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斯诺登”相关结果93

      来源:新华网2014-05-22

      特别是去年6月初发生的斯诺事件,为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充分印证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一深刻的道理。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已成为网络大国,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来源:观察者网2014-05-04

      任正非表示,他对华为总部遭到nsa监控一事持怀疑态度,但可以利用斯诺披露的文件来强调该公司并未隐瞒什么事情。...回应被nsa监控:没必要当成负担自从爱德华斯诺(edward snowden)披露文件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曾侵入华为的服务器以来,这场争论已在最近几个月时间里换了一个方向。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4-04-23

      浪潮信息2014合作伙伴大会斯诺事件以后,随着中央加强自主创新工作的落实和社会各界信息安全意识的觉醒,2013年国产服务器产业形成了历史上少有的发展局面,国产厂商的市场份额稳步快速上升,首次达到50%

      来源:比特网2014-04-16

      智能电网相关研究与应用等已经高度依赖信息技术,南方电网的信息化建设平均覆盖率高达92%以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之前信息化建设一直都关注应用层面的数据安全性,而忽略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网络信息底层的安全隐患,斯诺事件提醒了我们

      来源:光明网科技2014-04-16

      智能电网相关研究与应用等已经高度依赖信息技术,南方电网的信息化建设平均覆盖率高达92%以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之前信息化建设一直都关注应用层面的数据安全性,而忽略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网络信息底层的安全隐患,斯诺事件提醒了我们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4-03-28

      棱镜门主角斯诺日前爆料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以来对中国境内目标进行网络监控活动。...美国《纽约时报》和德国《明镜》周刊披露斯诺提供的材料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侵入中国华为公司在深圳总部的服务器,监控华为高管的通讯,并试图寻找华为产品的技术漏洞来监控使用华为产品的其他国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施建2014-03-27

      斯诺曝光的棱镜计划告诉全世界,nsa自2007年开始一直在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挖掘工作。...根据海外媒体获取的一份斯诺(nsa承包商前雇员)最新曝光文件,nsa在那次代号为射杀巨人的间谍行动中,通过后门程序入侵华为服务器,并包括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内的高层通讯往来进行了监控,并复制了超过1400

      来源:参考消息网2014-03-26

      新加坡媒体称,美国棱镜门揭露者斯诺日前再爆猛料,揭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以来对中国境内目标进行网络监控活动,包括中国政府部门、军事单位、银行和通信设备公司。...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25日,斯诺的上述爆料揭开了一直以来中国通信公司在美国投资受阻的内幕美国政府不仅在台前对中国公司设置政治壁垒,且在幕后一直试图寻找企业系统后门,并对其实施黑客式监控。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张棉棉2014-03-26

      然而讽刺的是,最近,正在俄罗斯政治避难的斯诺向媒体爆料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和其他机构一直在进行一个名叫击杀巨人的项目,内容是入侵中国华为公司总部的服务器,并进行长达7年的网络监控。

      来源:OFweek通信网2014-03-24

      华为强烈谴责nsa监控行为美国《纽约时报》网络版近日刊文称,爱德华斯诺(edwardsnowden)曝光的最新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入侵了华为总部的服务器。...荒谬的是,之前美国一直声称华为是网络安全威胁,却从未拿出任何实际证据,这次斯诺的爆料,却印证了美国正在全世界制作网络安全威胁,并最终影响了本国企业的发展。

      来源:中国海洋报2014-03-20

      2013年斯诺事件发生后,罗塞夫曾发表公告称,鉴于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其电子邮件和私人电话等通信,将推迟访美行程。

      来源:cnbeta网2014-03-18

      据前nsa通讯员斯诺披露的机密文件显示,包括ibm在内的多家公司曾入侵过中国通信公司和多所高校网络,以此来窃取文本信息和实现监控目的。

      来源:CSDN2014-03-06

      斯诺事件一度给美国云计算领域的厂商蒙上一层阴影,很多预测机构甚至专业人士都预测云计算前景黯淡,但是根据初创公司jamo的创始人huan liu对亚马逊的研究得出结论,云计算业务并没有因斯诺事件的打击而一蹶不振

      来源:机房3602014-03-03

      保证客户的隐私,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在斯诺事件之后,隐私泄露的问题似乎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但如果企业那个妥善处理他们的数据,这其实也并不构成太大的问题。

      来源:北京日报2014-01-24

      老杨说,国家黑客的目的,是把目标国的各种有关信息采集回来,斯诺事件是典型案例,现在一些国外大公司的路由器存在后门,能让黑客很方便地入侵它。

      来源:畅享网2014-01-23

      轰动世界的斯诺事件说明了安全专家对于网络安全状态的预测是多么有价值。有了精准的预测,就能够开发更为具体的安全计划,预防潜在威胁,而并不是进行总体规划,力图完全覆盖。

      来源:老冀博客2014-01-16

      去年由于斯诺事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一路败退。根据idc的数据,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本土服务器厂商的出货量第一次超过了国际品牌,并在第三季度占到了53%的市场份额。

      来源:TechTarget中国2014-01-13

      之前的斯诺事件也同样提醒我们,黑客也不是唯一威胁企业数据的因素。

      来源:存储在线2014-01-09

      其实,棱镜门事件中,据爆料人斯诺爆料,美国除了监听自己国家人民外,更对欧洲国家甚至欧盟办公机构进行了监听,而且对中国的网络进行了长达15年的监听。...在2013年的圣诞节,棱镜英国情报监控项目曝光者斯诺登在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致圣诞贺词,斯诺登在贺词中呼吁尊重隐私。

      来源:飞象网2013-12-31

      该报告由获取特定情报行动办公室的雅各布阿普勒鲍姆(jacobapplebaum,据说是前国家安全局告密者爱德华斯诺(edwardsnowden)的密友)提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