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煤电双方”相关结果876

      来源:互联网2009-12-07

      其实,在煤电顶牛最盛的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铁道部、国资委等各方面,都在不同时期对煤电双方进行过调研,并试图解决分歧。...煤炭订货方式艰难求变   对于这出年年上演的大戏,作为主角的煤电双方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热情。

      来源:中金在线2009-12-02

      预计2010 年电煤合同谈判中政府的身影继续淡出,合同价格主要取决于煤电双方。由于市场煤价与重点合同煤价仍存在较大差距,预计2010 年重点电煤价格将继续上涨。  ...同时对于此前业界寄予厚望的10 月份山西煤矿复产,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其一,根据煤炭资源整合政策,大量的小煤矿处于整合之中,复产仍需时日;其二,山西省90%以上的待整合煤矿已签署兼并重组协议,签订重组协议后,双方敲定最终交易价格

      来源:互联网2009-11-16

      去年11月中旬闭幕的山西煤炭订货会上,电力企业曾选择搁置价格之争,把“保量”当做订货会主要任务,最终煤电双方共签订了8947万吨煤炭的交易合同,明确了价格的合同均出现小幅上涨。   ...“今年的煤电双方也基本上都是一对一的谈。”上述五大发电公司之一的那家公司燃料部负责人表示。   “山西的意图很明显,今年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山西的电厂缺煤停机。”这位发电公司燃料部负责人称。

      来源:互联网2009-11-12

      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按照煤电双方签订的长期合同价格合理核定上网电价,保障发电企业的合理盈利空间,这样也能保证煤电双方稳定的盈利预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09-11-09

      其坚信,冬季煤价及煤电谈判中的一个因素会推升煤价,“例如煤电双方,当谈不拢时,总要求购于外部煤源,而现在世界需求开始回暖,煤价不会再像年前一样便宜”。   ...杨邦认为,如若国内供应充足,且煤电双方能够签署一个年度协议或是3-5年的长协,加之国际需求量的回升,“国内进口量才会下降”。

      来源:互联网2009-11-09

      充分反映了煤炭市场处于相对疲软的态势,煤电双方发运、请车意愿不强,铁路、港口煤炭运能未得到充分利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09-10-28

        8月,2009年度重点电煤谈判因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定价标准不肯让步,及国家发改委彻底退出谈判,使得煤电双方矛盾不可调和而谈判告一段落。...然而,距离2010年的煤电谈判仅剩一个季度了,煤电双方已经在酝酿新一轮的磋商。   2008年,火电行业陷入了全行业亏损的尴尬境地。由于煤炭价格暴涨,五大电力集团的总亏损额度在400亿元左右。

      来源:北京晨报2009-10-28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李朝林本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力企业在本年度的谈判之初还曾经抱有煤炭降价的奢望,但实际上,煤电双方谈判核心问题已不在于涨不涨的问题,而在于涨多少的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09-10-14

      中国能源报:眼看着2010年煤电谈判又要拉开战幕,双方都寄希望于“煤电联动”。“煤电联动”能够解决双方矛盾吗?   

      来源:中国广播网2009-10-14

      业内人士也认为,这步“和棋”,是煤电双方让步的结果。...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煤电双方的问题需要企业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   今年6月初,僵持半年的重点电煤合同终于出现了“和解”迹象。

      来源:华夏时报2009-09-27

      据了解,因煤电双方各持己见,矛盾不可调和,而国家发改委因煤电供应均未出现紧张局面而一直采取不干涉的态度,2009年国内重点电煤谈判首度破裂。...电企拟低价签国际长协   2009年煤电谈判的破裂,让电企不得不扩大找煤路径。

      来源:华电能源2009-09-09

      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煤电双方通过中间商签订了今年的煤电合同。   “只有煤电双方敲定了煤电重点合同,才能保证铁路运力。

      来源:华电能源2009-09-08

      经过煤电双方多次谈判,9月4日,公司所属四家电厂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牡丹江第二发电厂、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和佳木斯热电厂与龙煤矿业集团签订了黑龙江省2009年重点电煤合同。   

      来源:华夏时报2009-08-31

      煤电双方酝酿下一轮谈判   距离下一轮重点电煤订货还有一个季度,煤电双方在重点电煤订货失败后,则开始酝酿下一轮的电煤订货。   ...然而,距离2010年的煤电谈判仅剩一个季度了,煤电双方已经在酝酿新一轮的较量。   

      来源:《能源》 2009-08-12

      业界的疑问之二是,煤电谈判双方到底是何种关系?   确实,去年煤炭订货会上,双方都想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利益最大化。...越来越多的迹象传达出,今年煤电博弈至今未果有多种原因,但双方能坚持这么久,也正好说明了我国煤电已越来越告别行政指令时代。   双方总有办法按市场规则达成协议。煤与电,在战术上是对手,在战略上是朋友。

      来源:互联网2009-08-11

      政府介入煤电博弈已无必要   《能源》:有人认为,现在煤电双方虽未就电煤价格达成一致,但双方合作仍在平稳...合同谈判要持续多长时间,只取决于谈判双方,第三方没有必要过多关注。谈判过程是双方对未来经济走势达成共识的过程,在未来这么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双方达成共识的时间长一点太正常了。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2009-08-10

      7月30日,煤电双方专家在『2009中期煤炭市场峰会』上均表示出相对类似看法。为此,国家发改委相关官员表示,下半年应增加宏观调控,以控制煤炭产量。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2009-08-06

      7月30日,煤电双方专家在『2009中期煤炭市场峰会』上均表示出相对类似看法。为此,国家发改委相关官员表示,下半年应增加宏观调控,以控制煤炭产量。   

      来源:能源评论2009-07-27

      煤电双方僵局一直未解。国家发改委意识到,重点合同电煤不签,将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已于6月上旬重启了“电煤协调”,最终方案将交由国务院高层拍板。...“现在煤炭还不愁卖,煤企自然不愿意调”,一位发电集团人士说,“双方这就顶着了。

      来源:互联网2009-07-23

      往返的购销协调,增加了煤电双方的成本支出,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此情况下,适时推进煤电联营无疑是破解电煤困局,实现煤电双方长期友好合作、互惠双赢的一剂良方。   

      相关搜索