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大连化物所”相关结果424

      来源:中国科学报-李颖 刘万生2014-04-28

      其中,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融科储能参加了四个工作组的工作。国际电器工业协会成立于1906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2011年10月,中国成为iec常任理事国。...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华民代表中国参会,并当选《液流电池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国际标准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该液流电池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来源:中国电力电子产业网2014-04-14

      针对目前有机光伏器件界面材料的局限性,该小组还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坚研究小组合作,通过引入能级可调的三元锌镁氧化合物(zmo)薄膜来提升有机光伏器件的性能;利用溶液法获得的zmo阴极界面缓冲层,具有功函数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杨琪 关佳宁2014-01-09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中科院院士张涛介绍说,以上两个项目均为该所一三五战略规划的三大突破点之一。...据了解,自推进创新2020与一三五战略规划以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集全所之力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3-12-17

      大连化物所所长张涛认为,世界首创yd-cads成功弥补了我国汽油超深度脱硫技术的空白,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解决大气雾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环保部、国家能源局、陕西省科技厅、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相关领导,鉴定委员会专家等出席了活动。近年来,我国环境状况加剧恶化、大范围雾霾天气频现、环保压力日趋严峻。

      来源:中国化工报 作者:赵哲2013-12-17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进行了管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发电试验,电池堆发电功率达到3千瓦。...据介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可使用天然气、煤的气化净化气和生物质气等燃料,发电效率最高可达65%以上,热电联产的能量利用效率可达到90%以上,是一种能源生产与消费转型的新技术。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3-09-25

      大连化物所项目研究员王胜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在科技部863项目、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与煤先导项目等项目的资助下,该所已经完成了合成气完全甲烷化技术的研发。...对此,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节能与环境研究部部长王树东表示,在天然气需求猛增的情况下,必须多途径供给天然气。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3-06-18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自行设计的5000立方米/日煤制天然气甲烷化中试装置已在河南义马气化厂实现了长周期稳定运行,国产甲烷化技术也趋于成熟,煤制气项目已经基本不存在技术难题。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3-03-29

      卧牛石风电场国家973液流电池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融科储能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部长张华民研究员表示:全球最大规模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液流储能电池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生意社 华炜2012-09-19

      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成功开发出dmto技术与dmto-ii(新一代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1-12-01

      作为国际液流电池标准提案国的中国和美国两个非欧盟国家代也出席了会议,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张华民研究员应邀参加了欧洲液流储能电池标准制定工作。...目前我国大连化物所自主研发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寿命超过1万次充放电循环,电池系统在关键材料、结构设计等方面在国际上均处于领先地位,所用材料全部实现国产化,价格比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价格要低50%以上。

      来源:镇江新闻网2011-10-25

      据悉,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环太集团先前已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拥有江苏省太阳能级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机构。(朱梅程金文)...该工作站由环太集团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联合组建,双方将集中各自优势资源,重点研究开发晶硅太阳能电池硅片高性能切割液的有效回收、新型高效催化剂、led用蓝宝石抛光、衬底所需化学用品等项目。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10-24

      中科院化物所打造能源科研国家队10月10日,中国首个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正式启动筹建。...10月10日,在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启动仪式上,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浩、总经理张积耀、大连化物所所长张涛、刘中民共同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能源化工联合实验室揭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10-19

      中科院化物所打造能源科研国家队10月10日,中国首个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正式启动筹建。...10月10日,在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启动仪式上,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浩、总经理张积耀、大连化物所所长张涛、刘中民共同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能源化工联合实验室揭牌

      来源:科技部2011-09-14

      大连化物所与抚顺石化公司合作开发的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技术,所制备的催化剂反应性能已达到美国进口催化剂的同等水平,和同类产品相比能耗和物耗下降30%,为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来源:新华网2011-06-27

      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华民研究员介绍,液流电池不同于传统的固态电池,是利用液体的流动进行储能。从2000年起,该所就成立课题组进行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的研究。...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历时多年进行研究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为中国未来风能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1-06-21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华海制氢设备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金属钯复合膜氢气纯化装置日前完成了200m3/h规模工业化示范。该技术彻底解决了多晶硅生产循环氢气中痕量和超痕量杂质难以去除的难题。

      来源:搜狐IT2011-06-16

      同时先后与中科院、上海第三研究大连化物所、江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建立了直接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有效促进了重要技术成果的发展和突破。

      来源:中国储能网2011-03-09

      我国大连化物所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采用全钒液流电池实施了多项“光—储”、“风—光—储”应用示范工程,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流电池技术进入产业化初期阶段。

      来源:互联网2011-03-09

      2008年,大连化物所大连博融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液流储能电池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研究员、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张华民介绍,锌/溴液流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70wh/kg),且材料成本较低,但目前循环寿命较短,且溴具有毒性和腐蚀性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1-03-09

      3月6日,当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科研人员看到现场传来的数字时,兴奋不已。...大连化物所基于在催化剂开发方面深厚的学科积累和技术优势,开发出适用于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的整体挤出式蜂窝状scr催化剂,并且完成了蜂窝式催化剂的中试放大制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