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欧阳明高”相关结果539
      动力电池围城:有人急着甩包袱  有人扎堆建工厂

      来源:汽车产经网2018-09-17

      其中,比亚迪的电池产能规划已经突破了60gwh,而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曾表示,在2017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大增的背景下,全年新能源汽车(ev+phev)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为36.24gwh。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9-10

      欧阳明提出,研发人员要利用模型来进行单体的辨识。在测出每个单体的电压、电流后,利用这些数据再结合模型,就可以把每个单体的内阻预估出来。...欧阳明建议,可以根据充电曲线的相似性来进行全体电池组状态的估计。也即是说,只要知道了其中一个单体电池的充电曲线,其他的曲线应该跟它是相似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8-02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近日分析指出,到2030年,希望在电解质方面取得突破,全固态电解质会产业化,电池单体比能量有望冲击500wh/kg。2...而韩国电池制造研发企业lgchem则选择与三星sdi联合研发镍ncm、nca以及固态电池,并表示固态电池量产将在2025年左右。

      对比氢燃料电池与锂电池的动力性能与成本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7-26

      对于未来氢燃料电池与锂电池两者的关系,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同是动力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的科研带头人)则表示,最有可能的是两者共存:至少到2030年,乘用车领域可能纯电动更占主导,而有长距离运输要求的商用车领域燃料电池车会更多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7-24

      与此同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肖成伟等专家也认为,高镍三元正极搭配硅碳负极材料体系的锂离子电池,单体比能量可以达到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6-08

      欧阳明说。即使目标实现,燃料电池乘用车跟纯电动乘用车比较,在续驶里程500公里以内仍然不具备优势。...欧阳明坦言,先进的乘用车燃料电池技术仍要面临氢能技术的瓶颈制约。例如,车载储氢的氢瓶成本还很高,储存一公斤氢的乘用车氢瓶需要约1000美元。

      镍预计在2019年出现短缺 <mark>高</mark>镍体系电池或存隐忧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5-14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曾对外明确表示:钴和镍都是战略物资,下一步目标高比能量电池正极主要是无钴无镍材料。据业内人士预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对镍的需求量将达到20万吨,可能导致镍供应不足。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8-04-02

      欧阳明:十二五以来,我国电动汽车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技术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电池系统比能量持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欧阳明:目前,私人购车充电桩配建率在不断增加,目标是一车一桩。这点非常重要,应该由整车厂主导。另外,全国公共慢充充电桩充电利用率还不到10%。

      来源:汽车纵横杂志2018-03-21

      欧阳明:面向2025年产业化,我们希望冲击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瓦时/公斤的目标。...欧阳明:全固态锂电池,这几个词每一个字都不能少、不能变,全固态与固态不同,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不是一个概念。

      来源:《能源发展》2018-03-20

      欧阳明表示,在新的政策支持下,分布式的发电项目与电力用户可以进行电力的直接交易,分布式能源可以获得售电的资格,这对光伏+储能+电动汽车的充电生态系统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政策突破。...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看来,将电动车技术、可再生能源光伏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从源头治理污染、改变能源结构,同时可以把相关产业做大做强。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8-03-14

      欧阳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提出将电动汽车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助力能源结构改革的提案。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8-03-13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也曾预测过,动力电池再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成本也将会降低至1元/wh。比克圆柱动力电池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专注于圆柱动力电池的企业。...2.75ah三元镍动力电池电芯(18650)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240wh/kg,并能有效保证电芯在极端恶劣的高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03-07

      中科院欧阳明:充电智能化将引发能源结构巨大变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表示,着眼未来十年,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发电主体能源,充电智能化将引发能源结构的巨大变革。

      锂电池1000元/千瓦时成本目标 两年内能实现吗?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02-12

      鉴于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实际发展水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欧阳明认为,我国1000元/千瓦时的目标成本偏高,100美元/千瓦时的目标更理想一些。

      钴价飙升迫使电池生产商考虑新材料 <mark>高</mark>镍成动力电池进化方向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2-06

      在日前举行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提出,钴和镍都是战略物资,下一步目标高比能量电池正极主要是无钴无镍材料。...尽管高镍电池是未来发展方向,且不少大的电池厂家也在积极研发和量产,但是镍技术路线,却有着很高的技术门槛。镍路线对材料纯度、含氧量、湿度、洁净度等要求很高,这些都成为技术壁垒。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独家2018-01-26

      (女) 杨云彦 杨安娣(女) 杨君武 杨维刚 吴刚(重庆) 吴为山 吴以环(女) 何力(贵州) 汪利民 汪鹏飞 宋纪蓉(女) 张力(四川) 张世珍 张来斌 张道宏 张福成 陆桂华 陈群 陈旗 陈晓光 欧阳明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01-24

      燃料电池的成本挑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表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将实现300瓦时/公斤、比功率达1000瓦时/公斤,循环1000次以上,成本0.8元/瓦时以内

      <mark>欧阳明</mark>高院士:未来5—10年电动汽车实现15分钟充电75%

      来源:电力头条APP2018-01-22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出席高层论坛并发表演讲。以下为发言内容:欧阳明:尊敬的徐部长、陈清泰理事长,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基于国产镍正极材料,尤其ncm622材料,2017年底方壳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超过200瓦时/公斤,全部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在23020瓦时/公斤。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8-01-15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表示,国内不少科研院所、企业布局固态电池领域,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跟赣锋锂业合作,正在推进其产业化,计划2019年量产固态电池。...新材料在线在采访中发现,成本、快充技术无法实现等问题是固态电池商业量产的重大阻碍。即便是固态电池更安全以及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不少业内人士仍表示,固态电池只闻其声不见技术,未

      来源:中国电池网2018-01-09

      欧阳明说道。...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在一场热点问题交流会上表示,就国内动力电池主要技术的进展来看,2020年动力电池单体300瓦时/公斤的目标是可以做到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