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锂电池产量”相关结果2210

      来源:《能源评论》2024-03-18

      为挽救下滑的利润,锂盐厂商也开始将业务延伸到产业链下游,例如赣锋锂业目前已在新余、东莞、宁波等地设立锂电池研发及生产基地,同时还与安达科技拟共同投资建设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造项目。...虽然下游需求持续走弱,但碳酸锂产量稳定、供大于求导致价格快速回落。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3年1月3日的51万元/吨下滑至2023年4月25日的17.65万元/吨。

      产43.6GWh、销37.4GWh!2月电池数据出炉

      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4-03-12

      2024年2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1-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运行整体增长,但受到春节假期影响,2月动力电池产、销、装车量等市场情况不佳。...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9.5wh,占总装车量38.9%,累计同比增长60.8%;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30.7gwh,占总装车量61.1%,累计同比增长18.6%。

      来源:中国海油2024-03-12

      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国海油国内天然气产量累计超1100亿立方米,其中2023年产量较2019年增长超6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海洋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围绕主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力度,用科技赋能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来源:高工锂电2024-03-11

      自动力电池配套格局由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主导后,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便出现倒挂。今年2月以来,双方价差扩大,体现出氢氧化锂和高镍三元需求进一步“遇冷”。...从更能反映结构性趋势的同比数据来看,高镍三元产量的下滑已较为明显。2024年2月,三元材料811产量同比下滑约7%;而三元材料622的产量则呈现同比上升,涨幅超过40%。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08

      2022年,公司与下游多家锂电材料、锂电池制造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并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联动。...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利于优化盛合锂业股权结构,充分发挥公司拥有的资源优势,借助战略投资者在矿产开发与建设方面的优势,促进公司措拉锂矿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加速将公司存量资源转换成客观的产能/产量供给。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3-07

      上游供给方面,据估算,上述3家澳洲锂矿企业目前宣布减产,总共影响的lce产量不足3万吨,加上天齐锂业3、4月减产,业内人士认为对行业整体影响不大。...四是,动力电池企业方面,虽然今年前2月动力电池排产数据仍下滑,锂电池产能利用率约35-45%,不过在新能源汽车销量高景气的带动下,不少动力电池企业已提前复产。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07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6日下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表示,去年我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950万辆、增速超过35%,锂电池产量增长25%。...新动能方面,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950万辆,增速超过35%;锂电池产量增长25%;光伏电池产量增长54%;“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多万辆,增长77.6%,出口量稳居全球首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6

      氟化工龙头多氟多为锂电池电解液提供主要原料六氟磷酸锂。多氟多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5.6亿—6.2亿元,同比下降68.17%—71.25%。...多氟多同样表示,受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及下游客户需求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公司新材料产品六氟磷酸锂的售价大幅下降,产量和销量虽正常增长,但由于产品整体毛利率下降,导致盈利能力降低。

      来源:中国网2024-03-06

      新动能方面,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950万辆,增速超过35%;锂电池产量增长25%;光伏电池产量增长54%;“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多万辆,增长77.6%,出口量稳居全球首位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06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冠盛股份3月5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冠盛东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在温州市投资新建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32亿元,产品为电芯及系统,达产后年产量约210万支

      来源:高工锂电2024-03-0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月,ncm523、ncm622产量分别同比上涨45.4%、58.7%。其三,正极材料头部企业产业一体化布局加快,通过压缩上游原材料成本助力企业最大程度实现成本降低。...如湖南裕能为加快“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循环回收”产业一体化建设,已在贵州进行了磷矿资源布局,并建设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容百科技基于“新一体化”战略布局,已经在北京、浙江、湖北、贵州等地投资布局建设了生产基地

      来源:工信部2024-03-01

      电池环节,1—12月消费型、动力型、储能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0gwh、675gwh、185gwh,锂电池装机量(含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超过435gwh。...一阶材料环节,1—12月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达到230万吨、165万吨、150亿平方米、100万吨,增幅均在15%以上。

      宁波新能源产业商会陆荷峰:2026年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92GW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2-27

      30gw,年符合增长率100%,成为全球最快的增速之一,在工商业储能领域也以年均5%的速度快速增长,展现出无限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整体储能规模市场在2026年左右规模将达到92gw左右,2023年随着锂电池价格的下行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2-20

      预计项目全面建成后,副产品氢气每年产量可达5万吨,将拉动当地形成氢气制储、加运、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集成等产业链。...数字化绿色化 推动战略性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惠州市贝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条条传送带串起数十台智能化生产设备,源源不断的石墨粉“摇身一变”为锂电池负极材料。

      月度数据丨2024年1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

      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4-02-08

      2024年1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65.2gwh,环比下降16.1%,同比增长68.0%。...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19.7gwh,占总装车量60.9%,同比增长84.2%,环比下降37.1%;三元电池装车量12.6gwh,占总装车量39.0%,同比增长131.9%,环比下降23.9%。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2-02

      29日,记者从2024年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成为该省外贸“新两样”,出口分别增长3倍、2.1倍。...据悉,2023年,青海省生产碳酸锂11万吨,同比增长49.4%,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1.8倍、1.3倍、37.6%,建成全球单体最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碳纤维产量增长1.2倍。

      来源:白城市人民政府2024-01-30

      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全省第1,保护性耕作面积全省第3,新建高标准农田160万亩,粮食产量突破116亿斤,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及增量、增幅等6项指标均居全省前3。市农业农村局荣获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制定化工园区建设发展规划,抓好锂电池负极材料、聚氧化乙烯等项目,推动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项目竣工投产,力促国电投、上海电气、远景、华能等氢氨醇项目按期开工。智慧储能基地。

      动力LFP电芯将进入“0.3元/Wh时代”?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1-24

      从下游往上游看,车端“价格战”下,除了由于新能源车产量增速放缓,动力电池需求增速亦减缓外,供应链降本也成为车企主要诉求之一,这都给电芯及上游材料企业去库存和降本提出更严苛的要求。...将时间线拉长来看,2022年由于锂电原材料价格上涨引发锂电池价格居高不下,还曾引发车企“给电池企业打工”、电池企业“给上游原材料企业打工”等话题的争论。

      来源: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4-01-15

      截至2022年底,我省隔膜建成产能约7.4亿平方米,在建产能约10.2亿平方米,实际产量约4.4亿平方米。(五)锂电池制造方面。我省锂电池制造竞争力较强,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87.7GWh 累计同比增长31.6%

      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4-01-11

      详情如下:2023年12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 产量方面: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77.7gwh,环比下降11.4%,同比增长48.1%。...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26.2gwh,占总装车量32.6%,累计同比增长14.3%;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261.0gwh,占总装车量67.3%,累计同比增长42.1%。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