源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co2)和一氧化氮(no)气体又引发了全球变暖和大气污染等问题。
来源:卓律工作室2021-09-03
由于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峻,联合国气候大会分别于1992年和1997年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京都议定书》”),其中《京都议定书》首次提出了“
来源:通向碳中和2021-09-03
2018年10月,由联合国和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宣布,整个世界必须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以限制全球变暖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5摄氏度。
来源:CMKT咨询圈2021-09-03
究其原因,是什么让碳中和成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遏制全球变暖而采取的举措?这对我们每个人到底有什么影响?我们又需要如何应对呢?为了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我们首先介绍碳中和的提出背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人类活动不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主要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氧化亚氮、氟利昂、甲烷等,这些气体使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从而使全球温度升高。
来源:金融界网2021-09-02
预计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认识和关注不断增加以及碳排放限制的进一步实施,这个市场将以更快的速度成长起来。...目前新冠疫情影响着生活的各方面,环境因素瞬息万变,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无论经济形势好坏,总存在新的机遇。
来源:hydrogenfuelcellinfo2021-08-31
受全球变暖影响特别严重的国家正是这些像纳米比亚等几乎没有碳排放的国家。karliczek说:“纳米比亚是非洲南部最早意识到绿氢工业潜力的国家,并将在2021年11月发布纳米比亚氢能发展战略。...德国联邦研究部部长anja karliczek表示说,全球最佳制氢技术和最佳制氢地点的竞争已经开始了。“我们想一起抓住这个机会。
来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08-31
自工业化前时代以来,甲烷造成了约30%的全球变暖。此外,自20世纪80年代有记录以来,甲烷排放的增长速度创下历史新高,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这样一来,截至2045年,全球将避免约0.3°c的升温。
来源:远东资信2021-08-30
专家普遍认为,全球变暖导致日益频繁的热浪、飓风和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而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可能是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数据显示,近期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已飙升至近千万年以来最高,“全球碳计划”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为412ppm,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和迫切行动。
来源:人大生态金融2021-08-30
“近年来,为阻止全球变暖趋势加速,国际社会开始通过增强森林碳汇能力来中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来源:hydrogenfuelcellinfo2021-08-27
韩国第五大港口到2040年将会变成100%利用氢能为动力的港口,这是韩国政府为努力实现碳中和碳排放和国际社会一起努力减缓全球变暖行动的一部分。
来源:正旦企管2021-08-27
碳交易的核心是将环境“成本化”,是一种应对全球变暖气候危机的解决方案。...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已经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一、“碳交易”的背景1.
来源:缙享北碚客户端2021-08-26
“绿色用电凭证”可以提高绿色电力消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例如,每1兆瓦绿色电力,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38千克。
来源:崔哥看世界2021-08-26
1997年,全球100多个国家因全球变暖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该条约规定了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同时提出了三个灵活的减排机制,碳排放权交易是其中之一。...碳排放是目前被认为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避免冰川融化、洪水泛滥、气候异常(今年大家已经从河南水灾看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全球已经达成了共识:人们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
来源:《鲁健访谈》公开报道整理2021-08-25
谈国际碳排放必须考虑历史和人均2009年,192个国家就全球变暖问题召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从1930年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人均累计碳排放量也是全球第一;而中国的人均累计碳排放,远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也小于全球平均。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1-08-24
随着德国大选的临近,加上德国刚从最近的灾难性洪水中恢复过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公共议程上的重要议题。
来源:雷锋网2021-08-23
科技巨头似乎已经成为各种公司恶行的同义词,包括垄断、侵犯隐私、等等——然而,在对抗全球变暖方面,这些科技巨头却令人意外地获得了人们的赞誉。...面对广泛的批评和逐渐逼近的强力监管,科技巨头正利用对抗气候变暖的机会,力图重新建立起正面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