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系统建设”相关结果6113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1-09

      近日,南方电网调度云异地灾备平台正式投入试运行,标志着南方电网公司基本建成“东部+西部”两地三中心调度云,将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此外,该平台还实现“业务上云”,可按需为云南和贵州等地区电网业务系统提供调度云资源服务,支撑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推进新型电力系统调度域数字化转型。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1-06

      另一方面,大力开发低碳、无碳、再生、永续利用的非化石能源,巩固光伏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有序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其二,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以煤代气”:奥地利、芬兰、北马其顿、希腊、法国、丹麦、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陆续宣布延长或重新开放因气候问题关停的燃煤电厂;荷兰、波兰等国则选择暂时解除对燃煤发电的限制,以缓解供应危机;英国甚至批准建设

      重磅!《新型<mark>电力系统</mark>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发布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3-01-06

      “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进度条”。...保障电力系统经济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市场建设逐步完善,层次分明、功能完备、机制健全、治理完善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促进新能源发展和高效利用、激发各类灵活性资源调节能力。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3-01-06

      “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 2030 年)、总体形成期(2030 年至 2045 年)、巩固完善期(2045 年至 2060 年),有计划、 分步骤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进度条”。...以助力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基本目标,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主线,加强电力供应支撑体系、新能源开发利用体系、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 电力系统智慧化运行等四大体系建设,强化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标准规范、

      重磅!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mark>电力系统</mark>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3-01-06

      “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进度条”。...保障电力系统经济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市场建设逐步完善,层次分明、功能完备、机制健全、治理完善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促进新能源发展和高效利用、激发各类灵活性资源调节能力。

      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mark>电力系统</mark>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3-01-06

      “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进度条”。...保障电力系统经济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市场建设逐步完善,层次分明、功能完备、机制健全、治理完善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促进新能源发展和高效利用、激发各类灵活性资源调节能力。

      中国电气装备为杭州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亭山换频站投运做了这些……

      来源:中国电气装备2023-01-06

      该产品适用于中远距离海上风电送出、陆上新能源汇集与送出、直流落点地区潮流疏散、多岛屿互联及电缆化城网供电、偏远地区长距离输电等场景,将支撑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与直流利用电力电子装置将工频50赫兹变成直流0赫兹类似,可以兼顾工频交流系统组网灵活、易实现电压等级变换以及直流系统易于远距离大容量电能输送的优点,同时具备功率控制、电压动态调整、异步电网互联等柔性调控功能

      来源:新华社2023-01-06

      吴强说,全息数字电网作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试点,有助于推动电力系统加速转型升级,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通过数字技术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贡献新方案。...记者5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国内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通过融合北斗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全面提升电网智慧运检水平,推动中国电力系统加速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1-06

      该电站作为我国首个结合大容量高压级联技术路线和可移动设计的电池储能电站,可为电力系统提供多元化、一体化储能与测试平台服务,打造了新型储能行业标杆,是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创新实践。

      来源:贵州省能源局2023-01-06

      到2030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初步形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力争达到21.6%,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稳步推进,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能源生产环节持续降碳提效,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3-01-06

      文件提出,加强新型电力系统顶层设计。推动电力来源清洁化和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适应新能源电力发展需要制定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鼓励各类企业等主体积极参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开始报名 | 第五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1-06

      综合能源服务与电力市场8. esg评级咨询服务市场的开拓热点话题四:虚拟电厂发展研讨专场1.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的虚拟电厂发展前景2.虚拟电厂的关键环节与技术支撑3.虚拟电厂的运营实践与参考4.现货背景下虚拟电厂的实践与展望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1-06

      将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化石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纳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现有低碳转型相关基金的重点支持领域。相关建议加强关键核...在能源安全保供的前提下,统筹协调,有序控煤减煤,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按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保供需要,加强煤电机组与非化石能源发电、天然气发电及储能的整体协同。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1-06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政策赋能、丰富储能、科学用能、坚决节能。”国网浙江电力发展策划部主任郭云鹏介绍。...源网荷储协同互动 提升电网弹性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国网浙江电力从能源供给、消费、技术、机制等多方面发力,推进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提升电网弹性。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1-06

      将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化石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纳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现有低碳转型相关基金的重点支持领域。相关建议加强关键核...在能源安全保供的前提下,统筹协调,有序控煤减煤,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按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保供需要,加强煤电机组与非化石能源发电、天然气发电及储能的整体协同。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1-06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政策赋能、丰富储能、科学用能、坚决节能。”国网浙江电力发展策划部主任郭云鹏介绍。...源网荷储协同互动 提升电网弹性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国网浙江电力从能源供给、消费、技术、机制等多方面发力,推进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提升电网弹性。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1-06

      国网天津电力将“双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理念融入示范区建设,设立“区域分布式新能源调控体系”“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10千伏雪花网综合试点”等项目,持续优化调整示范区建设内容。

      来源:电联新媒2023-01-06

      但是,当前,无论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还是能源电力保供,仍需煤电保驾护航。因而,风雨飘摇的煤电需要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全面系统的市场化推进,而不是拆东墙西墙,零打碎敲地裱糊。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1-05

      该微电网投用,为雄安新区楼宇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光储直柔建筑样本和典型经验,为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注入新动力。...据了解,该微电网自2021年7月开始搭建,以容东片区容东供电服务中心为建设场景,在5层楼宇内搭建140千瓦光伏系统、400千瓦时储能系统、直流能量转换系统、站级柔性能源管理系统,具有电源、负荷、储能即插即用的灵活接入和功率柔性调节功能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1-05

      同时,中国能建还能够发挥在传统电力系统建设中形成的研发设计、工程施工与装备制造能力,推动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进程,实现传统优势业务的转型升级。...,具备“研投建营数”一体化模式,可实现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全生命周期产业化;产业生态领先,旨在打造西北和东北地区储能之都,提升绿电消纳能力与外送比例,建设绿色装备制造基地,服务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