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液态电解液”相关结果100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1-07-05

      固态电解质可以克服液态电解液易泄露、易燃的问题。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之外,此次入选的突破性技术对电池快充性能尤为关注。快充性能的提升,将使得充电和加油一样方便,是另外一个缓解里程焦虑的方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27

      他表示,蔚来采用的是半固态电池,内部带有少量液态电解液。“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还很远,原因是目前固态电池的市场需求很低。”李斌坦言。“虽然表述为固态电池,实际上是半固态电池,仍需使用电解液、隔膜。”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1-11

      在电池热失控过程中,电解液发挥了很大的助推作用,且当前液态电池能量密度和成本均已逼近“天花板”。如果将液体的电解液替换成固态的电解质,能从根源上解决安全问题,同时电池的稳定性也将更好、寿命更长。

      固态电池进入“军备竞赛”阶段 2030年或迎大规模量产

      来源:盖世汽车2020-06-28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公开表示,基于各国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比较,短期来看是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发展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炭负极,中长期将从液态电解质逐步过渡到全固态电池。

      来源:电池中国2020-06-09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公开表示,基于各国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比较,短期来看是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发展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炭负极,中长期将从液态电解质逐步过渡到全固态电池。

      来源:盖世汽车2020-05-29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曾公开表示,基于各国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比较,短期来看是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发展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炭负极,中长期将从液态电解质逐步过渡到全固态电池。

      中科院化物所研制出高比能全固态钠离子电池

      来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0-03-20

      传统的钠离子电池多采用液态电解质,容易出现漏、燃烧等问题,而使用固态钠离子电解质取代易燃的有机液态电解液,可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0-03-02

      而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液,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电池安全性问题,是电动汽车和规模化储能理想的化学电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表示,基于各国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比较,短期来看是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发展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炭负极,中长期将从液态电解质电池逐步过渡到全固态电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2-26

      固态电池vs全固态电池混合固是务实选择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公开表示,基于各国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比较,短期来看是液态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发展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炭负极,中长期将从液态电解质逐步过渡到全固态电池

      来源:电池联盟2020-02-13

      导读: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液,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电池安全性问题,是电动汽车理想的化学电源。...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液,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电池安全性问题,是电动汽车和规模化储能理想的化学电源。

      来源:能见Eknower2020-01-03

      它主要是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组成,锂电子通过电解液在电池的正负极来回跑,从而完成充放电的过程。...固态电池的根本原理和液态锂电池相似,但选用固体电解质(锂、钠制成的玻璃化合物为传导物质)取代了隔膜和电解液。这个差别会带来怎样的差异?首先是能量密度的提升。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9-12-12

      为此,昆仑化学产品研发规划主要围绕液态电解液继续深入,重点研发特殊锂盐以及添加剂,除此之外还将关注全固态电解质的研发。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周江则表示,高比能电池难点在于平衡。

      来源:电车插座2019-12-04

      而目前这项技术最大的挑战也就在于,由于固态电解质电导率总体低于液态电解液,这导致了目前固态电池的倍率性能整体偏低,内阻较大,所以固态电池暂时无法满足快充要求。...事实上,固态锂电池的确具备非常多的优点,因固态电解质具有不可燃、无腐蚀、不挥发、不漏的性质,不会使车辆发生自燃事件,大大加强了安全性,的确是一种理想的电动车电池材料。

      来源:电池联盟2019-11-11

      由于固态电池不再使用液态电解液,因此没必要用方形硬壳进行封装保护。所以,方形也不是最佳选择。软包电池也采用叠片结构封装。新的封装形态诞生之前,理论上软包电池是固态电池最理想的封装形式。...那么,当电解液变成固态之后,动力电池采取哪种封装结构更合适?目前,圆柱电池只能采用卷绕结构,而极片和隔膜不可能在固态电解液中实现卷绕,因此圆柱电池肯定不合适。方形电池采用叠片结构封装。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9-10-24

      博世从市场、技术、成本和投资四大方面出发,得出结论认为当前大规模投资生产当前的液态电解液技术的锂电池,并不利于博世的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10-23

      传统锂电池的液态电解液一旦遭到撞击可能导致电池短路,而柔性锂电池则从材料上克服了传统锂电池的这一缺点,其电池部件既能够改变形状,又不会像水一样四处流淌,这使得柔性锂电池的安全性获得了较大提升。

      固态电池或将被列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10-21

      因现有锂电池含有易燃的液态电解质,很难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固态电池采用具有离子导电能力的固态电解质全部或部分替代电解液,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10-16

      “当前市面上的固态电池,通常是有机电解液里面加了一些固态,或者是在固态里面加了有机电解液,安全性好不好,取决于液态电解液所占比例的多少。

      来源:电池联盟2019-10-14

      其实事故频发的很大原因是电池内部使用了液态电解质。专家认为,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液,是能够提升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固态电池即将商业化?还早着呢

      来源:第一电动2019-09-09

      现阶段的大部分固态电池企业的产品仍需添加少量液态电解液以缓解电极界面问题、增加电导率,因此隔膜仍然存在与电池中以用来阻隔正负极,避免电池短路。...传统液态电解质与正、负极的接触方式为液态与固态接触,界面润湿性良好,界面间不会产生大的阻抗,而固态电解质与正负极之间以固态与固态界面的方式接触,接触面积小,与极片的接触紧密性较差,界面阻抗较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