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网协同规划”相关结果183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2-06

      “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根据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保障的需要,合理布局燃煤发电建设,提高燃煤发电的调节能力。”...在电网建设方面,规定“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11-20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向“多”发展“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电源形态、电网形态、负荷形态和储能形态均出现深刻变化,源网荷储多要素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提高,呈现出多元化供应体系、多形态电网协同发展、多样化负荷柔性互动

      来源:能源新媒2024-11-12

      这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在发展规划上被置于第一梯队,但消纳利用被推向了市场;《能源法》并强调“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电网不再承担并网的主体责任,转而以通过电网智能化改造等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来源:能见2024-11-11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 作者:李洋)11月8日,酝酿近20年中国首部《能源法》正式通过,强调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

      来源:电联新媒2024-11-11

      明确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能源法》第31条明确规定国家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1-11

      第31条要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比如在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要求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支持分布式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就近开发利用,为分布式发电就近交易、微电网等商业模式奠定了法理基础。

      来源:电联新媒2024-11-11

      第四,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规定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等。第五,增加有关促进储能发展的规定。第六,规定国家通过实施绿色电力证书等制度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能源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对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 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等6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规范。二审稿除了一些立法技术性的完善外,又增加了以下一些规定。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2024-10-25

      深化“十四五”新增主网架方案论证,推动24项750千伏工程纳入国家电力规划,相继开工6项南疆750千伏环网建设重要工程,投产750千伏车和二回、乌彩同杆改造、鄯善等输变电工程。服务电网协同发展。

      全景共赢 | 追寻光能轨迹 共建低碳绿色高速公路

      来源:一道新能2024-10-21

      削峰填谷构筑“零碳”公路“光伏+交通”的应用模式实现了与电网协同供电,削峰填谷,极大地优化了电力供应。...同时,借助“光伏+充换电储能”的先进模式,显著增强了电网末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成功应对了光伏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难题。

      来源:浙电e家2024-09-25

      作为地方重要的能源央企,国网台州供电公司充分考虑到东部海上风电、滩涂光伏等新能源接入需求,早做新能源与电网协同发展准备,谋点布局超60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规划数量较“十四五”翻一番。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9-10

      六是,增加规定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等。七是,增加规定国家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五是,积极有序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9-09

      石家庄供电公司按照源网荷储及电网末端微电网协同建设、运行的思路,结合新能源发电企业配套储能优化布局调整,研究高比例分布式光伏项目经济高效接入机制及技术,加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提升配电网灵活性。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8-27

      二是聚焦主网、配网“两大战场”,推进主网架与配电网协同融合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拓展、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等专项行动,既要求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加强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建立健全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又要求实施一批算力与电力协同项目,开展算力、电力基础设施协同规划布局

      来源:新疆发展改革委2024-08-23

      《通知》坚持系统观念,从科学有序推进新能源开发,加快推进电网协同建设,充分发挥地方在项目管理中的积极性、能动性,支持项目建设全过程提速及发挥平台“一网通办”支撑作用5个方面提出16条工作措施,帮助各地依托平台做好新能源项目科学布局

      对配<mark>电网</mark>高质量发展的初步认识与未来之思

      来源:中国电力2024-03-25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包括研究规模化新能源并网消纳技术、大电网稳定运行控制技术、分布式电源高渗透接入的配电网协同控制技术等。...其中,我特别关注到加强电网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以及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等具体举措,这对于解决电网建设外部环境问题、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打造数智化坚强<mark>电网</mark>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23

      其中,新型电网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平台,围绕骨干网架建设、各级电网协同、信息技术驱动和数智发展赋能等方面,持续夯实其四大基础,是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的关键抓手。

      数智化坚强<mark>电网</mark>的“五大价值”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2-21

      提升电网对储能资源的感知、调控能力,建立储能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的数据安全交互规范;引导优质储能资源参加电网协同控制,实现面向不同调节需求场景下的储能资源智能管理模式,“量质并重”持续挖掘和提升电网调节能力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2-06

      新型电网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平台,围绕骨干网架建设、各级电网协同、信息技术驱动和数智发展赋能等方面,持续夯实其四大基础,是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的关键抓手。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1-09

      三是加强电网规划协同和政企协同。完善京津冀电网协同规划机制,建立新能源消纳协同体系,统筹新能源消纳需求,研究建立适合京津冀协同模式的消纳指标、责任分解、协同合作等相关机制。

      关于有序充电,看这篇就够了!【前言篇】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3-12-12

      电动汽车与电网协同发展是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序充电则是电动汽车规模化下的有效策略,既能促进电动汽车与电网大规模互联互动,也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与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力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