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细颗粒物”相关结果3899

      来源:东海证券2012-09-28

      同时,新标准的实施将大幅度降低烟粉尘的排放量,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量,极大促进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

      来源:经济观察网 于华鹏2012-09-27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发电厂、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而且,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6版2012-05-10

      燃煤电厂烟气中不仅包括直接排放的一次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也是生成二次颗粒物的重要前体。如何提高烟气中细颗粒物的捕集效率?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2-05-04

      ,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增加臭氧、细颗粒物、氮氧化物等监测指标。...目前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有美国tfs(赛默飞世尔公司)、法国esa(苏氏环境公司)以及国内的聚光科技、先河环保、雪迪龙等公司《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要求在地级以上城市的部分点位逐步增加臭氧、细颗粒物和一氧化碳监测指标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2-04-25

      (四)污染物控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十二五期间,主要针对燃煤nox控制、超细颗粒物和重金属控制、污染一体化脱除和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开展项目部署和研发。...超超临界发电整体热力系统优化、材料体系、燃烧、传热和污染特性等基础研究;以近零排放igcc为目标的富氢燃烧和富氢燃机的材料和制造技术基础研究;节能型、超低排放循环流化床新型流场模拟研究;燃煤火电机组超细颗粒物过程控制技术基础研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4-18

      燃煤电厂煤灰粉尘排放以及pm2.5细颗粒物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对其进行监测外,如何追本溯源开展有效治理更需要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2-04-01

      加上十二五期间,空气环境质量评价范围由113 个重点城市增加到333 个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而监测因子中也将增加臭氧、细颗粒物(pm2.5)等新指标,为环境监测打开新的市场,因此,黄武俊预测,这个细分领域的发展比较平稳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2012-04-01

      在去年节能减排任务未达标情况下,这次两会把节能减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首次对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2-03-08

      备受社会关注的细颗粒物(pm2.5)今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是一个民生问题,又促使各行各业深入思考,本行业与pm2.5到底有着怎样的关联?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3-07

      2月29日,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根据要求,2012年政府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与臭氧等监测项目,2013年要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到2015年监测将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来源:国际在线2012-03-06

      在今年2月底刚刚结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首次确定将细颗粒物pm2.5纳入国家空气质量检测范围。...中国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底确定将空气中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纳入国家监测范围,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2-03-05

      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2012-02-01

      在三区六群等重点区域,开展臭氧、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加强颗粒物、挥发性有机、有毒废气控制,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联合执法检查,明显减少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现象。

      来源:新0华0社2012-01-30

      在三区六群等重点区域,开展臭氧、细颗粒物的监测,加强颗粒物、挥发性有机、有毒废气控制,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联合执法检查,明显减少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现象。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1-12-23

      据周生贤称,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将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监测。...原标准已不能适应中国空气质量管理需要,必须抓紧修改完善,增加细颗粒物(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监测指标,尽力争取早发布。

      来源:中国能源网2011-05-26

      唐孝炎教授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空气中主要污染已经不限于so2和tsp,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以及二次污染臭氧和细颗粒物也成为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

      2006-06-30

      在2005年10日召开的中国电力论坛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介绍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一,超出大气环境容量的80%以上;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高空转化为硫酸盐和硝酸盐等细颗粒物,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2005-08-12

      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高空转化为硫酸盐和硝酸盐等细颗粒物污染严重。 这些空气污染问题的形成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密切相关,其中,火电厂的高空排放是直接原因。...在10日召开的2005中国电力论坛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介绍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一,超出大气环境容量的80%以上;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高空转化为硫酸盐和硝酸盐等细颗粒物

      2005-06-07

      重点治理城市污水、垃圾和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的污染;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轿车;优先解决油烟和噪声污染。...实施污染总量控制制度,根据环境容量或控制目标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强化环境准入,严格执行重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评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