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特斯拉汽车”相关结果5956

      来源:高工锂电2024-05-13

      具体来看,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能链、国家电网等充电桩企业;理想、特斯拉、蔚来等主机厂;华为数字能源、阳光能源、宁德时代、欣旺达等电池企业、综合能源服务商。各类玩家需求不同、优势各异、协同发力。...从国家层面来看,2023 年 6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在电化学储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车联网、车网互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光储充换一体站等试点示范

      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一家增逾两倍 两家负增长

      来源:电池网2024-05-10

      ,而与纯电动汽车相比,容量较低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增加以及金属价格的下降正在对汽车产生连锁负面影响。...据悉,松下是特斯拉主要电池供应商之一,特斯拉modely的电池大部分来自松下。松下改进的2170和4680电池,预计未来将助力其扩大市场份额,尤其是来自特斯拉的订单。

      财政部下达2024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比亚迪79亿、拿下三分之一!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10

      其中2022年清算下达新能源补贴资金中,比亚迪以68.65亿元、44%的占比遥遥领先,其次广汽、上汽所获补贴资金也都超过10亿元,特斯拉将获得8.3亿元。...从企业来看,比亚迪将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总额79.26亿元、占总补贴金额的34.56%,特斯拉、上汽、广汽将分别获19.60亿元、16.53亿元、14.26亿元。

      来源:高工储能2024-05-10

      具体来看,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能链、国家电网等充电桩企业;理想、特斯拉、蔚来等主机厂;华为数字能源、阳光能源、宁德时代、欣旺达等电池企业、综合能源服务商。各类玩家需求不同、优势各异、协同发力。...从国家层面来看,2023 年 6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在电化学储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车联网、车网互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光储充换一体站等试点示范

      解散超500人超级充电团队!<mark>特斯拉</mark>“退群”、北美车企慌了……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07

      而根据特斯拉自己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特斯拉拥有6249个超级充电站、57579个充电桩,分别同比增长了26%和27%。不过,直到2023年底,特斯拉建设的这一网络只能供特斯拉汽车使用。

      来源:新华网2024-04-29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表现最好的工厂,这得益于中国团队的勤劳智慧。特斯拉愿同中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取得更多共赢成果。...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28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李强表示,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可以从对方发展中获益。

      中熔电气:2023年营收上涨40.41%,达到10.6亿元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4-28

      ,主要终端用户有特斯拉、戴姆勒、比亚迪汽车、现代、广汽、一汽大众、上汽大众、蔚来、小鹏、理想、极氪、上汽乘用车等国内外主流新能源整车厂商,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中熔电气表示,公司始终聚焦电力熔断器中高端市场,在陆续进入通信、新能源风光发电、轨道交通等新兴工业领域后,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

      来源:高工锂电2024-04-22

      近日,多家新能源车企开启新一轮降价,特斯拉“s3xy”组合全系降价1.4万元;理想汽车l系列降价1.8-2万元,mega系列降价3万元;广汽埃安s max车型全系降价1万元;小鹏g9、g6、p7i、2024...其实,自今年春节假期过后,来自下游电车的降价潮从未止息,极氪汽车、小米汽车发布会前后都有大范围的车企降价,而4月份的车企降价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mark>特斯拉</mark>中国全系车型降价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4-22

      4月21日,特斯拉中国全系车型降价。...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 y后驱版降价至24.99万元(人民币,单位下同),长续航版降价至29.09万元,高性能版降价至35.49万元;model 3焕新版降价至23.19万元,model 3长续航焕新版降价至

      当“黑科技”遇见“黑科技” 隆基Hi-MO X6邂逅<mark>特斯拉</mark>赛博越野旅行车

      来源:隆基绿能2024-04-08

      4月7日,人类首款外骨骼汽车——特斯拉赛博越野旅行车驶入隆基绿能总部,这也是该车首次进入西北地区企业,一同展出的还有隆基绿能明星产品hi-mo x6。...当光伏“黑科技”遇上汽车“黑科技”,清洁能源的应用高度得到了全新体现。展出一刚开始,现场就被慕名而来的爱好者为了个水泄不通。“比卡车更实用,比跑车更迅速”是对赛博越野旅行车的精准描述。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01

