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钠离子电容器”相关结果38
      储能器件中的纳米线——结构、合成及应用

      来源:材料人2018-10-22

      接着阐述了纳米线在锂离子、钠离子和锌离子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和优点,并介绍了纳米线电极的原位表征技术。最后,作者对未来进一步探索基于纳米线的电化学能量存储提出了展望。...钨箔上核壳纳米线的制备工艺和结构表征图4 具有快速锂离子扩散、有效电子传输以及锂离子脱出/嵌入期间应力松弛优异的多孔纳米线复合材料的示意图图5 梯度静电纺丝和控制热解方法的示意图图6 具有稳定框架、快速钠离子扩散和高电子传导性的

      储能技术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中外能源》2018-03-05

      ⑧钠硫电池放电时钠离子通过电解质,而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产生电压;充电时整个过程逆转,多硫化钠释放正钠离子,反向通过电解质重新结合为钠。...目前已有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铅酸电池、锂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及超级电容器等。

      日本研究新型负极材料使电池充放电容量提高两倍以上 且延长重复使用寿命

      来源:科技日报2018-02-05

      该复合材料作为锂及钠离子充电电池的负极材料,可将电池充放电容量提高两倍以上,且能延长重复使用寿命,解决了容量和寿命不可兼得的问题。...复合材料除用于充电电池之外,还可大幅提高超级电容器、电极催化剂等能量储存及转换系统的效能。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美国化学协会杂志《acs纳米》网络版。

      AEM:<mark>钠离子</mark>混合<mark>电容器</mark>

      来源:能源学人2018-02-02

      然而仍然面临能量密度和寿命问题,所以人们开始考虑将电池与电容器结合起来形成钠离子混合电容器(sihc),典型的例子是将电池类型的材料作为负极,电容器类型的材料作为正极,这样就形成了具有不同工作机理的设备

      硫模板技术可让锂电池再“瘦身”

      来源:天津大学2018-01-31

      钠离子电容器、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到锂离子电池实现了高体积容量储能材料、电极、器件的构建,为碳纳米材料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有力推进了基于碳纳米材料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实用化进程。...,解决了碳材料高密度和孔隙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瓶颈问题,得到高密度的多孔碳材料;追求储能器件的小体积、高容量,从策略、方法、材料、电极、器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高体积能量密度储能器件的设计原则,最终从超级电容器

      AEM:基于MOFs阵列模板构建的柔性准固态<mark>钠离子</mark><mark>电容器</mark>

      来源:能源学人2018-01-31

      mp-cnss的介孔中,成为负极和正极;(c)柔性钠离子电容器器件示意图。...目前文献中报道的钠离子电容器电极材料主要以粉末为主,难以满足未来电子产品可弯曲、可穿戴、柔性化的需求。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7-12-25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以介孔单晶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负极,商业化活性炭为正极,制备出具有较高工作电压(1~3.8 v)的钠离子电容器。...利用(类)电池材料和(类)电容器材料组装制得的离子电容器也是一大研究热点,这类器件集聚了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优点,即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而且倍率高、使用寿命长。

      来源:科技日报2017-12-07

      但现有钠离子电容器正极材料单位重量中能量存储量要远远小于负极,要想使二者具有相同储电量就不得不制作大而厚重的正极,正是这一点大大限制了钠离子电容器在储能领域的广泛应用。

      来源:科技日报2017-10-16

      层状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纳米片具有层数可控、单层厚度超薄、二维层间通道丰富、层间表面积较大等特点,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催化和光电化学器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许俊教授课题组,与香港城市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将二硫化钼的层间距从0.615纳米宽化到0.99纳米,从而促进钠离子的快速传输,提高了材料的电子电导率。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3-14

      在一定的工作温度下,钠离子透过氧化铝陶瓷与硫之间发生可逆反应,形成能量的释放和储存。钠硫电池的比能量密度是铅蓄电池的3~4倍,体积小,可大电流、高功率放电,充放电效率高,原料资源储量也比较丰富。...铅炭电池由传统铅酸蓄电池演化而来,它将铅酸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合二为一,既能短时间大容量充电,又保持了铅蓄电池高比能量的特点,同时在循环寿命、性价比、安全性、低温性能、生产及回收工艺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

      来源:科技日报2016-12-08

      延伸阅读: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震荡一:撼动传统行业标准石墨烯的一个神奇之处是,虽然理论厚度约0.3纳米,却可以达到零渗透,几乎可以隔绝水、氧气、钠离子

      来源:电子发烧友2016-10-19

      《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提出的具体目标:1.开发新型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及超级电容器新体系;2.开展高性能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宏量制备,探索材料结构与性能的作用关系;开发基于钠离子的新型超级电容器体系

      来源:烯碳资讯2016-09-01

      开展高性能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宏量制备,探索材料结构与性能的作用关系;开发基于钠离子的新型超级电容器体系。...研究超级电容器模块化技术,突破大容量超级电容器串并联成组技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8-30

      开展高性能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宏量制备,探索材料结构与性能的作用关系;开发基于钠离子的新型超级电容器体系。...研究超级电容器模块化技术,突破大容量超级电容器串并联成组技术。

      来源:烯碳资讯微信2016-08-25

      通过溶液法制备的磷烯/石墨烯复合物可以用于钠离子电池材料当中,由于两种材料之间的协同效应,该复合材料的比容量可以达到2440 mah g-1。...4二维石墨烯类似物用于超级电容器目前对超级电容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展和发现新的电极材料,以便提高储能能力和循环寿命,并且降低成本。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6-05-13

      在金属离子电池方面,延续锂离子电池设计思路,除了继续开发钠离子电池、钠离子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材料研发、提升钠离子电池的性能,铝离子电池、钙离子电池等高价态金属离子电池的研究也取得突破。...传统储能电池技术改进在2015年,通过制备和应用新电极、电解质材料和新催化剂体系,液流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钠镍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能技术均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其中液流电池仍是研究热点。

      来源:复旦大学2016-03-01

      实验表明,正负极材料均表现出较快的电极反应动力学,使得电池表现出类似电容器的高功率性能。...近日,复旦大学化学系、新能源研究院夏永姚教授课题组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钠离子)电池体系,该体系正极采用一种含有碘离子、锂离子/钠离子的水溶液,负极采用一种固态有机聚合物,电解质采用硝酸锂或硫酸锂的水溶液

      来源:真锂研究2015-02-02

      从资源的角度,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长期来看确实会面临锂资源瓶颈问题,因为地球上的锂资源并不丰富,而这一点也正是钠离子电池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的主...锂离子电容器具有锂离子电池负极和双电层超级电容器正极相结合的构造,能量密度与超级电容器相比有大幅度提高,循环寿命是锂离子电池的数倍甚至更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