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能源基金会”相关结果334

      来源:中国环境2023-06-14

      近日,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和能源基金会共同组织召开2023年第一期学术沙龙,主要探讨火电行业减污降碳路径。...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刘欣在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电力供热部门pm2.5等常规污染物排放下降了59%,但co2排放增长了22%,呈现出显著的负效应。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8

      根据一系列政策指导意见,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国际能源署依托在中国的前期工作积累,推出该报告。“我们的研究不会伴随这个报告结束,而是要在报告的基础上持续滚动进行下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5

      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任龚慧明认为,在商用车相关政策方面,无论是经济性政策还是非经济性政策都应该适当加强。...●打破壁垒设定未来目标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委员、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原副巡视员李万里提到,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公报明确,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来源:环球零碳2023-04-24

      本次榜单评选由第一财经和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主办,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能源基金会共同发起,远景科技集团提供技术支持,以“能源绿色转型”为年度主题,聚焦“绿色”和“创新”,旨在以科技为创新驱动力,

      抢先看!各论坛议程敲定 118位大咖与您共谋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来源:生物质能观察2023-04-10

      :北京松杉低碳技术研究院北京中生联咨询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农村清洁供热工作委员华夏银行绿色金融中心中美能源合作项目(ecp)支持单位:世界银行能源基金会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瑞典供热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2-20

      近日,能源基金会专家李洁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全球“去煤”进程并不统一在李洁看来,全球性的“去煤”行动是否已经开始尚有待商榷,各国的“去煤”进程实际上并不同步。...以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为例,该国对煤炭的依存度也相当高,据李洁介绍,为了“去煤”,德国政府委托成立了退煤委员,并于2020年通过了《退煤法案》。

      来源:能见2023-01-06

      能源基金会代表周锋表示,课题组高质量地完成了项目计划,项目报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实操性和可落地价值,能源基金会将持续关注绿电交易,并希望参与支持后续关键问题的研究。

      来源: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2022-12-30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主任张强教授、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刘欣共同主持会议。...2022年12月26日,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共同发起,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国内50余位一线学者共同编制的《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

      来源:新华社2022-12-13

      中国—东盟低碳投资合作国际研讨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东盟能源中心、能源基金会共同主办。...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说,各方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态度,分享知识经验、加强协同配合,让绿色低碳投资、消费和贸易开拓出更广阔的经济增长空间。

      【行业观察】英国海上风电加速扩能 中英供应链互补商机潮涌!

      来源:英国贸易投资总署ICT简讯2022-12-08

      活动获得中国能源研究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能源基金会和碳信托的大力支持。

      来源:新华网2022-11-15

      ,世界资源研究所,能源基金会等国际机构有关负责人出席论坛并发言。...他说:“特别是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建立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在多国遭遇极端气候灾害后支持这些国家的恢复与重建。”

      晶澳科技董事长靳保芳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来源:晶澳科技2022-11-09

      靳保芳董事长发表主旨演讲11月6日开幕的cop27中国角会议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能源基金会、晶澳科技联合举办。...11 月7日,由晶澳科技承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系列活动“气候行动助力商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举行,晶澳科技与中国能源研究、联合国难民署、索比光伏网共同探讨气候变化与新能源企业行动。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7-19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国电力报”)在中国新闻社国是论坛与能源基金会7月8日举办的“加速构建面向双碳目标的现代能源体系,寻求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根本出路”专题研讨会上,多位业内专家给出思考和建议。

      我国<mark>能源</mark>安全底线如何守? ——业内专家建议先立后破 提高<mark>能源</mark>独立性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7-19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国电力报”)在中国新闻社国是论坛与能源基金会7月8日举办的“加速构建面向双碳目标的现代能源体系,寻求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根本出路”专题研讨会上,多位业内专家给出思考和建议。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2-07-16

      2014年7月9日,“四川农村中低收入家庭户用沼气建设规划类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获全球能源基金会、联合国环境署等机构颁发的2014年度中国区“全球能源奖”。...2010年12月18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法国开发署、法国全球环境基金在成都举行“中法农村cdm开发试点与能力建设项目启动暨2010年cdm能力建设经验交流会”。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2-07-13

      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国网能源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能源基金会、国网华北分部、国网西北分部的专家,从不同角度给了我们答案。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7-12

      在中国新闻社国是论坛与能源基金会7月8日举办的“加速构建面向双碳目标的现代能源体系,寻求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根本出路”专题研讨会上,多位业内专家给出思考和建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6-23

      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高级项目主任王志高看来,影响低碳出行的因素包括出行水平、出行结构、能耗强度和能源结构,其中前3项与城市规划和设计密切相关。...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任龚慧明进一步说。龚慧明指出,交通政策历来需要“组合拳”,出行和运输的需求必须要整体统筹,目的就是要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

      来源:人民政协网2022-05-06

      在中新社国是论坛与能源基金会举办的“能源中国—聚焦稳增长:绿色投资支撑绿色复苏”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稳增长并不意味着重回“老路”,而是动能切换过程中的稳增长,是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的稳增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28

      不同车型需要不同的政策组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快速增长支撑了2021年汽车总销量增长。”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组高级项目主任龚慧明日前表示。...;在生产环节,可以实施消费税、商用车积分、企业所得税、产业基金等相关政策。”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