      03高容量、高倍率同时兼顾当下因为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池市场内卷加剧,竞争日趋激烈。...当年特斯拉前瞻性地推出4680大圆柱电池,颠覆性的“全极耳”技术,令整个电池行业为之沸腾,引宁德时代、比克电池、亿纬锂能等众电池巨头争相布局。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3-29

      国外方面,包括特斯拉、松下电池、lg新能源等企业,今年在大圆柱产能提升、产品装车上,应该也会有相关信息发布。03凝聚态电池今年量产装车?...数据显示,除了智己汽车,目前东风、蔚来都已经有固液混合动力电池装车配套。所以,智己汽车在宣传上,加了个定语“行业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

      小米汽车价格发布!首发搭载宁德时代神行电池与麒麟电池!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28

      公众普遍期待小米汽车能延续其手机领域的策略,为年轻一代提供价格适中、技术先进的汽车。...针对小米suv广泛的价格讨论,此前雷军在社交媒体上发文:今天看到传言说特斯拉将于4月1日涨价。特斯拉太牛了,真心佩服:目前的电动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只有特斯拉敢涨价。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4-03-26

      2024年2月,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特斯拉计划在美国内华达州将建设一座全新的电池工厂,并配备来自宁德时代的设备。...曾毓群在此前表示,将为欧洲、美国的许多汽车生产商甚至电池制造商提供类似的服务模式。而这一次他透露了更为详细的信息,称宁德时代正在与美国和欧洲的其他10到20家汽车制造商就类似的安排进行谈判。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3-26

      但从长远来看,汽车电动化正成为趋势,尤其是基于电动化的汽车智能化发展,将推动汽车产业变革。...据报道,目前包括福特、通用汽车和特斯拉都暂停了在北美扩大电动汽车产能的计划。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需求低迷,主要原因是电动汽车价格、充电基础设施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出现下降。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3-25

      作为一家日本汽车厂商,和丰田一样,斯巴鲁的电动化步伐有些迟缓。截至目前,斯巴鲁仅推出了一款纯电动汽车,即solterra,该车使用了由宁德时代供应的方形电池。...松下最为人所熟知的客户是特斯拉。近日据外媒报道,松下正在评估并计划增加投资在美国堪萨斯州扩产电池,新增电池产能的主要客户可能是特斯拉,松下可能会利用额外的产能生产4680电池。

      来源:高工锂电2024-03-25

      首先是其从“特斯拉lfp电池供应商”到磷酸铁锂快充电池“首创者”的角色转变。...彼时,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卷向以智能化为重心的下半场竞争,而“800v高压+快充电池”被认为是仍能在电动化方向上延伸出想象空间的组合。三元快充电池搭载于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抢先一步进入市场并得到认可。

      来源:中工汽车网2024-03-19

      中工汽车网讯,3月16日,特斯拉在其网站上宣布,从4月1日起,在美国销售的model y价格将上调1000美元(约7200元人民币)。...对此,特斯拉中国相关人士回应称,“目前,特斯拉中国方面已经获悉美国市场涨价的消息,但国内售价是否调整,并没有明确消息。”在“价格战”持续升温的当下,特斯拉为何突然宣布涨价?

      来源:《能源评论》2024-03-18

      2023年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的纯电车型季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这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上的实力,也意味着这家以造电池起家的汽车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当下,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是技术尝鲜者的“实验品”,市场正迎来早期大众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技术是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来源:《能源评论》2024-03-18

      其实,从今年1月起,不少新能源车企纷纷开启降价促销活动,其中,比亚迪和特斯拉的降价额度均在2万元以上,其他车企的新能源车型的降价幅度也在万元左右。不过,促消费并非简单的降价。...对于消费者而言,新能源汽车除了安全,“好用”也颇为重要。近年来,节假日充电难的问题频上新闻。公共区域里充电桩是否够用和好用成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