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市场履约”相关结果2076

      来源:河钢集团2024-04-08

      模拟碳交易活动将分步实施,逐步扩大覆盖工序及流程范围,第一履约周期主要以熟悉流程、完善系统为主,覆盖长流程的烧结、炼铁工序,后续逐步覆盖全流程工序,并逐步纳入全废钢短流程及氢冶金流程。...模拟全国碳市场交易,是河钢落实“6+2”低碳技术路径的务实举措,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碳市场环境,使各控排企业提前适应碳市场交易流程及规则,全面改善碳排放数据质量、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提高对碳减排市场化的认知度

      来源:中国环境2024-04-07

      生态环境部近日就《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水泥熟料生产》(以下简称《核算指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水泥熟料生产》(以下简称《核查指南》)公开征求意见,成为全国碳市场扩容的又一重要信号。...据悉,《核算指南》对核查和履约相关的计算公式及参数数量进行了精简,提高技术规则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细化核算核查规则和企业自证材料要求,提高核算的规范性;明确非化石能源电力消耗的间接碳排放量核算规则。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2024-03-28

      2021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的履约年,我省所有企业均实现了“应履尽履”。...一、履约完成情况自2021年7月正式开市,全国碳市场已经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第一个履约周期是2019年—2020年,第二个履约周期是2021年—2022年。

      关于做好天津市2023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与<mark>履约</mark>等工作的通知

      来源:天津市生态环境局2024-03-21

      (三)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的核查工作同本次核查一并开展,现场核查时间另行通知。...三、碳排放履约(一)配额调整。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19

      第二个履约周期成交量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19%,成交额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89%。当前市场条件下,扩围将带来哪些影响?待扩围行业有哪些?扩围还需关注哪些方面?...覆盖范围越大受控碳排放量越多全国碳市场扩围的呼声已久。目前,全国碳市场仅纳入了电力行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19

      刚结束不久的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300多万个参数数据自动识别校验时,及时发现并解决了7.2万余个数据异常问题。在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企业碳信息合规披露将有效促进我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

      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4-03-14

      重点任务1.持续深化上海试点碳市场机制建设。实施配额分配方案提前发布、预配额提前发放的配额管理新机制,做好上海试点碳市场第十一个履约周期各项工作。...组织做好本市2023年度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数据报送和核查等工作。完成本市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的配额分配及清缴履约等相关工作。7.扎实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来源:襄阳生态环境2024-03-14

      加强纳入国家、省碳市场企业日常监管,按要求完成履约任务。加强对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节能工作。落实绿色金融支持工具。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4-03-07

      (五)配额履约2023年度履约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31日。重点排放单位应按照核...2023年度深圳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后续将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门户网站予以公布。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4-03-06

      全国碳市场自启动以来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和绿色转型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已完成两个履约周期,市场运行平稳,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推动全社会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2024-03-06

      建立本区纳入北京市碳市场的碳排放单位台账,督促碳排放单位按时完成碳排放报告、核查和履约工作。六是强化低碳试点示范作用。组织开展低碳试点示范,征集低碳领跑者、气候友好型示范区域项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6

      除了登记系统、交易系统外,清算平台也是全国碳市场的另一大功能平台,是保证碳排放权交易能够顺利履约、交割的重要保障。建议加快推进碳清算所组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更好服务全国性碳市场体系建设。

      来源:电联新媒2024-03-04

      此阶段绿证定价锚定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和碳市场,代表了溢价的转换成本。...2024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衔接绿证与节能降碳政策的通知,明确绿证可以在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予以扣除,此文件要求协同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使得绿证本身具备了履约的价值,是一种强制性的需求侧政策

      来源:电联新媒2024-02-29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使用约3273万吨旧有ccer用于履约抵销。...在全国碳市场过去的两个履约周期,生态环境部均明确了允许控排企业使用核证自愿减排量(以下简称“ccer”)来抵销配额清缴的规定,即控排企业可以使用ccer充当配额向主管部门完成部分履约任务,额度不能超过控排企业排放量的

      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2024-02-29

      竞买上限不超过重点排放单位实际履约缺口(数据计算截止时间2024年2月27日),具体以重庆市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中心(重庆资源与环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气候发展中心)提供名单为准。...五、竞买底价本次有偿发放的竞买底价为本公告日前连续6个月我市碳市场配额定价申报交易加权平均价格,即44.8元/吨。

      来源:铜川日报2024-02-28

      全面开展减污降碳行动,建立电力、水泥、有色、白灰4大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清单,启动林业碳汇开发项目,积极做好碳市场履约周期管理及碳汇工作,全面完成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和四项污染物减排任务。

      来源:国新网2024-02-26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就是我们说的强制碳市场选择了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2021年7月正式开市,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两个履约周期,第一个履约周期是2019—2020年,第二个履约周期是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2-26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碳核查可支撑市场中的履约需求,实时跟踪碳排放配额的分配和履约过程,达到真实有效的碳减排目的。碳核查是督导企业实行碳排放及后续碳减排的关键依据。...该标准为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了统一的碳核查知识图谱,明确了图谱的顶层模型、建模过程及实际应用方法,帮助提高碳核查工作的效率,规范核查过程,对于确保碳核查结果真实、合规、公正及保障碳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电联新媒2024-02-22

      券商、基金以及各集团的碳资产管理公司等非履约主体进入碳市场具有了更高层级立法依据,这类主体是碳市场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次,推动绿色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第一、二个履约周期过程中市场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出现了一些局部性问题,如对于碳排放数据造假问题缺乏处罚依据,履约过程中对未履约企业处罚力度较低,影响履约率的问题等。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19

      “与此同时,碳市场也出现了流动性不足、个别企业未按要求履约、第三方服务机构不规范等问题。”湖北经济学院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锦鹏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此前,我国关于碳市场的管理制度立法层级较低,权威性不足,难以遏制碳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